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活動:為什么(精選3篇)
大班音樂活動:為什么 篇1
活動目標:
1. 借助圖片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 能用提問的語氣歌唱,學習唱好附點音符和休止符的樂句。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
難點:能唱好附點音符和休止符的樂句。
活動準備:
根據歌詞內容制作的ppt一份。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最后一學期》。
1. 教師:上次我們學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叫《最后一學期》,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帶領幼兒復習歌曲2遍,提醒幼兒聲音響亮,注意引導幼兒唱好十六分音符和切分音的樂句。)
2. 教師:小朋友真棒,都知道了要努力學習本領,這樣才能學到知識。
二、借助圖片理解歌曲內容,初步熟悉歌曲內容。
1. 出示圖片:小魚、小鳥、星星和冰塊,引起幼兒傾聽興趣:
教師:誰來了?(個別幼兒說說圖片內容如:小鳥來了……)
教師:你們知道小魚兒為什么會在水里游?小鳥兒為什么飛得高嗎?歌中會告訴你的。(引起幼兒傾聽的興趣。)
2. 教師范唱歌曲《為什么》,幼兒認真傾聽,并組織幼兒進行交流。
(1)教師:歌中唱了些什么?如果你想知道這些秘密應該怎么做呢?
(2)鼓勵幼兒結合歌曲內容進行交流,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總結成歌詞,并帶領幼兒一起有節奏的練念。
(3)幼兒第一次傾聽可能不能夠一下子將歌詞反饋出來,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可多安排幾次。
3.組織幼兒完整練念歌詞:
(1)第一遍: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練念。
(2)第二遍:引導幼兒自己看著圖片練念,教師進行適當的幫助。
(3)第三遍:引導幼兒用響亮的有節奏的練念,同時教師可配上相應的鋼琴伴奏。
三、組織幼兒學唱歌曲,引導幼兒學習用提問的語氣歌唱,并引導幼兒唱好附點音符和休止符的樂句。
1. 教師:我剛才已經聽到有一些能干的小朋友已經會跟著音樂唱出來了,我們一起 試試吧!
2. 組織幼兒初步學唱歌曲,能夠自己將歌詞和音樂匹配起來:
(1)第一遍:引導幼兒自己跟著音樂試著唱出來。如有困難教師可適當幫助。
(2)第二遍:引導幼兒用響亮的聲音演唱歌曲。
(3)第三遍:引導幼兒要跟上鋼琴伴奏,不搶拍、不脫拍。
3. 引導幼兒唱好附點音符和休止符的樂句。
教師將有附點音符和休止符的樂句單獨帶領幼兒進行練習,可以采取教師范唱、小朋友范唱、引導幼兒傾聽鋼琴伴奏、引導幼兒邊拍手邊唱等方式,幫助幼兒唱好這幾句樂句。
4. 組織幼兒完整演唱該歌曲:
第一遍:組織幼兒集體演唱,重點提醒幼兒唱好附點和有休止符的樂句。
第二、三遍:引導幼兒分組唱,給幼兒休息和相互欣賞的機會。
四、延伸活動。
教師:你喜歡歌中提問的孩子嗎?
我也喜歡歌中動腦筋的孩子,想剛才我們學過的兒歌中的李苗苗,下次我們也要來學一學他們,將自己想問的問題提出,并且把這些問題編到歌中去好嗎。
大班音樂活動:為什么 篇2
活動目標:
1、據樂曲的結構做擺造型、敲鼓等動作。
2、感受理解故事內容,體驗演奏的快樂。
3、體會手鼓和主人公的關系,表達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1、鼓的知識經驗:部分鼓的認識、欣賞打鼓表演或自己有打鼓經驗。
2、音樂:《掀起你的蓋頭來》、《假如愛有天意》
3、手鼓數個、故事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出主題
提問:小男孩的名字叫什么?他旁邊的是誰?
二、講述故事,引出音樂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爸爸的手鼓》。
師:我給大家帶來了一段音樂,請仔細聽一聽。
提問:楷楷和爸爸生活在哪里?楷楷為什么喜歡小山村?
剛剛老師拍手鼓拍哪里呀?
2、我們來試一試手鼓是不是很神奇。
小結:這段音樂讓你們感覺那么的快樂、開心。楷楷和爸爸在一起就是那么開心的。
二、播放音樂,講述故事
提問:孩子們聽著這段音樂看著這個場景,你覺得楷楷的心情是怎樣的?楷楷什么時候最想念爸爸?我們幫楷楷想一個好辦法吧!
三、出示圖片,觀察圖片
1、小紙條有什么秘密?
2、練習紅色、黃色拍手鼓的方式。
3、引出節奏圖譜,觀察有什么不一樣
四、完整演奏音樂
幼兒拿起手鼓與老師一起演奏音樂
五、活動延伸
節奏圖譜捉迷藏,隱藏一行圖譜請幼兒拿著手鼓拍打出來
大班音樂活動:為什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會用提問的語氣歌唱,并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附。
2、對探究科學、自然現象有濃厚的興趣。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初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既充滿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嘗試用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準備: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學會觀察、思考及提出問題,積極思維。
活動過程:
1、以提問的方式導入歌曲內容。
2、教師范唱兩遍歌曲。
3、理解歌詞:你聽到老師唱了什么?
4、學唱歌曲。
(1)整體跟唱,提醒幼兒注意唱歌時的語氣。
(2)重點知道唱好附點音符和八分休止附。
(3)完整練唱。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