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心理健康教案(精選3篇)
八年級心理健康教案 篇1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懂得自我調控;
2、將培養良好情緒的方法適當的運用于社會實踐中。
二、教學重點:
中學生良好情緒的培養,以及調控措施。
三、難點:
結合實際,從內部因素分析成因,并且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調控。
四、課堂類型:
心理活動課
五、教學過程:
導入:人的一生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各種困境,無數成功者告訴我們:面對困境只有用樂觀的心態積極面對,才有可能戰勝困境,走向成功。我們的學生也同樣,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可能面臨著來自學習、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困境”。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和積極的行動去應對這些困境,那就可能會長時間身陷困境中,對其學習、交往等方面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讓學生懂得如何面對困境調節情緒,顯得非常重要。
(1)、討論
a在紙上寫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對自己做出評價
b歸納良好情緒和不良情緒的特征,聯系自己本身以及如何改進。
七種消極情緒:
1.恐懼
2.仇恨
3.憤怒
4.貪婪
5.嫉妒
6.報復
7.迷信
七種積極情緒:
1.愛
2.感恩
3.希望
4.信心
5.同情
6.樂觀
7.忠誠
(2)同學們,14種情緒在左右著你的成功!你是情緒的奴隸還是情緒的主人讓我們一起做一份心理測試。分析結果并進行討論。
(3)看圖片,思考情緒的調節
(4)討論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么;你有以下的感覺嗎:
自我安全感;能很好地了解自己,并能恰當地估價自己的能力;生活理想切合實際;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善于從經驗中學習;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能適度地宣泄情緒和控制情緒;在符合團體要求的前提下,能適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要求。
(5)探討擺脫不良情緒的方法。
1、不要為自己尋找借口
2、再給自己一點愛
3、分散你的注意力
4、改變你的行為
5、了解自己的極限
6、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7、計劃一些積極有益的活動,應付枯燥的生活
8、向朋友訴說自己的煩惱
9、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寬容、自嘲及“愉快療法”
10、把復雜問題分解成簡單的問題
11、傾盡全力完成一件事
12、運動是自救的基礎
(6)看幾則真實事例,談從中受到的啟發。
做游戲,夸贊對方。
(7)總結
將自己的每一條優點都列出來,用贊美的眼光去看它們,經常看,最好能背下來。通過集中注意于自己的優點,你將在心理上樹立信心:你是一個有價值、有能力、與眾不同的人。”——羅伯特安東尼
教師:集中注意于優點和長處,對自己是一種積極暗示,有利于成功。比如我們剛學會騎自行車時,如果看見路上有一塊磚,常常會眼睛盯著磚,心里想著千萬別撞上去,結果往往就會撞上去。但如果我們把目光投向磚頭以外的路上,心里想著一定要騎到沒有磚的路上,結果大多不會撞到磚上去。這就是消極暗示和積極暗示的不同作用,羅伯特•安東尼的這段話可以幫助我們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學會積極暗示。
學生:這段話說得雖然有道理,但也不能忽視缺點。在注意優點時,不能忘記克服缺點。
教師:在培養優點時確實需要克服很多以往的不良習慣。請同學們雙手交叉,看看自己是左手的拇指在上還是右手的拇指在上。然后請同學們用相反的方式交叉雙手,大家有什么感覺?
學生:別扭。
教師:要改變一個如此小的習慣動作都感到困難,要克服缺點、消除自卑、培養自信會遇到更多的困難,需要我們較長時間的努力,才能達到目的。心理學的實驗表明,一個習慣的養成,至少需要多天的努力
讓我們自己為自己喝彩!
讓我們大聲對自己說:“我是最棒的
(8)課后作業
有哪些秘方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將消極情緒變為積極情緒
八年級心理健康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通過看課件和錄像、講故事、討論等方式,使學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夠認識到"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經歷挫折、成功必然經受挫折、挫折對人們的影響具有‘雙重性‘的特點,從而激發學生增強自己抗挫的愿望"。
教學重點
1.追求與挫折的辯證關系。
2.聯系實際、聯系自己,建立起正確的"挫折觀"。
教學過程
一、導人
播放"命運交響曲"簡介貝多芬的追求與挫折
二、講授新課
1.提問: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什么是追求,挫折"
2.電腦幻燈出示"追求"和"挫折"的概念
追求是指用積極的行動,爭取實現某個目標;挫折是指人們在造求某種目標的活動中,遇到干擾、障礙,遭受到損失或失敗時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
(二)追求與挫折的關系
1.觀看錄像:"我們的桑蘭"(帶著問題觀看思考)
2.同學討論
1)"桑蘭的追求與挫折"
2)出示電腦幻燈片"桑蘭的追求與挫折"
3)討論歸納"追求與挫折"的關系
3.出示電腦幻燈片一-成長必須追求:挫折往往會伴隨著追求;不怕挫折,勇于追求。
(三)面對挫折
1.觀看錄像"同學的故事"
2.小記者談采訪感受
3.電腦幻燈出示:對我們的啟示"追求往往隨著挫折的戰勝而實現"
(四)挫折的影響
1.配樂幻燈"一封沒有發出的信"
2.討論寫信人遇到什么挫折?
帶給她什么影響?如何幫助她擺脫
消極的影響?
3.配樂幻燈
當今的愛因斯坦《斯蒂芬·霍金》
4.為"挫折"作新的詮釋
(五)總結升華
1.電腦幻燈:"首席科學家"一一嚴純華
2.小結全課
1)電腦幻燈一一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戰勝挫折!不斷追求,挑戰挫折!
2)mtv十電腦幻燈一一歌曲"未來的未來"
3)伴隨著歌聲,滾動播放
八年級心理健康教案 篇3
【主題說明】
生活充滿選擇,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的需求不斷擴大,自主力不斷增強,面臨的選擇也越來越多。比如,選擇吃什么,選擇看什么書,選擇聽什么音樂。隨著社會的進步,小學生獲得的選擇機會也越來越多,這對他們的選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引導小學生學會如何合理選擇,并能夠承擔選擇帶來的相應后果和責任,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本節課立足于提高學生選擇能力,通過活動中具體實物的選擇、品質排序等活動,讓學生體會到合理、理智選擇的重要性,從而認真對待生活中面臨的選擇,培養其良好的、合理的選擇方式。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人生旅途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幫助學生認真對待。
2、情感目標:面對選擇要認真對待,扣問內心,提高選擇能力。
3、行為目標:學會如何合理選擇,并能夠承擔選擇帶來的相應后果和責任。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面對沖突,學會作出合理的選擇。
難點:學會面對選擇帶來的相應后果和責任。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PPT;游戲環節需要的道具。
學生準備:教材。
【教學設計】
通過觀察圖片,并簡要回答問題,引出本課主題。
1、教師講解教材中觀察島中的圖片(有條件可以用多媒體呈現),請全班同學回答:假如你是機長,你會怎樣選擇?
2、學生可將自己的選擇填寫在教材上,然后與同學交流自己的選擇,簡要說明理由。
3、老師總結:我感覺到了同學們在選擇的時候都很猶豫,這是因為每一種物品都很重要,我們都不想放棄,但是又不得不放棄,是這樣嗎?我們每天都在做選擇題,選擇吃什么,選擇看什么書,選擇聽什么音樂。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的進步,我們選擇的機會越來越多,這對我們的選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做出合理的選擇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下在面對沖突時,如何進行合理的選擇。引出主題。
1、此處教師可酌情調整活動方式。
2、本環節用時不超過5分鐘。
活動營(體驗分享)
通過“價值排行榜”活動及分享選擇結果、原因,引導學生對品質等重要方面進行選擇探討。
活動一:價值排行榜活動
教師拿出準備的道具或按照課本上的圖片,對游戲規則進行講解。
學生獨立完成排序。
教師總結:面臨這些選擇,我們會覺得很難排序。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確實時時刻刻要做出這樣的選擇排序。
活動二:曬曬我的選擇
老師將同學們分小組,進行討論。
同學們對比各自排序的異同。
同學們討論排序異同的原因,大家分享。
心理引導:大家排序健康、親情、友情、學業等靠前,美貌、財富靠后,可見大家對什么更重要,什么是我們該重視的選擇有正確的觀念。
1、每個小組派代表發言。
2、學生在填寫時,教師要巡視。
3、學生交流時教師要給予反饋。
4、本環節用時控制在15分鐘以內。
分享屋(總結提升)
幫助學生了解在作出選擇之前,該如何做出合理選擇?
面臨有難度的選擇,教師給出指導性的原則、建議。
1、老師引導全班學生分組進行探討和交流:在作出選擇之前,該作出哪些準備?
2、每組派代表分享自己小組的討論結果。
3、教師歸納、小結。對于如何做出合理選擇,同學們都給出了自己的寶貴意見,老師認為還有一些方面需要我們注意:
①掌握一些科學的方法和策略。
②學會處理周圍人的意見和自己內心的愿望之間的沖突,慎重選擇。
③要考慮自身條件,如能力、興趣和實現的可能性;還要考慮目標的重要性和外部環境的影響等。
4、心理引導:鞏固已學的知識,從感性的了解轉化為理性的認識,使學生把知識內化。
1)總結歸納一定要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
2)本環節用時至少10分鐘。
拓展園:
進一步學會選擇,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學會承擔選擇帶來的相應后果和責任。從經驗和教訓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選擇能力。
1、引導學生閱讀樹苗的故事,然后談想法
2、回顧與分享: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曾遇到過的比較重要的選擇?這些選擇對你產生了什么影響?
3、教師給予反饋和補充。
4、心理引導:把課程上學到的知識投入應用,幫助學生學會合理選擇。
1)學生講述時,教師要多加鼓勵。
2)本環節用時控制在10分鐘以內。
【活動反饋】
1、學生對課堂活動是否有興趣。
2、這節課后學生有哪些收獲。
【練習題】
當你零花錢有限,既想買零食,又想買課外書時,你會怎么做?
A、買書 B、買零食 C、都不買,攢著
當你選擇朋友時,你更看重他/她的什么品質?
A、外表漂亮 B、友好真誠 C、樂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