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精選13篇)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唱問答歌,掌握歌曲結構,以及通過動物特征編寫歌詞的方法。
2、使用歌唱的形式進行交流,確保提問清楚,回答準確。
3、培養幼兒良好的聽說習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和表現力。
5、鼓勵幼兒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一些動物玩具,如大象、兔子、松鼠和長頸鹿,以及一些貼絨或其他相似的附屬品。
活動過程:
一、游戲:我問你答(學習節奏和歌詞)
1、教師出示一些動物的模型并問:“哪種動物有著長長的鼻子?”(大象)
2、教師通過出示貼絨來解答并回答:“沒錯,大象的鼻子是最最長的!”
3、繼續問:“哪種動物擁有著長長的耳朵?”(兔子)
二、學習唱問答歌
1、教師范唱歌曲一遍并讓幼兒跟著唱。
2、幼兒自行唱歌曲兩遍
3、教師進行問答:“你們認為這首歌與我們以前唱的歌相比,有哪些不同之處?”
4、幼兒分組并一起唱問答歌。一組提問,另一組負責回答。(幼兒在面對面的情況下演唱歌曲)
三、仿編問答歌
1、教師展示出松鼠的模型并說:“我們剛才唱的問答歌非常有趣,其他生活在森林中的小動物聽到了,他們想要被加入歌曲里,F在讓我們看看,哪些小動物來找你們了呢?”
2、按照這個模式,教師用松鼠為例繼續練習:“讓我們來編一條新問題,你們想想哪個動物有很大的尾巴?是松鼠!”
3、接下來,要特別注意“長頸鹿”這個詞的節奏,并快速唱出來。
4、幼兒們可以仿編自己的問答句并向同齡人詢問答案。當一個問題有多個答案時,鼓勵幼兒討論,找到最好的答案。
5、選出較好的問答句并教授給大家一起唱。
活動反思:
我推介的中班音樂活動為《問答歌》,這首富有趣味性的`歌曲采用了與歌詞同步的節奏,讓幼兒在歌詞的問與答之間互動,從而幫助他們理解歌曲內容,為接下來的歌唱活動做好準備。
我認為孩子們會對這個音樂活動感興趣,因此我選擇了在幼兒所進行該活動。為了結合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并盡可能調動幼兒的興趣,我將音樂、動作、舞蹈和語言融合在一起,以節奏為基礎,結合幼兒身體律動進行綜合教學。通過這種方法,我希望能夠促進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并激發他們對音樂的情感。這樣的活動可以幫助幼兒培養音樂感受力和音樂情感。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了解詩歌,并感知問答歌一問一答的格式特點。
2. 在對詩歌的理解基礎上,嘗試多種形式的誦讀。
3. 樂意參與詩歌表演,體驗與同伴共同學習的快樂。
4.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增強他們的表現力。
5. 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和肢體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1. 與詩歌相匹配的圖片、表格和背景圖。
2.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引導幼兒觀察壯族人的圖片并談論,激發他們的興趣。
二、示范
教師完整演示《問答歌》并鼓勵幼兒談論和分享自己的感受。接著,教師再次演示,并引導幼兒識別和理解詩歌的問答特點。
三、表格匹配
出示表格,并引導幼兒根據圖片特征進行配對,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
四、詩歌誦讀
教師引導幼兒誦讀詩歌的第一段并識別出問答特點。接著,教師揭開第一段問題部分,鼓勵幼兒猜測和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解詩歌意思。最后,教師演示完整的詩歌并引導幼兒一起誦讀。
五、活動總結
教師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并與幼兒一起分享感受和體驗。
1. 引導幼兒猜測創編第二段“問”的部分,并學習詩歌第二段。
教師:(揭示第二段的問題部分)換成了什么圖案?你猜這代表什么意思?那個圓圓圓在天上是什么?而水邊的圓圓呢?(幼兒根據猜測把相應的圖片填入答案部分的空格中)能不能說出一句好聽的話?讓我們一起來說一遍!
2. 引導幼兒猜測詩歌第三段。
教師:(揭示第三段的問題部分)這是什么形狀?還有一句話好像少了,你猜它是什么?(幼兒根據猜測把相應的圖片填入問題部分的空格中)誰來當一次小老師提問?你也來試試!什么方方方在天空中?什么方方在水邊?(幼兒根據猜測填入答案部分)讓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教師小結:你們真聰明,很快就找出了所有的答案!
3. 多種形式誦讀詩歌,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參與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完整地誦讀這首有趣的《問答歌》三遍:第一遍,教師和幼兒一齊念誦;第二遍,教師和幼兒輪流念問和答;第三遍,男孩和女孩交替念問和答。
教師:你們還想用什么方式一起來念誦這首歌?(男孩和女孩分別進行念誦)
4. 使用圓舞板念誦詩歌。
教師:看來你們在這方面也是非常擅長,這次我要增加一些難度,請認真聽,然后告訴我,這次我念的歌有什么特別之處?你是否能像我一樣,在“嘿,尖上天”的時候回答我?
5. 教師用歌唱形式來表演詩歌,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的`熱情。
教師:你們念得真好!我看到有些小朋友一邊誦讀歌詞,一邊配上動作,真是太有趣了!
教師:告訴你們喲,這首歌是壯族人唱的!今天我們也請到了一位壯族的大哥哥,看看他是怎么唱這首歌的。 (老師表演壯族對歌)
6. 師幼一起表演詩歌。
教師:你們想要和我們一起表演對歌嗎?你想和誰一起唱呢?站在線上準備好,唱出響亮的聲音,讓后面的老師都能聽到哦!
詩歌:
《問答歌》
什么尖尖尖上天?
什么尖尖在水邊?
寶塔尖尖尖上天。
菱角尖尖在水邊。
什么圓圓圓上天?
水邊有什么東西是圓圓的?
天空中太陽是圓圓的嗎?
水面上的荷葉也有圓圓的形狀。
天空中有什么東西是方方的?
水邊有什么東西是方方的?
放飛的風箏可以看到方方的形狀。
水邊常常會有巨大的漁網,形狀也是方方的。
課后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應該尊重兒童,讓他們始終是活動的主體。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起到他們的朋友、支持者、合作伙伴和導師的角色,這樣可以創建一個寬松、愉快、親切的氛圍,促進兒童的參與感。教師可以引導兒童發揮想象,讓他們自己實踐和創造,感受音樂的內涵,增強交流和情感聯系,提高合作和協調能力。這也是未來所有課程的目標。
小知識:問答是一個提問和解答的過程。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和表現歌詞內容的變化,通過音樂活動享受快樂體驗。
2、學習如何清晰、準確地表達,以及如何做到準確地傾聽和回答問題。
3、通過學習唱問答歌,培養幼兒們用歌唱的形式來進行交流的能力。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大象和白兔的毛絨玩具以及其他小動物的玩具。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
通過激趣游戲“我問你答”,引導幼兒用語言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先讓小朋友思考一下,哪種動物的鼻子最長?教師可以出示大象毛絨玩具,邊操作邊引導幼兒說:“鼻子長的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長。”再讓小朋友思考,哪種動物的耳朵最長?教師可以出示毛絨玩具小白兔,邊操作邊說:“耳朵長的是白兔,白兔耳朵最最長!蓖瑫r,教師邊唱歌邊引導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提高幼兒的語言節奏感,為后續學習唱歌做好鋪墊。
教師可以問:“剛才的游戲好玩嗎?我們可不可以把這個游戲唱出來呢?”
第二部分
接下來,我們一起學唱問答歌,這個過程將分為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欣賞歌曲、感受情感:首先讓幼兒完整地聽一遍歌曲,讓他們說出和剛才玩的“問答游戲”有什么不同之處,并引導幼兒認識到,其實這首歌的內容和剛才的游戲是一樣的',只不過這一次是唱而不是說。
在第二環節中,幼兒可以通過自主探索學習音樂的節奏。教師可以運用形象的比喻,引導幼兒朗誦歌詞,幫助他們感知語言的節奏。在第三環節中,采用集體無伴奏跟唱和分組表演唱的形式,讓幼兒整體跟唱。在第四環節,可以讓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當發問者,一組當回答者,他們需要合作演唱歌曲。
在第三部分仿編問答歌中,教師可以出示不同的動物玩具,問幼兒們能否將它們唱進歌曲中。教師可以示范仿編,引導幼兒將動物唱進歌曲中。隨后,讓幼兒嘗試仿編問句,征集答句并討論如何回答比較合適。最后,選擇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問答句進行集體學唱。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掌握好宏觀調控,調整控制好教學節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時間。在提問時,教師應當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兒回答。
在教學反思中,我們需要尊重幼兒,讓幼兒始終做活動的主人。教師的角色應當定位為他們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教師主要的責任是引導幼兒去做事,然后通過實踐和即興創作,讓幼兒感知音樂、培養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這首歌《什么結果一串串》選自《劉三姐》選曲,是廣西壯族的山歌,曲調優美,朗朗上口,其問答式的山歌對唱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供幼兒創做新歌詞,培養幼兒善于思考,并勇于接受挑戰,互動合作的空間很大。這首歌是將成人歌曲改編為兒童歌曲的又一次嘗試,讓幼兒嘗試自己填詞,嘗試自己將謎語匹配到已經熟悉的歌曲旋律之中,體驗和分享成功與合作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猜謎語游戲,感受山歌對唱的特點,并體驗對唱山歌的樂趣。
2、探索與歌相匹配的圖片,理解、記憶歌詞。
3、嘗試看圖譜創編歌詞,能主動大膽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水果圖譜一張(由水果葉子背景圖和活動的水果貼片組成,有葡萄、香蕉、石榴、菠蘿。)
2、動物圖譜一張(由山、樹等自然背景圖和活動的動物貼片組成,有大象、小兔、袋鼠、燕子、蝸牛。)
活動過程:
一、唱山歌猜水果名稱——熟悉歌曲旋律,了解問答歌的形式。
1、教師出示圖譜,以問答歌的形式引入歌曲,教師唱問句,邊唱邊問,如:“什么結果一串串”等。幼兒口頭猜出四種水果的名稱。
2、教師出示四種水果圖片供幼兒選擇,匹配相應的歌詞。幼兒邊看圖譜,邊嘗試演唱歌曲。如“葡萄結果一串串”。
3、通過教師與幼兒對唱的形式練習延長歌曲。
4、以對山歌比賽的游戲形式,開展男女幼兒對賽山歌活動,男女幼兒輪流回答。
二、創編歌曲《什么動物你猜猜》。
1、教師出示背景圖和動物圖片,“森林中要開聯歡會,動物們想請大家把它們也編到歌曲中去”。
2、教師創編一個動物的謎面,如:“什么尾巴像剪刀”,請幼兒嘗試直接與教師對唱。
3、幼兒分成四組,每組幼兒商量選擇一張自己喜歡的動物圖片,創編歌詞。如:幼兒選擇大象圖片,可創編歌詞“什么鼻子長又長”或“什么耳朵像扇子”等。
4、每組選出一個代表,演唱本組所編動物歌詞,其他幼兒唱出相應的答句。
5、四組幼兒代表依次演唱本組所創編的歌詞,連成一首問答歌,其余幼兒自由跟唱。
6、嘗試用師生對唱、分組對唱、男女聲對唱等合作形式演唱歌曲,并鼓勵引導幼兒運用體態動作來表達歌詞。
7、教師向參與對歌活動的幼兒拋發繡球,以示鼓勵。
三、課后延伸活動:教師引導幼兒到戶外把所見事物編成問答歌。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問答歌的形式并學會問答歌。
。2)認讀漢字:蝸牛、壁虎、熊貓、袋鼠。
二、活動準備
。1)4幅圖片分別為:蝸牛、壁虎、熊貓、袋鼠。
。2)漢字卡片:蝸牛、壁虎、熊貓、袋鼠。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早上,老師接到了“小問號”豆豆打來的電話,他說它遇到難題了,想請小朋友們幫忙。問題是這樣的,小朋友首先聽一聽:
什么叫牛不是牛?什么叫虎不是虎?
什么叫貓不是貓?什么叫鼠不是鼠?
1、豆豆一共遇到了四個難題,第一個難題是 “什么叫牛不是牛?”是一種動物,這種動物的名字里有一個“!弊,但它不是“!,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它是什么小動物?(幼兒自由討論,可請個別的幼兒回答問題:教師:小朋友,你認為會是什么動物呢?指導幼兒回答我認為……)好,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你認為的動物。(出示圖片“蝸!保
教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動物呀?幼兒:蝸牛教師:哦,對了,原來是蝸牛,你們猜對沒有呀?
教師小結:蝸牛是一種軟體小動物,它的雖然力氣小,卻能背著自己的房屋走路,它很厲害哦!那“小問號”豆豆的第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回答它呢?(蝸牛叫牛不是牛,教師可提示幼兒完整回答:什么叫牛不是牛?)
2、好了,豆豆的第一個問題有答案了,我們接著第二個問題,請小朋友仔細聽,豆豆的第二個難題是“什么叫虎不是虎?這種動物的名字里有一個“虎”字,但它不是“虎”。小朋友想一想是什么動物呢?(幼兒自由討論,可請個別的幼兒回答問題:教師:小朋友,你認為會是什么動物呢?指導幼兒回答我認為……)我們一起看看它到底是什么動物?(出示圖片“壁虎”)
教師小結:壁虎是一種爬行動物,身體扁平;非常喜歡在墻上爬,專吃蚊子、蒼蠅;當它遇到敵人的時候會斷掉尾巴逃走,尾巴斷了以后還會長出新的尾巴。那“小問號”豆豆的第二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回答它呢?(壁虎叫虎不是虎。)
3、豆豆的第二個問題也有答案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豆豆的第三個難題是“什么叫貓不是貓?” 這種動物的名字里有一個“貓”字,但它不是“貓”。 小朋友再來想一想,他會是什么動物呢?(幼兒自由討論,可請個別的幼兒回答問題:教師:小朋友,你認為會是什么動物呢?指導幼兒回答我認為……)我們一起看看它到底是誰?(出示圖片“熊貓”)
教師小結:熊貓是我們國家的國寶,它住在深林里,竹子是它最喜歡吃的食物。 好了,“小問號”豆豆的第三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回答它呢?(熊貓叫貓不是貓。)
4、小朋友再仔細聽豆豆的最后一個難題:“什么叫鼠不是鼠?” 這種動物的名字里有一個 “鼠”字,但它不是“鼠”。小朋友動動小腦筋,它會是什么動物呢?(幼兒自由討論,可請個別的幼兒回答問題,教師:小朋友,你認為會是什么動物呢?指導幼兒回答:我認為……)到底是什么動物呢?(出示圖片“袋鼠”)
教師小結:袋鼠的肚子上有一個口袋,它的小寶寶常常被裝在袋子里,它走起路來一蹦一跳的,很可愛的袋鼠!靶柼枴倍苟沟牡谒膫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回答它呢?(袋鼠叫鼠不是鼠。)
二、認讀漢字:蝸牛、壁虎、熊貓、袋鼠。
1.圖與文字相對應,引導幼兒認讀漢字。
好了,小朋友下面我們一起學一學它們的名字吧。(出示漢字,相對應的圖卡下面。)
三、學說兒歌:《問答歌》。
總結:剛才“小問號”豆豆悄悄地告訴老師,它說謝謝小朋友幫它解決了難題,它把這些難題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問答歌。那什么叫問答歌?就是先提出問題,再回答。這種一問一答的形式就叫做問答歌。
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問答歌。
問答歌
什么叫牛不是牛?蝸牛叫牛不是牛,
什么叫虎不是虎?壁虎叫虎不是虎;
什么叫貓不是貓?熊貓叫貓不是貓;
什么叫鼠不是鼠?袋鼠叫鼠不是鼠。
1、 教師將問題與答案連起來,示范說一遍。
2、跟讀。幼兒跟教師一起學說兒歌。(帶讀三遍,注:帶讀前注意要報兒歌名稱)
3、讓幼兒將問答歌完整地讀一遍。
4、 教師與幼兒進行互動問答。
比如:教師:什么叫牛不是牛?幼兒:蝸牛叫牛不是牛。
小結:小朋友說的都非常的好,真棒!
四、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問答歌”,小朋友說的非常好,希望小朋友回家后,讓你們的爸爸媽媽一起來猜一猜,看爸爸媽媽能回答出來嗎?好嗎?好,小朋友們下課!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問答歌的形式并學會問答歌。
2、認讀漢字:蝸牛、壁虎、熊貓、袋鼠。
活動準備
1、4幅圖片分別為:蝸牛、壁虎、熊貓、袋鼠。
2、漢字卡片:蝸牛、壁虎、熊貓、袋鼠。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早上,老師接到了“小問號”豆豆打來的電話,他說它遇到難題了,想請小朋友們幫忙。問題是這樣的,小朋友首先聽一聽:
什么叫牛不是牛?什么叫虎不是虎?
什么叫貓不是貓?什么叫鼠不是鼠?
1、豆豆一共遇到了四個難題,第一個難題是“什么叫牛不是牛?”是一種動物,這種動物的名字里有一個“牛”字,但它不是“牛”,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它是什么小動物?(幼兒自由討論,可請個別的幼兒回答問題:師:小朋友,你認為會是什么動物呢?指導幼兒回答我認為……)好,我們一看是不是你認為的動物。(出示圖片“蝸!)
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動物呀?幼兒:蝸牛教師:哦,對了,原來是蝸牛,你們猜對沒有呀?
教師:蝸牛是一種軟體小動物,它的雖然力氣小,卻能背著自己的房屋走路,它很厲害哦!那“小問號”豆豆的第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回答它呢?(蝸牛叫牛不是牛,教師可提示幼兒完整回答:什么叫牛不是牛?)
2、好了,豆豆的第一個問題有答案了,我們接著第二個問題,請小朋友仔細聽,豆豆的第二個難題是“什么叫虎不是虎?這種動物的名字里有一個“虎”字,但它不是“虎”。小朋友想一想是什么動物呢?(幼兒自由討論,可請個別的幼兒回答問題:師:小朋友,你認為會是什么動物呢?指導幼兒回答我認為……)我們一起看看它到底是什么動物?(出示圖片“壁虎”)
教師:壁虎是一種爬行動物,身體扁平;非常喜歡在墻上爬,專吃蚊子、蒼蠅;當它遇到敵人的時候會斷掉尾巴逃走,尾巴斷了以后還會長出新的尾巴。那“小問號”豆豆的第二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回答它呢?(壁虎叫虎不是虎。)
3、豆豆的第二個問題也有答案了,下面我們一看豆豆的第三個難題是“什么叫貓不是貓?”這種動物的名字里有一個“貓”字,但它不是“貓”。小朋友再來想一想,他會是什么動物呢?(幼兒自由討論,可請個別的幼兒回答問題:師:小朋友,你認為會是什么動物呢?指導幼兒回答我認為……)我們一起看看它到底是誰?(出示圖片“熊貓”)
教師:熊貓是我們國家的國寶,它住在深林里,竹子是它最喜歡吃的食物。好了,“小問號”豆豆的第三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回答它呢?(熊貓叫貓不是貓。)
4、小朋友再仔細聽豆豆的最后一個難題:“什么叫鼠不是鼠?”這種動物的名字里有一個“鼠”字,但它不是“鼠”。小朋友動動小腦筋,它會是什么動物呢?(幼兒自由討論,可請個別的幼兒回答問題,師:小朋友,你認為會是什么動物呢?指導幼兒回答:我認為……)到底是什么動物呢?(出示圖片“袋鼠”)
教師:袋鼠的肚子上有一個口袋,它的小寶寶常常被裝在袋子里,它走起路來一蹦一跳的,很可愛的袋鼠。“小問號”豆豆的第四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回答它呢?(袋鼠叫鼠不是鼠。)
二、認讀漢字:蝸牛、壁虎、熊貓、袋鼠。
圖與文字相對應,引導幼兒認讀漢字。
好了,小朋友下面我們一起學一學它們的名字吧。(出示漢字,相對應的圖卡下面。)
三、學說兒歌:《問答歌》。
剛才“小問號”豆豆悄悄地告訴老師,它說謝謝小朋友幫它解決了難題,它把這些難題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問答歌。那什么叫問答歌?就是先提出問題,再回答。這種一問一答的形式就叫做問答歌。
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問答歌。
問答歌
什么叫牛不是牛?蝸牛叫牛不是牛,
什么叫虎不是虎?壁虎叫虎不是虎;
什么叫貓不是貓?熊貓叫貓不是貓;
什么叫鼠不是鼠?袋鼠叫鼠不是鼠。
1、教師將問題與答案連起來,示范說一遍。
2、跟讀。幼兒跟教師一起學說兒歌。(帶讀三遍,注:帶讀前注意要報兒歌名稱)
3、讓幼兒將問答歌完整地讀一遍。
4、教師與幼兒進行互動問答。
比如:
師:什么叫牛不是牛?
幼:蝸牛叫牛不是牛。
。盒∨笥颜f的都非常的好,真棒!
四、教師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問答歌”,小朋友說的非常好,希望小朋友回家后,讓你們的爸爸媽媽一起來猜一猜,看爸爸媽媽能回答出來嗎?好嗎?好,小朋友們下課!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 篇7
一 活動目標:
1、學唱問答歌,學習問的清楚,聽得明白,答的準確。
2、學習用歌唱問答的形式來交流。
3、培養幼兒良好的聽說習慣。
重點:學唱問答歌,了解有關動物的基本特征。
難點:學習用歌唱問答形式來交流
二: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大象、兔子、松鼠、長頸鹿,猴子,課件圖片(毛絨玩具)
三:活動過程:
。ㄒ唬瑢耄郝蓜
游戲:我來問你來答。(學習節奏和歌詞)
1、師: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物鼻子長?(大象)教師邊出示玩具邊回答:鼻子長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長。幼兒跟教師學說歌詞二至三遍
2、師: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物耳朵長?(兔子)教師邊出示玩具邊回答:耳朵長是白兔,白兔耳朵最最長。
(二)、學唱問答歌。
1、師:剛才的游戲老師還可以把它唱出來呢,來聽我唱唱看吧!
2、教師范唱一遍(語速適中,動作表演)
3、師:小朋友,這首歌好聽嗎?(好聽),“現在小朋友一起跟老師學唱這首歌吧!”
幼兒學唱歌曲二遍。(引導幼兒拍手學唱,采用分句教)
4、理解問答歌形式
師:小朋友你們唱的真好,這是一首有趣的歌,一個問,一個答,所以我們叫它問答歌。
教師和幼兒采用問答形式唱一遍。
幼兒分兩組演唱歌曲,一組問,一組答,合作演唱歌曲(幼兒面對面坐)
(三)、延伸:仿編問答歌。
1、師:我們唱了這么有趣的歌,森林里的其他小動物聽到了,它們也想讓小朋友把它們編到我們的歌里去。你們猜猜是誰來了?
2、教師仿編: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物尾巴大?(松鼠)尾巴大是松鼠,松鼠尾巴最最大。
3、仿編(長頸鹿,猴子)長頸鹿,重點把握三個字的節奏,要唱的快一點。
4、集體唱仿編歌曲。
。ㄋ模,教師小結:本次活動內容
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問答歌曲,小朋友們不但唱得很好,而且還知道了誰的鼻子長?誰的耳朵長?誰的尾巴大?誰的脖子長?小朋友們回家把這首歌唱給爸爸媽媽聽,你們可以繼續接著編,明天來幼兒園唱給大家聽好嗎?
五,結束:放音樂,出活動室。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學唱問答歌,學習問的清楚,聽得明白,答的準確。
2、學習用歌唱問答的形式來交流。
3、培養幼兒良好的聽說習慣。
重點:學唱問答歌,了解有關動物的基本特征。
難點:學習用歌唱問答形式來交流
二: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大象、兔子、松鼠、長頸鹿,猴子,課件圖片(毛絨玩具)
三:活動過程:
。ㄒ唬,導入:律動
游戲:我來問你來答。(學習節奏和歌詞)
1、師: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物鼻子長?(大象)教師邊出示玩具邊回答:鼻子長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長。幼兒跟教師學說歌詞二至三遍
2、師: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物耳朵長?(兔子)教師邊出示玩具邊回答:耳朵長是白兔,白兔耳朵最最長。
。ǘW唱問答歌。
1、師:剛才的游戲老師還可以把它唱出來呢,來聽我唱唱看吧!
2、教師范唱一遍(語速適中,動作表演)
3、師:小朋友,這首歌好聽嗎?(好聽),“現在小朋友一起跟老師學唱這首歌吧!”
幼兒學唱歌曲二遍。(引導幼兒拍手學唱,采用分句教)
4、理解問答歌形式
師:小朋友你們唱的真好,這是一首有趣的歌,一個問,一個答,所以我們叫它問答歌。
教師和幼兒采用問答形式唱一遍。
幼兒分兩組演唱歌曲,一組問,一組答,合作演唱歌曲(幼兒面對面坐)
。ㄈ、延伸:仿編問答歌。
1、師:我們唱了這么有趣的歌,森林里的其他小動物聽到了,它們也想讓小朋友把它們編到我們的歌里去。你們猜猜是誰來了?
2、教師仿編: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物尾巴大?(松鼠)尾巴大是松鼠,松鼠尾巴最最大。
3、仿編(長頸鹿,猴子)長頸鹿,重點把握三個字的節奏,要唱的快一點。
4、集體唱仿編歌曲。
。ㄋ模,教師小結:本次活動內容
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問答歌曲,小朋友們不但唱得很好,而且還知道了誰的鼻子長?誰的耳朵長?誰的尾巴大?誰的脖子長?小朋友們回家把這首歌唱給爸爸媽媽聽,你們可以繼續接著編,明天來幼兒園唱給大家聽好嗎?
四:結束:放音樂,出活動室。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 篇9
[作品欣賞]
《問答歌》以設問作答的方式,向幼兒介紹四種昆蟲的顯著特征,內容是幼兒易觀察到的、有趣的知識。作品句式簡單,音韻和諧,語言淺顯形象,形式活潑。幼兒在快樂的氣氛中唱頌,具有游戲性。幼兒樂于學習,易于掌握。
。刍顒幽繕耍
1、通過朗誦詩歌,初步領略問答歌的結構特點和語言風格。
2、要求幼兒較有節奏地朗誦詩歌,讀出問句的語調。
3、鞏固有關的知識。
。刍顒訙蕚洌
1、節奏卡片。
2、蜜蜂、蝴蝶、蜻蜓、螢火蟲的圖片。
3、課件:蜜蜂、蝴蝶、蜻蜓、螢火蟲的本領和生活習性。
。刍顒舆^程]
1、游戲《小蜂窩》。問:是誰飛走了?答:蜜蜂。瞧!蜜蜂又飛來了。
2、出示節奏卡片,引導幼兒按節奏拍手。出示四種飛蟲的圖片,引導幼兒按語言節奏說出:x x飛來了,歡迎x x的句子。
3、創設情景,理解詩歌內容。請小朋友說說都有誰?它們都有什么樣的本領和特點。通過幼兒討論,教師總結四這種昆蟲的本領。讓我們一塊來看看我們說的對不對。引導幼兒觀看課件。
4、游戲《看誰飛的快》,按照飛蟲不同的特點飛到相應的圖片旁。
5、學習詩歌,教師結合圖片提問,幼兒用填空的形式回答提問。教師示范讀,教師注意讀出疑問句的語調。
6、分段欣賞,指導幼兒讀出疑問句的語調。
7、將幼兒分為兩大組,一組讀問句,一組讀答句。
8、創編:結合以上學習的形式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兒歌《什么圓圓》
什么圓圓紅彤彤?太陽圓圓紅彤彤。
什么圓圓響咚咚?小鼓圓圓響咚咚。
什么圓圓蹦蹦跳?皮球圓圓蹦蹦跳。
什么圓圓空中飄?氣球圓圓飄空中
。刍顒友由欤荨 ⒒顒拥念^飾和掛圖放到表演區,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昆蟲進行表演!加深幼兒對昆蟲的印象!
附兒歌:
什么蟲天天忙采蜜?
什么蟲愛穿花衣裙?
什么蟲飛翔象飛機?
什么蟲提只小燈籠?
蜜蜂天天忙采蜜。
蝴蝶愛穿花衣裙。
蜻蜓飛行象飛機。
螢火蟲提只小燈籠。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 篇10
[作品欣賞]
《問答歌》以設問作答的方式,向幼兒介紹四種昆蟲的顯著特征,內容是幼兒易觀察到的、有趣的知識。作品句式簡單,音韻和諧,語言淺顯形象,形式活潑。幼兒在快樂的氣氛中唱頌,具有游戲性。幼兒樂于學習,易于掌握。
[活動目標]
1、通過朗誦詩歌,初步領略問答歌的結構特點和語言風格。
2、要求幼兒較有節奏地朗誦詩歌,讀出問句的語調。
3、鞏固有關的知識。
[活動準備]
1、節奏卡片。
2、蜜蜂、蝴蝶、蜻蜓、螢火蟲的圖片。
3、課件:蜜蜂、蝴蝶、蜻蜓、螢火蟲的本領和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
1、游戲《小蜂窩》。問:是誰飛走了?答:蜜蜂。瞧!蜜蜂又飛來了。
2、出示節奏卡片,引導幼兒按節奏拍手。出示四種飛蟲的圖片,引導幼兒按語言節奏說出:x x飛來了,歡迎x x的句子。
3、創設情景,理解詩歌內容。請小朋友說說都有誰?它們都有什么樣的本領和特點。通過幼兒討論,教師總結四這種昆蟲的本領。讓我們一塊來看看我們說的對不對。引導幼兒觀看課件。
4、游戲《看誰飛的快》,按照飛蟲不同的特點飛到相應的圖片旁。
5、學習詩歌,教師結合圖片提問,幼兒用填空的形式回答提問。教師示范讀,教師注意讀出疑問句的語調。
6、分段欣賞,指導幼兒讀出疑問句的語調。
7、將幼兒分為兩大組,一組讀問句,一組讀答句。
8、創編:結合以上學習的形式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兒歌《什么圓圓》
什么圓圓紅彤彤?太陽圓圓紅彤彤。
什么圓圓響咚咚?小鼓圓圓響咚咚。
什么圓圓蹦蹦跳?皮球圓圓蹦蹦跳。
什么圓圓空中飄?氣球圓圓飄空中
[活動延伸]
將活動的頭飾和掛圖放到表演區,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昆蟲進行表演!加深幼兒對昆蟲的印象!
附兒歌:
什么蟲天天忙采蜜?
什么蟲愛穿花衣裙?
什么蟲飛翔象飛機?
什么蟲提只小燈籠?
蜜蜂天天忙采蜜。
蝴蝶愛穿花衣裙。
蜻蜓飛行象飛機。
螢火蟲提只小燈籠。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了解問答歌的結構,能問的清楚,答的準確。
2.能根據葉子的特征進行仿編,感受仿編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實物柳樹、楓樹、松樹葉子。
2.課件。
3.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來和葉子做個游戲。
二、過程
1.出示松樹、楓樹、柳樹葉子。
師:這幾種葉子你們認識嗎?(出示柳樹葉子)這是什么葉子?看,我把柳樹葉子放在哪里?
(出示楓樹葉子)這是什么葉子?我把楓樹葉子放在哪里?
。ǔ鍪舅蓸淙~子)這是什么葉子?我把松樹葉子放在哪里?
2.師幼問答。
師:下面我來問,你們來回答。
師:什么葉子在頭上? 幼:柳樹葉子在頭上。
師:什么葉子在腿上? 幼:楓樹葉子在腿上。
師:什么葉子在腳上? 幼:松樹葉子在腳上。
師:你們說的非常棒,而且富有節奏感。
3.談談葉子像什么,并進行問答。
師:剛才已經知道它們是什么了,現在我們來談談它們像什么?
師:(出示柳樹葉子)柳樹葉子像什么? 幼:像眉毛、大蛇……
師:(出示楓樹葉子)再來看看楓樹葉子像什么?
師:(出示松樹葉子)松樹葉子像什么?
4.出示圖片。
(出示眉毛圖片)在這三種葉子中,什么葉子像眉毛?
師:什么葉子像眉毛?幼:柳樹葉子像眉毛。
。ǔ鍪臼终茍D片)什么葉子像手掌?
師:什么葉子像手掌?幼:楓樹葉子像手掌。
。ǔ鍪炯氠槇D片)什么葉子像細針?
師:什么葉子像細針?幼:松樹葉子像細針。
師:我來問,請你們來答。
什么葉子像眉毛?
什么葉子像手掌?
什么葉子像細針?
師:誰來試試,看圖片來問一問,讓我們大家來回答,比如說什么葉子像眉毛,有節奏的來問。(請一位幼兒上來問,其他幼兒回答)
5.出示其他葉子。
師:還有幾種葉子我看你們認識嗎?(出示楊樹葉子、銀杏葉子、荷花葉子)
師:(出示圖片)你覺得在中三種葉子中哪種像蜜桃?同意的請舉手
師:什么葉子像花扇?都同意嗎?什么葉子像雨傘?
師:這種一問一答的形式叫問答,這首好聽富有節奏感的兒歌叫《問答歌》。
師:請男小朋友來問,女小朋友來回答。
請女小朋友來問,男小朋友來回答。
6.創編兒歌。
接下來請大家來創編兒歌,一組的小朋友合作。
三、結束
把自己創編的兒歌念給班級里的其他小朋友聽。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 篇12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對表演、對話、問答等形式的課堂非常感興趣,容易投入到活動中。問答歌的特點就是在一問一答中進行的,演唱形式簡單卻很有趣聞性。我在幼兒學會兒歌內容后添加了創編部分,讓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和展現。而且在這個回答的過程中不斷地開動腦筋,啟迪心智,讓孩子在一問一答中感受大自然事物的特點,也為孩子營造了一種寬松、自由的表達空間。
本次活動的目標有:1.學唱問答歌,了解歌曲的結構,并能根據動物的特征仿編歌詞。 2.運用問答的方式演唱歌曲,體驗問答演唱的樂趣;顒酉聛砟繕诉_成的較好。
活動分為四個環節進行,通過情景串聯,使每個環節連接自然。活動中,生動有趣的小動物形象也使孩子們的注意力一直跟隨著老師。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以下是我對本次活動的總結。
第一環節:找找調皮的小動物。我挑選了三種小動物分別貼在了我的肩上、手上、腿上,然后直接提問:“小朋友找一找,什么動物在肩上?”這時小朋友們馬上異口同聲:“小白兔!庇谑俏乙蟛⒁龑в變喊言捳f完整:“小白兔在肩上。”這一環節主要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引出小動物,初步感受問答歌的特點。同時,利用情景導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第二環節:我來做裁判。這一環節主要在我問幼兒答的過程中,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歌詞內容,了解歌曲的結構,為后面的歌唱做好鋪墊。在記憶歌詞時,我還利用圖譜幫助幼兒重點記憶歌曲中回答的部分。
第三環節:學唱問答歌。首先請幼兒欣賞一遍《問答歌》后我提問:“你們覺得這首歌和我們以前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樣嗎?”這時,孩子們的回答都是“很開心”、“很快樂”。當時有些郁悶,后來我才發現,一個原因是我的引導有問題,另外一個原因是前面環節基礎沒打好。在欣賞第一遍歌曲的時候,可以和配班老師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對唱,引起幼兒的關注,幫助幼兒發現問答歌的結構。在這個環節中還存在一個問題,當我問:“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物耳朵長?”小朋友馬上說:“白兔”或者“白兔耳朵最最長”卻總是忽略“耳朵長是白兔”這一句。課后我不斷反思為什么會出現這一問題呢?后來發現,首先,第二環節缺少一個完整的圖譜,我的圖譜過于簡單,應該將問和答都以圖譜呈現;其次,在學習歌詞這一環節過的太快,簡單的來說就是基礎沒打扎實。
第四環節:訪編問答歌。通過觀察森林里的其它動物,了解他們身體獨特的特點。并將其創編到歌曲里,唱一唱,感受歌曲的有趣。這一環節進行的比較順利。通過前面幾個環節的學習,幼兒已經對問答歌的形式及結構很熟悉了。有的小朋友都能完整的問,完整的回答了。為了鼓勵他們,我不僅對他們進行了表揚,還將他們訪編的歌曲唱出來。孩子們都很興奮,感覺很有成就感。這一環節也使活動進入了高潮,體現了師幼、幼幼互動,最后在高潮中自然而然地結束本次活動。
《問答歌》中班音樂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和表現歌詞內容的變化,在音樂活動中享受快樂體驗。
2、學習問得清楚、聽得明白、答得準確。
3、學唱問答歌,學習用歌唱的形式來交流。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大象和白兔的毛絨玩具以及其他小動物的玩具。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
通過游戲:我來問你來答,讓幼兒用語言來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物鼻子長?教師可以出示大象毛絨玩具,邊操作邊引導幼兒一起回答:鼻子長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長。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物耳朵長?教師出示毛絨玩具小白兔,邊操作邊回答:耳朵長是白兔,白兔耳朵最最長。邊唱邊引導幼兒做出相應動作,并且注意說話的節奏,為學習演唱歌曲奠定基礎。
教師問:“剛才的游戲好玩嗎?這個游戲還可以唱出來”。
第二個環節
學唱問答歌,包含著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欣賞歌曲、情感體驗:首先讓幼兒完整地欣賞一遍歌曲,請幼兒說出跟剛才玩的“問答游戲”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說出和剛才玩的游戲內容一樣,只是把說變成了唱。
第二環節節奏朗誦歌詞,首先請幼兒通過自己探索學習音樂的節奏。教師用形象的比喻引導幼兒,然后根據歌詞內容運用語言節奏朗誦歌詞。第三環節整體跟唱,分別采用集體無伴奏跟唱跟唱和分組表演唱的形式。第四環節讓幼兒按意愿分成兩組,一組當發問者,一組當回答者,合作演唱歌曲。第三部分仿編問答歌,教師首先出示部分動物玩具,問:誰來了?能不能把他們也唱到歌里去呢?首先,教師示范仿編:“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物蹦又跳,引導幼兒將蹦又跳的動物唱到歌曲里面,如:小兔、小青蛙。然后讓幼兒嘗試仿編問句,向其他幼兒征集答句。當一個問句有多個回答時,可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回答比較合適。最后,選擇其中大家都很喜歡的問答句,集體學唱。在教學活動中我掌握好宏觀調控,調整控制好教學節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時間。在提問時,注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兒回答。當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我設計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幼兒的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及時調整,這就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靈活的教育機制,努力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學反思:
活動中,教師應當尊重幼兒,讓幼兒始終做活動的主人,自己的角色定位為他們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松、愉快、親切的氛圍,教師主要引導幼兒去做什么,接下來就是實踐與即興創作,讓幼兒似乎感到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過程中去感知音樂的內涵,去產生人與人之間的在情感上的溝通與聯系,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這是以后每一堂課都需要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