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繪本元宵節(jié)教案范文(精選3篇)
大班繪本元宵節(jié)教案范文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兒童了解民族傳統(tǒng)文化,增強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2、培養(yǎng)兒童收集信息、資料的意識和方法,發(fā)展兒童進行社會調(diào)查的能力及動手能力。
3、了解“湯圓”的由來和風俗。
準備活動:
1、學生——“湯圓”的由來及風俗等資料。
2、教師——糯米粉;各種餡;電腦課件;錄音帶;錄像帶等。
3、備用器材——錄音機、錄像機、實物投影儀、電腦。
活動內(nèi)容設計:
(一)看廣告引入
師:從屏幕上你看到了什么?(又大又圓的湯圓)
全班齊唱《買湯圓》
上次活動課老師布置小朋友們?nèi)フ矣嘘P元宵節(jié)的材料,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互相交流自己找到的材料。
(小組討論交流)
師:按廈門的風俗習慣,我們在什么時候要吃湯圓?
生:元宵節(jié)。(農(nóng)歷正月十五)
師:元宵節(jié)吃湯圓有什么意義嗎?
生:代表全家團圓。
生:農(nóng)歷六月十五也要吃湯圓。
師:農(nóng)歷六月十五為什么要吃湯圓呢?
生:為了紀念死去的親人。
生:冬至也要吃。
師:冬至又為什么吃湯圓呢?
生:為了慶賀一年的豐收。
:你們知道的可真多呀!在我們閩南地區(qū)祖祖輩輩留下了這樣的風俗習慣,凡是元宵節(jié)、農(nóng)歷六月十五、冬至這三個節(jié)日都要吃湯圓,那你覺得哪個時候吃湯圓最熱鬧?
生:元宵節(jié)
(二)討論
1、元宵節(jié)的由來
學生在小組中互相說元宵節(jié)的故事,指名上臺講故事。
師:小朋友的故事是從哪兒了解的?
生:我是從書上知道的。
生:我是看電視了解的。
生:我是上知道的。
生:我是問家長的。
生:我到圖書館找到的。
:你們真了不起,能夠動腦筋從不同途徑去收集材料。
2、元宵節(jié)的風俗
師:元宵這天人們除了全家聚在一起吃湯圓,還搞了哪些有趣的活動?
生:(1)點爆竹。
(2)劃旱船游街。
(3)掛燈籠。
(4)提燈籠。
(5)全家到公園賞燈。
(6)舞龍、舞獅。
(7)踩高蹺。
(8)打腰鼓。
(9)扭秧歌。
(10)廣場上放煙火。
(11)公園里有猜燈謎的活動。(電腦課件展示)
3、湯圓的做法
師:人在節(jié)日里都要舉行這么多活動,熱熱鬧鬧慶賀一番,我們把它稱為風俗習慣。不論是北方還是南方,各地元宵節(jié)都有許多不同的風俗習慣,唯獨吃湯圓是各地都有的,那么你們知道湯圓是用什么做成的嗎?現(xiàn)在老師播放你們第一次活動的采訪錄像,請小朋友們邊看,邊思考錄像中小記者提的問題。
A、播放中華湯圓店實地采訪錄像
B、介紹
(1)師:除了剛才我們看到的阿姨用花生糖做湯圓餡,還可以用什么做餡?
生:還可以用巧克力、肉、芋頭、紅豆做餡。
(2)師:我見過白色、紅色的.湯圓,還有其他顏色嗎?
生:我見過彩色湯圓。
(3)師:我們這兒的湯圓都用搓的,吃帶湯的,還有其他做法嗎?
生:泉州的湯圓是用滾的。
生:我從書上知道還有油炸的,用蒸籠蒸的,炒著吃的,煮熟撈干拌花生的。
:你們收集到的材料可真豐富,剛才小朋友說的泉州“上元”的做法,老師在這里表演表演。
4、討論制作計劃。
師:老師根據(jù)小朋友們的調(diào)查表選了湯圓四種不同的做法,分別是做有餡的湯圓,做彩色湯圓,滾湯圓,還有做造型的湯圓。請小朋友們來動手做一做。請你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想一想你打算到哪一組,要做出怎樣的湯圓?指名說。
(三)動手操作
1、帶圍裙,念洗手歌,洗手。
2、生動手學做,師巡視指導。
3、桌子,洗手。
4、展示作品。
A師:老師這有幾則廣告語,是給你們推銷用的,先領小朋友們讀一讀吧!
B、師:每個小組取走一則廣告語念一念。
第一組做的是有餡的湯圓,廣告語是“伙伴就要在一起,親親密密像湯圓。”
第二組做的是彩色湯圓,廣告語是“全家團圓吃湯圓,你揉我搓熱騰騰。”
第三組做的是滾湯圓。廣告語是“滾湯圓,滾湯圓,滾得湯圓圓又圓,滾得大家笑開顏。”
第四組做的是造型湯圓,廣告語是“團團圓圓包湯圓,正月十五吃湯圓。”
5、師:每一組都做得很好。我覺得造型組今天,做出了各種不同形狀的湯圓,很特別。下一次活動,許老師要專門讓小朋友們發(fā)揮你們的想象力,做各種造型的湯圓,好嗎?(好!)
(四)布置下次活動任務
大班繪本元宵節(jié)教案范文 篇2
目標:
1、學習做有禮貌的小客人。
2、練習團的技能。
準備:
湯圓粉子,電飯鍋一個,盤子若干,涼的'白糖開水。
過程:
1、帶幼兒到“兔阿姨”家做客,引導幼兒學做一個有禮貌的小客人;
2、團湯圓
(1)兔阿姨告訴幼兒招待大家吃湯圓,
(2)教師啟發(fā)幼兒幫助兔阿姨團湯圓
(3)教師示范團一次
(4)幼兒洗手后團湯圓。
3、請幼兒把團好的湯圓送給兔阿姨煮。
4、共同分享吃湯圓。
5、吃完湯圓,提醒愿意喝水的孩子取杯子喝水。
大班繪本元宵節(jié)教案范文 篇3
活動目標
(一)傾聽故事,感知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點,體會故事的趣味性。
(二)在做湯團的過程中,自然學說故事中的對話,體驗湯圓一家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一)師幼圍裙、面粉團、抹布。
(二)PPT。
(三)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做游戲“變湯圓”,引起幼兒興趣。談話進入活動。
1、教師:我們今天要來做什么呢?你想做什么樣的湯圓?大大的、圓圓的……我們來試一試!
2、做游戲“變湯圓”。
3、師幼用身體自由變化湯圓,體驗變化不同湯圓帶來的樂趣。
4、教師:我們剛剛變了哪些不同的湯圓?原來我們是湯圓一家!
(二)閱讀故事《湯圓一家》,感知故事不同角色的特點。
1、幼兒將家庭成員與湯圓一一對應。
2、教師介紹涵涵的一家,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故事角色的特點:爺爺高高的、奶奶矮矮的、爸爸瘦瘦的、媽媽胖胖的、涵涵小小的`。
3、觀察不同的湯圓,根據(jù)形狀引導幼兒猜測并說明一一對應的理由。
4、幼兒傾聽并理解故事,自然學說簡單重復的對話。
5、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傾聽。教師:故事哪兒有趣?(引導幼兒感受故事的詼諧。)
5、師幼嘗試講述故事,幼兒自然學說簡單重復的對話。
(三)制作湯圓,體驗“湯圓一家”的快樂。
1、幼兒制作各種不同形狀的湯圓。
2、幼兒做湯圓,教師巡回發(fā)現(xiàn)不同形狀的湯圓。
3、教師:點名嘍!高湯圓,到!小湯圓,到!……(引導幼兒感受集體大家庭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幼兒品嘗自己制作的湯圓,體驗和小伙伴吃湯圓的愉悅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