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紛飛教案(通用3篇)
大雪紛飛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這樣一篇看似寫景抒情為主的,卻也蘊含著一種深意,在對南北雪景的描繪中,既飽含作者對往昔的懷念,也將自己對復雜政治形勢的思考與希望寄托在其中。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積累運用文中出現的生字詞;
(2)朗誦詩歌,感悟的內容;
(3)品析文中的兩幅雪景圖,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課文,學習借景抒情的表達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會作者對南北不同雪景中寄寓的精神內涵與意義。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朗讀詩歌,感悟的整體內容;
品析文中的兩幅雪景,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2、難點:學習借景抒情的表達技巧。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一年四季都是文走進魯迅先生筆下的《雪》。
(二)作者介紹:讓學生根據自己先前所學概括主要信息。
(三)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引導學生把握文中的字詞。
2、學生質疑,提出需要講解的字詞。
提示:磬(qìng)口脂粉奩(lián)灼灼(zhuózhuó)褪(tuì)盡
3、結合課后練習一,作者描寫了南北兩方的雪,請找出相關的段落。
明確:(1——3段)描寫江南的雪;(4—6段)描寫朔方的雪
4、請同學們結合文中的相關詞語,概括南北兩方雪的特點。
提示:江南的雪——滋潤美艷;朔方的雪——如粉,如沙,決不粘連
5、請學生自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
(1)女生朗讀描寫“江南的雪”的文字,要求:婉約、柔和、舒緩。
(2)男生朗讀描寫“朔方的雪”的文字,要求:激昂,富有氣勢。
(四)細讀探究:
1、作者描寫江南的雪,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的?
提示:雪野中的花,雪地里堆雪人的孩子等。
2、請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文字,對作者所寫的景物進行適當的賞析。
提示:
(1)第一段,寫雪野中的花,從顏色上去寫,如“血紅”、“白中隱青”、“深黃”、“冷綠”。
(2)第二段“像紫姜芽一般的小手”運用比喻,生動形象的體現了孩子們不畏嚴寒,快樂嬉戲的樣子。
此部分旨在引導學生通過文字,學會從修辭、感官、動詞、虛實等角度去把握景物的特點。
3、思考:除了“滋潤美艷”的特點,你還讀出了作者筆下江南的雪的哪些特點來?
提示:江南雪中蘊含著“春”的氣息,江南雪中飽含著歡樂的氛圍。
4、思考概括:你覺得作者對江南的雪飽含著一種怎樣的感情?
提示:喜愛,回憶中的溫馨與甜蜜。
6、請一位同學選取1——3段中的部分再讀,力求讀出感情。
7、請細讀描寫朔方的雪的文字,找出相關詞語作賞析。
提示:
(1)“奮飛”“燦燦的生光”“升騰”“旋轉”“閃爍”等動詞,表現了北方的雪下時磅礴大氣。
(2)“如包藏的火焰的大霧”運用比喻,寫出了日的照耀,一派冰天雪地白茫茫景象。
8、從作者的這段文字中,你覺得兩地的雪有什么不同?
教師概括:一種溫婉,一種有力量、
(五)拓展延伸:
思考:作者寫兩地的雪,僅僅是為了寫景么?有沒有別的用意?
提示:文末“1925年”的時間,引導學生學會知人論世。
此時引導學生了解本文的寫作時的“時代背景”————南方革命處于蓬勃發展的態勢,而北方的政治形勢仍然是一片茫然,作者渴望北方能像南方那樣開展如火如荼的革命運動。
(六)課文小結:
略
(七)作業布置:
今年我們家鄉也下了幾場大雪,有讓你印象特別深刻的雪景么?請你用文字描繪一下吧!
大雪紛飛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理解文章內容,感受雪后的美麗景色。
2、能力目標:領悟作者抓住特點描寫下雪景象和通過寫景及聯想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3、情感目標:體會大雪給人們帶來的喜悅心情,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領悟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特點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生說出風霜雨雪四種自然現象中最喜歡的現象及喜歡的原因,導入新課。
二、自學預習,感知本課學習任務。
三、理清文章的脈絡。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這場雪有什么特點?
四、深入學習課文,體會作者如何抓特點表達思想感情。
1、看錄相找出與課文相對應的部分,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并說出原因。
2、生讀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讀。
3、相互交流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談出自己的感受,做好匯報準備。
4、學生匯報。
5、學生講述自己所見過的最大的雪,談談當時的感受。
6、分析雪的作用及本課中作者的聯想。
五、激發情感,結束全文。
大雪紛飛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古詩,理解古詩的意境。
2、通過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習,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朗誦古詩。
教學難點:
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古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三角形、圓形、長條形各一個,課件。
教學方法:
愉快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圖
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小朋友這是什么?”
出示一個圓形提問:這是什么呢?
老師把它們拼成一幅圖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圓形、長條形拼成一個人在釣魚的圖片)
老師看了這幅圖就想起了唐代大師柳宗元寫的一首《江雪》你們想聽嗎?
2、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江雪》
3、這首古詩還有一幅美麗的畫呢,我們一起來看。(出示多媒體)
(1)你看見了什么?這幅畫上是什么季節?冬天會怎么樣?山上都是雪,小鳥怎樣了?(千山鳥飛絕)
(2)路上也沒有行人,天氣寒冷人們怎樣了?(萬徑人蹤滅)
(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誰呢?他穿著什么?帶著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獨釣寒江雪)
4、我們一起來看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古詩)
(1)小朋友,請你找一找在這首古詩中你認識哪個字寶寶?
(2)幼兒跟老師朗誦古詩2—3遍。(不同的方法朗誦)
(3)老師把這首古詩編成了一幅節奏圖:這是幾拍子的節奏?幼兒練習打二拍子的節奏。看節奏一邊拍手一邊朗誦古詩。
(4)我們聽著音樂來唱一唱這首古詩。
三、結束部分
1、幼兒操作:畫出這首古詩中你認識的字寶寶,畫出來給后面的'老師讀一讀,你讀的對不對,然后朗誦給老師聽,你會得到一顆五角星。
2、總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什么?
3、作業
把學會的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