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游樂場》教案(精選13篇)

《游樂場》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22

《游樂場》教案(精選13篇)

《游樂場》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幼兒對于游樂場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在此基礎上,對于將要上中班的幼兒來說,運用游樂場的數數,讓幼兒能夠感知數量,更能對數學活動感興趣。設計這一類數學活動,關鍵在于教師的引領,以幫助幼兒了解數學活動的意義。因為是家長開放日活動,最后在讓家長批改作業的同時,能更了解自己孩子在數學方面的表現。

  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的數量,會獨立完成任務。

  2、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材料,幼兒數學材料第13頁

  2、紅筆、鉛筆、橡皮若干

  3、小白兔圖案

  4、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直接引題

  1、這些小朋友在游樂場里干什么?

  2、你在游樂場里看到了什么?

  二、數一數,布置任務

  1、請你數數這些玩具上都有幾個小朋友在玩?請舉手告訴我。

  2、剛才我接到小白兔給我們的任務,想請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用數數點圓點的方法來完成作業。

  3、請小朋友再次數數,按照人數的少開始數,請個別幼兒示范在標記處畫上相應數量的圓點。

  三、在音樂聲中,幼兒作業

  1、我們教完了小白兔,現在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任務,請你們按照剛才的方法在本子下面的標記處畫上相應數量的圓點。

  2、幼兒作業,帶領幼兒打開《數學》第13頁,教師觀察指導。

  四、家長批改作業并與幼兒交流。

  設計意圖

  直接引題,為本次活動做好鋪墊。

  舉手回答數出的不同數量,讓幼兒初步清楚所感知的數量。

  布置任務,讓幼兒有目的性的進行活動。

  再次按人數的少開始數數,讓幼兒鞏固感知5以內的數量,來完成任務。

  在音樂聲中愉快地完成各自的任務,達到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家長批改作業,能讓孩子們與家長有進一補的接觸與交流,讓家長肯定孩子的能力,并鼓勵孩子。

《游樂場》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認識米,體會米的實際意義,能估計較長物體的長度。

  2. 掌握米和厘米的關系,能恰當選擇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

  3. 認識米尺,會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重點:

  認識米,體會米的實際意義,能估計較長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能恰當選擇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

  教學準備:

  課件、軟尺學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

  長度單位厘米cm

  二、新課呈現

  游樂園里真好玩,小動物們爭先恐后地往里面跑,可是小長頸鹿卻被保安給攔在了門口,怎么回事?

  身高1米以上要買票。

  觀察游樂園大門,有一個刻度尺,小長頸鹿高過了1米的刻度,所以要買票,小烏龜要買票嗎?為什么?

  看來,我們還真要好好認識一下1米有多長呢。

  三、認識1米

  1. 在老師發給的吸管上量出10厘米,剪下來。

  2. 活動:把10厘米長的吸管穿在毛線繩上,兩個同學的吸管一共長多少厘米?3個同學呢?10個同學的吸管連起來一共是多少厘米?

  3. 講解:10個10厘米連起來就是100厘米,才是1米。

  4. 米用字母m表示,1米寫成1m。

  1米=100厘米 1m=100cm

  5. 認一認

  (1)老師的米尺

  (2)學具盒中的軟尺:找到從0到100厘米,拿在手中感覺一下,1米有多長。

  (3)用老師的米尺比一比同學的個子:比1米長

  (4)用老師的米尺比一比課桌的高:比1米短

  (5)選讀家庭作業中的探究部分

  6. 小結:測量比較長的物體,我們用米來作單位。

  四、練習

  1. P17 1 一張課桌大約有多高?

  (4cm 用手比一比4cm的長度,不可能;90cm 和周圍的同學比較,桌子才到同學的腰部。7m 用尺子比一下門的高,2米多,所以不可能。)

  2. 是用cm還是m呢?P16 試一試

  小結:與米尺比較,比1米長的,一般用米作單位;比1米短的,一般用厘米作單位。

  3. P17 3

  板書設計:

  米 m

  1米=100厘米 1m=100 cm

《游樂場》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夠看圖創造性地講述游樂場的熱鬧場景,感受到快樂。

  2、會使用有的......有的......句式說話。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課件、游樂場

  活動過程:

  一、手指操:過大年

  二、課件導入:今天老師要送給小朋友個特殊的驚喜。帶你們到公園的游樂場去玩。你們高興不高興呀?讓我們開小火車去游樂場吧。

  三、指導幼兒觀察游樂場

  1、說說小朋友都在做什么?

  2、他們是怎么玩的?玩的怎么樣?

  3、練習用有的......有的.....句式說話。

  4、說說游樂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5、誰來說說你喜歡玩什么?

  四、表演:健康歌

  五、游戲:師幼互動

  1:師邊做動作邊用有的......有的......句式說話。

  2:找幼兒做動作其他幼兒練習說話。

  3:觀察幼兒的外貌來說話。

  六、討論:

  1、有的小朋友找不到媽媽怎么辦?

  2、陌生人給東西該不該要?跟不跟陌生人走?

  3、吃完的果皮和垃圾該放到哪里?

  七、結束律動:

  開這小火車回家

  活動反思:

  體育活動是幼兒體育的主要內容,通過體育活動可以增強幼兒的體質,發展基本動作,培養勇敢、自信等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以及堅強的意志品質等。

《游樂場》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練習側步行走,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及快速反應能力。

  2、能合作擺放器械,積極、主動的參與游樂場游戲,體驗運動的快樂。

  3、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4、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玩過各類小型體育游戲活動和氣球傘的經驗。

  2、紙棒、紙球、紙板、小簍、起、氣球傘、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來到活動場地。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到了游樂場,讓我們一起說:你開心、我開心,游樂場里最開心,耶!"自己動手嘗試了解篩子的作用,發現篩孔的大小與被分離物的關系。"那游樂場里有哪些游戲呢?"(幼兒回答:跳紙板、趕小豬、移位接棒、拋接球)

  請幼兒一起參與布置場地,聽音樂開始游戲。

  二、幼兒嘗試練習側步行走。

  1.幼兒聽信號"1、2、3"的游戲。

  (1)請幼兒說說"1"怎樣?"2"怎樣?"3"呢,并說出游戲規則。

  (2)幼兒正面向老師游戲1次。

  (3)幼兒背對老師游戲1次。

  2.幼兒模仿小動物聽信號玩"1、2、3"的游戲。

  師:"我們還可以怎么來玩這個游戲?學什么小動物?"

  (1)幼兒提議,模仿游戲一次。

  (2)幼兒自選小動物,模仿游戲一次。

  3.幼兒練習側步行走。

  師:"請一個小朋友來做一做剛才你是學的小動物。"

  (1)請模仿"螃蟹側行"的幼兒示范動作,其他幼兒觀察。

  (2)大家嘗試"螃蟹側行",體驗動作。

  (3)師生共同討論"側步行走"的動作要領。

  (4)幼兒再次嘗試體驗動作。

  (5)集體游戲:"螃蟹1、2、3"。

  三、師幼共同玩太陽氣球傘的游戲。

  1.出示氣球傘

  師:游樂場里有一個又大又漂亮的太陽氣球傘,小螃蟹們快來,我們一起和氣球傘做游戲好嗎?(邀請客人老師共同參加活動)

  2.小螃蟹和太陽氣球傘做游戲

  (1)爬到氣球傘上

  (2)讓氣球傘轉起來

  (3)鉆進氣球傘里

  (4)再次把氣球傘轉起來

  (5)卷起氣球傘帶回家

  四、結束

  活動反思

  每一次游戲,都是孩子快樂的時光;每一次游戲,都是孩子學習的過程。

  《快樂蹴鞠》從一開始對蹴鞠的了解,到制定蹴鞠游戲的規則,以及玩蹴鞠時的角色分工,都是孩子主動參與、共同完成的,讓我看到了幼兒在學習與游戲過程中的積極主動性,更感受到了孩子們圍繞“蹴鞠”活動所收獲的成長,我認為這就是“玩中學 學中玩”的價值體現。

  今天的《快樂蹴鞠》游戲中,球員們積極參與、不怕困難(有一個球員摔倒了,馬上站起來,拍拍身體,笑了笑,繼續完成比賽)、堅持完成蹴鞠游戲的體育精神;踢球時各隊球員的協作意識也逐漸提高了,知道在踢蹴鞠的過程中將球傳給自己的隊友,共同完成踢球—傳球—進球得分的過程;每個環節的小結,幼兒都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自己的表現(自己在團隊的協作過程中表現的怎樣),以及踢蹴鞠時發現的問題(例如:球老是踢出界,怎么辦?),請同伴一起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球快要出界的時候,球員轉個身到球的對面,把球往界內踢回去,這樣就能減少球的出界率)。表明孩子們在踢蹴鞠的過程中,不是一味地向老師尋求幫助,而是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每次游戲都會有新的問題產生,但是我相信孩子有了前期的經驗,一定會借助已有的方法,用自己的眼睛發現問題,用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而我,也要做一個會觀察、敢放手的老師,真正地了解孩子、相信孩子。

《游樂場》教案 篇5

  背景說明:

  20xx年12月份,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座談會在南安市召開,該市提供了四所小學讓與會代表參觀考察,蓬島中心小學是其中一所。該校地處偏遠山區,交通較不方便,屬于經濟較不發達地區。但在聽課的過程中,許多聽課者都對山區學生的思維活躍、勇敢大方感到驚喜,有一位外地的聽課者激動地說:這些孩子真不像是山區的孩子。我們為山區學生在課改中得到良好發展而感到欣慰,更加堅定了課改的信心。本文選取該校郭秋菊老師上的《游樂場》一課做為案例,與各位同行分享。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教師播放歌曲《小火車》,學生快樂地拍手跟唱。

  2、師生談話。

  師:同學們到過游樂場嗎?玩過什么,玩得怎樣?

  生1:我玩過空中纜車,坐在上面就好象要飛上天了。

  生2:我玩過碰碰車那才更有趣呢,一不小心撞到一起,心都快跳出來了。

  師:同學們玩得真高興,今天我們一起到游樂場玩一玩,好嗎?(貼上掛圖)

  3、觀察掛圖,了解信息。

  學生觀察后同桌交流。

  學生匯報

  生1:我看見了一列火車有9節,每節能坐4人。

  生2:我看到了碰碰車有4 輛,每輛坐2 人,但還有一輛沒人坐。

  生3:我知道了票價,小火車每人3元,碰碰車每人5元。

  生4:我知道了火車下面的輪子,每節車廂下有4個輪子。

  二、合作交流

  師:圖中有許多用我們學過的乘、除法解決的數學問題,你們能把它們找出來嗎?生:(非常自信地)能。

  師:現在老師想請同學們同桌合作,你問我答,比一比,看誰提的問題多?

  學生同桌互相提問題互答,師巡視指導。

  匯報:(匯報時學生也是同桌合作,一問一答,教師板書算式。)

  同桌1:我們要提乘法問題,每節車廂坐4人,9節可以坐幾人? 49=36(人)

  同桌2 :每輛碰碰車能坐2 人,3輛坐幾人?23=6 (人)

  同桌3:每張小火車票3元,15元可以買幾張?153=5

  北師大版第三冊《游樂場》教學案例

  第一范文網cn-teacher 作者:Siny 20xx-10-13 下午 09:50:24 1984

  教案摘要: ( )只小杯呢?為什么?生1:我覺得是2杯,因為2只小杯的水剛好是1只大杯。生2:我也覺得是2杯,因為1只小杯等于1只大杯的半杯,2只小杯就是1大杯了。生3:對。小杯6只,大杯3只,2只小杯分為1大杯,剛好分成了3大杯。生4:我能用個式子表示:63=2 四、學會評價1、師:你們說說,今天誰能坐上進步快車了,為什么?生1:我覺得同學可以,因為今天他的想法很特別。生2:我覺得

  (張)

  同桌4:每張碰碰車票要5元,20元能買幾張?205=4(張)

  同桌5:我有不一樣的,每節車廂下有4 個輪子,7節車廂有幾個輪子呢?47=28(個)

  同桌6:我也有不一樣的,坐在火車上的人每人有2只眼睛,我看到8只眼睛,請問坐在火車上的有幾人?82=4(人)

  師(及時表揚):你能注意到人的身上也有數學問題,真不錯。

  生5:我想提問自己:每輛碰碰車上有2個轉向燈,4輛共有幾個?24=8(個)

  生6:我想考考老師,每張碰碰車票要5元,60元能買幾張?

  師:(疑惑)誰來幫幫老師呢?

  生7:我來,只要605就行了,605=12(張)因為10個5是50,2個5是10,50加10等于60,所以是12張。(有幾個學生小聲說這是三年級才學的。)

  師:這位同學能夠開動腦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沒學過的問題,真是太棒了。

  三、應用拓展

  1、練一練1題

  (1)學生獨立完成后進行反饋,進行自評,全對的自己加3顆星。

  2、練一練第2題

  生獨立完成后模仿表演講解。

  師:你們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我還能提出不一樣的問題,每盒4元,36元能買幾盒?請同學回答。

  生:364=9(盒)

  生2:我也能,我花了18元,小兔花了8元,我花的錢是小兔的幾倍?我考考同學。

  生3:188= (想了又想)我覺得他的這個問題有問題,我覺得不能做。

  生4:能做,188=3 6

  生5:不對不對,應該是188=22

  (學生討論開了,到底等于幾倍呀?倍數能有余數嗎?)

  師:188=3 6 你怎么想的呢?

  生4:因為38=24,18元只要加上6元就夠了。

  生5:不對,188=3 6 的話,38=24,24>18了,所以188=2 2,因為28=16,18-16=2了。(許多同學都說對,應該這樣。)

  師:對。188=2 2,不過,生4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同學敢于爭議,說明同學都能積極思考問題,有余數的除法,我們以后還會繼續學習。

  3、練一練第3題

  師:一只大杯能倒滿( )只小杯呢?為什么?

  生1:我覺得是2杯,因為2只小杯的水剛好是1只大杯。

  生2:我也覺得是2杯,因為1只小杯等于1只大杯的半杯,2只小杯就是1大杯了。

  生3:對。小杯6只,大杯3只,2只小杯分為1大杯,剛好分成了3大杯。

  生4:我能用個式子表示:63=2

  四、學會評價

  1、師:你們說說,今天誰能坐上進步快車了,為什么?

  生1:我覺得同學可以,因為今天他的想法很特別。

  生2:我覺得同學可以,因為他特別積極,平時他老做小動作,今天他沒有了。

  生3:我覺得自己也行,因為今天,我說出了別人沒有想到的問題了,而且可以自己解決。

  生4:我想請大家原諒我,因為剛才上課,我沒注意了同學的提問所以回答不出來了。

  師:下次,你可得改正了,大家原諒他嗎?

  生:原諒。也可以坐進步快車,因為他敢于承認錯誤。

  2、伴著優美的音樂,受到表揚的學生組成一列小火車,在教室里行走,其他學生拍手加油。

  3、教師小結:希望其他同學向這些同學學習,相信班上每個同學都能坐上進步快車。

《游樂場》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拼擺圖形,使幼兒感受圖形的組合及變化,體驗圖形面積的守恒。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力和判斷力。

  活動準備

  1、正方形盒子每人一個,不同形狀的圖形每人一份。

  2、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圖紙,同數量的三角形每人一套。

  3、拼擺記錄圖四張,組合圖案兩三張,粘板四塊。

  活動過程

  一、給“游樂場”鋪地板。拼擺各種不同形狀的小圖形,感受圖形的組合與變化。

  1、人手一筐小圖形,幼兒拼成大的正方形。

  2、提問:你用了幾個什么樣的圖形成了一個大的正方形?

  3、教師展示幼兒的操作結果,感受圖形的組合。

  總結:小朋友用不同數量、不同形狀的圖形都拼成了一樣大的正方形,真能干!

  4、幼兒給“游樂場”鋪地板。

  二、給“游樂場”建大門。用四個三角形拼成不同的形狀(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其形狀不同,但大小一樣,體驗圖形守恒。

  1、幼兒用四個三角形分別拼成長方形和正方形。

  請個別幼兒上前演示,說出用什么拼成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它們一樣大么?

  2、幼兒交換材料再次操作,感受圖形守恒。

  問:拼的圖形一樣大么?為什么?

  教師總結:小朋友用了同樣的四個三角形拼成了長方形,又拼成了正方形,形狀變了,但大小沒有變,它們是一樣大的。

  3、再次用同樣的四個三角形拼三角形和梯形,幼兒交流討論進一步感受圖形守恒。

  問:三角形、梯形、長方形、正方形一樣大么?為什么?

  4、總結:四個不同的圖形都是用同樣的四個三角形拼成的,它們是一樣大的。

  三、游戲:“考眼力”,鞏固強化理解圖形的守恒。

  1、出示由三角形拼成的一個圖案,幼兒觀察說出像什么?是由幾個三角形拼成的?

  2、幼兒在另兩副圖中找出與一圖大小一樣的圖案,幼兒交流討論說出原因:為什么一樣大?

  四、給“游樂場”鋪小路。小組合作,商量拼擺出漂亮的造型。

  1、展示作品,幼兒說出自己創造是什么?用什么拼成的?

  2、給“游樂場”鋪小路。

  五、在“游樂場”玩一玩,結束活動。

《游樂場》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畫長直線,復習畫短直線的畫法,鞏固握筆

  2.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游樂場場景范圖游戲區范例幼兒練習紙

  活動過程:

  1.教師以游戲形式引題,激發幼兒參與興趣

  2.帶領幼兒參觀場景,了解各游戲區的游戲內容

  小兔射擊小貓釣魚放氣球吃糖葫蘆

  3.教師講解游戲區的繪畫要求及活動要點

  l畫長直線的要快,對準目標,一次性畫直

  l保持手及衣物的整潔

  4.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引導幼兒自選內容畫畫,完成后可以到其他區繼續練習

  5.評價

  l欣賞幼兒作品,講解:說一說:你是怎么畫的?

  l進一步強調畫長直線要直手要穩,一次性畫完

《游樂場》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把自己玩過、看過的游樂場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想象,大膽地選用多種形式、多種顏色表現游樂場。

  3、引導幼兒用豐富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繪畫內容。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美術》每人一本,油畫棒每人一盒。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自然切入主題。

  1、回憶游樂場景物。

  你去過游樂場嗎?游樂場有什么好玩的?你最喜歡玩游樂場的`什么?你還想玩什么?(游樂場里有很多好玩的東西,象過山車、摩天輪都是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玩的游樂機,小朋友還想在游樂場玩到更多好玩的。)

  2、鼓勵幼兒設計新的游樂場。

  你希望有一個怎樣的游樂場?(引導幼兒把自己的設想講出來)

  二、交代作業主題。

  今天我們就來當設計師,設計一個漂亮好玩的游樂場。

  三、幼兒作業,老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設計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游樂場,啟發幼兒合理布置畫面,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

  四、展示幼兒作品,講評。

  1、請個別畫面內容豐富的幼兒到集體前面“說畫”。

  2、老師總結評價。

  五、引導幼兒相互欣賞、評價作品。

《游樂場》教案 篇9

  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座談會在我市召開,我市提供了四所小學讓與會代表參觀考察,蓬島中心小學是其中一所。該校地處我市偏遠山區,交通較不方便,屬于經濟較不發達地區。但在聽課的過程中,許多聽課者都對山區學生的思維活躍、勇敢大方感到驚喜,有一位外地的聽課者激動地說:“這些孩子真不像是山區的孩子。”我們為山區學生在課改中得到良好發展而感到欣慰,更加堅定了課改的信心。本文選取該校郭秋菊老師上的《游樂場》一課做為案例,與各位同行分享。

  過程描述:

  一、創設情境

  1、教師播放歌曲《小火車》,學生快樂地拍手跟唱。

  2、師生談話。

  師:同學們到過游樂場嗎?玩過什么,玩得怎樣?

  生1:我玩過空中纜車,坐在上面就好象要飛上天了。

  生2:我玩過碰碰車那才更有趣呢,一不小心撞到一起,心都快跳出來了。

  師:同學們玩得真高興,今天我們一起到游樂場玩一玩,好嗎?(貼上掛圖)

  3、觀察掛圖,了解信息。

  學生觀察后同桌交流。

  學生匯報:

  生1:我看見了一列火車有9節,每節能坐4人。

  生2:我看到了碰碰車有4 輛,每輛坐2 人,但還有一輛沒人坐。

  生3:我知道了票價,小火車每人3元,碰碰車每人5元。

  生4:我知道了火車下面的輪子,每節車廂下有4個輪子。

  ……

  二、合作交流

  師:圖中有許多用我們學過的乘、除法解決的數學問題,你們能把它們找出來嗎?生:(非常自信地)能。

  師:現在老師想請同學們同桌合作,你問我答,比一比,看誰提的問題多?

  學生同桌互相提問題互答,師巡視指導。

  匯報:(匯報時學生也是同桌合作,一問一答,教師板書算式。)

  同桌1:我們要提乘法問題,每節車廂坐4人,9節可以坐幾人? 4×9=36(人)

  同桌2 :每輛碰碰車能坐2 人,3輛坐幾人?2×3=6 (人)

  同桌3:每張小火車票3元,15元可以買幾張?15÷3=5(張)

  同桌4:每張碰碰車票要5元,20元能買幾張?20÷5=4(張)

  同桌5:我有不一樣的,每節車廂下有4 個輪子,7節車廂有幾個輪子呢?4×7=28(個)

  同桌6:我也有不一樣的,坐在火車上的人每人有2只眼睛,我看到8只眼睛,請問坐在火車上的有幾人?8÷2=4(人)

  師(及時表揚):你能注意到人的身上也有數學問題,真不錯。

  生5:我想提問自己:每輛碰碰車上有2個轉向燈,4輛共有幾個?2×4=8(個)

  生6:我想考考老師,每張碰碰車票要5元,60元能買幾張?

  師:(疑惑)誰來幫幫老師呢?

  生7:我來,只要60÷5就行了,60÷5=12(張)因為10個5是50,2個5是10,50加10等于60,所以是12張。(有幾個學生小聲說這是三年級才學的。)

  師:這位同學能夠開動腦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沒學過的問題,真是太棒了。

  ……

  三、應用拓展

  1、練一練1題

  (1)學生獨立完成后進行反饋,進行自評,全對的自己加3顆星。

  2、練一練第2題

  生獨立完成后模仿表演講解。

  師:你們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我還能提出不一樣的問題,每盒4元,36元能買幾盒?請××同學回答。

  生:36÷4=9(盒)

  生2:我也能,我花了18元,小兔花了8元,我花的錢是小兔的幾倍?我考考××同學。

  生3:18÷8= (想了又想)我覺得他的這個問題有問題,我覺得不能做。

  生4:能做,18÷8=3 …… 6

  生5:不對不對,應該是18÷8=2……2

  (學生討論開了,到底等于幾倍呀?倍數能有余數嗎?)

  師:18÷8=3 …… 6 你怎么想的呢?

  生4:因為3×8=24,18元只要加上6元就夠了。

  生5:不對,18÷8=3 …… 6 的話,3×8=24,24>18了,所以18÷8=2 …… 2,因為2×8=16,18-16=2了。(許多同學都說對,應該這樣。)

  師:對。18÷8=2 …… 2,不過,生4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同學敢于爭議,說明同學都能積極思考問題,有余數的除法,我們以后還會繼續學習。

  3、練一練第3題

  師:一只大杯能倒滿( )只小杯呢?為什么?

  生1:我覺得是2杯,因為2只小杯的水剛好是1只大杯。

  生2:我也覺得是2杯,因為1只小杯等于1只大杯的半杯,2只小杯就是1大杯了。

  生3:對。小杯6只,大杯3只,2只小杯分為1大杯,剛好分成了3大杯。

  生4:我能用個式子表示:6÷3=2

  ……

  四、學會評價

  1、師:你們說說,今天誰能坐上進步快車了,為什么?

  生1:我覺得××同學可以,因為今天他的想法很特別。

  生2:我覺得××同學可以,因為他特別積極,平時他老做小動作,今天他沒有了。

  生3:我覺得自己也行,因為今天,我說出了別人沒有想到的問題了,而且可以自己解決。

  生4:我想請大家原諒我,因為剛才上課,我沒注意了××同學的提問所以回答不出來了。

  師:下次,你可得改正了,大家原諒他嗎?

  生:原諒。也可以坐進步快車,因為他敢于承認錯誤。

  2、伴著優美的音樂,受到表揚的學生組成一列小火車,在教室里行走,其他學生拍手加油。

  3、教師小結:希望其他同學向這些同學學習,相信班上每個同學都能坐上進步快車。

  案例評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除法》中的一個課題,是在學生已學了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上的一節乘除綜合練習課。教材創設了一個“游樂場”圖畫情境,意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堂課也許不是完美的,但卻是精彩的,因為在課堂上出現了許多動態生成的亮點,學生的個性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筆者認為,這一節課的精彩,源自于教師留給了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

  一、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

  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是一個由學生親自參與、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學生有了問題,才會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會有創新,才會有發展。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很重視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觀察掛圖提數學問題,同桌互考。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經歷了“尋找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判斷正誤”的思維過程,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而且學生很注意提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涉及的信息較多,這說明學生的開放思維發展比較好,這也是學生創新意識萌發的基礎。在解決問題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做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如“一只大杯能倒滿幾只小杯”學生能從多個角度進行思維。可以說,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矛盾沖突層層深入,思維碰撞時時激起,創新火花常常閃現,課堂的生命活力得以煥發。

  二、留給學生交流的空間。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待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為實現有效的探究,教師必須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創設有利于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給學生留出充分交流的空間。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很重視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比如,同桌互提問題,你問我答,然后在全班進行交流,學生交流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提出并解決的數學問題近20個。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學會傾聽別人的想法,學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學會分析他人的做法,這也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的培養。另外,對于學生有爭議的問題“倍數能有余數嗎?”,教師不是簡單地做裁判,而是當做學生的交流載體,引發學生爭論。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顯得非常活躍,智慧的火花隨時迸發,可以說,交流是創造思維有力的催化劑。

  三、留給學生評價的空間。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 我,建立信心。在本課教學中,教師留給學生評價的空間,把評價的主動權下放給學生。比如,讓學生在計算反饋后,根據要求給自己加加星;在反思總結階段,利用“誰能坐上進步快車,為什么”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他評、自評,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學會鼓勵他人、欣賞自己。更難能可貴地是,當生4說出自己的缺點后,其他學生能以寬容的態度原諒他。我們可以想象,“進步快車”如果能夠持之以恒地出發,對于這個班級每個學生學習和人格的發展都會有很大幫助的。

  可以說,課前教者的精心設計,為本課的精彩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但更重要的是,課中教者的二度設計,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把學習的空間留給學生,只在適當的時候設疑、引導、點評,和學生組成了學習共同體,真正實現“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定位,為學生的精彩互動創設了廣闊的空間。

《游樂場》教案 篇10

  目的:

  1、 通過游戲較熟練地分辨單數、雙數、并知道單數、雙數的排序規律。

  2、 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準備:

  1、 小玩具若干,1-10 的點卡1套,1-10的數卡1套。

  2、 不同顏色的墊子兩塊。

  過程:

  1、 第一次游戲,復習10以內單數、雙數。

  ①今天,我們來玩“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游戲規則跟以前的有點不同。請小朋友仔細看、仔細聽。

  ②教師扮老狼,報1點鐘、3點鐘、5點鐘時回頭,報2點鐘、4點鐘、6點鐘時不回頭。

  ③提問:游戲規則有什么變化?老狼什么時候回頭?什么時候不回頭?

  ④根據幼兒回答,教師把數卡分放在兩塊墊子上,請幼兒找出“老狼”回頭的規律。

  ⑤游戲1-2遍。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即雙數整點時跟著“老狼”走,單數整點時不動。

  2、 第二次游戲,練習較正確、迅速地分辨10以內的單數、雙數。

  ①介紹新的游戲規則:“老狼”在回答時間的同時,任意抽取一張10以內的數字卡片,如抽出的是雙數,幼兒就找一個朋友相抱;如抽出的是單數,幼兒則單獨站立不動。

  ②游戲2-3遍,要求幼兒逐步加快速度分辨單數、雙數。

  3、 第三次游戲,感知單數、雙數的.排列規律。

  ①介紹新的游戲規則:教師扮老狼,幼兒分成紅、綠兩隊進行比賽。“老狼”在回答的同時迅速翻出卡片,兩隊幼兒搶答是單數還是雙數,并派代表按照“老狼”的要求來翻卡或回答問題。師幼共同檢驗正確與否,翻對或回答正確者即可得到一個小玩具。

  ②出示1-10的數卡,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在幼兒了解其排列順序后將其反扣在墊子上。游戲開始,教師逐一提出要求:翻出所有的單數;翻出所有的雙數;翻出比×大的單(雙)數;翻出比×小的單(雙)數;有沒有比10大的雙數,有沒有比9大的單數,有沒有比1小的單數,等等。

  ③“老狼”翻出一張卡片,問幼兒:它的小鄰居是幾?大鄰居呢?它們是單數還是雙數?

  ④統計玩具數量,確定游戲勝負。

《游樂場》教案 篇11

  觀察對象:

  大班幼兒——樂樂

  年齡段/班:

  大班

  觀察背景:

  大班孩子對“游樂場”的觀察已非常細致,對自己所要拼搭的主題有不同的想法和規劃,如何拼搭“小吃店”、“大型玩具”、“亭子”、“搖馬”、“滑梯”等,并將這些事物合理的布局在場景的適宜位置,考慮到入口、出口,需具備這方面的生活體驗,且所拼搭作品的應具穩定性。

  觀察目標:

  1.能運用“對稱”的方法表現作品,找到事物之間的聯系。

  2.能將藝術活動中的內容滲透到建構活動中,布局裝飾整個“游樂場”。

  3.能拼搭出“游樂場”的器械和相應建筑物,合理布局“游樂場”。

  觀察過程:

  今天拼搭的主題是“游樂場”,在今天的區域活動中,樂樂選擇了“結構區”,樂樂選擇了一個中等大小的圓形木塊放在了墊子的一個角落,又選擇了一些小的圓柱形積木沿著圓形的邊緣進行拼搭,邊搭邊說:“我最喜歡游樂場里的小吃店…”,然后在圓形的中間放了一個更大一些、高一些的圓柱形,最后在圓柱形上方加上了一個半圓形的積木。

  接著樂樂又在“小吃店”的附近用一條長方形的木條和三個一樣大小的拱形積木拼搭出了一個像小橋形狀的東西,我問樂樂:“這是橋嗎?”樂樂說:“不,這是一個連環滑梯。”樂樂指著身后已經用兩個小拱形和一小塊長方形拼搭好的造型說:“這個就是一座小橋。”接著樂樂選擇了兩塊一樣大小的半圓形木塊對稱拼搭在“小吃店”的面前,說著:“這是入口,吃東西的人可以從這里進來。”還用一個方形的小木條將“小吃店”與半圓形接在一起,在“小吃店”的屋頂上加上了一個小的圓柱形,又在“小吃店”的附近用一個圓柱形、一個半圓形、一個小的三角形拼搭出了類似“房子”的造型,還說著:“這是賣冰激凌的店。”“游樂場里還有小搖馬”,說著樂樂用兩個相同大小的半圓形相對拼接成一個圓形,在中間放上了一個小三角形,并且搖了一搖,說“小搖馬搖起來了”。

  在墊子的另一邊一塊長條形的木塊和一塊大的拱形積木搭出了大橋,在大橋邊用大的、小的拱形積木搭出了“亭子”的底座,在中空的部分用許多快長條形積木緊挨著豎起來搭成了“亭子”的中間部分,最后用一條較長的木條、一條短一些的積木和一個更小一些的三角形組合拼搭成了“亭子”的頂,樂樂說:“這是一個池塘,可以到亭子里玩,出來后走上這座橋就到了草地上。

  隨后,樂樂用一些相同大小的方形木條組合成放射狀,中間還有一根豎起來的木條,我問樂樂這是什么,樂樂說:“這是游樂場里的大型玩具”。還在“游樂場”里擺放了許多花型插塑玩具,嘴里還說著:“開花咯”。

  觀察分析與反思:

  樂樂對“游樂場”的觀察非常的細致,對自己要拼搭的主題有想法、有規劃,例如要拼搭“小吃店”、“大型玩具”、“亭子”、“搖馬”、“滑梯”,還將這些事物都合理的布局在墊子的適宜位置,考慮到了人們的入口、出口,說明樂樂有很多這方面的生活體驗,所拼搭作品的穩定性很好,知道要把大的積木搭建在下面、小的積木搭建在上面,并且從作品中看到了樂樂將“對稱”的方法也表現在了作品中,說明樂樂能夠找到事物之間的聯系,能將藝術活動中的內容滲透到建構活動中,最后還用彩色的小花裝點了整個“游樂場”,讓樂樂的建構作品儼然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說明樂樂的`建構不僅有布局的考慮還有色彩的考慮,用自己的小手搭建出了心中最喜歡的游樂場的樣子。樂樂喜歡拼搭這樣場景式的作品,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作為教師應將鼓勵樂樂繼續嘗試拼搭不同的生活場景,如:商場、動物園、游泳池等等。

  在搭建獨立的小的建筑物的基礎上,引發樂樂對搭建更加大型建筑物的思考。從搭建的方法上來看,樂樂已經學會了簡單壘高,也發現了可以用小的圖形拼搭成一個大的完整圖形。在之后的活動中將引導樂樂嘗試壘出層數更多的建筑,將對稱的方法也運用到拼搭里。

《游樂場》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了解下雨的時候周圍事物的變化。

  2、利用各種工具表現出雨的聲音和形狀。

  活動準備 蠟筆, 圖畫紙, 報紙. 豆子, 搓衣板, 染料, 酒精, 尖銳的東西

  活動過程

  [導入]

  1、通過唱“下雨歌”這首歌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

  淅瀝淅瀝嘩啦嘩啦,雨下來了,

  我的媽媽拿著傘來接我。

  淅瀝淅瀝嘩啦嘩啦,啦啦啦啦。

  [展開]

  1、談一談在下雨天里你有什么經歷

  在下雨天里你有什么經歷?

  下雨的時候你干了什么事情?

  下雨的時候你的心情怎么樣?

  2、聽過下雨的聲音后用各種方法模仿出雨滴的聲音。

  現在仔細地聽下雨的聲音。

  下雨聲音聽起來怎么樣?

  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直接模仿出下雨的聲音呢?

  (用筷子劃搓衣板制造出雨聲, 往空瓶子里裝豆子然后搖晃制造出雨聲, 把報紙揉成一團然后撕碎制造出雨聲。)

  3、用擦,刮的方式表現出雨中的景色。

  ① 用各種顏色的`蠟筆涂完之后,用黑色的蠟筆再重新涂一遍。

  ②用尖銳的東西刮刮涂有黑色蠟筆的地方表現出下雨時的場景。

  4. 用準備的材料表現出下雨天里的游樂場

  如果要表現出雨天里的游樂場需要哪些材料呢?

  利用這些染料要用什么方法畫出雨天里的游樂場呢?

  畫出雨天里的游樂場。

  ① 在游樂場里涂上厚厚的染料。

  ② 在染料晾干之前,用棉布蘸上酒精涂在畫上。

  [結尾]

  1、讓孩子們把自己做的作品向朋友們介紹。

  2、總結活動。

《游樂場》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嘗試練習側步行走,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及快速反應能力。

  2、能合作擺放器械,積極、主動的參與游樂場游戲,體驗運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玩過各類小型體育游戲活動和氣球傘的經驗。

  2、紙棒、紙球、紙板、小簍、起、氣球傘、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來到活動場地。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到了游樂場,讓我們一起說:你開心、我開心,游樂場里最開心,耶!那游樂場里有哪些游戲呢?"(幼兒回答:跳紙板、趕小豬、移位接棒、拋接球)

  請幼兒一起參與布置場地,聽音樂開始游戲。

  二、幼兒嘗試練習側步行走。

  1.幼兒聽信號"1、2、3"的游戲。

  (1)請幼兒說說"1"怎樣?"2"怎樣?"3"呢,并說出游戲規則。

  (2)幼兒正面向老師游戲1次。

  (3)幼兒背對老師游戲1次。

  2.幼兒模仿小動物聽信號玩"1、2、3"的游戲。

  師:"我們還可以怎么來玩這個游戲?學什么小動物?"

  (1)幼兒提議,模仿游戲一次。

  (2)幼兒自選小動物,模仿游戲一次。

  3.幼兒練習側步行走。

  師:"請一個小朋友來做一做剛才你是學的'小動物。"

  (1)請模仿"螃蟹側行"的幼兒示范動作,其他幼兒觀察。

  (2)大家嘗試"螃蟹側行",體驗動作。

  (3)師生共同討論"側步行走"的動作要領。

  (4)幼兒再次嘗試體驗動作。

  (5)集體游戲:"螃蟹1、2、3"。

  三、師幼共同玩太陽氣球傘的游戲。

  1.出示氣球傘

  師:游樂場里有一個又大又漂亮的太陽氣球傘,小螃蟹們快來,我們一起和氣球傘做游戲好嗎?(邀請客人老師共同參加活動)

  2.小螃蟹和太陽氣球傘做游戲

  (1)爬到氣球傘上

  (2)讓氣球傘轉起來

  (3)鉆進氣球傘里

  (4)再次把氣球傘轉起來

  (5)卷起氣球傘帶回家

  四、結束

《游樂場》教案(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精彩源自留給“空間” ――《游樂場》教學案例分析(通用5篇)

    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座談會在我市召開,我市提供了四所小學讓與會代表參觀考察,蓬島中心小學是其中一所。該校地處我市偏遠山區,交通較不方便,屬于經濟較不發達地區。...

  • 游樂場(通用12篇)

    教學內容 教材第86-87頁。教學目標1、讓學生學習運用6-9的乘法口訣進行乘除法的綜合運算,能夠進一步運用乘法口訣求商。2、讓學生認真觀察,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 游樂場

    教學內容 教材第86-87頁。教學目標1、讓學生學習運用6-9的乘法口訣進行乘除法的綜合運算,能夠進一步運用乘法口訣求商。2、讓學生認真觀察,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 去游樂場  教學設計(北師版三上)

    去游樂場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的情境,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 “去游樂場”教學實錄及反思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結合具體的情況,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 北師版第五冊《去游樂場》說課設計及教學設計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數學第五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本節主要內容是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是在學習百以內兩位數乘一位數口算乘法和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 精彩源自留給“空間” ――《游樂場》教學案例分析

    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座談會在我市召開,我市提供了四所小學讓與會代表參觀考察,蓬島中心小學是其中一所。該校地處我市偏遠山區,交通較不方便,屬于經濟較不發達地區。...

  • 《游樂場》教學案例、反思及評析

    一、教學內容 第八單元“除法” 二、教學目標 1.在生動的情境中,讓學生學會運用乘除法的綜合知識提出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讓學生感知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 《游樂場》教學實錄與反思

    一、教材內容: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上冊82-83頁的內容,題目是“游樂場”。二、教材分析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對除法含義有了初步的體會,學會了用2-9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和用2-5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西县| 苏州市| 开平市| 镇远县| 关岭| 鸡泽县| 孟津县| 岐山县| 绍兴市| 衡东县| 定日县| 英吉沙县| 黑龙江省| 庆云县| 屯昌县| 甘泉县| 昌都县| 毕节市| 理塘县| 临桂县| 屯昌县| 古田县| 全椒县| 松阳县| 木兰县| 伊宁市| 剑河县| 宁国市| 吉木乃县| 巫山县| 海阳市| 枞阳县| 连山| 宝鸡市| 高青县| 青铜峡市| 个旧市| 乳山市| 明水县| 叶城县| 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