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紙杯變變變》教案(通用4篇)
中班《紙杯變變變》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折疊紙飛機。
2、觀察紙飛機的飛行狀況,能在比較中嘗試改進紙飛機。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人手一張長方形紙折紙示意圖活動過程一、導入1、讓紙飛起來舉起一張白紙,松手,白紙飄落下來。
剛剛這張白紙怎么了?(飄下來了)你們有辦法讓這張紙飛起來嗎?
幼兒說說讓紙飛起來的辦法。
二、折飛機。
1、出示折好的紙飛機這個是什么呀?(紙飛機)它有一個很帥的名字,叫做超音速飛機。你們想知道它是怎么折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學一學。
2、看圖折疊(講解)一邊折一邊講,告訴幼兒虛線、箭頭表示折痕和折疊方向。
3、出示折疊好的戰斗機這個飛機跟剛剛的有什么不一樣?(機翼不一樣)這個飛機的折疊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請小朋友們看著圖示自己疊一疊,看看誰能最快做好,而且能夠飛得很遠。
三、試飛飛機。
1、小組試飛所有小朋友都已經折疊好了自己的飛機,現在我們一起來試飛,一組一組來,輪到試飛的小組就站到紅線上,朝著藍線飛,看看誰的飛機飛得最遠。
試飛飛機的時候手指捏住飛機底部,說完開始才可以飛出去。
2、調整飛機剛剛有些小朋友的飛機飛得很遠,有些小朋友的飛機才飛了一點點就掉下來了。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們的飛機飛得很遠?(機頭折尖,機翼撐平等)3、再次試飛我們再來試飛一次,看看誰的飛機現在飛得好。
四、總結剛剛每一個小朋友都試飛了自己的飛機,誰能來說說,我們的飛機應該怎么折才能飛得更遠?(折的時候機翼要平,機頭要尖不能彎)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中班《紙杯變變變》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用紙杯進行設計、制作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提高自己的創造和動手能力。
2、通過廢棄紙杯再利用滲通環保意識和環保意識。
3、享受制作的樂趣,感受親子合作的樂趣,體驗創造的魅力。活動準備:
剪刀、記號筆、彩色卡紙、固體膠、雙面膠、紙杯若干
活動過程:
一、實物導入,引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紙杯,他有一個很大的煩惱想讓你們來幫幫忙。原來它的主人用完就把它扔了,說他沒有用了,它真的沒用了嗎?小朋友想想辦法幫幫它吧。(幼兒出主意,教師隨機評價)
師:原來只要動動腦筋,動動手,紙杯能做出這么多的東西呀。這此活動我們就來試著用紙杯做小動物。小朋友想做什么動物呢?(幼兒回答自己喜歡的動物)
二、激發興趣,探索方法
1、出示作品,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來一個超級變變變,看看老師把這些紙杯做成了什么,看清楚,我要變了。(拿出提前做好的動物)你看看老師變了一些什么出來?——請幼兒來說一說
2、探索制作方法
師:這些小動物都是用哪些材料做的?你有沒有發現我是怎么制作這個漂亮的紙杯小動物的?
——請個別幼兒來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3、示范制作方法
(1)選擇一個紙杯,讓后現在上面畫好自己想要做小動物的眼睛。
(2)選擇需要制作小動物部位顏色的彩紙和卡紙,在上面將需要的形狀剪下來。
(3)將剪好的形狀利用雙面膠和膠水在紙杯上進行固定,紙杯動物就做好了。
4、展示各種不同的紙杯動物圖片,開闊幼兒思維。
利用幻燈片呈現各種各樣的紙杯動物,開拓幼兒的創作思路。
三、親子合作,自由創作
1、提出制作要求,開始進行制作
師:接下來請小朋友們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利用這些紙杯創造出更多漂亮的小動物。
要求:幼兒自己設計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可以和爸爸媽媽分工合作,你來畫和貼,爸爸媽媽來剪你需要的形狀。最后我們來比比比看誰做的棒!
2、親子創作,教師隨機指導
3、評價:教師,小朋友手真巧都已經做好了,接下來我們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小朋友來當小評委來評一評。
四、拓展延伸
(1)做好后,這些小動物還可以怎樣進行美化,改進?
(2)今天這節課小朋友們利用一些廢舊紙杯,制作出精美可愛的小動物,其實我們身邊有許多廢物都可以被再塑造,只要通過大家的奇思妙想,他們都可以變得很美麗,(出示廢舊制作的作品的圖片)課后去試試看,用你的作品來裝飾你的家。
中班《紙杯變變變》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會用左右對稱、鏤空的方法剪出雪娃娃。
2、與繪畫相結合創作《我和雪娃娃》的主題。
活動準備:
《雪景》PPT;《雪娃娃》圖示;音樂《小雪花》;剪刀;蠟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們喜歡冬天嗎?為什么?冬天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幼兒討論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小結:冬天有寒冷的北風,有美麗的雪花,可以堆雪人,可以打雪仗,冬天真是個讓人快樂的季節。
2、出示《雪娃娃》圖示,討論制作雪娃娃。
今天我們一起來創作一幅畫《我和雪娃娃》,用剪和畫的方法來創作。
出示《雪娃娃》圖示,提問:雪娃娃長得什么樣?
頭頂花帽子,圓圓的臉蛋,胖胖的身體,兩只可愛的小手舞來舞去。
這個雪娃娃是怎樣做成的?請個別幼兒來示范。
在哪一步你有疑問需要幫助?
教師重點示范用鏤空的方法剪出眼睛。
3、幼兒操作,提出要求,教師巡回指導。
①先看圖示剪出雪娃娃,然后貼在紙上,創作一幅《我和雪娃娃》的作品。
②想一想,你和雪娃娃在做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3、展覽幼兒作品,互相欣賞。
你最喜歡哪一幅畫?為什么?
請幼兒聽著音樂大膽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雪花飄落的美麗姿態。
活動反思與建議: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很高,也是源于幼兒對雪娃娃的熟悉和喜愛。幼兒在制作過程中,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和特別的專注力,完成自己的作品后,再看看別人的作品,每個孩子都很有成就感。但是在這節課中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整個環節下來,教師語氣較為平淡,語速過快,小朋友猜出謎語教師沒有表示肯定,是整個活動不完善。
中班《紙杯變變變》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探索活動和關心周圍生活中的小科技產品。
2、了解紙吸水后易變形的特點,比較發現經特殊加工后的紙杯所具有的輕便、衛生、不吸水、不污染環境等特點。
3、在操作活動中仔細觀察善于發現問題,有初步的比較分析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紙杯、一次性紙杯幼兒各一只,毛筆一只,一張白紙和一張涂有蠟的紙。
重點:
了解紙會吸水,會變形的特點。
難點:
圖上蠟的的紙杯所具有的輕便、衛生、不吸水、不污染環境等特點。
活動過程:
今天我們要來做個實驗,你們看桌上有什么?(兩個紙杯,一盆水)
那這兩只杯子有什么區別嗎?說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1、紙吸水易變形,變爛的特點
a、紙折的紙杯盛水,發現了什么?
b、用一次性的紙杯來盛水,又發現了什么?讓幼兒積極回答
小結:紙會吸水,會變形,會變軟。
2、兩種紙杯進行比較
a、提問:兩只紙杯同樣是用紙做的,一只變軟了,變形了,而另一只還是很好呢?為什么呢?(用手摸,刮,捏會發現什么?)
b、小實驗:出示兩張紙,一張是涂了蠟的紙,另一張是沒涂蠟的紙,再用毛筆刷,發現什么?(一張紙把水吸在紙上了,而另一張不吸于水)
小結:蠟不吸于水
3、通過實驗我們發現紙杯有哪些優點:拿起來輕便,衛生,不吸水,不污染環境的優點。
4、制作飛碟
啟發幼兒紙杯有這么多的優點,但你們想想它除了能盛水還能干什么用呢?(可以做飛碟,讓幼兒動手操作)
水果沉浮(小班)水果沉浮______小班整合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水果(蘋果、香蕉、葡萄、橘子),了解它們的基本特征。
2、觀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3、認讀漢字:沉、浮。
活動準備:
1、裝有蘋果、香蕉、葡萄、橘子的袋子一個。
2、每張桌子上放有蘋果、香蕉、葡萄、橘子若干,一盆水。
3、記錄卡(卡上畫有大水杯,水杯上有水位線)一個,蘋果、香蕉、葡萄、橘子水果卡片若干。
4、大字卡“沉”和“浮”各一。
活動過程:
1、摸一摸,看一看。
a、教師出示“水果袋”,請幼兒摸一摸袋子里的水果,猜一猜是什么水果。
b、倒出來,看一看,說說各水果的外形和顏色。
2、想一想,猜一猜。
a、師:假如把這些水果放到水里會怎么樣呢?(幼兒大膽猜測)
b、教師根據幼兒的猜想和判斷,在記錄卡上做記錄。
3、試一試,講一講。
a、請幼兒把桌子上的水果放到水里,仔細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情況。
b、請幼兒把自己實驗看到的情況說一說。
c、引導幼兒將實驗結果與預想的結果進行比較,同時幫助幼兒在觀察沉浮現象時,正確運用“沉”和“浮”來表述。
4、玩一玩(游戲:水果沉。
a、給幼兒帶上水果卡片。
b、教師交替出示的“沉”和“浮”字卡。是“沉”字卡,帶有葡萄、香蕉卡片的幼兒就出來;是“浮”字卡,帶有桔子、蘋果的幼兒就出來。
c、游戲開始,給做得對的小朋友獎紅花。
d、交換卡片后,游戲反復進行。
5、活動結束。
師:除了這些水果,還有些什么水果?(幼兒自由回答)請小朋友回家后,如果爸爸媽媽買了其它的水果回來,你也試一試,把它們放到水里又會怎么樣?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