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交通安全教案(精選6篇)
小學二年級交通安全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有關安全知識,使學生了解生命之可貴, 珍惜生命, 注意安全, 掌握一些安全知識,形成自護、自救的意識,使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二、教學時數
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的誘惑,同學們一定要有一定的安全意識,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安全重于一切,只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保障我們好好學習,將來好好回報父母,回報社會。
(一)導入
通過一系列的教學,讓學生樹立交通安全意識,從精神上遠離交通安全隱患,加強自身的素質培養、為了貫徹落實公安部、教育部《關于加強中職學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繼續進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減少交通違章,杜絕交通事故。讓學生了解交通教學中必備的安全知識,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傳達給周圍的人們 。
(二)交通知識
1、道路、交通
2、交通安全
3、交通法規
4、道路交通標志和交通信號
5、看圖識標志
(三)討論分析
1、行人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沒有人行道要靠路邊行走?
2、行人橫過馬路為什么要走人行橫道?
3、沒有劃設人行橫道的馬路應該注意哪些?
4、為什么不能翻越護欄?
5、為什么不準扒車、追車、強行攔車?
6、為什么走路時不能看書或做其它教學?
7、騎自行車應該注意什么?
8、乘汽車時要注意什么?
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辦?
總結:
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尤其要注意的是騎自行車的安全和過馬路的安全。
小學二年級交通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交流活動中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
2、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3、能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6、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活動準備:
1、布置活動場景。
2 、收集各種交通標志(照片或圖片)。
3 、字卡:交通安全、紅燈停,綠燈行、人行道、非機動車道、汽車道。
活動過程:
一、展開聯想,揭示活動主題
1、出示交通事故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提問:孩子們,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多么可怕的車禍,為了不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我們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出示字卡“交通安全”)
二、在活動中體會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1、觀看情景表演老師請出表演者,其余幼兒觀看表演。
(1)孩子們,剛才你們看到了發生了什么事情?
(2)如果生活中也是這樣可不行啊!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3)(出示信號燈)這是什么?有什么用?誰能編句兒歌來說說信號燈的作用。
2、認識十字路口,你認識這些道路嗎?道路上有什么?(人行道、非機動車道、汽車道)過十字路口時,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三、初步了解常見交通標志的作用
1、(出示交通標志)在車輛穿梭的馬路上,除了信號燈這個交通標志外,還有很多交通標志,這些交通標志都有什么用呢?
2 、幼兒討論
四、延伸活動
1、剛才我們認識的交通標志對維護交通安全起著重要的作用。車輛的順暢,人們的生命安全,更離不開交通警察。老師也要向交警叔叔學一些指揮交通的本領,請小朋友仔細看,猜一猜是什么意思。
2、老師來當交通警察,請小朋友站在這個十字路口,聽警察叔叔的指揮,一起動一動吧!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交通安全有一定的認知,能較客觀的認定其他人行為的對與錯。在活動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的進步,尤其是對于自己比較了解的事情,語言的條理性很強。由此可見,生活經驗的積累對幼兒的思維、語言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但通常這樣的活動,多數幼兒是圍繞老師的指導來達成安全知識的學習的,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不利于幼兒主動性和參與性的發揮。因此,在此活動中加入了情境表演的環節,使原本比較枯燥的數學活動因為融入了孩子比較熟悉并且比較感興趣的內容,而顯得格外有趣。在情景表演中,孩子們都表現得很認真和投入,孩子們的積極性也被極的調動了起來。由此可見,教師在設計活動的時候,要把孩子的興趣因素更多地考慮進去,牢記“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這一觀點。在以后的活動中,教師應該多嘗試使用這種活動形式,引發幼兒的討論。
小學二年級交通安全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通過一系列的知識性的活動,讓學生們樹立安全意識,從精神上遠離安全隱患,加強自身的素質培養。
2、 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學生學會一些自救的方法,讓學生在遇到危險時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護自己。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交通、活動、意外事件中必備的安全知識,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傳達給周圍的人們, 做安全教育的小小宣傳員活動目的。
教學難點:學習道路交通安全,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1、 《安全手冊》
2、 收集有關中小學生發生安全事故的案例。
教學過程:
1、觀看因各種事故,數以萬計天真無邪的兒童死于非命,給家庭帶來了不幸,給父母造成無法愈合的創傷的短片。
2、說一說:看到這種場景,你想說什么?你在哪里還看到過這樣慘不人睹的場面?有什么感受?
3、教師總結,揭示主題:
是呀!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生命如此美麗,但又是如此脆弱。他們曾經是那么活潑可愛,但卻因為缺乏安全意識而受到傷害,甚至失去了生命。我們要珍惜寶貴的生命,提高安全意識。“安全第一,從我做起;安全第一,從小事做起,給危險掛上紅燈!”老師和家長每天最惦記的就是我們的安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安全知識,有了它既可以保護了自己,又讓家長放心。
4、交通安全大家談:
(1) 那么我們在街道上面如何防止自己被汽車碰到?
(2) 如果出了意外我們應該怎樣應付?
(3) 用哪些手段可以盡量減少自己受到的傷害?
5、七嘴八舌話安全:
日常生活中,除了以上遇到的問題,還有哪些比較危險的情況在中會出現.?我們又怎樣避免這些危險的出現?
6、畫在路面上的交通法規
學生發言,師生共同交流。
(1) 你認識哪些道路交通標線
(2) 這些交通路線有什么作用
(3)出示圖片:道路畫線實景圖,認識各種標線的用途
(4)拓展延伸
7、自評互判: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
你覺得自己這節課表現的怎么樣?
小學二年級交通安全教案 篇4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生活在幸福、溫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關心、愛護,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險。可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許多事情需要備加注意和細心對待,否則很容易發生危險,釀成事故。下頭就談談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1、用電安全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中用電的地方越來越多了。所以,我們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電常識。
1)認識了解電源總開關,學會在緊急情景下關斷電源。
2)不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濕布擦拭電器。
3)電器使用完畢后應拔掉電源插頭。
4)使用中發現電器有冒煙、冒火花、發出焦糊的異味等情景,應立即關掉電源開關,停止使用。
5)發現有人觸電要設法及時關斷電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將觸電者與帶電的電器分開,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氣
1)燃氣器具在工作時,人不能長時間離開,以防被風吹滅或被鍋中溢出的水澆滅,造成煤氣很多泄露而發生火災。
2)使用燃氣器具(如煤氣爐、燃氣熱水器等),應充分保證室內的通風,堅持足夠的氧氣,防止煤氣中毒。
二、時要注意安全
1、游泳需要經過體格檢查。
2、要慎重選擇游泳場所。
3、下水前要做準備運動。
4、飽食或者饑餓時,劇烈運動和繁重勞動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景不明時,不要跳水。
6、發現有人溺水,不要貿然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
三、交通安全
1、行走時怎樣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
2)團體外出時,要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
3)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安全教育教案)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穿越馬路時,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綠燈行,紅燈停”。
2、騎自行車要在非機動車道上靠右邊行駛,未滿十二歲的不準騎自行車上街。
四、發生火災怎樣辦
1、要打火警電話119報警,報警時要向消防部門講清著火的地點,還要講清什么物品著火,火勢怎樣樣。
2、一旦身受火災的威脅,千萬不要驚慌,要冷靜,想辦法離開火場。
3、逃生時,盡量采取保護,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濕衣物包裹身體。
五、小結:
只要我們處處細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護的知識,鍛煉自我自護自救的本事,機智勇敢的處理遇到的各種異常的情景或危險,就能健康地成長。
小學二年級交通安全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有關,使學生了解生命之可貴,珍惜生命,注意安全,掌握一些安全知識,形成自護、自救的意識,使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的誘惑,同學們一定要有一定的安全意識,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安全重于一切,只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保障我們好好學習,將來好好回報父母,回報社會。
一、導入: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樹立交通安全意識,從精神上遠離交通安全隱患,加強自身的素質培養.為了貫徹落實公安部、教育部《關于加強中職學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繼續進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減少交通違章,杜絕交通事故。讓學生了解交通活動中必備的安全知識,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傳達給周圍的人們。
二、交通知識
1、道路、交通
2、交通安全
3、交通法規
4、道路交通標志和交通信號
5、看圖識標志
三、討論分析
1、行人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沒有人行道要靠路邊行走?
2、行人橫過馬路為什么要走人行橫道?
3、沒有劃設人行橫道的馬路應該注意哪些?
4、為什么不能翻越護欄?
5、為什么不準扒車、追車、強行攔車?
6、為什么走路時不能看書或做活動?
7、騎自行車應該注意什么?
8、乘汽車時要注意什么?
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辦?
小學二年級交通安全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2課時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
通過了解一些地區各具特點的交通工具,使學生初步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依存關系,關愛自然、感激大自然對人類的哺育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
[智育目標]:
知道車船的發明源自于勞動人民長期的生活實踐,知道不同的自然環境下產生了適應的交通工具,說明了人與自然、環境的依存關系。
[素質發展目標]:
培養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比較社會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知道車船的發明源自于勞動人民長期的生活實踐,知道不同的自然環境下產生了適應的交通工具,說明了人與自然、環境的依存關系。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比較社會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收集車、船模型、彩色筆
教師準備: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長江流域地圖
學生活動設計
小組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除了現代交通工具以外,由于地域的差異,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社會實踐,發明了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光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1、看圖說一說各個不同地區主要采用那種交通運輸方式?
駱駝耐旱成為沙漠之舟、牦牛善于爬冰臥雪成為高原之舟、狗拉扒犁適合雪原奔跑。
2、師: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交通工具發展突飛猛進,汽車、火車、飛機越來越多。但北方主要依靠鐵路和公路,很少水運。南方不僅有鐵路和公路,船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這是為什么呢?
(讓學生看圖說說家鄉有哪些交通工具,又有哪些交通工具在家鄉看不到,從而使學生明白我國南方地區湖泊眾多,河流縱橫交錯,船作為交通運輸工具作用可大了。)
3、船的不斷改進和完善,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我國的造船技術在世界上一度領先。還記得鄭和下西洋嗎?
(講述鄭和下西洋的故事)
4、學生自讀課文《烏篷船的故事》
師:船在南方作為獨特的交通運輸工具,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5.欣賞圖片:長江下游河網密布,以船代步,獨具“水鄉”特色。
(三)自行車的王國
1、目前,我國城市的自行車總數高達7400萬輛,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觀”。
2、自行車體積小,靈巧方便,既節約能源,又不像機動車那樣污染環境,還能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說說你家有幾輛自行車?都做什么用?
3、組織學生展開角色扮演的討論:自行車與汽車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