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精選17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發布時間:2023-07-25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精選17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1

  教學內容:

  義教課程標準(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一冊P29,《0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學習0的認識,教材分二次活動進行,第一次活動是通過觀察小猴子吃桃圖理解0一種含義--沒有,再通過觀察直尺圖理解0的另一種含義--起點;第二次活動是觀察教材上寫0的虛線走向,學習0的寫法,并練習描寫0。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認識了1-5各數,知道有幾個實物就用數幾來表示,在學前教育中也已經接觸了0,但對于0的兩種含義的理解有一定難度,所以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實際,幫助學生理解0的含義,同時對于0的寫法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能正確書寫,需要加以指導。

  預設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0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

  2、使學生理解0的兩種含義:沒有和起點,能正確地使用0和寫0,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數的順序。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體驗與同伴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4、引導學生感受0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學習必須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本節課,我從數學本身的特點出發,遵循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生活起點,從學生感興趣的動物出發,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體會數學的價值,并使學生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等多方面得到發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創設情景:(課件出示)

  小朋友們,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好朋友(出示猴子),讓它與我們一起學習,你們高興嗎?你們知道小猴最喜歡的食物是什么嗎?(根據生回答在小猴前面的盤子里顯示2只桃子),教案《《0的認識》教學設計》。

  2、猜一猜:小猴吃了幾只桃子,還剩幾只?能用算式表示嗎?說了之后,讓學生在黑板上寫出相應的數。(通過活潑可愛的小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的開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放的引入,一方面復習舊知識,另一方面有利于自然地引入新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二、交流探究

  1、引入:小猴的肚子很餓,把桃子都吃了,現在盤子里有幾只桃子?用什么數來表示

  2、交流:你平時見過0嗎?你在哪兒見過?(學生4人小組交流,再匯報,全班交流。)

  3、觀察直尺:你有什么發現?你能在上面找到0嗎?直尺上的0和剛才用來表示沒有桃子的0有什么不同?(學生討論,交流。)

  4:出示掛圖:跳遠比賽。小明參加跳遠比賽,必須從哪里開始跳?在生活中,你還有沒有見過0表示起點?

  5、你覺得0象什么?你會寫0嗎?(指名板演,討論哪位同學寫得好,寫得對。)師示范在日字格內寫0,講清要點。學生書空,再在日字格內練習,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作業,全班講評。

  6、教學兒歌:一個都沒有就是0,

  尺子的起點也是0,

  0象雞蛋豎著站,

  從左往右寫要記清。

  (在學生已經認識了1--5的數的情況下,出現1個都沒有使學生的認知產生矛盾,產生對知識的需求和渴望,關注學生的認知起點,通過學生的交流使學生之間互相幫助,進一步認識0,同時使它們體會到0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通過學生的觀察比較0的兩種含義,使學生進一步理解0的意義,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學生常見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進一步感受0表示起點,并體會到0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讓學生先寫0以發現學生寫的錯誤,教師在學生易出錯處加以糾正,同時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它們能正確書寫0。根據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編寫兒歌,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同時加深兒童的印象,幫他們進一步掌握知識。)

  三、活動鞏固

  1、比一比,看誰填得對:P30,1。

  2、幫它們排隊。P30,2。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排列數字卡片,說出是怎樣排P31,7。

  3、說一說,看誰說得多: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事物能用0表示。

  4、猜一猜,看誰猜得快:

  比2小的數是幾?

  比1小的數是幾?

  比3大的數是幾?

  比2大,比5小的數是幾?

  比3大,比5小的數是幾?

  比3少3的數是幾?

  5、P31,8。進一步理解0的含義。(進一步掌握數的順序,由于沒有具體要求,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多樣性。學習體育方面的知識,進一步聯系實際,使學生在理解0的含義的同時,體會數學的生活性。猜一猜的游戲,全面地練習了0--5,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數感,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滲透對應的思想。)

  四、全課小結

  小朋友們,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覺得最開心的是什么?你覺得哪里學得沒意思?(培養學生的總結能力、表達能力,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2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信息接受與反饋、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把思維過程“融”于情景中,學生就會對教學活動產生直接、強烈的興趣,而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源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會成為負擔,而會成為一種執著的追求;有了興趣,學生才會去積極探索,才能積極地提出問題,才能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變苦為樂。要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就要讓數學教學充滿魅力,就要求教師組織富有成效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創設積極思維的情景,這樣能使教學過程對學生始終有一種吸引力。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本文是我在“0的認識”中的一個案例,以期與大家共勉。

  案例描述:

  一、游戲引入,激活學習興趣

  1.提問:我們已經認識了哪幾個數字?(認識了1 2 3 4 5)

  2.出示5幅圖片,圖后藏著相應數量的數字。

  提問:今天我們這幾個數字朋友跑哪去了呢?老師偷偷的告訴你們,他們呀,藏在這幾幅畫后面了。你能想辦法把它們一一找出來嗎?(請學生找數字,并說明這樣猜的理由。)

  3.出示第六幅圖,圖中什么都沒有。

  師:你們猜猜這幅圖的后面藏著數字幾呢?(隨便讓學生猜,當有學生猜0的時候,問為什么這么猜。)

  4.揭示題目:“0”的認識。

  二、尋找生活中的0,追尋數學的足跡

  1.0神通廣大,無處不在。想想你在哪兒見到過它呢?(讓學生盡情地說。)

  2.課件演示生活中有關“0”的圖片。

  三、情景引入,理解0的意義

  1.媒體出現畫面(小兔采蘑菇)。

  講故事:兔子四兄弟一起去采蘑菇,大兔專心地采蘑菇,一會兒采到3個蘑菇,二兔采到了2個蘑菇,連三弟也采到了1個蘑菇,而四弟做事三心兩意,一會兒去捉蝴蝶,一會兒捉蜻蜓,結果一個蘑菇也沒采到。山羊伯伯說:“孩子,我們做事如果三心兩意,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了!弊詮哪且院,四弟再也不敢貪玩了。

  師問:“從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師問:“我們學習能不能像四弟那樣貪玩呀?好,看今天哪個同學學習最認真。”(在生活的情景中向學生滲透思想教育:學習和做事一樣,如果三心兩意就學不好、做不好了。)

  2.看圖寫數。(多媒體出示一幅畫面:小猴子吃桃。)

  小猴子的桃吃完了,你還能用前面學過的5以內的數來表示嗎?怎么辦呢? 

  像剛才兔子采蘑菇、猴子吃桃,0都表示什么意思?

  師:“像這樣一個也沒有時,可以用零表示。0和1、2一樣,也是一個數!

  3.認識直尺上的“0”。

 。1)讓學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用左手的食指指著,再找到1,用右手的食指指著它,0到1是一段,用1表示;

 。2)接著找2,說明0到2是兩段,用2表示。

 。3)從0開始數4段,食指正好指到哪個數字?說明0到4之間有幾段?(4段)

 。4)從0開始要數幾段能數到5?(數5段)

 。5)師:這里數數的時候都是從幾開始的?這里的“0”可以表示什么意思?(說明0是開始,是起點。)

  四、寫一寫,評一評,指導書寫0

  1.提問:”你們看這個“0”像什么?”?

  2.師提問:“你認為寫0的時候有什么地方該注意的?” 

  3.師示范書寫,然后學生先書空練習,然后讓學生獨立寫在練本上,評獎“誰是寫字能手”。

  五、探究有關0的計算

  1.出示小兔拔蘿卜的故事。

  四弟不再偷懶了,它在辛勤地拔蘿卜了。

  讓學生說圖意,列式計算,說說各數字表示什么?

  2.出示青蛙圖。

  讓學生說圖意,列式計算,說說各數字表示什么?

  3.下面不看圖,你們會算嗎?思考:5-0。

  讓學生結合生活實例解釋計算過程。

  六、練習、提高

  1.書29頁做一做。完成后自己說說想法。

  2.游戲:小貓釣魚。

  七、總結、評價

  1.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一個好朋友“0”,當遇到什么情況的時候它會出現呀?(當一個也沒有的時候,可以用0表示)當數字們一起排隊的時候,它要排在哪呀?(排在第一個,因為0表示起點)

  2.哪些地方讓你感到最深刻?為什么?

  3.你能用0說一句話嗎?

  反思:

  從學生們在課堂上興趣盎然、積極投入的表現看出,他們是這么喜歡這樣的課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創設教學情景也是激勵、喚醒、鼓舞的一種藝術。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其著作《論語》中指出:“不憤不啟,不啟不發。”而近代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學生課堂思維是否活躍,主要取決于他們是否具有解決問題的需要。所以,課堂上,教師應善于抓住學生心憤口悱的時機,使學生處于“心求追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急需狀態,這樣能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此時,創設問題情景猶如一塊石頭投入學生的腦海,必會激起思維的浪花?梢,創設問題情景是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手段。

  在本節課中,我通過創設童話情景、生活情景、游戲情景三方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數學學習不再是單調的數字、運算,而在童話世界、游戲和生活中,也可學到許多數學知識。 

  一、創設童話情景,給數學插上五彩的雙翼

  孩童時代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時代,在童話中,學生能找到現實中沒有的東西,神秘、有趣都吸引著孩子的好奇心,在這里,孩子們的眼里平凡的現象往往會變得非同尋常。教學中,教師設計了“小兔采蘑菇”、“四弟采蘿卜”的故事,學生們激情投入。

  1.從“小兔采蘑菇”的故事中,他們初步感知到0的存在,他們也明白到:如果像四弟那樣做事三心兩意就“一無所有”了,有的學生還聯系到學習上,如果學習不專心也會什么知識也學不到了。

  2.故事情景的創設應該貫穿在探究的過程之中,所以在探究有關0的計算時設計了“四弟采蘿卜”的故事,學生在情景中深入探究,并通過對具體事例的研究發現數學的內涵。在此,教師進一步滲透思想教育:要有四弟那份知錯能改的心。

  這樣,運用現代代技術手段,把學生一個學期所學的知識內容,整合到一個連貫的、生動的故事情節中,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播放出來,學生邊看邊思考,邊捕捉故事中的數學信息,將知識的邏輯發展順序與故事的發展順序緊密聯系起來,并且在故事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對學生的啟發多么大呀。

  二、創設生活情景,讓數學走進現實的生活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且能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除了學生平常無意識的觀察、感受以外,有意的生活體驗的積累也很必要。在課中可以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感受生活的機會。

  因此,在課中我先讓學生自己嘗試找生活中的0,然后老師利用課件顯示生活片斷,和大家一起尋找0的足跡。有的找到電話、遙控、住房號碼、計算機……,還有同學想到100元、50元、10元上也有0。學生越找越多,像開了鍋似的,不愿意停下來。

  學生身臨現實情景,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就會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在課堂上,學生就會興趣盎然,毫無倦意。

  三、創設游戲情景,讓數學成為快樂的驛站

  一年級孩子剛入學,對學習目的尚未樹立明確的認識,全憑好奇心和新鮮感,他們的欲望往往是從興趣中產生的,因此創設游戲情景,重在激趣。因此我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的特點,創設游戲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節課在學生理解知識的基礎上設計游戲的練習“小貓釣魚”。老師把得數是0.5.4的小背簍貼在黑板上,把寫著算式的小魚送給上課認真的同學,請他們把小魚貼在對應得數的小背簍下面。既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又把學習的氣氛推向高潮。

  愛玩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為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環境,把數學知識“蘊藏”在生活常見的游戲中,無疑是讓學生樂學、愛學的最佳途徑。

  實際上,創設情景的途徑是各種各樣的。還有角色扮演情景、電腦模擬情景、圖畫再現情景等等,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情景創設就在我們的身邊。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使學生知道“0”表示的幾種意義:可以表示沒有、水結冰時的溫度、起點的含義;學會正確地讀、寫“0”。

  2、能力目標:掌握“0”的含義,在生活中會運用;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探究交流的品質。

  3、情感目標: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認識到數學和生活息息相關,并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結合進自己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激趣導入。

  1、(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紹說: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廣大,無處不在。想想你在哪兒見到過我呢?(讓學生盡情地說)

  2、“0”再說:你們可真細心,那么你們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讓學生說說自己對0的認識)

  3、今天這節課我們來認識0。揭示課題:0的認識。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0的第一種含義(教學例1)。

  (1)出示主題圖

  (2)說說他們在干什么,并用一個數字來表示。

  學生介紹時,教師對應寫出0、1、2、3。同時強調說明一個也沒有用0表示,0與1、2、3一樣也是一個數。

  2、教學例2及0的寫法。

  先出示例2圖,讓學生想一想,兩幅圖表示怎樣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說一說。

  原來的蘿卜數用什么數表示?現在呢?教師強調一個蘿卜也沒有用0表示。你會寫0嗎?讓學生先想一想怎樣寫0,再讓學生嘗試在田字格里書寫0。

  教師引導全班學生對幾個學生的書寫作出評價,同時教師強調寫0時的起筆、拐彎和收筆,強調拐彎要圓滑。

  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之間對所寫的0進行評價。

  學生獨立完成書本上的描紅后繼續在田字格里寫出兩個0,教師巡視,注意對個別困難學生的指導。

  3、0的第二種含義(教學例3)。

 。1)學生觀察尺,說說自己發現了什么?

 。2)從左到右讀一讀尺子上的數。說說0為什么排在第一個?

  指出:我們用尺子量東西的時候就是從0開始的,以后數越大,數越大,離0就越遠,這個0在這里表示起點。

 。3)、試一試,用尺子量上一量,體會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

  4、0表示水結冰的溫度。

 。1)教師出示溫度計,問:“認識它嗎?溫度計上有0嗎?”“如果

  讓你給溫度計上標數字,你會在0在上面寫幾呢?0在下面呢?”

 。2)課件出示,介紹北極的寒冷。

  (3)讓學生說說自己從介紹中得到什么啟示?溫度計上的0表示

  什么意思呢?

  (4) 系生活體會0表示水結冰溫度的含義。

  三、教學測評(略)

  反思:

  1、聯系生活,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先生說過:“喜歡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睌祵W教學活動應該成為喜歡和好奇心的源泉。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創設與生活實際有關的情境,讓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數學并不難。因此,我在新課引入時出示了一個0的卡通形象,同時播放事先錄好的一段0的自我介紹:小朋友好,你們知道我是誰嗎?(學生都能說出是0)對了,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廣大,無處不在。想想你在哪兒見過我?學生都被這個可愛的、人物化了的0吸引了。精神高度集中,而且充滿興趣,都爭著回答問題。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2、以發展為本,把握學生的個人知識與直接經驗。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已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边@就是說,數學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诖它c認識,在課的開始,我們沒有急于展開教學,而是先在學生的已知的基礎上進行0 的認識的教學。讓學生發表自己對于0的認識。在讓學生說自己對0的認識時,我們發現學生對于0的認識是很豐富的。學生們說出了在很多地方看到過0,比如在電話機上,手機上,書本上,門牌上,電視里等等地方看到過0,這足以說明我們的學生平時是很關注生活中的數的,數學課堂上教師能及時肯定他們在生活中善于觀察,也許學生就會有了“一雙用數學視角觀察世界的眼睛”。

  3、提供素材,讓學生體會探索的樂趣。

  在“0的認識”的教學中,我為學生提供了一些活動素材,并給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通過自己發現、探究和討論交流等等活動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如“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的含義,我讓學生自己觀察尺子,然后讓他們說說發現了什么?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不僅發現0在尺上表示起點,而且還發現了尺上各數之間的位置、順序和大小關系。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探索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這正是《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瓟祵W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9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準確體驗0認識0,掌握0的寫法。

  2.通過直尺圖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數的順序。

  3.使學生初次感知0的含義,正確地理解。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0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學具盒、直尺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0表示沒有的含義。

  1.出示小猴正準備吃盤子里的2個桃子的投影片。

  投影片上有一只猴子,一個盤子放了兩個桃子。(板書:2)

  小猴正準備干什么?(小猴正準備吃桃子。)

  2.出示小猴吃了一個桃子的投影片。

  圖上小猴吃了幾個桃子?盤子里還剩幾個桃子?

  小猴吃了1個桃子,盤子里還剩1個桃子。(板書:1)

  3.出示小猴吃桃的第三幅影片。

  小猴又吃了幾個桃子,盤子里還剩幾個桃子?

  小猴又吃了1個桃子,盤子里一個桃子也沒有了。(有的學生會說吃了0個桃子。)

  教師小結:盤子里一個桃子也沒有,我們可以用數字“0”來表示。(板書:0)這個數字讀作“0”,“0”表示沒有!0”和1、2、3、4、5一樣,也是一個數。

  4.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0”的用法和含義。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0這個數字,比如:媽媽買了5個蘋果,吃了5個,還剩0個。小華有了3支鉛筆,用了3支,還剩0支。您們一定還會說出許多這樣的例子,F在我們分小組討論,看誰說得最好。討論后,指明4~5人說說。

  二、教學0表示起點的含義

  1.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小直尺。

  剛才同學們說得非常好,你們對0有了初步的認識。0可以表示沒有。0還可以表示什么呢?請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匆豢,0在什么位置?在這里還可以表示什么?

  2.出示直尺放大圖。

  請大家看放大直尺圖,0在這里表示一段也沒有。它還可以表示起點。表示量東西從這里開始。

  這個0應排在誰的前面?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為0是起點。)

  指名數直尺上的數:從0~5。齊讀:0~5,5~0。

  三、教學0的書寫

  教師邊范寫邊說:寫0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起筆收筆都要相連,成橢圓行。(學生書空寫0三遍,注意筆順。學生在書上練習格描寫0。)

  四、有關0的加、減法。

  1.一個數減去與它同樣多的數。

  “我們已經知道了0是一個數,所以它也像其他數一樣可以進行計算。下面我們就學習有關0的加、減法!

  小猴看見盤里有2個桃,他吃了一個,還剩幾個?算式是:2-1

  吃2個呢?算式是:2-2=得幾?為什么?

  看小鳥圖列式計算。為什么?

  練習4-4=2-2=5-5=1-1=

  你有什么發現?一個數減去與它同樣多的數得0。

  2.一個數加0。

  出示青蛙圖?磮D你知道了些什么?

  一共有幾只青蛙?你怎么知道的?

  算式是:4+0=得幾?為什么?

  練習2+0=3+0=5+0=

  從以上算式你知道了什么?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

  想一想0+4、0+3、0+5等于幾?

  從這幾道題中可以看出什么?(0加上一個數,還得那個數。)

  想一想0+0等于幾?

 。3)一個數減去0。

  想一想5-0等于幾?(……)

  5-0就是從5個東西里面去掉0個,也就是一個也沒有去掉,所以還是5。

  板書:5-0=5

  4-0、3-0、2-0、l-0等于幾?為什么?0-0等于幾?

  五、小結

  我們這節課認識了數字0,知道了什么東西也沒有就用0表示,0還可以表示起點。我們還學會了0的寫法,要注意,寫0的時候,要從上到下,從左向右,寫得要圓滑,不能有棱角。最后我們學習了有關0的加、減法,知道了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一個數減去0也得原數。一個數減去與它同樣多的數得0。

  六、課后小記:0的書寫是一個難點,教學是要示范指導,學生有的寫得很生硬,有的象畫圈。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5

  教學內容:7頁0的認識,例1——例3,8頁課堂活動

  教學目的:1、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感悟一個也沒有用0表示。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索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索的良好習慣。

  4、 正確書寫0

  5、 能聯系生活實際應用。

  教學 重難點:1`、0 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2、正確書寫0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

  每當節日的時候,人們總會放飛許多美麗的氣球,你們見過嗎?(幻燈演示)

  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防飛前是幾個?用數字幾表示?放飛后小朋友沒有氣球了,用用什麼表示呢?

  這就要用到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的數字“0”(板書)

  二、教學例1

  小朋友一個氣球也沒有了,傭0表示,0表示什麼?一個也沒有用什麼表示?

  出示吃魚圖:(1)這圖話的誰?在趕什麼?

 。2)原來有幾條魚?現在呢?

 。4) 原來有3條魚,用幾表示?現在一條也沒有,用幾表示?

  三、教學例2

  1、 出示直尺圖

  觀察:直尺上有什麼?0在什麼地方?0 在直尺上表示什麼?

  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小結:直尺上開始這一段叫起點,用0表示,也就在直尺上,0表示起點。

  四、教學例3

  1、 老師示范書寫0

  2、 學生書空

  五、課堂活動

  1、 8頁1——2

  2、 老師出示放大的方格圖、引導學生認識方格,0在這里表示什麼?

  從左3往右數,你發現了什麼?

  還可以怎樣看?

  老師:從左往右,從上往下,依次 多1,從右往左,依次少1

  3、 12頁3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10以內的數并且能夠比較10以內數量的多、少。

  2幼兒能根據圖形的標記變化進行數數

  3培養幼兒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活動準備

  1.1到9的數字卡

  2.小兔子拼圖照片一張

  活動過程

  教師引入故事

  1小朋友們,今天森林里要開一個動物聯歡會,老師想請一些小動物來參加,你們說好嗎?但是老師忘記了小貓的電話號碼,你們愿意幫助我嗎?小貓的電話號碼前4個是2468,后面的數比前面按順序都要大1。(24683579)這就是小貓的電話號碼。我們來打電話,師:好像通了,真的通了,您好!是小貓嗎?(是的)今天森林里要開一個動物聯歡會,請您來參加好嗎?(好的,一會就來)我們猜對了。

  2小狗原來的號碼是94485521,可現在換了,黑色的數字要比原來的少1,紅色的數要比原來的多1。(85396412)我們來打打看,好像通了,真的通了,您好!是小狗嗎?(是的)今天森林里要開一個動物聯歡會,請您來參加好嗎?(好的,一會就來)我們又猜對了

  3、小貓的電話號碼是在它的這照片里。

  第一個號碼是胡子的根數:4根。第二個號碼是眼睛的個數:2個。第三個號碼是尾巴的個數:1根。第4個號碼是棕色的花紋:5塊。第5個號碼是小貓身上的正方形的口袋: 。第6號碼是橢圓形的個數:7個。第七個號碼是三角形的口袋:8個。第八個號碼是小貓耳朵上的三角形;6個。請小朋友把小貓的電話碼說一次。撥電話。

  4、小狗的電話號碼有這么多的數字:57298613。它是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撥打電話。

  5、我們的客人都來了,聯歡會開始了。聽老師的口令:比3少1的數,幼兒兩個手拉手一起跳舞。

  教案總結:活動結束后,老師請小朋友互相討論,加深對10以內數字的理解。老師提出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觀察身邊的數字寶寶。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7

  教學目標:

  認識0,了解其含義,會寫0

  體會0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培養學生用數的觀念觀察實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

  聯系生活實際,體會0的含義

  教學難點:

  認識0,體會0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都學過哪幾個數字寶寶呢?還記得嗎?現在大家一起來說出他們的名字。

  生:1,2,3,4,5

  師:那大家看老師手里拿的了一串珠子,現在請一組同學,一位扮演小老師,一位扮演學生。

  小老師出示卡片,然后學生用撥珠子的方式來表示。(學生動手開始實際操作)

  師:同學們配合的真默契。現在老師請一位同學將剛才出示的數字卡片排排序

 。ㄙN卡片的時候按順序來)

  二、探索新知

  師:這位同學做的真棒!秋天到了,果實都成熟了。大家看這棵樹上結了幾個蘋果呢?

  生:5個

  師:今天老師要把這五個又大又紅的蘋果獎勵給這節課表現好的同學。哎,這位同學從一上課就專心聽課,老師獎勵你一個蘋果。同學們觀察現在樹上還剩幾個蘋果?

  生:4個

  師:瞧,這位同學今天發言真積極,老師要把這個又大又紅的蘋果獎勵給你,F在還剩幾個蘋果?

  生:3個

  師:同學說的非常棒,F在老師要把這三個蘋果都摘下來放在這兒,看接下來誰表現的好,老師就獎勵給誰。

  大家現在觀察樹上還剩幾個蘋果?

  生:一個也沒有。

  師:那一個也沒有應該怎么表示呢?

  生:0

  師:沒錯,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0的認識

 。ò鍟0的認識)

  師:一個也沒有的我們用0表示。其實0與1,2,3,4,5一樣都表示一個數,但都比1,2,3,4,5小。

  (貼卡片0)

  師:小眼睛,看黑板。大家觀察圖上畫了什么?

  生:一個小男孩手里拿著兩個氣球。

  師:說的真好!哎,突然小男孩手一松,大家看氣球怎么樣了?你來說。

  生:飛走了

  師:大家說現在還剩幾個氣球?

  生:一個也沒有了

  師:可以怎么表示呢?

  生:0

  師:你知道的真多!老師把這個蘋果獎勵給你。接著看,大家觀察樹上的小木屋里有幾只小鳥?

  生:3只

  師:注意看接下來發生了什么?

  生:小鳥都飛走了。

  師:那現在小木屋里還剩幾只小鳥?

  生:0只

  師:那0表示什么呢?

  生:0表示什么也沒有。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認識了0,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寫0。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老師是怎么寫的。寫的時候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起點要與終點相連,要寫圓滑。注意:0是寫在田字格的左半邊。上邊頂著上邊得線,

  生:左邊靠著左邊的線,下面頂著下面的線,右面靠著中間的線。

  好,小手指伸出來,我們一起寫數字。(帶領示范)

  現在同學們翻開書第9頁,先照著虛線描下來,然后在后面管飯的寫2個。

  待會兒咱們比一比,哪位同學書寫的最工整,字寫得最美觀!

 。ㄑ惨暎

  師:這位同學帶著你的書上來,展示一下你書寫的。大家說這位同學寫的怎么樣?

  生:寫的不好。

  師:哪里不好呢?

  生:......

  (訂正)

  師:大家看現在對不對?

  生:對

  師:這位同學你上來展示一下你書寫的。大家看這位同學書寫的怎么樣?

  生:好

  師:這位同學寫得即規范,又整潔,美觀。老師也獎勵你一個蘋果。還剩一個蘋果了,大家可要好好表現,爭取機會呦。

  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0,那同學們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過0呢?

  生:......

  師:大家看大屏幕上展示的都是生活中的圖片。那你看看哪些地方有0呢?

  生:計分牌上有0,門牌號上有0,

  師:來讀一讀。還有呢?如果從左邊數,門牌號上的0排第幾呢?

  生:尺子。排第2.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其實呀,在我們的直尺上也有0,它還表示起點。這等到以后的學習中就知道了。

  三、小試牛刀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0,現在我們就來檢測一下?凑l做的又快又準。

  大家看大屏幕,小試牛刀第一題,第一題怎么做呢?

  生:就是在田字格里填上蘋果的個數

  師:真聰明!好,開始做。做完的同學用你的坐姿來告訴老師。

  (巡視)

  師:大家看這位同學填的對不對。

  第一題都填對的同學舉手老師看看,好,看來同學們已經和數字寶寶們很熟了。給幾分鐘

  的時間更正。(巡視指導)

  師:現在來看第二題,誰能告訴老師第二題是什么意思?

  生:在田字格里填上魚的條數。

  師:看誰做的又準又快!

 。ㄕ故荆

 。ㄍ希

  師:同學們,現在老師準備了幾張數字卡片,請一位同學來給排排序,好讓他們快點站好隊回家。大家說這位同學給數字寶寶排的隊正確嗎?

  生:你完成的好極了!

  師:同學們,回顧這節課我們都學習了什么呢?

  生:數字寶寶0.還知道了0都要比1、2、3、4、5小。

  《0的認識》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8

  上完了《 0 的認識》,感慨頗多。課后,我及時進行了反思。

  在本節課中,我通過創設生活情景、游戲情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數學學習不再是單調的數字,而在游戲和生活中,也可學到許多數學知識。

  設計《 0 的認識》一課中,考慮到學生對 0 的認識并不是一無所知,部分學生知道 0 表示沒有的意思,因此設計該課教法時能從學生的實踐出發。“注意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快的數學學習體驗。”這是人教版一年級試驗教材的特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0 原本只是一個抽象的數,但我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小猴子吃桃子故事形式,自然引入 0 的認識。“貪吃的小猴”故事情節活潑生動,創設懸念,一開始就抓住了學生的“眼睛”,足以激發孩子們強烈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新知時,設計猜硬幣游戲活動,“談談生活中還有什么事例可以用 0 來表示?”,等活動,讓他們興趣盎然。并創設了一個觀察、思考、討論、交流的活動環境,使學生在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過程中體驗,理解和掌握知識。學生身臨現實情景,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就會感到數學就在身邊。

  我在教學時始終以各種生活化,動態化的情景來展開學習活動。如“在故事中體驗 0 ”、“在直尺上找 0 ” ,讓孩子們感覺 0 是那么的親切、熟悉,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 0 原本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可在這節課的學習中,學生找到了生活中的 0 ,知道了它既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表示起點,它的意義變得那么豐富。

  不足之處:

  1 、一年級學生還沒完全適應小學的學習,精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課堂紀律不是很好。

  2 、對于 0 的第二層含義:“ 0 表示起點”突破得不是很好,僅僅是通過短短的幾分鐘的觀察,學生不是特別理解。應該讓孩子再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時候 0 可以表示起點,讓學生加深印象。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0”的兩種含義:沒有的含義和起點的含義;

  2、規范“0”的寫法,使學生能較整潔地書寫“0”;

  3、經歷觀察與實踐活動,體驗0在生活中的含義,培養學生想象力、探究能力;

  4、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和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重點:理解0表示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0的兩種含義。

  教具準備:課件、頭飾、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找找蘋果后面的數。

  2、猜硬幣個數激趣,知道“0”可以表示沒有。

  3、揭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揭示第一種含義——什么也沒有。

 。1)創設情境,理解含義

  (2)發散思維,鞏固含義。

  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數字“0”呢?(同桌之間互相說說)

  2、揭示第二種含義——0還可以表示起點。

 。1) 創設情境,引起認知沖突。

 。2) 認識尺:

  3、學習0的寫法。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拓展:你能用0說一句話嗎?

  五、板書設計:0的認識

  0的兩種含義:①表示沒有 ②表示起點。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10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與實踐活動,使學生知道的兩種含義:表示沒有和起點。

  2、規范0的寫法,使學生能規范整潔的書寫0。

  3、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4、通過緊密聯系生活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重點:聯系生活實際,體會“0”的含義

  教具準備:

  1、三只小猴圖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沒有桃子的圖片

  2、課件(手提電腦)

  學具準備:1——5的數字卡片和1張空白卡片、直尺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0

  師:小朋友們都喜歡聽故事,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想不想聽。浚ㄏ耄┪抑v的故事是:課件出示:屏幕出示森林中飛跑著的幾只小鳥】

  清晨,天剛放亮,森林的小鳥就嘰嘰喳喳唱個不停,請聽,他們唱得多熱鬧。。ó嬅娉鍪境怖2只小鳥,過了一會兩只小鳥飛走了)瞧,巢里的2只小鳥多可愛!你們想想看它們去干嗎了?(小組先說說,請幾個人回答)

  生1:它們想去捉蟲子。

  生2:它們想去曬太陽。

  生3:它們想找媽媽。

  生4:它們想去找朋友玩。

  ……

  師:(滲透)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小鳥十分愛勞動,我們也要向小鳥一樣從小愛勞動好嗎?那我們看鳥巢里一只小鳥都沒有了,我們就用0來表示,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大家的新朋友。(板書:0的認識)

  二、學習新知

 。1)揭示“0”的第一個含義——什么也沒有。

  同時出示三幅表情各異的猴子圖(貼在黑板上)

  師:同學們觀察一下看圖中的猴子都有什么表情?

  出示2個桃子,問:用幾表示?(小猴看到2個桃樂呵呵)學生舉起數字卡片2

  出示1個桃,問:用幾表示?(小猴吃了1個桃,嘴巴鼓鼓的)學生舉起數字卡片1

  出示空盤子,問:用哪張卡片表示?有嗎?

  師:什么也沒有用:0“來表示。

  板書0并領讀“0”

  2、1、揭示第二種含義——起點

  出示直尺圖

  師:表示什么也沒有時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兒?在幾的前面。

 。ㄖ背呱蠌0開始越往后數就越大,反過來,數越大,離0就越遠)

  利用這個原理可以用直尺量東西,這時0就表示起點。要用0對齊物體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數幾,達到的數越大,東西就越長。

  強調:量東西長短時,0就是起點

  2、學生活動,體會“起點”

  師:見過運動會上賽跑嗎?運動員跑步的起點就相當于“0”。見過跳遠嗎?0也可以表示跳遠的起點

  教師可以示范性的量,說出大概遠近

  強調:尺子的0起點要對齊跳遠起跳的0起點

  學生活動:說一說在測量的時候,就注意什么?

  三、教學書寫0

  1、我們已經認識了0,你能說說0像什么嗎?我們給0編首歌吧,仔細聽;數字0,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

  2、師示范寫0

  想知道0到底怎么寫嗎?寫的時候要注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起筆處和收筆處要相連,并且要寫圓滑不能有棱角。

  請大家伸出手指,跟著老師寫一個0。

  3、學生寫0

  在書中第29頁描紅,另請兩位同學上臺寫,寫完后,全班評從優缺點。

  4、在準備好的空白卡片上寫0

  四、發散思維,充分想像

  1)老師豎起2根手指問學生讀幾

  2)老師握起拳頭,一根手指頭也沒有,這時一個指頭出沒有伸出來,誰知道

  可以用幾表示?

  3)請說一說有關0的物體。

  五、鞏固練習:

  1、出示第30頁的第1題

  1)學生依次數出每個魚缸里各有幾條魚,用數來表示

  2)在書上填寫,注意書寫

  2、擺一擺

  要求:

  1)學生分組活動按順序排列0——5的數字卡片

  2)排好順序的派代表上臺演示

  3)鼓勵不同的排法

  六、板書設計

  0的認識

  一、“0”表示什么也沒有

  貼圖片一貼圖片二貼圖片三

  二、“0”表示起點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讓幼兒初步理解0的含義。

  2.、規范0的寫法,讓幼兒能夠正確地書寫0。

  3、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幼兒對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興趣,讓幼兒認識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0的含義。

  教學難點:

  規范0的寫法,能夠正確地書寫0.

  教學準備:

  ppt課件、實物、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前面我們已經認識了1—5這幾個數字寶寶了,下面老師出示卡片,請看卡片上是幾就拍幾下手掌。

  (二)情境引入

  (1)揭示0的第一層含義:0表示沒有

  1.師:老師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誰?生:小猴,吃桃。小猴子發現了一盤桃子,可高興了,看,盤子里面有幾個桃子呀?我們用數字幾來表示?(2)小猴子肚子餓了,吃掉了一個桃子,還有幾個?我們用數字幾來表示?又吃了一個,盤子里什么都沒有了,那我們應該用數字幾來表示呢?

  小結師:什么也沒有用“0”來表示。

  2.小朋友們,看看這個哥哥手里有幾個氣球?哥哥不小心松開了手,2個氣球都飛走了,那現在他的手里還有氣球嗎?沒有氣球了我們用數字幾來表示呢?

  3.笑臉

  小結:“0”和我們之前學過的數字1.2.3.4.5一樣,也是一個數,它表示沒有的意思,像之前的例子一樣。

  4.師:小朋友們認識了數字“0”,那你們在什么地方見過“0”?

  (三)故事導入書寫“0”

  1.有一天呀!毛毛蟲要和它的好朋友進行田字格賽跑,它要經過這幾個地方(上線、左線、下線、豎中線)毛毛蟲從上線起點開始,向左跑經過左線,到達下線,中途休息了一會兒,繼續跑,最后到達豎中線,然后回到了起點的位置上線。

  師:請小朋友們觀察一下毛毛蟲在田字格賽跑中的路線像數字幾呢?

  2.師:我們已經認識了數字0。你能說說0像什么樣嗎?

  師:請小朋友們看一看,黑板上的0像圓圈嗎?(有點像)

  0沒有那么圓,有一點長,有一點扁,像個橢圓。

  師:觀察得真仔細。老師給數字寶寶0編了一個兒歌,請小朋友仔細聽老師的兒歌:

  數字0,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要想把它寫的好,封口之處是關鍵。

  想知道0到底怎么寫嗎?寫的時候要注意:在上線偏右的地方碰線,在下格左線的中點處開始轉彎,在下線偏右的地方碰線,起筆在上格右線的中點。(從上端正中偏右起,向左畫弧,虛線以下碰左線,再碰下線、右線,畫成一個斜斜的橢圓,向上回到起筆的地方為止。)看,寫出來的線多圓滑呀。

  3.小朋友們還記得毛毛蟲田字格賽跑的路線嗎?請小朋友們伸出手指我們一起把毛毛蟲賽跑的路線畫一下(書空)

  4.現在,請小朋友們拿出你身邊的紙,把紙中的數字0描一下,比一比看誰描寫的美觀整齊。

  (四)、回顧反思

  師:現在,請大家想一想,我們這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呢?

  生:認識了數字的新朋友——0。生:知道0表示一個也沒有。

  生:還學習了怎么寫0。

  師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好朋友“0”,當表示一個也沒有時可以用0表示,“0”還有很多的含義,請小朋友們去找找生活中的“0”,它還表示什么含義。

  活動反思:

  此活動的教學設計符合幼兒認知規律,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環環相扣,選擇內容能很好體現數學生活化、情境性、互動性的教學特點。

  在導入和結束活動中,能有機整合語言領域。以復習“拍手歌”形式,自然巧妙導題激趣,引發“小猴吃桃”的情景,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啟下作用;活動結束時,復習《五只猴子蕩秋千》的兒歌,幼兒邊念邊表演,即活躍了活動氛圍,同時也突出了此活動教學重點,沒有了,可以用數字“0”表示,起到了前呼后應的作用。

  教學活動中,能運用多媒體直觀形象的課件,讓幼兒在視覺感官中認知“沒有了”,可以用數字寶寶“0”表示,很好地擴展幼兒思維的發展。

  注重創設問題情境,聯系幼兒的生活經驗,運用已有的表象,引導幼兒想象,說說什么東西沒有了,可以用數字“0”表示,

  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讓幼兒在直觀形象材料中探索操作,去參與活動,讓幼兒積極主動探索、尋找、發現“0”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尋找生活中的“0”中,能更好地感知、理解“0”在生活中的作用,從中激發他們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樂趣,同時也可以體現幼兒與材料和同伴的互動。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12

  活動設計背景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我班的幼兒非常喜歡上數學活動,但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孩子熟悉的是1-10及以上的數。而0是被我們所忽視的。隨著幼兒對數字的認知維度的提升。我發現幼兒在對0的認識上有疑惑有問題有需求,于是我設計了這節活動,使幼兒能對0有最基本的認識,為將來更急一步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0”,感知數字“0”的實際意義,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0”的探究興趣。

  2、初步了解“0”在數字中的重要性,知道“0”和其它數字結合后表示的意義。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0”,理解“0”的實際意義。

  活動難點:了解“0”在生活中的運用,激發幼兒對數字“0”的興趣。

  活動準備

  1、1——9和0的數字卡片,圖片實物(糖果、雪花片/水果積木)

  2、紙、數字1、2、0、0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游戲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1、游戲:小魚游。(教師和幼邊唱邊做小魚游的動作,師可以說3、5、6……游一起,然后3、5、6……個幼兒一起,最后所有小魚都游走了,所有幼兒回到座位坐好。

  2、出示數字0——9,回憶。(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數字朋友,我們一起把他們請出來。讀一讀。這些數字朋友想和我們做個小游戲呢。)

  二、了解“0”。

  1、感知“0”代表沒有的意思。

 。1)出示糖果圖片(5顆)?矗@里有幾顆糖果?請你從0——9的數字中選出一個數字表示糖果的數量。(個別幼兒選出數字卡片)(師收起糖果)現在盤子里還有幾顆糖果?(幼兒回答)那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0)

 。2)出示圖片(雪花片8片和3個水果積木)。8要去找朋友了,它的朋友在哪里?(收起雪花片)現在還是8的朋友嗎?那是數字幾的朋友?(0)為什么要用0來表示?

  小結:是啊,沒有東西可以用“0”來表示。

  2、生活中的“0”。

 。1)我們還在什么地方見到過數字“0”?

  (2)它們表示什么意思?

 。囟扔嬛小0”表示溫度的度數,電話中“0”表示一個號碼,車牌中“0”表示號碼……)

  小結:原來“0”除了表示沒有以外,還能表示其他一些意思,0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3、“0”和數字的結合。

 。1)我們都知道在這些數字當中“0”是最小的,可有時候它卻變得非常厲害,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有趣的0》

 。2)為什么9個哥哥一會兒看不起小弟0,一會兒又喜歡0呢?

  如果0在數字1的后面一站,結果會怎么樣?如果0在數字1的前面,結果又會怎樣?(演示)

  小結:“0”表示沒有,但它如果站在數字的后面或前面,就能使數字發生改變。

  三、操作“0”(數字1、2、0、0)

  操作: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數字朋友,數字朋友后面都貼了雙面膠,請你們把撕下的雙面膠扔在老師給你的框框里,再把數字朋友貼在老師給你們的卡紙上,再用“0”把數字變得更大。完成以后,請把它們送到黑板上。

  數字比大小。(鼓勵最大的數字)

  你們在0的幫助下,讓數字都變大了,F在,我們找一找,誰變的數字是最大的。(認讀)

  總結:在剛才的游戲中,告訴我們“0”的位置非常重要。在數字中,“0”的位置不同,它表示的數量也不同。、

  教學反思

  認識“0”是大班幼兒所需掌握的數學內容,這次活動我首先通過游戲引出“0”,然后通過引導幼兒感知“0”的實際意義以及“0”在生活中所表示的不同意義,最后通過操作“0”等活動環節,讓幼兒認識數字“0”,感知數字“0”的實際意義,初步了解“0”在數字中的重要性,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0”的探究興趣。孩子非常喜歡這個活動,在整個活動中幼兒一直處于積極的主動狀態。活動結束,我認真總結了活動過程的成功與不足。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幼兒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幼兒的已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

  這就是說,數學教學活動要以幼兒的發展為本,要把幼兒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诖它c認識,在活動開始,我首先通過創設各種情境引導幼兒發現“0”就是表示設有,并在在幼兒的已知的基礎上進行0的認識,讓幼兒發表自己對于0的認識。在讓幼兒說自己對0的認識時,我發現幼兒對于0的認識是很豐富的。幼兒們說出了在很多地方看到過0,比如在電話機上,手機上,書本上,門牌上,電視里等等地方看到過0,這足以說明我們的孩子平時是很關注生活中的數的,數學課堂上教師能及時肯定他們在生活中善于觀察,也許學生就會有了“一雙用數學視角觀察世界的眼睛”。

  活動中,我還會為幼兒提供了一些活動素材,并給幼兒大量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通過自己發現、探究等活動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如在引導幼兒發現“0”在數字中的重要性時,我通過講述《有趣的0》的故事,讓幼兒發現“0”雖然表示沒有,但在和數字組合成另一個數字時是不可以缺少的。最后通過操作“0”的游戲,讓幼兒動手操作,發現“0”站在數字朋友的后面能使數字變大。在教學中我發現幼兒對操作活動十分感興趣,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多安排一些操作活動,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自己找尋問題的答案,這樣以來可以變幼兒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活動中我也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活動最后一環節中是讓孩子們操作“0”,在“0”的幫助下讓數字變大,孩子們操作的比較好,但在教師最后講評中,教師只找出變得最大的數字并表揚了這些孩子,其他孩子變的數字就沒有講評,就如孩子把“0”放在了數字的前面,這又是表示什么意思呢?我應該怎樣向孩子們解釋呢?我就這樣結束了整個活動,整個活動就好像缺少點什么?就是向孩子解釋的過程。數學中的概念首先老師一定要理解清楚否則就會誤導了孩子。還有在情境游戲中自己沒能完全融入角色中,在這一些環節中教學語言不夠嚴謹,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注意的。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與實踐活動,使學生知道“0”的幾種含義;規范0的寫法,熟悉0-5的數序。

  2、數學思考:培養學生想象力合作力、探究能力及認真書寫的習慣。

  3、情感與態度:通過緊密聯系生活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知道0的幾種含義,學會書寫0。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0的幾種含義。

  一、談話——導入:

 。ㄔ谶@個新教室里,你發現了那些數學知識)

  小朋友們都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今天,郭老師就帶小朋友們去見數字王國里的一位特殊寶寶。猜猜看,他會是誰呢?(書寫0),認識他的小朋友請舉手。和他打聲招呼吧,看來,我們小朋友都是他的老朋友了,那你覺得他像誰呀?

 。ㄔO計意圖:關注學生的知識起點,直接導入,引出0喚起學生對0的記憶,很自然的引出新知識的學習。)

  二、引導——探究

  (一)0的寫法

  觀察的真仔細。那你知道0要怎么寫嗎?好,請上來寫(強調:從右上角起筆,向左向下收筆和起筆相連寫成橢圓型。)

  閉上小眼睛,想象一下0的樣子,然后拿出手指在桌子上寫一個“0”。究竟誰寫的最漂亮呢,咱們把他寫在低算本子上,比一比誰是咱們一(1)班的書法家,好嗎?

 。ㄔO計意圖:通過閉眼想0到寫0,給了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和想象空間,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這個0的樣子,會正確書寫0)

  (二)0的含義:

  1、表示沒有

  師:已經和0成老朋友了。那你能不能說說我們身邊什么時候要用到0嗎?(學生發言。)

  師:對,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關于0的故事,現在請小朋友們聽一聽。猜一猜,郭老師盒子里有幾枚硬幣?

  師:當一枚都沒有的時候,我們就用0表示,0也是一個數字。

  師:說一說,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師生互說-同桌說)

  ①黑板上有3個0,都檫了還有個0。

 、谡垉蓚小朋友上臺說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厝チ爽F在講臺上還有幾位小朋友?

 。ㄔO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通過說說做做動動猜猜,使學生從表象到抽象,深刻感知了0的一個含義——沒有)

  2、表示起點

  師:當什么也沒有時,用0表示。那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里?在誰的前面?這時0表示什么?從0開始越往后數越大,閉上眼睛感受一下。從0開始越往后數越大,這長度越長,直尺就是應用這個原理量東西的,這時0就表示起點。

  師:見過運動會上100米賽跑嗎?運動員跑步的起點就相當于0起點。(讓兩個小朋友表演)

 、倌隳芴畛咦由系臄祮?

  師:0在數字隊伍里排哪里?為什么排在最前面?

  排隊歌:6個數字來排隊

  從小到大排一排:0、1、2、3、4、5

  從大到小排一排:5、4、3、2、1、0

  3、表示分界線

  師:0神通廣大,無處不在,想一想你還在哪里見過他。

  出示溫度計,也有0,越往上越,越往下越。

  說說對0度氣溫的感受

  師:0不但可以表示沒有,還可以表示起點和溫度的分界線。

  0還有許多作用,等著我們小朋友們去研究和發現呢!

 。ㄔO計意圖: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活動,通過學生的找、說、猜、做,利用身邊的物讓學生充分感知0的含義。)

  三、游戲——加深

  現在,你們和0是不是已經成為好朋友了?那么老師要考考小朋友們了,看你們是不是真的是他的好朋友。愿意接受挑戰嗎?

  1、猜一猜:

  ①我是一個數,排隊排第一,你說我是誰?

  ②我排3的后面又排5的前面,請你猜猜我是誰?

 、劢裉,郭老師帶了3個氣球,可一不小心3個氣球都飛走了,越飛越遠、越飛越高,這時郭老師只剩下了我。你猜我是誰?

  2、你的桌上幾本書,好,郭老師要求小朋友們桌上有0本書,做一做。

  4、做手勢猜數字(師生做——同桌做)

 。ㄔO計意圖:在活動游戲中鞏固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關注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評價——激勵:

  今天,我們和數字寶寶0成了好朋友,當遇到什么情況時,他就會出現啊?

  把你今天發現的0的小秘密去告訴爸爸、媽媽,也讓他們猜一猜、做一做,好嗎?

 。ㄔO計意圖:布置的親子游戲,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學校學到的知識向家長說,還能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

  反思:從教學過程看,這節課的亮點:

  1、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基本上讓每一位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品嘗了數學的生活味。

  2、運用多種活動,動中學,學中動,學生始終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3、運用多種感官使學生從對0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達到了預定的目標。

  不足:但是理想和現實總是存在距離。

  1、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對數學的語言還不夠精煉,以至于在三次不同的問題中,學生卻重復著相同的問題:

 、倌悄隳懿荒苷f說我們身邊什么時候要用到0嗎?

  ②說一說,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

  ③我們和數字寶寶0成了好朋友,當遇到什么情況時,他就會出現?我想表達不同的意思,但是表述出來的卻是相同的意思。給人感覺在重復著上相同的內容。

  2、在教學活動著我沒能很好的與學生的思維融合在一起,對學生的一些精彩回答沒有給予積極的評價。

  3、課堂環節的處置上還不夠和諧。

  4、沒有考慮到一年級小朋友的接受能力上課過程語速太快。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14

  活動設計背景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我班的幼兒非常喜歡上數學活動,但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孩子熟悉的是1-10及以上的數。而0是被我們所忽視的。隨著幼兒對數字的認知維度的提升。我發現幼兒在對0的認識上有疑惑有問題有需求,于是我設計了這節活動,使幼兒能對0有最基本的認識,為將來更急一步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0”,感知數字“0”的實際意義,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0”的探究興趣。

  2、初步了解“0”在數字中的重要性,知道“0”和其它數字結合后表示的意義。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0”,理解“0”的實際意義。

  活動難點:了解“0”在生活中的運用,激發幼兒對數字“0”的興趣。

  活動準備

  1、1——9和0的數字卡片,圖片實物(糖果、雪花片/水果積木)

  2、紙、數字1、2、0、0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游戲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1、游戲: 小魚游。(教師和幼邊唱邊做小魚游的動作,師可以說3、5、6……游一起,然后3、5、6……個幼兒一起,最后所有小魚都游走了,所有幼兒回到座位坐好。

  2、出示數字0——9,回憶。(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數字朋友,我們一起把他們請出來。讀一讀。這些數字朋友想和我們做個小游戲呢。)

  二、了解“0”。

  1、感知“0”代表沒有的意思。

 。1)出示糖果圖片(5顆)?矗@里有幾顆糖果?請你從0——9的數字中選出一個數字表示糖果的數量。(個別幼兒選出數字卡片)(師收起糖果)現在盤子里還有幾顆糖果?(幼兒回答)那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0)

 。2)出示圖片(雪花片8片和3個水果積木)。8要去找朋友了,它的朋友在哪里?(收起雪花片)現在還是8的朋友嗎?那是數字幾的朋友?(0)為什么要用0來表示?

  小結:是啊,沒有東西可以用“0”來表示。

  2、生活中的“0”。

 。1)我們還在什么地方見到過數字“0”?

 。2)它們表示什么意思?

 。囟扔嬛小0”表示溫度的度數,電話中“0”表示一個號碼,車牌中“0”表示號碼……)

  小結:原來“0”除了表示沒有以外,還能表示其他一些意思,0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3、“0”和數字的結合。

 。1)我們都知道在這些數字當中“0”是最小的,可有時候它卻變得非常厲害,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有趣的0》

 。2)為什么9個哥哥一會兒看不起小弟0,一會兒又喜歡0呢?

  如果0在數字1的后面一站,結果會怎么樣?如果0在數字1的前面,結果又會怎樣?(演示)

  小結:“0”表示沒有,但它如果站在數字的后面或前面,就能使數字發生改變。

  三、操作“0”(數字1、2、0、0)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15

  一、案例背景,《基本信息》

  教材: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

  二、教學內容分析

  這部分內容的編排采取了認數、寫數相結合的方式。從學生熟悉、感興趣、能夠接受的事實中選擇具體的數學題材,努力創設濃厚、鮮明的問題情境、生活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學習數學知識例1從小白兔采蘑菇引入0的認識,讓學生知道“一個也沒有”用0表示,0和3、2、1一樣也是一個數;例2通過小白兔拔蘿卜,讓學生明白“沒有了”也用0表示;例3通過直尺圖,使學生認識直尺上的數“從0開始”,體會0可以表示起點,并認識已學過的數的排列順序。接著教學0的寫法!跋胂胱鲎觥币环矫骒柟0的認識和5以內數的順序,另一方面讓學生體會0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1理解0的具體含義,會讀、寫0

  2掌握0~5的順序,加深認識數的排列順序

  3體會0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初步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的意識

  四、學習者分析

  這雖是學生初入學的第三課,但在生活實踐中他們對“0”已經有了豐富的體驗,所以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原有對“0”的經驗,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在學生已有的感性經驗基礎上開展教學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以“活動”為主的教學:教師選擇有趣的話題,讓孩子們在動中完成學習。經歷了觀察—“眼”動,操作—“手動,討論—”嘴“動多種感官參與,一人動,同桌動,小組動,在動中不斷體驗成功,使思維處于高度興奮狀態,主動完成學習。

  六、本節課是在多媒體教室中完成教學的。多媒體課件以及實物格尺等也成為教學必不可少的工具。

  七、[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激趣導入

  1(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紹說: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廣大,無處不在。想想你在哪兒見到過我呢(讓學生盡情地說)

  2“0”再說:那么你們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讓學生說說自己對0的認識)

  3今天這節課我們來認識0。揭示課題:0的認識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講述: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約好了到野外去采蘑菇,我們來看看,它們分別采了多少個蘑菇。(出示例1圖)

  讓學生思考每個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個數來表示

  學生介紹時,教師對應寫出3、2、1、0。教師在寫0時,注意動作慢一點,讓學生看清楚0是怎么寫的。同時強調說明一個也沒有用0表示,0與1、2、3一樣也是一個數

  2教學例2及0的寫法

  先出示例2圖,讓學生想一想,兩幅圖表示怎樣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說一說

  原來的蘿卜數用什么數表示現在呢教師強調一個蘿卜也沒有用0表示

  你會寫0嗎讓學生先想一想怎樣寫0,再讓學生嘗試在田字格里書寫0

  教師引導全班學生對幾個學生的書寫作出評價,同時教師強調寫0時的起筆、拐彎和收筆,強調拐彎要圓滑

  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之間對所寫的0進行評價

  學生獨立完成書本上的描紅后繼續在田字格里寫出兩個0,教師巡視,注意對個別困難學生的指導

  3教學例3

  講述:通過我們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0這個數可以表示什么是不是所有的0都表示一個都沒有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看一看直尺開始的地方是幾

  直尺上的數是怎樣排列的請你從左到右依次讀一讀

  4小結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能說說0能表示什么意思

  三、多樣練習,鞏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題(“小猴摘桃”的故事)

  (1)小猴來到果園里,它看到樹上有幾個桃呀可以用幾表示

  (2)小猴看了很饞,吃掉了1個,這時有幾個桃用幾表示

  (3)小猴吃了還想吃,又吃了2個,現在樹上有幾個桃用幾表示

  (4)小猴索性把最后1個桃也吃了,現在該用幾來表示樹上的桃呢

  2“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巡視,然后匯報交流,并說說其中0所表示的意思

  3“想想做做”第3題

  (1)請戴有0、1、2、3、4、5卡通形象頭飾的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排隊,其余學生說說是怎樣排的

  (2)學生在書上填一填后,互相檢查正確與否

  4“想想做做”第4題

  (1)想一想除了尺子上有0之外,你還在哪兒見到過0

  (2)看一看課本中第4題里畫了些什么你能看懂嗎

  四、全課總結

  1(出現0的卡通形象)小朋友,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嗎

  2請同學們課后繼續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你們還能看到0。3(0、1、2、3、4、5以卡通形象在電腦上出現)小朋友們拍手齊唱數學歌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16

  活動目標:

  1、了解、懂得"沒有"可以用"0"表示,并初步了解"0"還可以表示"起點界限"等,探索"0"在生活中的作用。

  2、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激發他們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養幼兒的觀察思維及操作能力。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紙盒若干。

  2、糖果、撲克牌等若干,0~5帶粘貼數字卡片。

  3、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課前活動師幼問好,手指游戲"打槍"二、了解嗎"沒有"可以用數字"0"表示。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幾幅有趣的圖片。

 。≒PT第3、4頁)聽小鳥在做什么呢?小鳥在樹上愉快的唱著歌兒。忽然,"嘣"的一聲,獵人開槍。小鳥都飛走了。

 。1)樹上有幾只小鳥在唱歌?用數字幾表示?

  (2)樹上沒有小鳥用數字幾表示呀?

  2、PPT第5、6頁。

 。1)水果籃里有什么水果?一共幾個呢?

  (2)你最愛吃什么水果呢?一個一個吃,直到吃完沒有了。

 。3)水果沒吃的時候共幾個,用數字幾表示?吃完沒有了用數字幾表示?

  教師小結:沒有了,吃完了……我們用數字"0"表示。

  三、游戲:猜一猜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盒子。

  教師展示三個大小不一樣的盒子,里面分別裝有3個棒棒糖,2張撲克牌和0個物品。

  請小朋友在不打開盒子的情況下,搖一搖,聽一聽,猜一猜盒子里面是否有東西,并選擇正確的數字卡片貼在盒子上。

  請全班小朋友也照著樣對桌面上的盒子也搖一搖,聽一聽,猜一猜。提問部分小朋友。

  教師小結:盒子里有3個棒棒糖我們用數字3表示,2張撲克牌我們用2表示,盒子里沒有東西我們用數字0表示。

  四、說說"0"的形狀像什么?(PPT第8、9、10頁)數字寶寶"0"像什么呢?引導幼兒說說像:雞蛋、橄欖球、像橢圓形、像眼睛片......

  五、"0"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1、"0"可以表示起點。

  播放課件: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是什么?(一把直尺)在直尺上找找"0"在哪個位置?(直尺的左端)0右邊的第一個數是幾?(是1)0在這里起的是起點的作用。

  2、"0"可以表示界限播放課件:溫度計當溫度為0攝氏度時,冰和水可以同時存在,并且這個時候水不會變成冰,冰不會變成水。

  當溫度上升高于0攝氏度時,冰會融化成水,并且隨著溫度的升高還會升華成水蒸氣。

  當溫度下降低于0攝氏度時,水會凝結成冰。

  0在這里起的是"界限"的作用數字寶寶"0"隨處可見,比如:手機、電話機、電話號碼、門牌號、車牌號、等等。在不同地方存在著不同的意思。

  活動結束:

  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字"0","0"寶寶還有許多本領呢,我們一起去尋找吧。

  教學反思

  認識“0”是大班幼兒所需掌握的數學內容,這次活動我首先通過游戲引出“0”,然后通過引導幼兒感知“0”的實際意義以及“0”在生活中所表示的不同意義,最后通過操作“0”等活動環節,讓幼兒認識數字“0”,感知數字“0”的實際意義,初步了解“0”在數字中的重要性,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0”的探究興趣。孩子非常喜歡這個活動,在整個活動中幼兒一直處于積極的主動狀態。活動結束,我認真總結了活動過程的成功與不足。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幼兒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幼兒的已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边@就是說,數學教學活動要以幼兒的發展為本,要把幼兒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基于此點認識,在活動開始,我首先通過創設各種情境引導幼兒發現“0”就是表示設有,并在在幼兒的已知的基礎上進行0的認識,讓幼兒發表自己對于0的認識。在讓幼兒說自己對0的認識時,我發現幼兒對于0的認識是很豐富的。幼兒們說出了在很多地方看到過0,比如在電話機上,手機上,書本上,門牌上,電視里等等地方看到過0,這足以說明我們的孩子平時是很關注生活中的數的,數學課堂上教師能及時肯定他們在生活中善于觀察,也許學生就會有了“一雙用數學視角觀察世界的眼睛”;顒又校疫會為幼兒提供了一些活動素材,并給幼兒大量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通過自己發現、探究等活動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如在引導幼兒發現“0”在數字中的重要性時,我通過講述《有趣的0》的故事,讓幼兒發現“0”雖然表示沒有,但在和數字組合成另一個數字時是不可以缺少的。最后通過操作“0”的游戲,讓幼兒動手操作,發現“0”站在數字朋友的后面能使數字變大。在教學中我發現幼兒對操作活動十分感興趣,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多安排一些操作活動,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自己找尋問題的答案,這樣以來可以變幼兒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顒又形乙舶l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活動最后一環節中是讓孩子們操作“0”,在“0”的幫助下讓數字變大,孩子們操作的比較好,但在教師最后講評中,教師只找出變得最大的數字并表揚了這些孩子,其他孩子變的數字就沒有講評,就如孩子把“0”放在了數字的前面,這又是表示什么意思呢?我應該怎樣向孩子們解釋呢?我就這樣結束了整個活動,整個活動就好像缺少點什么?就是向孩子解釋的過程。數學中的概念首先老師一定要理解清楚否則就會誤導了孩子。還有在情境游戲中自己沒能完全融入角色中,在這一些環節中教學語言不夠嚴謹,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注意的。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 篇1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0頁“0的認識”,動手擺鉛筆游戲及練習六的第2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了解0的含義、會讀、會寫數字0;初步掌握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

  2、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探索等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3、感受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樂趣,感悟0是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使學生對身邊及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0的含義,會讀、會寫數字0,初步學會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在認識0的情景中體驗知識及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在黑板上畫好田字格

  學生:學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講講《狼來了》的故事。(播放動畫課件)

  第一天放羊娃喊:“狼來了”,村里有5個人扛著鋤頭匆匆跑來幫助放羊娃,教師指導學生用5來表示;第二天放羊娃喊:“狼來了”,村里有4個人扛著鋤頭匆匆跑來幫助他,教師指導學生用4來表示;第三天放羊娃喊:“狼來了”,村里頭再也沒有人來幫助他,于是教師提出問題:沒有人我們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呢?當有學生回答用0來表示的時候,教師給與肯定,從而引出本節課題:0的認識(板書課題),引導學生理解0的第一個含義:沒有。

  二、聯系生活實際,深入探究

  1.找生活中的0

  大家回憶一下生活中在哪見過0?(讓學生盡情地說)

  2.0表示起點

  剛剛有同學說直尺上也有0,你們都找到了嗎?指給同桌看一看。

  師:同學們請大家認真觀察直尺,你還發現了什么?生:這些數字,是按順序排的。

  師:大家觀察得真仔細,直尺上從0開始越往右邊數字越大,也就是說,數越大,離0也就越遠。A、從0到1是一段,用數字1表示;從0到2是兩段,用數字2表示;從0到3是三段,用數字幾表示?從0到4是幾段?用數字幾表示?;從0到5呢?

  師:剛才我們數數的時候都是從幾開始的?0還在1的前面,那這里的0還是表示沒有嗎?那0還可以表示什么?人們在用直尺量東西的時候,都是從0開始,0在這里表示什么?(起點)。用直尺量東西,要用“0”對齊物體的一端,看直尺上另一端到哪個數字,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多少。這個數字越大,表示這個物體的長度也就越長! 煟和瑢W們,你們想知道0除了表示直尺的起點,“0”還可以表示什么嗎?

  想想我們學校操場上的賽跑跑道,有沒有見到0呀?看過跳遠嗎?“0”也可以表示跳遠的起點。。注意強調:尺子的“0”起點對齊跳遠起跳的“0”起點。

  課中操

  三、學習書寫“0”

  1. 師:仔細觀察,你能說說0像什么嗎? 我們給0編首歌吧。

  聽老師的兒歌:數字0,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

  2. 教師在田字格示范寫“0”

  0是一筆寫成的,起筆在右上角,向左下寫在中線附近還與左線接觸,然后向下拐,在下線接觸在中間偏左部位,在向右上拐,收筆處與起筆處相連。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想一想0的樣子。然后伸出手指,在空中寫一個0。

  3.打開書描紅30頁,比一比看誰描寫的準確又漂亮。

  四、延續故事情境,講授0的加減法

  又是一天,放羊娃去山上放羊,一共有8只羊在山上吃草。引導學生用加法算式表示0+8=8;放羊娃覺得無聊極了,于是呼呼大睡起來。等他睡醒的時候,天已經黑了。羊不見了蹤影。8-8=0時,進一步滲透思想教育:要認真做事,不能粗心大意。

  五、嘗試練習,鞏固新知

  1、擺鉛筆游戲: 你能列出怎樣的算式?

  擺鉛筆,說算式。

  a、擺3根鉛筆,然后拿走3根鉛筆,桌面上還有沒有鉛筆?怎樣列式?“0”表示什么?

  b、擺5根鉛筆,然后拿走5根鉛筆,桌面上還有多少鉛筆?怎樣列式

 、蹖W生自編一道得數是0的算式。

  2、 (課件:蘋果樹)

 、偬O果樹上有幾個蘋果?(3個)圖片一

 、谡粢粋,樹上還剩幾個蘋果?(3-1=2個)圖片二

  ③摘掉兩個,樹上還剩幾個蘋果?(3-2=1個)圖片三

 、苷羧齻,樹上還剩幾個蘋果?(3-3=0個)圖片四

  想一想 口算 討論你發現了什么?

  六、反思小結,鞏固提高

  教師點撥,讓學生總結收獲。收獲最多的學生,教師獎勵他(她)一顆小星星。

  課外延伸:你們還在哪里見到過0?(提示:溫度計)

  想一想溫度計上的0 表示什么意思呢?

小學一年級數學《0的認識》教案優秀(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一年級數學《10的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數學教科書59--60頁的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自主探索,學生學會數數、讀數、寫數,會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能區分序數及基數的含義,掌握10的組成,理解10個一是1個十。...

  • 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精選5篇)

    通過兩個周的學習,對于20以內退位減法這部分的內容已經結束,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了許多的問題也有很多的收獲。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加減法關系、10減幾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 小學一年級數學暑假作業(精選15篇)

    一、 口算。(10分)30+50= 38+20= 15-7= 40-30= 9+6=14-7= 100-60= 62-2= 17+8= 13-7=25-5= 4+9= 51+8= 33-3= 50+21=8+12= 57-8= 4+30= 9+71= 6+54=二、 我來填一填,共38分(第1、11題各4分,第3、4、5、6、8、10題每題各1分,第7題3分)。...

  •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位置》(精選15篇)

    教學目標: l.能初步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在對物體位置關系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4.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培養實踐能力。...

  •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年月日》(精選12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 2、 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在獨立探索中發現年月日的知識。 3、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精神和環境保護意識的養成教育。...

  • 2023年小學一年級數學暑假作業(通用13篇)

    一、 口算。(10分)30+50= 38+20= 15-7= 40-30= 9+6=14-7= 100-60= 62-2= 17+8= 13-7=25-5= 4+9= 51+8= 33-3= 50+21=8+12= 57-8= 4+30= 9+71= 6+54=二、 我來填一填,共38分(第1、11題各4分,第3、4、5、6、8、10題每題各1分,第7題3分)。...

  •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的能力。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 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學第三單元《操場上》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進一步體驗加減法的含義。2、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教學重點:初步學會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教學準備:投影、小圓片教學過程:一、出示情境圖1、根據圖意請學生自由提出問題。...

  •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7篇)

    預習要求:看一看教材第3頁的“拼一拼”內容,做一做練習一第4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 小學一年級數學微型課教案最新模板(通用2篇)

    教學目的:使學生學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一般的兩步計算應用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的解題能力。教學重點: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一般的兩步計算應用題。教學難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的解題能力。...

  •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7篇)

    教學內容: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試驗教材第二冊88頁例題(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鞏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 小學一年級數學《搭積木》教案范文(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借助熟悉的物體,使學生正確用數表示20以內這些物體的個數。2、使學生根據11至20個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進位減法的計算方法。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教學重點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說課稿(精選3篇)

    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蘇教版第二冊的內容。一年級兒童年齡雖小,但對于要用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樸素的等價交換的商品意識是有的。因此我根據教材先了解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程度,緊接著來認識面值不同的人民幣的幣值,通過換算人民幣明...

  •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加減混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2.初步培養學生連續看圖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體驗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教學重點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教學難點正確計算加減混合式題...

  •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精選17篇)

    一、本課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清晰地識別小面值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歸納出1元=10角,1角=10分。二、過程與方法:以識別過程為載體,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游戲中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溪县| 台南县| 武邑县| 将乐县| 大竹县| 伊金霍洛旗| 南京市| 厦门市| 武宣县| 甘泉县| 交口县| 明水县| 漳州市| 永定县| 盘山县| 宜兴市| 阿尔山市| 淮南市| 泉州市| 乐清市| 上饶县| 平阴县| 扎兰屯市| 泸水县| 拉孜县| 佛教| 大埔区| 南平市| 灵宝市| 三明市| 赞皇县| 大荔县| 通江县| 兴安县| 龙海市| 额敏县| 剑川县| 天全县| 吉林市| 陆良县|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