小班大小排序教案(通用3篇)
小班大小排序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按大小排序》選自《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教師用書》(明天出版社 20xx 年 8 月第 1 版小班上),小班幼兒對生活中各類物體及形狀、數量比較感興趣,喜歡嘗試比較,發現不同。《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領域之間的內容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因此在活動中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我創設了去玩具店的情境,通過坐汽車、開汽車等環節,讓幼兒看一看、擺一擺、說一說,引導幼兒自主探索、操作感知、大膽表述,理解和運用按大小規律排序,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采用以下實施策略:
1.運用情境創設“去小熊的玩具店”,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在整個活動中創設“去小熊玩具店”的情境,讓幼兒通過看看發現并正確辨別三只熊的大小不一樣。通過坐坐幼兒為每只熊找到了適合自己坐的汽車。通過排排幼兒給三輛大小不一的汽車按照大小有規律的進行排排隊。情境的滲透激發幼兒發現物體的大、小不同以及將三個物體按大小進行正逆排序的規律。
2.層層深入,總結歸納將三個物體按大小進行正逆排序。
活動中主要圍繞著三步進行總結歸納:1.幼兒從一開始的學會辨別三個物體的大小。2.探索三個物體的大小并進行正逆排序,從中發現排序規律。3.理解運用后能夠運用到整理玩具店中。每一步的層層深入,總結出不同的知識點,從而引導幼兒既能辨別三個物體的大小,又能將三個物體進行正逆排序。
活動目標:
1.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區別三個物體的大小。
2.能夠將三個物體按大小進行正逆排序。
3.愿意向同伴講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和結果。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能夠運用比較的方法區別三個物體的大小。
難點:能將三個物體按大小進行正逆向排序。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PPT 課件、大中小的娃娃實物和圖片、幼兒人手一套汽車卡片、幼兒操作板、各種大小不一的玩具等。
經驗準備:有區分物品大小的經驗、有玩過套娃、套筒的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創設“小熊去玩具店”的情境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介紹“小熊去玩具店”,觀察區分兩個物體的.大小。
二、操作感知三個物體的大小,探索正逆排序。
1.看一看,運用目測和比較辨別三只熊的大小,并排序。
出示兩只小熊的圖片,請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辨別出哪只熊大?哪只熊小?接著出示較大的那只熊,辨別三只熊的大小。請幼兒給三只熊排排隊,說說比較大的這只熊應該放在哪?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最大的和最小的。
小結:你們觀察的真仔細,辨別三只熊的大小,并找到了兩種不同的排序方法。
2.小熊坐汽車,辨別三個物體的大小、并能大小對應。
引導幼兒根據熊的大小找出大小合適的汽車。大汽車讓誰來坐?較大的汽車誰來坐?那最小的呢?
小結:你們真棒,讓每一只小熊坐上了適合他們的汽車。
3.汽車排排隊,探索三個物體大小的正逆排序,大膽表達。
三輛汽車要進玩具店的大門,請按大小依次給他們排排隊。說說你是按照什么順序排的?還可以按照什么順序來排?
小結:小朋友,你們真聰明,我們既可以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也可以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
三、理解運用,整理玩具店玩具,按大小排序。
請幼兒按照大小給玩具排排隊,進一步鞏固按規律給三個物體大小排序的方法(能力強的可提供四個物品)。
小結:小朋友真的很能干,把玩具店里的玩具整理的很棒,分別將玩具按照大小排擺放在盤子里。
四、活動延伸:鼓勵幼兒找一找班級里還有哪些東西有大的有小的,引導他們把玩具按大小的規律整理歸位好。
課后反思:
本節活動的重點是關于三個物體的大小排序,幼兒有了前期的基礎區分大和小,所以幼兒在整個活動的學習中比較順暢,對于三個大小不一的物體也能夠辨別出,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整個活動都是以“坐汽車去小熊的玩具店” 的情景貫穿,每一個環節都有不同知識點。特別是針對小班幼兒區分不出左右,所以在活動前我提前預設將的操作板的左邊用紅色箭頭標注出,活動中幼兒就很自如的根據箭頭的方向(從左到右)按大小進行正逆排序,很好的解決了活動中的難點。數學來源于生活,最后也運用到生活中,所以在最后一個環節“理解運用,整理玩具店”時,讓幼兒根據前期掌握的知識點,按大小排序來將區角架上的玩具按大小進行了整理,這一步既是檢驗前面部分的學習,又是提升總結,讓幼兒理解消化后得以運用到生活中去,同時根據到不同水平的幼兒掌握情況,我還滲透了一組 4 個物體的大小排序,幼兒也能通過觀察操作整理好,活動中這個環節在幼兒掌握的不錯,其實可以每組都投放一組4個的物體玩具讓幼兒來進行按大小排序。讓孩子們大膽探索,獲得更多的新經驗。
小班大小排序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在操作探索中感知物體的大小,并嘗試排序。
2、能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大小,并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對物體進行排序3、能在活動中初步體會合作的樂趣。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大樹卡片,不同大小的樹葉卡片,不同大小的水果卡片,不同大小的水果,生日快樂歌曲,生日禮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二、按照從大到小的排序為水果寶寶排隊
1、出示兩個水果寶寶引導幼兒目測大小。
2、教師解釋從大到小的排序方式,幼兒集體為兩個水果寶寶排隊。
3、增加一個水果寶寶,幼兒集體嘗試為三個水果寶寶排隊。
4、給每個幼兒分發三個大小不同的'水果,幼兒自主操作探索給水果寶寶排隊,教師個別指導。
5、師幼共同檢查操作結果。
三、為樹葉寶寶排隊。
1、出示樹葉,教師講解游戲要求。
2、選擇部分幼兒進行游戲,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為樹葉寶寶排隊。
3、分小組游戲,以小組為單位給樹葉寶寶排隊4、師幼共同檢查操作結果。
四、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一環又一環的情境創設抓住了幼兒學習的興趣,使幼兒在興趣中學會了能按從大到小排序或從小到大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學。
本節課幼兒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兒有的操作沒能完成,這需要教師課下幫助幼兒完成,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小班大小排序教案 篇3
設計意圖與背景:
大小排序是一項很平常的數學活動,但是怎樣引導幼兒學習是大家關注的一個問題。在這里,我們嘗試以游戲的形式,在簡單、輕松的活動中,讓幼兒自主地探索,學習。活動的材料,我們采用蒙氏教育材料,通過感覺統合,促進幼兒發展。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正確獲得大小、差異變化的知覺。
2、在活動中能大膽進行嘗試。
3、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方體玩具、包裝盒
活動過程:
1、游戲:搭火車
(1)幼兒嘗試游戲。
師:小朋友們瞧,老師帶來了好玩的積木寶寶。
看看,它們是什么樣的?
它們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感知立方體及它們的不同。活動中,幼兒說出了上面有許多正方形、它們大小不一樣!有小的、有大的!)
你們想玩嗎?我們玩一個搭火車的游戲吧!
看看哪個寶寶能干,搭的火車漂亮!(老師先不提要求,讓幼兒自由操作,老師參與幼兒的活動,注意發現是否有幼兒按規律進行排序。)(2)討論小結。
(在幼兒的活動中發現規律,既肯定了幼兒的探索,又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音樂集中幼兒、觀察選擇能按大小順序排列的火車)
師:寶寶搭的這列火車真漂亮!我們來看看它是怎么搭的。
(丁政和蔣佳茜兩位小朋友是按大小規律排列的,我們請他(她)說一說他們是怎樣搭的,但是小班幼兒的表述能力還不行,所以他們不知道怎樣說,于是,老師和小朋友一起邊看邊說:大大的火車頭,身體越來越小。表揚了這兩位幼兒,他們非常的開心。)
(3)老師示范。
師:老師也想玩一玩這個游戲。寶寶們看,老師也來搭火車!
看看誰最大?讓它做火車頭!再找個大的做身體,找哪個?看看,還有誰大?搭上去。再找哪個?
活動反思:
一環又一環的情境創設抓住了幼兒學習的興趣,使幼兒在興趣中學會了能按從大到小排序或從小到大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學。
本節課幼兒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兒有的操作沒能完成,這需要教師課下幫助幼兒完成,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