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搭積木教案(精選13篇)
小班搭積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通過讓幼兒有目的地拼搭動物、房子、交通工具等,鍛煉幼兒的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營造幼兒團結友愛,和諧相處氛圍。啟發幼兒發散思維,培養幼兒觀察力。
[活動模式]:
室內活動。
[活動教具]:
四套“巧虎奇趣積木組”。
[活動歌曲]:
搭積木兒歌。
[活動過程]:
一、介紹積木組:H形積木5個,梯形積木1個,扇形積木1個,圓柱形積木四個,推桿一個,繩子兩條。
二、基礎造型拼搭
1、搭小貓:
、僖粋紅色H形積木作底座,一個H形小貓頭像積木跨放上方。
②一個綠色H形積木作底座,一個H形小貓頭像積木跨放上方。
③在小貓頭上積木上方放一個圓形積木。
2、搭小狗:
①一個紅色H形積木作底座,一個H形小狗頭像積木放上方。
、谝粋綠色H形積木作底座,一個H形小狗頭像積木放上方。
、墼谛」贩e木頭上放一個小球。
3、搭小象:
①一個藍色、一個綠色H形積木并排作底座,一個H形小象頭像積木單跨放在藍色(綠色)積木上方。
4、搭火車:四個紅、黃、藍、綠H形積木首尾相連側放,扇形積木側放于紅(綠)色H型積木旁。
三、幼兒活動,分組拼搭。
四、教師巡視,分組指導。
五、教唱兒歌:奇趣積木組,好玩不辛苦。搭個小狗汪汪叫,搭個小貓喵喵喵。搭個小象能喝水,搭個火車四處跑。
六、小結:表揚造型搭的快、搭的好的小朋友和配合協作好的小組。提示小朋友基礎造型積木顏色可根據小朋友喜愛任意搭配,無特殊要求。
小班搭積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會觀察圖片,并能用簡單的詞匯講述圖片的內容。
2、會說禮貌用語:“謝謝”、“別客氣”、“請你給我一塊積木好嗎?”
3、知道與小朋友游戲時也使用禮貌用語,友好地玩游戲。
活動準備:
1、《幼兒畫冊》第一冊P24
2、配套掛圖
活動過程:
1、打開圖冊,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提問:圖上有誰?
他們在干什么?
他們會說些什么?(啟發幼兒講清他們在借積木時的對話并練習禮貌用語)
2、幼兒在老師的指示下講述圖片的內容。
。1)講述內容:紅紅和東東在搭積木,東東搭房子,紅紅在搭橋。紅紅搭橋的時候少了一塊積木,就對東東說:“請你給我一塊積木,好嗎?”……
。2):和小朋友一起游戲時,缺少玩具了要和小朋友商量,不爭搶,友好游戲才會很快樂。
3、為圖片起名字。
提問:圖片說了紅紅和東東在玩什么?那我們可以給這張圖片起個什么名字呢?
4、情景練習。
每組放少量的玩具,使幼兒在游戲情境中有機會與同伴商量交往,練習使用商量的語言及禮貌用語。
小班搭積木教案 篇3
在主題活動《好習慣》中我們開展了語言活動《搭積木》。《搭積木》是一個看圖講述的故事體裁。故事中紅紅和冬冬搭積木的行為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通過觀察、交流讓幼兒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學說短句“請你給我一塊積木,好嗎?”或“我給你一塊積木吧。”習得同伴之間交往的技巧,從而懂得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一起快樂地游戲。談談我對本活動的幾點感悟:
一、選材貼近幼兒生活
現在每個家庭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里交往范圍小,處于“自我中心”狀態。家里玩具隨意玩,孩子可獨霸一方。而到了幼兒園里,玩具數量是有限的,任何教玩具都需要幼兒輪流分享。所以在幼兒園里,這樣爭奪玩具的行為表現得特別多,他們并沒有意識到自己這樣是不對的,一些攻擊性較強的幼兒總是會與同伴發生矛盾,經常出現爭搶玩具、推人甚至打人的現象。因此,實施共享教育非常重要。小班幼兒的社會性剛剛開始萌芽,是品德教育的關鍵期。我覺得在此時組織這樣的教學活動是解決孩子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交往習慣,是非常及時、有效的。
二、為幼兒創設口語表達的情境
看圖講述活動的關鍵就在于為幼兒創設正式的.口語表達情境。為了調動幼兒參與講述的積極性,我采用了情境教學的方式,從觀察圖片畫面入手,讓幼兒在一定的情境中想象故事發生的情節以及角色間的對話。如“紅紅搭橋的時候,少了一塊積木,她會怎么辦呢?”,孩子們會說“問東東要”。“那誰能用一句好聽的話去問東東借呢?”有的孩子說“謝謝”,基本表達不清。這時我出示一塊紅色的積木,問:“我這里有一塊紅積木,如果你們是紅紅,你會怎樣問我借呢?”這樣身臨其境似的故事情境,調動起了孩子們講述的興趣。有的孩子說:“給我一塊積木好嗎?”這時只需老師適當的引一引“誰能說得更有禮貌一些呢?”在這樣的情境中孩子自然而然地學會了短語,也能從中明白當自己需要問別人借玩具時要有禮物。
幼兒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在孩子初步了解熟悉了看圖講述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幼兒開展情境表演,在情境表演中模仿角色對話,體驗角色情感,提升講述經驗;顒又形也捎美蠋熍c幼兒、男孩與女孩、個別與個別進行人物角色對話,使每個孩子都有表演講述的機會,提升了孩子的講述經驗。
不足之處:活動前預設了兩個“紅紅搭橋的時候,少了一塊積木,她會怎么辦呢?”在活動前我預設兩種情境,根據幼兒的觀察講述進行引導。
情境1:如果幼兒回答:紅紅可以問冬冬借。教師引導:紅紅會對冬冬說什么呢?(提醒幼兒用好聽的話說一說。)幼兒學說:“請你給我一塊積木,好嗎?”
情境2:如果幼兒回答:冬冬會給紅紅一塊積木。
教師引導:冬冬會對紅紅說什么呢?幼兒學說:“我給你一塊積木吧!痹诨顒又泻⒆又徽f了情境1,我也只重點與幼兒一起講述了“有禮貌”;顒咏Y束后我反思,同樣的搭積木,其實可以滲透兩個關鍵詞:有禮貌、會分享。在平時的生活中也經?吹揭粋孩子非常有禮貌地去問同伴借了,但另一個孩子卻不愿給他,這也是孩子“自我中心”的表現。所以在活動中我還需適當的引導:“東東看到紅紅沒有積木,他會怎么做呢?”讓孩子談談;蛟S這樣孩子們也能懂得一點分享的交往品質。
小班搭積木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積木基礎造型拼搭
[活動目標]
通過讓幼兒有目的地拼搭動物、房子、交通工具等,鍛煉幼兒的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營造幼兒團結友愛,和諧相處氛圍;啟發幼兒發散思維,培養幼兒觀察力。
[活動模式]
室內活動。
[活動教具]
四套“巧虎奇趣積木組”。
[活動歌曲]
搭積木兒歌。
[活動過程]
一、介紹積木組:
H形積木5個,梯形積木1個,扇形積木1個,圓柱形積木四個,推桿一個,繩子兩條。
二、基礎造型拼搭
1、搭小貓:
、僖粋紅色H形積木作底座,一個H形小貓頭像積木跨放上方;
②一個綠色H形積木作底座,一個H形小貓頭像積木跨放上方;
③在小貓頭上積木上方放一個圓形積木。(小貓頂球)
2、搭小狗:
①一個紅色H形積木作底座,一個H形小狗頭像積木放上方;
、谝粋綠色H形積木作底座,一個H形小狗頭像積木放上方;
③在小狗積木頭上放一個小球。(小狗頂球)
3、搭小象:
、僖粋藍色、一個綠色H形積木并排作底座,一個H形小象頭像積木單跨放在藍色(綠色)積木上方。
4、搭火車:四個紅、黃、藍、綠H形積木首尾相連側放,扇形積木側放于紅(綠)色H型積木旁。
三、幼兒活動,分組拼搭
四、教師巡視,分組指導
五、教唱兒歌:
奇趣積木組,好玩不辛苦;搭個小狗汪汪叫,搭個小貓喵喵喵;搭個小象能喝水,搭個火車四處跑。
六、小結:
表揚造型搭的快、搭的好的小朋友和配合協作好的小組。提示小朋友基礎造型積木顏色可根據小朋友喜愛任意搭配,無特殊要求。
小班搭積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看圖理解圖意。
2、教育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
3、學習短句:“請你給我一塊積木,好嗎?”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出示圖片)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圖上有誰?(我們給他們取個名字:一個叫紅紅,一個叫冬冬)他們在干什么?
二、看圖學短句
師:這兩個小朋友在玩積木,看看紅紅搭的是什么?她搭好了嗎?你知道她問冬冬什么?(放錄音)
師:紅紅是怎么說的?你們會說嗎?(幼兒集體說幾遍)
三、聽故事,理解圖意
師:紅紅和冬冬真是有禮貌的好寶寶,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是怎樣記的。(教師講述故事一遍)
四、總結
師:紅紅沒有積木,她沒有去搶別人的,她是問別人借的。我們小朋友以后沒有玩具玩,也可以向別人借,借到東西還要說“謝謝”,會懂得謙讓人,做個人人喜歡的好孩子。
活動反思:
《搭積木》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知道與小朋友游戲時也要使用禮貌用語,友好地玩游戲。孩子們現在已經熟悉幼兒園內的生活了,玩玩具并不陌生,可是總有孩子出現爭搶玩具的現象,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學會觀察圖片,并能用簡單的詞匯講述圖片內容,知道與小朋友游戲時也使用禮貌語言,友好地玩游戲。重點提醒了幼兒使用“謝謝!”“別客氣!”“請你給我…好嗎?”等短語和別人交往。
小班搭積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看圖理解圖意。
2、教育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
3、學習短句:“請你給我一塊積木,好嗎?”
4、對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5、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出示圖片)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圖上有誰?(我們給他們取個名字:一個叫紅紅,一個叫冬冬)他們在干
什么?
二、看圖學短句
師:這兩個小朋友在玩積木,看看紅紅搭的是什么?她搭好了嗎?你知道她問冬冬什么?(放錄音)
師:紅紅是怎么說的?你們會說嗎?(幼兒集體說幾遍)
三、聽故事,理解圖意
師:紅紅和冬冬真是有禮貌的好寶寶,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是怎樣記的。(教師講述故事一遍)
四、總結師:紅紅沒有積木,她沒有去搶別人的,她是問別人借的。我們小朋友以后沒有玩具玩,也可以向別人借,借到東西還要說“謝謝”,會懂得謙讓人,做個人人喜歡的好孩子。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節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小班搭積木教案 篇7
活動要求
1.通過玩大積木,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走、跑、跳等基本動作,發展幼兒平衡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遵守集體規則的良好品質。
3.培養幼兒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每人兩塊大積木(形狀各一)、音樂磁帶、錄音機、花若干盆放于場地一邊
小紅旗2面、水桶8個、盛滿水的大盆4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邊聽音樂邊分散玩積木。
師:我們每人都有兩塊大積木,大積木有許多種玩法,看哪個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最安全。(幼兒嘗試練習)
二、基本部分
1.集中演示。
師:哪位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有幾種玩法?你是怎么玩的?(單腳站立在積木上,間隔跳,幾個小朋友合作將積木拼起來走、跳等)
2.再次分散練習。
師:請小朋友試一試你沒有玩過的方法。
3.傳送大積木。
幼兒把大積木放在場地中間,并排成“十”字形四路縱隊。
聽老師口令“開始”,排頭幼兒將大積木傳給身后的幼兒,一個傳一個,看哪個小組傳得快。
4.游戲“給花澆水”。
場地布置:
OOOOO|……小……|小
OOOOO||
OOOOO|……河……|花
OOOOO||
師:(1)前面有一條河,小朋友想想我們怎樣才能過河?
(幼:用大積木搭座橋)
(2)請四組幼兒搭四座小橋,比一比哪一組的橋搭得好。
(幼:積木間隔著擺放)
(3)請小朋友試著過小橋。
(幼兒嘗試練習)
(4)小朋友過橋的時候身體向前不要搖晃,腳踩穩在積木上走,也可以手臂伸向兩側保持身體平衡。
(5)交待玩法:今天我們要給河對岸的小花澆水,第一個幼兒用空桶在盆里舀水,然后一手拎一個桶過小橋,跑到花面前給花澆水,再拎空桶回來,把桶傳給第二個幼兒,再以此類推。
(游戲玩2次,給獲勝方一面小紅旗)
三、結束部分
1.小結游戲情況,表揚動作正確、拎著水桶順利過河的幼兒。
2.放松活動:放“劃船歌”的錄音,幼兒把大積木當成小船,坐在“船”上邊唱邊表演劃船動作,活動結束。
小班搭積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喜歡在情境活動中感知色彩分類活動。
2、能在游戲中正確將紅、藍、綠三色玩具對應分類。
3、鞏固認知紅、藍、綠三種顏色。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準確將紅、藍、綠三種色彩的玩具按照“同色對應”方式分類。
活動難點:按規則操作分類,準確操作操作卡。
活動準備:
紅、藍、綠三色玩具、玩具盒,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大象伯伯新買了一箱玩具,請幼兒說說玩具的顏色:鞏固認知紅、藍、綠三種顏色。
二、互動教學
1、請幼兒熟練認知顏色后說說自己身上的衣服有沒有相同的顏色,并指一指。
2、認識三種顏色的玩具盒。
3、游戲:幫大象伯伯整理玩具
。1)請幼兒每人自選一個玩具,說說顏色
(2)教師講解整理玩具的要求并請幼兒示范:按顏色分類擺放顏色對應的玩具盒里。
。3)游戲分組(大象伯伯點豆豆,點到誰誰幫忙),請幼兒一組一組完成整理玩具的任務,其他幼兒一起觀察、感受,發現有沒有整理出錯的同伴。
三、操作練習
1、介紹操作卡的使用,示范操作一次。
2、幼兒獨立完成,教師個別輕聲輔導。出錯的幼兒在單獨的區域角重新操作。
教學反思:
部分幼兒能較快并準確說出色彩的名稱,讓幼兒引領同伴認知效果好,幼兒情緒好。部分幼兒先嘗試給全體幼兒起到示范作用,帶動全體幼兒按規則在游戲中鞏固,由部分到整體,幼兒操作掌握效果好,全體通過。
小班搭積木教案 篇9
[活動名稱]:拼搭進階積木造型
[活動目標]:通過拼搭進階積木造型,培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和幼兒專注力;讓幼兒根據示例拼搭實踐,創造更多的積木拼搭造型,培養其空間想象能力和創造力。
[活動模式]:室內活動。
[活動教具]:四副“巧虎奇趣積木組”。
[活動歌曲]:搭積木兒歌
[教學過程]
一、介紹積木組:
H形積木5個,其中小貓、小狗頭像各一個,紅色、藍色、綠色各一個;梯形積木1個,扇形積木1個(象頭),圓柱形積木四個(一邊底面為猴、狗、熊、刺猬,一邊地面為香蕉、蘋果、梨子、葡萄),推桿一個,繩子兩條。
二、進階造型拼搭
1.拼搭機器人:①一個紅色H形積木作底座,上面放一個H形積木,再上面并列放兩個H形積木,最上面放一個小貓(小狗)頭像積木,頂上可放一個圓形積木。②黃色、綠色H形積木并列作底座,上面放一個H形積木,再上面并列放兩個H形積木,一個H形小貓(小狗)頭像積木跨放上方;③兩個H形積木并列作底座,上面放一個H形積木,再上面并列放兩個H形積木,一個H形小貓(小狗)頭像積木跨放上方,在小貓(小狗)積木頭上放一個小球(兩個圓形積木)。
2.拼搭卡車:①四個H形積木并列一排,一個扇形積木放左(右)積木上方;②四個H形積木并列一排,一個扇形積木放左(右)積木上方,另每一個H形積木上放一個圓形水果積木(卡車裝水果)。
3.壘高游戲: H形積木相互跨放,逐漸壘高,頂上可放一圓形積木。
4.推桿穿積木:①將紅、黃、藍、綠H型積木首尾相連用推桿連繩穿起來;②將圓形積木用推桿連繩穿起來,變成水果串;③四個H形積木并列一排,一個扇形積木放H形積木左(右)方,用推桿連繩穿起來,變成火車載客四處跑。
三、分組拼搭
四、教師巡視指導
五、教唱兒歌:
奇趣積木組,好玩又有趣。能搭機器人,會變大貨車;壘高變化多,穿起邊水果。
六、小結:
表揚造型搭的快、搭的好的小朋友和配合協作好的小組。提示小朋友積木造型顏色可根據小朋友喜愛任意搭配,無特殊要求;小朋友可拼搭過程中創新多種積木造型
小班搭積木教案 篇10
《搭積木》這節課是上2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這節課學生學得積極主動,不僅能借助小棒正確用數來表示20以內的這些物體的個數,還使學生根據為的確組成掌握2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觀察、合作能力也得到培養。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有如下的體會:
1、巧設練習
在練習設計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碰碰車”的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新知!罢O果”游戲在一節課的最后5分鐘完成得很成功,學生的激情再次掀起,并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
2、動手體驗數學知識
新大綱,新教科書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增加了數學的的實踐活動,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在知識的應用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使數學與實踐情境密切相聯,提供條件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保持注意和向往的`傾向。通過觀察操作活動,尋求規律掌握知識。我在教學中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動手擺小棒來幫助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并列出了不同的算式,體會了數學的價值,獲得成功的體驗。
3、不足之處
。1)在安排學生同桌小朋友合作擺小棒的時候,沒有強調讓他們邊擺邊說,使一部分學生對算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
。2)時間的安排不是很合理。在自主探究獲取新知這一環節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導致后面拖課。
。3)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是活潑好動,在組織教學上還有一定的欠缺,同桌之間的合作不是很好,這方面要加強訓練,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在體驗中發現知識,掌握知識,應用知識。
小班搭積木教案 篇11
活動要求
1.通過玩大積木,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走、跑、跳等基本動作,發展幼兒平衡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遵守集體規則的良好品質。
3.培養幼兒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每人兩塊大積木(形狀各一)、音樂磁帶、錄音機、花若干盆放于場地一邊
小紅旗2面、水桶8個、盛滿水的大盆4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邊聽音樂邊分散玩積木。
師:我們每人都有兩塊大積木,大積木有許多種玩法,看哪個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最安全。(幼兒嘗試練習)
二、基本部分
1.集中演示。
師:哪位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有幾種玩法?你是怎么玩的?(單腳站立在積木上,間隔跳,幾個小朋友合作將積木拼起來走、跳等)
2.再次分散練習。
師:請小朋友試一試你沒有玩過的方法。
3.傳送大積木。
幼兒把大積木放在場地中間,并排成“十”字形四路縱隊。
聽老師口令“開始”,排頭幼兒將大積木傳給身后的幼兒,一個傳一個,看哪個小組傳得快。
4.游戲“給花澆水”。
場地布置:
師:(1)前面有一條河,小朋友想想我們怎樣才能過河?
(幼:用大積木搭座橋)
(2)請四組幼兒搭四座小橋,比一比哪一組的橋搭得好。
(幼:積木間隔著擺放)
(3)請小朋友試著過小橋。
(幼兒嘗試練習)
(4)小朋友過橋的時候身體向前不要搖晃,腳踩穩在積木上走,也可以手臂伸向兩側保持身體平衡。
(5)交待玩法:今天我們要給河對岸的小花澆水,第一個幼兒用空桶在盆里舀水,然后一手拎一個桶過小橋,跑到花面前給花澆水,再拎空桶回來,把桶傳給第二個幼兒,再以此類推。
(游戲玩2次,給獲勝方一面小紅旗)
三、結束部分
1.小結游戲情況,表揚動作正確、拎著水桶順利過河的幼兒。
2.放松活動:放“劃船歌”的錄音,幼兒把大積木當成小船,坐在“船”上邊唱邊表演劃船動作,活動結束。
小班搭積木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擺弄積木的過程中初步了解力的傳遞現象。
2、在操作過程中尋找積木間合適的距離以及學習一些簡單的測量方法。
3、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幼兒對探索科學規律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每人一籃積木,圖形若干,演示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積木,發現新玩法
1、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積木,你們想不想玩?
2、好,馬上滿足你們的要求,玩的時候看誰最動腦筋,玩出新花樣,玩得最開心。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發現新玩法。
4、現在,老師請幾位小朋友介紹一下他們的玩法。
5、三位幼兒上臺演示,他們的玩法。
6、你們覺得誰的玩法最開心?為什么?
7、你們想不想玩?快,大家試一試。
二幼兒玩新辦法——擊積木
教師觀察找出一種玩法的三種現象。
1、現在,老師請三位幼兒上來玩給大家看一看。
2、為什么距離大了不行?小了不行?那么怎樣就行了?請小朋友再研究研究,再試一試。
3、幼兒用測量工具,發現原因。
教師小結一種玩法三種現象的原因。
4、剛才,小朋友在玩的時候,我發現有的小朋友把積木排成其他圖形,他用手碰第一塊積木,后面的積木也會一塊一塊倒下去,F在,老師讓小朋友來排不同圖形,比一比哪組最動腦筋,積木不夠的可以合作。
三排不同圖形,發現不同現象。
1、展示不同圖形。
2、為什么不同圖形用手碰第一塊積木會有不同現象呢?我們下一次來研究。
活動結束:小朋友一起探討。
小班搭積木教案 篇13
一、活動目標:
通過搭積木的活動,培養小朋友的動手、動腦能力,訓練小朋友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科技的魅力,體會動腦動手的快樂。希望家長積極鼓勵孩子參加,具體事宜如下:
二、參加對象:
各中班以幼兒自愿報名原則,先在班上舉行比賽,推選獲勝者5組再參加幼兒園中班段的比賽。
三、活動時間:
20xx年4月19日
四、活動地點:
三樓多功能廳
五、參賽要求:
1、雪花片規格為大號雪花片(約4.3cm)
2、每班推選5組優秀組合。
3、主題不限,每人搭一樣或者搭一個主題。
4、比賽時間:20-40分鐘內
5、比賽時,孩子獨立完成,家長老師不可幫助。
六、評獎方式:
1、評委:小班段、大班段老師
2、獎項設置:本次比賽設一等獎4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8個。
3、評分標準:
獨立完成,主題新穎,搭建的難易度,效果的呈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