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秋天教案(精選4篇)
幼兒園的秋天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是花草樹木變換的季節。在小朋友的周圍,都悄悄的發生著改變,孩子們會發現,樹葉變得金黃,草兒變黃了,也開了許多美麗的秋天的花,天氣涼了,人們也添上了各式各樣色彩鮮艷的秋服等許多問題。這所有的一些都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設計這個活動讓孩子們發現自然界中的色彩的變化,欣賞秋 天的美,感受秋天的美。提高孩子對美的鑒賞能力,陶冶幼兒的審美情趣。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詩歌,理解、感知詩歌所表現的秋天的多姿多彩。豐富詞匯:涼悠悠、絢麗多彩。
2、嘗試根據詩歌的句式結構展開想象,并用詩化的語言仿編詩歌。
3、感受作品的意境,體驗秋天的多彩景致帶來的美。
活動準備:
1、帶領幼兒觀察秋天的樹木、花朵、水果等景色和物品。
2、課件《秋天的顏色》。
活動過程:
一、教師根據幼兒已有經驗引導幼兒討論秋天的樣子。
今天,老師想考考小朋友們,你們不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那誰能起來告訴我你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的?
可結合幼兒的已有經驗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二、出示課件,引導幼兒理解、感知詩歌中秋天的多彩多姿。
1、展示課件,教師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小朋友們都知道秋天是什么樣子的,你們真棒。老師這里有一首好聽的詩歌,小朋友們想不想一起來聽聽詩歌里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小朋友要認真聽,老師一會兒有問題問小朋友們喲。
2、教師提問:
(1)在詩歌中,我在尋找秋天的時候都問了誰?
(2)小草、楓葉、菊花、松樹、大地都是怎么說的?為什么這么說?
(3)為什么說秋天是絢麗多彩的?
三、播放音樂,教師朗誦詩歌,請幼兒完整欣賞詩歌,并能嘗試和老師一起念出詩歌。豐富詞匯:涼悠悠、絢麗多彩。
1、在這一段的剛開始老師發現了一個好聽的詞:涼悠悠。小朋友發現了沒有?誰知道涼悠悠是什么感覺?誰上來表現一下感覺涼悠悠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小朋友們真棒。
除了這一個好聽的詞還有一個,小朋友們聽出來了沒有?絢麗多彩。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絢麗多彩是什么意思?你覺得絢麗多彩會是什么意思?
教師小結:絢麗多彩的意思就是各種各樣的顏色燦爛美麗。原來秋天有這么多的顏色。是不是很美?
2、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朗誦一下這首優美的詩歌?我們在念這首詩歌的時候要把秋天的美麗表現出來,語速要慢,我們一起試一試吧。
播放音樂進行襯托,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表現秋天的美麗。
四、幼兒根據詩歌的句式結構嘗試仿編,繼續尋找秋天里的色彩。
1、引導幼兒討論:
(1)秋天還有什么顏色?
(2)都是誰告訴我們的小朋友們能不能用詩歌里的話來說一說?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編出豐富的內容,并用詩化的語言表達。
3、請幼兒看圖示,在原詩歌的基礎上添加自己仿編的句子,播放音樂一起朗誦新編的詩歌。
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秋天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顏色,既有原有的綠色,也有各種五彩斑斕的顏色,讓人情不自禁的愛上秋天。
幼兒園的秋天教案 篇2
秋天是一個多彩的季節,也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漫山遍野紅葉飄飄,枝頭上下果實累累,小徑田間蟲鳥放歌,好一派迷人的金色美景。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一份獨特的饋贈,也是引導幼兒真切感受秋天的美好、親切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大好時機。
(一)環境創設
1、在活動室的主題墻上,用幼兒的作品布置“秋天的色彩”主題墻,將幼兒通過各種方式收集的彩色落葉、秋景圖片以及手工制作的花朵、云彩、葉子等進行不同形式的懸掛、擺放。
2、在美工區中投放顏料、海綿、一次性紙杯,按自己的搭配顏色表現秋天的景色。
(二)生活活動
1、帶領幼兒在自然角養殖不同品種的小盆菊花,每天去看一看菊花的生長和變化情況,討論關于菊花的話題,學習為菊花澆水、施肥。
2、告訴幼兒秋天是一個干燥、慢慢變涼季節,要及時、足量地喝水,及時添加衣服,防止受涼生病。
3、帶領幼兒到戶外去觀察秋天,說說秋天和夏天的不同,采集樹葉放到美工區中使用。
(三)家園聯系
1、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帶領孩子到大自然中觀察秋天的景物的變化,觀賞樹木花草的顏色,拍攝美麗的秋景,讓孩子在大自然的環境里充分感知。
2、請家長幫助搜集各種廢舊材料,放在區角中使用。
3、建議讓家長和小朋友一起回家多多了解關于秋天的小知識。
(四)教育活動
1、通過半日活動《找秋天》,讓幼兒感受秋天的特征,增進師幼、親子、同伴之間的情感交流,體驗一起秋游的快樂。
2、在語言活動《秋天的顏色》中,讓幼兒朗誦散文詩,理解、感受散文詩所表達的秋天的多姿多彩,并且根據散文詩的句式結構仿編單句散文詩。
3、科學活動《好玩的樹葉》,讓幼兒學習6的形成,理解5、6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4、音樂活動《落葉》,學唱歌曲,能唱準名及空拍。
5、美術活動《秋天的'樹林》,學習布團拓印和畫手形輪廓的方法作畫,嘗試用紅、黃、綠相間的色彩,表現秋天樹林色彩的變化。
(五)區域活動
1、美工區:《彩色的秋天》、《菊花朵朵開》,讓幼兒嘗試看步驟圖用紙杯制作“菊花”,發展涂色、剪、卷的手工技能,養成耐心、細致的做事習慣。
2、科學區:《美麗的菊花》、《樹葉的比較、分類、排序》,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感知菊花的基本外形特征,并用較形象的語言進行表述。
3、表演區:《小樹葉》,學習用連貫、舒緩和斷頓、跳躍的歌聲表達歌曲中“害怕”和“勇敢”的情緒,體會小樹葉愛大樹媽媽的情感。
4、閱讀區:《秋天真美》、《落葉》、《三間樹葉房子》,能較完整地講述秋游過程中發現美景和體驗,模仿散文中的句子進行創編。
總之,教師應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家長資源,組織豐富多彩的戶內外活動,讓幼兒充分感受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豐富并提升幼兒的相關經驗。
幼兒園的秋天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在感受歌曲的歡快節奏的基礎上,通過情緒、聲音的變化學習有感情地、連貫地演唱。
2、 能夠在歌曲的感染下情緒愉快的參加活動。
能夠在原有的節奏基礎上對歌曲進行簡單的局部的創編。
教學內容分析:
歌曲的選擇是根據主題活動《秋天的畫報》來的。這首歌曲節奏比較活潑,能夠很快的感染幼兒的情緒,激發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歌詞內容比較形象,選擇了幼兒常見的秋天的動植物的變化,便于幼兒記憶歌詞。整首歌曲共8個小節,因此,幼兒能夠較快的完整的唱出歌曲。
在前面的3個小節重復的句式,相同的節奏可以讓幼兒對歌曲進行創編。
活動準備:
1、 會根據音樂《慶豐收》進行韻律活動。
2、 各種動物勞作的場景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播放音樂《慶豐收》,進行韻律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 師:你們知道秋天的時候,動物、植物有什么變化嗎?我們可以干些什么事情嗎?
引導幼兒說出秋天的變化,秋天人們在忙些什么?
二、學習歌曲
1、 教師有表情地彈唱歌曲,幼兒欣賞。
師:今天老師教你們唱一首歌,歌的名字叫《秋天的孩子愛唱歌》。
教師彈唱歌曲,幼兒欣賞。
2、 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內容。
師:誰來說一說,秋天的落葉愛什么?秋天的螞蟻愛什么?秋天的果實愛什么?秋天的孩子愛什么?啦啦啦……?你的歌聲最……?啦啦啦……?我的歌聲最……?
3、 教師教幼兒按照音樂的節奏念出歌詞。
4、 教師再次彈唱歌曲,幼兒跟唱。
師:現在再來聽老師唱一遍,請會唱的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來輕輕遍。
5、 教師彈奏歌曲,幼兒學唱歌曲。
開始教師予以范唱,后根據幼兒學習情況逐步減弱音量直至退出。請個別幼兒上來演唱。
師:現在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用很好聽的聲音唱。
師:現在老師想請唱的好聽的小朋友上來唱給大家聽。
三、給歌曲的前三小節進行簡單的創編。
1、提供幼兒創編的對象,進行單句歌詞的創編。
師:秋天到了,大地發生了變化,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呢?
(教師出示幾種常見動物在勞作的圖片給幼兒)
幼兒根據圖片回答老師提問:
例如有秋天的什么?秋天的孔雀愛干什么?
秋天的小猴愛干什么?秋天的松鼠愛干什么?等等。
2、 教師示范演唱創編內容
師;秋天,這些小動物們忙得這么辛苦,我們就把它們放到歌詞里,好不好?先聽老師把什么動物放到歌曲里了。
教師示范創編內容,幼兒欣賞。
3、 教師彈奏,幼兒自己試著加入自己創編的內容。
4、 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自己創編的歌曲。
結束部分
師:今天你們快樂嗎?(幼兒回答)
讓我們來用一種快樂的方式唱歌吧,請你們圍成圓圈,手拉著手來演唱歌曲。
活動的延伸
在平時的區角游戲和音樂游戲的時間,可以提供幼兒更多的創編歌曲的素材,給幼兒更多發揮的空間。
幼兒園的秋天教案 篇4
課前說課
5歲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才剛剛開始萌芽。在這一時期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達到高峰,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即愛玩又會玩,他們常三五成群在一起玩“過家家”“開醫院”,情節曲折生動,現實和想象在這交融。幼兒從中獲得了自主性,體驗鞏固、鍛煉了自己的能力。
設計思路:
1、設置情景,切合“秋天果園”的背景。
2、通過較豐富的材料,激發幼兒主動探索、操作的能力。
3、活動始終以游戲的形式,不僅有各項體能活動,更有具體形象的材料,讓幼兒掌握10以內的連加運算。
4、主題升華,通過一系列的勞動,讓孩子知道勞動是光榮的。
預設目標:
1、能在教師的示范下,順利通過障礙物。
2、熟練掌握10——1的倒數。
3、能按水果的種類及顏色進行分類,并會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序。
4、通過視覺來記憶事物的能力。
5、能利用實物擺出10以內連加算式,并得出正確的結果。
6、能運用周圍物品想辦法摘到果子,能夠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學會集體合作意識。
教學目標:
1、 通過視覺觀察記憶物體,提高視覺記憶力。
2、 通過按規律排序,培養孩子觀察力和理解力。
3、 幼兒能學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4、 進行10以內連加演算。
5、 通過各種體能活動,鍛煉幼兒的鉆、走、跳等大動作及平衡能力的訓練。
6、 教育幼兒熱愛勞動,收獲的快樂,知道勞動是光榮的。
教學準備:
1、 水果卡片蘋果、桃、石榴若干(三色—紅黃藍)筐子三個大的12個小的。
2、 道具:萬象組合,山洞、平衡木、果樹背景。
3、 算式卡片每人一套。
4、 1——10的數字組成的數字迷宮小路。
5、 “水果櫥柜”(卡紙制作的)
6、 音樂磁帶“勞動最光榮”
教學過程:
1、“秋天來拉、啦!果園里的果子都熟了,我們去幫果農摘果子去好嗎?”
2、伴隨音樂,過小橋、鉆山洞,越過障礙物,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3、走數字迷宮小路(10以內倒數)。
4、摘果子。鼓勵幼兒想辦法摘到所有的果子,可以利用身邊的道具,也可合作完成。
5、給果子分分類(按種類)(加上識字)
6、按規律排序(顏色、位置),在水果櫥柜上進行。
7、記憶力訓練(柜子的第一排第三個水果是什么?)
8、10以內連加(先按顏色分類、擺出算式。師示范,幼兒后操作)反復練習。
9、律動:勞動最光榮
10、把果子運回家。
課堂小結:
本次活動是從數學為主的綜合活動,其中囊括了:體能、音樂、交往、語言等各方面的內容。以果園幫果農摘果子為導線,設置情境,幼兒體驗到的不僅有體能上的鍛煉,更有數學排序、計算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在摘果子過程中,幼兒能想辦法運用身邊的物品來幫助自己摘到果子,并知道合作完成。最后給幼兒強化勞動光榮的意識,以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