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可愛的蝸牛》教案(精選8篇)

《可愛的蝸牛》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23

《可愛的蝸牛》教案(精選8篇)

《可愛的蝸牛》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印畫的特點,大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創作。

  2、在印畫“蝸牛”的活動中,讓幼兒嘗試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鍛煉孩子們小手肌肉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圖片資料, 顏料

  活動過程

  [導入]

  1、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蝸牛。

  - 它是身體很小的動物。

  - 它總是背著自己的家。它是什么呢?

  [展開]

  1、 談談關于蝸牛你有哪些經歷。

  - 你見過蝸牛嗎?

  - 你在哪兒見過的蝸牛?蝸牛長什么樣子?

  - 看過蝸牛后你有什么感想?

  2、談談身體小的動物。

  ① 準備好身體小的動物的圖片或照片。(蝸牛, 瓢蟲, 蝴蝶, 蜻蜓等等)

  ②你知道哪些身體小的動物?

  ③ 討論一下身體小的動物有哪些優點。

  ④ 一邊看身體小的動物的圖片一邊討論它們的特征。

  3、用準備的顏料裝飾出蝸牛。

  ① 用食指和中指蘸上顏料。

  ② 用手指在蝸牛的背上印上圓圓的手印,畫出蝸牛花花綠綠的家。

  ③ 給畫好的每一只蝸牛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結尾]

  1、讓孩子們把自己完成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可愛的蝸牛》教案 篇2

  一、有關背景:

  課題生成來源:

  一次散步活動中的偶發事件。

  課題類型:

  系列活動

  方案實施時間:

  20xx年5月12日-5月23日

  年齡班:

  中班

  班級幼兒數:

  32人

  二、活動方案設計:

  1、方案設計的背景分析:

  好奇心是幼兒活動的原動力。中班幼兒好奇心強,對新鮮、感興趣的事物喜歡刨根問底,特別是一些小動物、小昆蟲,更易引起幼兒探究的興趣。一次散步活動中,幼兒無意中在草叢里發現了一只緩緩爬行的小蝸牛,他們興奮極了,爭先恐后圍上去觀賞,熱烈地談論有關蝸牛的趣事。孩子們還強烈要求把蝸牛帶回班級飼養并在一日活動中對蝸牛投以極大的關注。孩子們善于觀察,愛提問,常常就蝸牛的外形特征、食性、生活環境等展開爭論,如“蝸牛有腳嗎?”“蝸牛吃什么?”等。當他們找尋不到答案時常會求助于老師或采用其它方法來解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我抓住幼兒這一興趣點,利用這些孩子們既熟悉又感興趣的內容為教材,并創設和諧、寬松的環境,讓幼兒看看、想想、聽聽、說說、做做,在玩中學,學中玩,以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幫助他們積累有益的經驗,發展他們的觀察、操作能力,同時培養他們對小動物的關愛之情。

  2、活動總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活動方式、生活習性及生存環境,并能用語言描述所觀察到的現象。

  (2)激發幼兒喜愛小蝸牛,愛護小蝸牛的情感。

  (3)培養幼兒觀察探究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并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4)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藝術活動,大膽嘗試,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5)引導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理解作品內容,把握角色形象特點,感受其中的教育意義。

《可愛的蝸牛》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激發或發現幼兒的興趣愛好和需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課改綱要的自主學習,本土環境因素的影響等引發的該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涂涂畫畫、培養幼兒的動手繪畫能力和感受美的能力。

  2、親近蝸牛、培養幼兒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以線構圖

  活動準備

  沙盤中的蝸牛、彩色筆、圖畫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興趣、講述夢畫版《蝸牛來做客》

  二、操作活動

  1、觀察小蝸牛老師出示桌上沙盤里的小蝸牛、請幼兒觀察它的各種形態(頭藏在殼里,頭微露、頭全露)及其身體特征(頭上有兩只觸角、背上有殼)

  2、老師講解蝸牛的畫法(一點繞圓構圖)右手拿筆、左手要勞動喲

  左手放在圖畫紙的中間、用手指頭(食指)點一點,在手指頭點的位置畫一顆棒棒糖、棒棒糖要跳舞啰,跳的是圓圈舞,按順時針方向……畫上一粒小豆豆、長出兩根牙簽、牙簽上串有黑色的小芝麻……

  3、自由涂畫

  老師巡視對需要幫助的孩子進行指導

  指導幼兒裝扮蝸牛的殼,給蝸牛的殼涂上漂亮的顏色

  三、作品評價1、作業交流2、作業點評:

  A、拿1/3的幼兒作品進行點評,從不同的角度予以肯定和表揚

  B、對個別有特點的作品請幼兒自己說說他的畫再點評

  四、拓展活動

  1、觸摸蝸牛感知蝸牛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滲透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2、放生蝸牛培養幼兒關愛小動物的情感,大自然才是蝸牛的家

  教學反思

  幼兒對筆墨較感興趣,能在玩中學,玩中有所收獲,特別在控制水份方面有較好的表現。

  課后反思自然界中的昆蟲的品種繁多,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為自然界境添了不少的情趣。

《可愛的蝸牛》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對蝸牛的觀察興趣和關注生命的情感。

  2、使幼兒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獲得一些親身探究的體驗,初步培養幼兒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區域小組活動,使幼兒逐步養成邊做實驗邊做記錄的好習慣,學會相互合作,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

  4、通過對蝸牛的認識,練習用較準確的語言進行描述的能力。

  5、初步培養幼兒探究問題的科學態度,懂得學習翻閱資料獲得更多的知識。

  重點:

  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引導幼兒邊做實驗邊做記錄。

  活動準備:

  1、場景布置:將場景布置成實驗室,放置一些有關蝸牛的照片和圖書、放大鏡五個、“可愛的蝸牛”字卡、五張桌子、錄音機、磁帶

  2、美工區所需材料:繪畫紙、油畫棒、橡皮泥、皺紋紙、毛線、膠水、剪刀、有關蝸牛的照片和圖書、實物蝸牛

  3、拉力實驗區所需材料:扣子、雪花片、鑰匙、積木、小魚插片、橡皮、木珠、玩具小汽車、螺絲釘、一枝香煙、透明膠、線、尺子、筆、記錄紙、實物蝸牛、白菜葉、餐巾紙

  4、本領測試區所需材料:自制小梯子、自制爬桿、自制鋼絲繩、自制斜坡、杯子、鑰匙、玩具小汽車、透明膠、線、筆、記錄紙、實物蝸牛、白菜葉、餐巾紙

  5、“蝸牛吃什么”實驗區所需材料:切成小塊的油白菜、辣子、蘿卜、蔥、西紅柿、蘋果、香蕉、紙、杏干、葡萄干、沙子糖、鹽、羊肉、面包渣、實物蝸牛、餐巾紙、盤子若干、筆、記錄紙

  6、“幸福家園”實驗區所需材料:實物蝸牛、盛放蝸牛的容器、腐土一桶、噴壺、一些樹叉、假山、亭子、小樹、小池塘、垃圾桶。

  活動過程:(整個過程以輕音樂貫穿)

  一:以“到蝸牛的世界游玩”引發幼兒的興趣。

  1、教師談話導入,帶領幼兒進入蝸牛的世界。

  2、參觀蝸牛圖片展,引導幼兒提問:“真的蝸牛在哪里?”

  3、教師變出一只蝸牛,提問幼兒是否愿意和蝸牛做朋友?

  給每位幼兒發一只蝸牛,引導幼兒觀察、討論,說出蝸牛的外形特征,教師做最后小結。

  4、引導幼兒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并猜想用什么方法解決問題。

  5、培養幼兒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集體教育活動

  1、讓幼兒將各區域的蝸牛送到已建好的蝸牛家里去。

  2、小結此次實驗活動,并鼓勵實驗記錄做的好的幼兒。

《可愛的蝸牛》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善意夸張的手法和含蓄幽默的風格。

  2、學習故事中描述四季特征的語言,并能模仿遷移。

  活動準備

  1、幼兒作畫用的紙和筆。

  2、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一同討論蝸牛的特點,增進幼兒對蝸牛動作慢這一特征的了解,然后引出故事。

  2、教師講述故事,注意語調平緩,不宜太快。然后提問:

  你喜歡這個故事嗎?為什么?教師幫助幼兒分析和感受故事的風格。

  3、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幼兒邊看書邊聽。

  講述之前提出問題:故事里的小蝸牛去樹林的時候是什么時候出發的?又是什么時候回來的?這時候樹林里的景色發生了一些什么樣的變化?

  4、教師引導幼兒復述故事中描述各個不同季節景色的語言。

  5、進一步遷移語言經驗。

  我們這兒四季的景色和故事中小樹林的景色一樣嗎?我們這兒的四季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討論發言,肯定那些語言運用富有新意而又描述準確的句子。

  6、幼兒作畫。

  鼓勵幼兒將自己認為最美的景色畫下來,用美好的語言描述它。

《可愛的蝸牛》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愛動物是小朋友們的天性,孩子們肯定也非常愿意把動物用各種形式表現出來,考慮到繪畫蝸牛對中班的幼兒有一些簡單了,所以我們改用泥工的形式來表現,正好我們班的特色就是泥工,孩子們平時經常用泥工做各種各樣的物品,所以相信他們對這次的活動也一定會有很大的興趣的。

  活動目標及重難點

  中班幼兒動手能力已經有了一個明顯的提高,可以用多種方式來玩橡皮泥。而且每一個活動我們力求能夠讓孩子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所以我制定了一下的目標:

  1、學習運用捏、團、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蝸牛。(重點、難點)

  2、感受泥工活動的樂趣。

  3、萌發喜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的充分對于上好一節活動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我也根據活動的需要準備了:橡皮泥、火柴若干,課件一份,小蝸牛的家的場景。

  教學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借助多媒體,利用直觀形象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示范法:教師通過示范,讓幼兒大致知道了制作小蝸牛的過程。

  操作法:幼兒在操作中鍛煉自己的手部肌肉的能力,在操作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教學過程

  我把活動分成4大部分:引起興趣——示范制作——幼兒操作——相互欣賞。

  1、看課件,引起幼兒興趣。

  首先先出示泥工蝸牛的身體,請幼兒猜猜這是什么?通過猜測,發散幼兒思維,引起幼兒興趣。再出示蝸牛的殼,請幼兒接著猜,最后出示完整的泥工蝸牛圖片,請幼兒說說小蝸牛長得什么樣子的?通過由身體——殼——完整的蝸牛圖的展示,既引起了孩子的興趣,又讓孩子清楚的知道了蝸牛的整體構造,為之后的制作做好了準備。

  2、示范制作小蝸牛。

  先向小朋友們提問小蝸牛用什么材料做成?是怎么做出來的呢?請幼兒自由發言,然后教師示范講解,注意要點:先選一種顏色的彩泥把它捏軟,團成球,搓長做蝸牛的身體;再選另一種顏色的彩泥搓長,從一頭開始卷,要卷得緊一點。在頭上可以用火柴做小蝸牛的觸角和眼睛。通過提問、讓幼兒觀察,讓他們知道蝸牛制作的材料。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有助于幼兒接下來的自由操作

  3、幼兒操作。

  在操作前教師向幼兒提出要求:提醒小朋友橡皮泥、火柴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別人爭搶彩泥;火柴頭很尖不能對著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眼睛。然后再請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教師在操作前提出相應的要求,避免孩子在操作中發生危險,教師的巡回指導有助于幼兒能夠更好的完成制作。

  4、相互欣賞。

  請幼兒把自己做好的小蝸牛放在提前做好的場景里面,大家一起圍繞著相互欣賞,幼兒邊欣賞邊聽教師介紹:小蝸牛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特別喜歡在晚上或下雨的時候出來玩,最怕太陽曬了,所以,小朋友在外面看見蝸牛時,千萬不能把它放在太陽底下跟它一起玩。在欣賞過程中聽聽教師的介紹,初步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萌發保護小蝸牛的情感。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輕松幽默的小故事,故事中彌漫著一股平靜悠閑的氣氛,而故事中對四季不同景色的描述,更為故事增添了美麗的色彩。這樣精致的小故事適合各種年齡的幼兒欣賞。本節課在環節設計上合理有序,幼兒興趣高,態度積極,課堂氛圍融洽,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在幼兒表述四季特征的環節中,詞語運用有些單一,需在以后的活動中不斷累積。

《可愛的蝸牛》教案 篇7

  活動目標、認知目標:

  認識蝸牛并初步了解蝸牛的一些生活習性。

  技能目標:

  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以及幼兒的想象力。

  情感目標:

  培養幼兒愛護小蝸牛的情感。

  活動重點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活動難點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活動準備前經驗準備:觀看小蝸牛的課件錄像物質準備:在種植植物的盆中放入小動物(蝸牛)

  活動過程導入:

  帶幼兒到自然角觀看植物盆中的小動物(蝸牛),引發幼兒興趣。

  基本環節:

  1、討論各自的想法(想象力)觀察后,教師讓孩子們說一說:“你們看了小蝸牛,小蝸牛在干什么呀?”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2、引導幼兒繼續觀察,分時段進行觀察,充分發揮想象力。3、討論、小結。再次集中,教師提問:“小朋友觀察了小蝸牛很多小朋友的想法很好,很棒,還有誰有更棒的,想一想。”

  結束:教師小結:小朋友在觀察小蝸牛,和小蝸牛成了好朋友。小朋友很關心小蝸牛,小蝸牛讓我們知道它的活動過程。我們的周圍還有很多的動物,小朋友只要仔細的去觀察它們,我們會有更多的好朋友。

《可愛的蝸牛》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在已畫好的圖案上用各色紙繩沿輪廓繞貼,增加畫面的美感。

  2、喜歡制作各種紙繩造型。

  活動準備:

  1、教具:已裝飾好的范畫,紙、膠水、已搓好的紙繩若干。

  2、學具:已畫好的蝸牛人手一份,膠水人手一個,抹布每組一份,已搓好的紙繩每組一筐。

  3、背景板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畫,引起幼兒興趣。

  1、師:在美麗的大森林里生活著許多可愛的蝸牛寶寶,你們看到過嗎?想看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可愛的蝸牛寶寶吧!

  2、師(出示范畫):蝸牛寶寶可愛嗎?可愛在什么地方?(穿著漂亮的衣服)

  二、引導幼兒討論制作方法、步驟,并示范。

  1、師(出示蝸牛輪廓):這里有一只蝸牛寶寶也想穿上漂亮的衣服,我們請來了誰來幫助它?(紙繩)

  2、師:我們怎么來把紙繩穿在寶寶的身上呢?需要請誰來幫助它?(膠水)

  3、教師示范:首先,沿黑色的輪廓線涂上膠水,膠水要多涂一些,這樣紙繩才能貼的牢牢的。涂好后把手在抹布上擦干凈,再選擇你喜歡的顏色的紙繩沿輪廓繞貼,邊繞邊用手輕輕按壓,使紙繩貼牢在紙上,貼完了把多余的紙繩剪掉。貼紙繩的時候要一圈輪廓線貼完了再貼第二圈,每一圈都要靠的緊緊的,一圈挨著一圈,這樣蝸牛的背殼沒有空白的地方,一直貼到整個背殼都貼滿。

  4、蠟筆裝飾蝸牛的身體。

  師:我們的蝸牛寶寶現在想變得更漂亮,我們還可以請誰來裝扮它?(蠟筆)師:觀察一下蝸牛的殼是什么顏色的,待會選擇蠟筆顏色的時候就不要選一樣的顏色,因為一樣的顏色畫上去會看不清楚。

  師:可以用各種漂亮的圖案、形狀來裝飾蝸牛寶寶的身體。最后把它剪下來,這樣蝸牛寶寶就完成了。

  三、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師幼一起回憶蝸牛寶寶變漂亮的過程。

  2、師:我們還有許多蝸牛寶寶想穿上漂亮的衣服,請小朋友們去幫助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自己制作紙繩貼畫;幫助能力差的幼兒選用紙繩的顏色。提醒幼兒把剩余的紙繩放回筐內,保持桌面整潔。

  四、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1、請先完成作品的幼兒將蝸牛貼于背景圖上。

  2、幼兒互評,你最喜歡哪只蝸牛,為什么?

  延伸活動:

  1、將幼兒制作的蝸牛布置在主題墻上,讓幼兒欣賞、感知蝸牛的特點。

  2、區角中投放蝸牛的紙樣、其他動物的紙樣及各色紙繩,讓幼兒選擇材料制作。

  活動反思:

  中班幼兒平日里的美術活動大多以蠟筆畫為主,這次我選擇的紙繩造型的形式比較新穎,孩子們的積極性都很強。活動流程也比較順暢,幼兒能夠與教師進行很好的互動配合,且作品比較成功。當然活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

  1、示范的時候膠水涂得太少,導致紙繩沒有完全貼在紙張上,熱帶魚的輪廓比較模糊。

  2、在前面導入部分的提問比較多,且都是自問自答,有些忽略了孩子們的回答。

《可愛的蝸牛》教案(精選8篇) 相關內容:
  • 《可愛的中國》原文(精選15篇)

    可愛的中國 《可愛的中國》是方志敏的著名散文。1935年寫于獄中。作者以親身經歷概括了中國從“五四”運動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以來的悲慘歷史,憤怒地控訴了帝國主義肆意欺侮中國人民的種種罪行。...

  • 偉大的自責:重讀方志敏《可愛的中國》有感(精選15篇)

    荊楚網(湖北日報)周年豐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動員大會上,省委要求我們重讀方志敏的《可愛的中國》。方志敏,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1934年11月,方志敏奉命率領抗日先遣隊北上,途中遭國民黨軍隊重兵包圍。...

  • 可愛的秋天(精選2篇)

    設計意圖秋天是一個絢麗多彩的季節,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它有著非常鮮明的季節特征和可供研究的資源。為了讓幼兒在多彩的季節中感受秋天的美麗和收獲。激發幼兒關注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我們預設了本主題活動可愛的秋天。...

  • 《可愛的中國》同步練習(通用14篇)

    一、看拼音寫漢字mankeai kuqi dandao zhaomo canhai boxue zhuangshi zunjing wuwei quru ( ) ( ) ( ) ( ) ( ) ( ) ( ) ( )canbao roulin bengkui shengtunhuobo aitong chuisi keburonghuan aigao ( ) ( ) ( ) ( ) ( ) ( ) guiqiu...

  • 《可愛的中國》教學反思(通用3篇)

    《可愛的中國》教學反思這是第三主題單元《珍惜》里的第一篇精讀文章,文字優美,富有感染力。通篇文章洋溢著作者方志敏對祖國的滿腔熱忱,表達了他要改變凄涼現實的急切心情和對祖國光明未來的堅定信心。...

  • 可愛的校園教案(精選12篇)

    一、 教學內容北師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2~3頁二、 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1)、初步學會數1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2)、初步體會數的廣泛性。...

  • 《可愛的校園》教案(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通過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感到數學不是枯燥的,使他們從一開始就喜歡上數學。2.通過觀察情境圖,初步認識10以內的數,對10以內的數有初步的感知。...

  • 可愛的圖形(精選3篇)

    活動目的:1.通過畫○、△、□象χχ的活動,培養幼兒的想象力。2.鼓勵幼兒將自己的想象大膽的用語言表達出來,培養幼兒語言的完整性。 活動準備:1.活動前收集象○、△、□的東西,豐富知識;2.蘋果、眼睛、花、梨子、小鳥、兔子等卡片;...

  • 《可愛的校園》(精選14篇)

    一、明白習作要求我們都愛自己的校園,它也許像一座美麗的花園,綠草如茵,花團錦簇;它也許僅有幾座平房,幾棵老樹,一個小操場。不管怎樣,在可愛的校園里,我們都度過了許許多多歡樂的日子,讓我們到校園里走一走,看一看,選一處景物...

  • 《可愛的校園》教案設計(精選14篇)

    教學內容:可愛的校園教材第2、3頁的內容。教學目標:1、了解學生數數的情況。2、讓學生數實際生活中的物體,初步感知10以內的數。3、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性,初步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 可愛的卡通形象(精選3篇)

    2、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可愛的卡通形象2.認識一些中外著名的卡通形象。了解可愛的卡通形象的夸張與擬人等藝術手法3.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卡通形象“形與色”的感受。...

  • 《可愛的中國》推薦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2、學習文章語言和寫構及寫作特點。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齊讀課題,導入課文 今天,我們學習方志敏的被捕時的故事,就是由方志敏作品《可...

  • 《可愛的中國》教案(通用16篇)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2、學習文章語言和寫構及寫作特點。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齊讀課題,導入課文 今天,我們學習方志敏的被捕時的故事,就是由方志敏作品《可...

  • 《可愛的校園》教學設計(通用14篇)

    設計意圖:1、本課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教學時通過創設多種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對數學逐漸產生親切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是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 可愛的地球(精選11篇)

    (美國)魯斯坎貝爾【自學指導】1. 體會本文簡練的結構和精煉的語言。2. 讀懂課文,理解地球的可愛之處。3. 培養對地球——我們的家園的熱愛之情,用實際行動珍惜地球。...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票市| 建湖县| 云龙县| 巴彦县| 镇安县| 永新县| 绥德县| 武乡县| 永修县| 广丰县| 济源市| 南涧| 双城市| 方山县| 青冈县| 友谊县| 穆棱市| 临江市| 奎屯市| 屏东市| 同心县| 观塘区| 石泉县| 英山县| 上杭县| 鹤岗市| 玉溪市| 綦江县| 利川市| 澜沧| 镇坪县| 泗阳县| 蓝田县| 全州县| 高密市| 石河子市| 西乡县| 泗洪县| 苍溪县| 上栗县| 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