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主題班會教案(精選4篇)
法制主題班會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1、用幻燈片播放一些交通事故圖片和一些相關的事故數據。
2、學習和中學生相關的交通法規知識。
3、識別一些基本的交通標志。
4、觀看同學表演的交通法規相聲。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交通法規知識和觀看圖片、相聲,明確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和造成的原因。
2、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懂得生命的寶貴,能夠珍愛自己的生命。
教學重點:
懂得生命的寶貴珍愛生命,注意遵守交通規則。
教學時間:
周一班會
教學地點:
七年級3班教室
教學過程:
1.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
同學們交通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這幾天,我在電腦和電視上看到過許多交通事故的圖片,真是觸目驚心。據統計,全國每年就有4000多名中小學生死于交通事故,多么可怕的數字啊!一年就有4000多名天真爛漫的少年兒童悲慘地離開了美好的世界。同時給4000多個家庭蒙上了陰影,帶來了永遠的悲痛。我們牢記血的教訓吧!我們一起觀看交通安全警示視頻,了解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危害。
2.學習和中學生相關的交通法規知識
(1)騎自行車應該遵守的規定先請有騎自行車經驗的學生交流。然后老師補充總結:
1、未滿12歲的兒童不準在馬路的慢行道上騎車。
2、自行車的鈴、閘齊全并有效。
3、騎車時應靠右邊慢行道行駛,人行道上不準騎自行車。
4、不闖紅燈,拐彎減速慢行;不準雙手離把,不準追逐打鬧。
(2)行人上街和橫過道路的規則
行人上街要走人行道,不要走車行道。橫過街道和公路要走人行橫道,不要斜穿或猛跑。
行人橫過道路時,應站立在路邊,看清來往車輛后,選擇離自己最近的人行橫道通過。通過時,須先看左右方向是否有來車,確認來車距離遠無危險后才能通過。行人橫過道路時,不要突然改變行走路線,突然猛跑,突然往后退,以防來車駕駛員措手不及,發生危險。
橫過同方向有兩條以上機動車道的道路時,要十分注意駛近或停下的車輛旁邊是否還有車輛駛來,沒有看清時不要冒險行走。橫過未設人行橫道線的鄉鎮街道或公路時,要看清左右有無來車,千萬不要奔跑,不要同來車搶道。
行人橫過人行橫道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時,必須遵守信號燈的規定:綠燈亮時,準許行人通過;綠燈閃爍時,不準行人進入人行橫道,但已進入人行橫道的,可以繼續通行;紅燈亮時,不準進入人行橫道。還須注意:即使信號燈已經變成綠色,也應看清左右的車輛是否停穩,然后再穿越道路。
設有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的地方,行人過街要走人行天橋或地道,不要橫穿街道和公路。
列隊橫過車行道時,每橫列不準超過二人,隊列須從人行橫道迅速通過,沒有人行橫道的,須直行通過;長列隊伍在必要時,可以暫時中斷通過,待車輛過去后,再繼續通過。
3、識別一些基本的交通標志
學生展示自己畫的道路交通標志。然后教師呈現一些道路交通標志,學生搶答標志的含義。
4、觀看相聲表演
兩名同學表演一段關于遵守交通安全的相聲,學生看完后討論相聲中涉及到了哪些違反交通規則的情況。
5、總結
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交通秩序做出自己應該做的事。同時也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愛自己的生命,珍愛他人的生命,讓我們共同生活在交通有序,安全而又輕松的社會大家庭里,共同撐起一片和諧、安寧、幸福的藍天。
共同學唱交通安全歌。
法制主題班會教案 篇2
活動的目的:
使學生了解:1.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 2. 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3. 是保證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 4. 是黨執政興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制保證。
活動內容:
1、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法制觀念。
2、使大家明確憲法和法律不僅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同時也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增強公民對社會主義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權利意識和義務意識,成為為祖國現代化建設奉獻力量的四有新人。
活動形式:
分組朗讀和全班集體朗讀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同學們好,本期班會的主題是“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法制觀念”。
二:探究遵守憲法的重要性 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學習憲法這么重要嗎?(我們為什么要學習憲法,弘揚憲法精神?) 因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證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黨執政興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制保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公民和全社會憲法意識的提高。
三:進一步強調做好憲法宣傳教育的重要性 通過上面對學習憲法重要性的了解,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強憲法宣傳教育,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憲法意識,努力創造崇尚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社會法制環境。同時,增強公民的法制觀念是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重點和目標。公民法制觀念的水平,直接影響著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制約著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歷史進程。因此,必須通過扎實有效的法制宣傳教育,實現公民法制觀念的形成和提高。
今天我們開展“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法制觀念”這個主題班會,目的是進一步增強同學們的憲法意識,使大家明確憲法和法律不僅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同時也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增強公民對社會主義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權利意識和義務意識,成為為祖國現代化建設奉獻力量的四有新人。
四:分小組和班級集體朗讀憲法知識文章 老師提問:同學們通過此次主題班會的學習,我們今后在實際生活當中應該如何從點滴小事做起,請同學們踴躍發言,談談自己的觀點。 生:…….(大家各抒己見,氣氛非常活躍) 老師總結:通過此次班會的學習,大部分同學都能積極表現和參與,也學到了比較多的法律知識,但還有極小部分同學態度比較懶散,老師希望下次班會每一個同學都能好好展示自己積極的一面,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四有新人。
法制主題班會教案 篇3
一、 活動目的:
隨著浦東的發展,道路交通更為便捷,人們的行為習慣也要隨之相應的增強規范性和提高文明度的。要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質,必須從培養我們小學生的文明習慣開始,文明習慣的積累須從足下開始。
二、 活動方法:
通過錄象、交通知識競賽、相聲、快板等表演來達到教育目標,接受“交通與安全”方面的教育。
三、 活動準備:
收集交通標志、交通警示語、制作有關書簽,繪畫有關圖畫、準備節目等。
四、 活動內容及過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二)、整隊、匯報人數、出旗、唱隊歌。
(三)、中隊長講話:
春風中盛開的花朵在訴說生命的快樂,遠去的歲月告訴我要安全的生活,生命是春花秋月的愛,生命是干古不老的歌,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匯成人生長河,風霜雪雨,笑語歡歌,奏出生命的交響樂。讓安全和幸福相擁保佑生命,讓我們相擁珍重生命。
甲: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乙:我們在溫暖的陽光下成長,在老師的哺育下成長。
甲、乙:小學生年齡小,交通安全最重要;交通規則一條條,一條一條要記牢。
甲:隊員們,當你一個人騎車上街時;
乙:當你在馬路上嬉笑打鬧時;
甲:當你橫穿馬路時;
乙:當你在翻越欄桿時;
甲:你是否想過,這樣做的結果是什么呢?(危險!)
乙:是啊!交通安全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生命只有一次,尤其對我們小學生來說,只要稍微不注意,后果不堪設想。
☆甲:下面就讓我們來聆聽各小隊所要告訴我們的聲音。
第一小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世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約70萬,受傷者約1500萬人左右。這個數字多么驚人啊!
第二小隊:2006年全國各地上報的各類中小學校園安全事故數據表明,交通事故導致的受傷人數最多,約占全年受傷總人數的46%。
第三小隊:交通事故被稱為和平時期的“流動殺手”。目前,交通事故已成為造成少年兒童意外傷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去年,我國有7000多名少年兒童被道路交通事故奪去了生命。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有關負責人19日介紹,我國20__年有10萬人在各類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其中學齡前兒童、小學生和中學生分別為2880人、2656人和1767人。
第四小隊:我們浦東新區1996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達170人,平均每兩天死1人,其比例大大高于其他區縣。數據顯示,去年一年全國因交通事故造成中小學生死亡人數4423人,平均每天就有12個中小學生因交通事故而喪生,交通事故已成致中小學生傷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法制主題班會教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據有關報道,進入90年代以來,我國青少年違法犯罪呈現出低齡化趨勢,暴力犯罪突出,團體犯罪嚴重,各種社會團體因素對當前中小學生造成了許多不良影響。如:吸煙、逃學、尋釁滋事、群伙毆斗,甚至搶劫、盜竊等一系列行為。
二、教育目的:
讓學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學生在遇到某些情況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運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教學過程:
1. 引言:同學們都有十一、二歲了,相信大家都會判斷是非對錯,可是,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為一時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沒減,面對這個沉重的問題,我們是不是應該去深思呢?
2. 闡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
(1) 犯罪呈低齡化趨勢
(2) 社會閑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 在校學生作案逐年遞增
(4) 犯罪的類型復雜
3. 學生討論: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 總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 社會的因素
(2) 家庭的因素
(3) 學生的心理因素
5.知識競賽<1>案例分析主持人出一些問題,關于同學們現實生活中會遇到的法律案件,然后以組為單位,,用搶答的形式,分別為案件做分析解答<2>自問自答 學生自己出一些案例,然后讓其他組搶答
6相互交流 學生與主持人對某一案例,一起討論,各抒己見 7 布置作業 本周大家就本節班會課寫一篇周記,談談自己應如何做一個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四.班主任總結:
(1) 男女同學的相互交往有助于班級團結,有助于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純潔的友誼,對于男女雙方來說更具有激勵和補償兩方面的作用;因此,應該學會坦誠大方地與異性進行交往,但不應當專注于個別異性的交往。同學之間要互相尊重,絕不能捕風捉影,無中生有,亂造謠言。
(2) 男女交往時應做到熱情而不輕浮,大方而有分寸,講究文明禮貌,講究儀表談吐。交往方式以群體活動為主,個別交往應注意時間、地點、場合的選擇,應避免過多的個別交往。
(3) 男女中學生都是未成年人,對感情的理解還都不成熟,如果處理不當,這樣于人于己都不利,所以當發現自己的情感因某人發生波動時,必須用毅力控制自己,行為上更要做到端正穩重,自尊自愛,如果實在無法控制自己,應及時找自己信任的家長或老師請求幫助。
五、活動反思:
早戀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引導好了可以化情感為動力,引導不好或聽之任之,很可能毀了他們。作為老師,要明白“哪個少男不善鐘情,哪個少女不善懷春”,首先要尊重他們的情感,認可他們的.情感,說真的沒有這種情感的人才是不正常的。
針對本班中的情感苗頭,以及部分人的情感迷惑,用學生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加以說明,就是要讓他們認清自己,要讓他們的感情有落腳點,不是去追求愛情,而是把情感化解于無形。當我們把“情感問題”擺到桌面上來時,學生可能就失去了本有的追求刺激的沖動,而是敢于去正視,學會去控制。強制性的圍追堵截,往往會物極必反的。教師在小結時應指出早戀的危害性,談及早戀問題時態度一定要保持親切自然,表明觀念應注意強調不要歧視早戀同學,應用誠懇熱情的態度幫助他們,這樣,早戀的學生才敢傾吐心聲,否則達不到預期效果;在對早戀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時,應持“三心”教育,即“耐心+關心+愛心”,多傾聽,多換位思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為學生排除困惑,使其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