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通用11篇)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16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通用11篇)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辨識反復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喲”,并運用肢體動作進行表現。(重難點)

  2、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特點,體驗音樂游戲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森林場景布置、動物圖片(小狗、小貓、小鳥、小鴨)、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角色引入,并隨音樂進場。

  師:春天來了,小動物們今天在森林里蓋房子,我們一起去森林里幫幫他們好不好?

  2、和小動物打招呼,初步感知固定句式的節奏。

  師:“好了,終于來到大森林了!哇,春天的森林空氣好新鮮啊,聞起來好香好舒服!看看春天的大森林里有什么呢?有花、有草....(讓幼兒感受到春天美麗的景象)

  師:森林里還有誰呢?這是誰?它怎么叫?(教師根據特定句式的節奏模仿動物的叫聲)還有這是誰?(讓孩子們自己模仿)

  (前面兩個動物是讓孩子們模仿老師來感知節奏的,最后一個動物讓孩子們自己來表達,由易到難,層層遞進)

  二、基本部分

  (一)用肢體動作感應特定節奏

  1、初步感受樂曲。

  師:“剛才,你們跟小動物打了招呼,真是有禮貌的好孩子!小動物也很有禮貌哦!它們唱了一首很好聽的歌來歡迎我們,一起來聽聽看!(欣賞音樂)

  師:在這首歌里面你聽到了什么?

  幼:咿呀咿呀喲。

  2、揮手游戲。

  師:“你們知道嗎?這個咿呀咿呀喲可調皮了,有時很快和我們出來玩游戲,有時藏很久才出來,那我們注意聽一聽,當它出來的時候就揮揮你的小手,看誰的耳朵最靈。”(播放音樂)

  (師幼一同再次欣賞音樂,教師把手放在耳邊以示專注傾聽。當“咿呀咿呀呦”樂句出現時,教師用欣喜的表情和幼兒揮手互動,或用困惑的表情引導幼兒注意并不是每一樂句都會出現“咿呀咿呀呦”的)

  3、肢體創造。

  “小手和咿呀咿呀喲玩游戲了,那我們的身體還有什么地方可以和它玩游戲呢?”(如頭、肩、屁股等部位。先請個別幼兒做,再集體隨音樂模仿)

  師:“剛才我們和咿呀咿呀喲玩了游戲?那現在我們該幫小動物們蓋房子了,小朋友們想一想,蓋房子之前我們要做什么呢?

  幼:鋸木頭,扛木頭。。。(播放音樂,幼兒跟著音樂節奏做動作) 三:結束部分

  木頭扛過去了,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去幫小動物們蓋房子吧!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水果是孩子們所熟悉的豐收果實。“香香的水果”是我園園本課程中的經典主題活動,它能很好地整合幼兒對于水果的零散經驗,提升幼兒對于水果的認識。

  《橘子船》這首兒歌只有四句歌詞,很適合小班幼兒學習,于是我嘗試著對兒歌進行了改編和譜曲,并據此設計、組織了音樂教學活動,自然地融入了社會、情感等方面的教學內容,效果良好。

  目標:

  1.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演唱歌曲。

  2.體驗開著“橘子船”與大家分享水果的快樂。

  準備:

  1.教師用的蘋果、梨子、菠蘿、橘子各一,配套圖標一套(如圖)。

  2.幼兒人手一個橘子。

  3.幼兒已熟悉《橘子船》旋律,會唱《水果歌》。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著《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動“摘水果”。

  師:果園的水果成熟了!我們一起來摘果子吧!

  2.演唱《水果歌》。

  幼兒根據教師逐一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進行練聲。如,教師出示蘋果,幼兒演唱:“來來,我是一個蘋果,果果果果果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想象。

  師:橘子瓣兒像什么?(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大膽講述,并根據幼兒的講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圖標一、二)。

  2.理解歌詞內容。

  (1)橘子船要開了!它要開到哪里呢?請你們聽老師唱一首歌。

  (2)教師范唱后提問:小船開到誰的嘴巴里了?(幼兒回答后,教師出示圖標三、四。)

  (3)教師再次范唱,一邊唱一邊逐一指圖,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歌詞。

  3.學唱歌曲,體驗與大家分享水果的快樂。

  (1)幼兒在“開小船”的游戲情景中,學唱歌曲。(教師在幼兒面前巡回“開”著“橘子船”,帶領幼兒學唱3~4遍,后面兩遍教師可適時地將“船兒”開進幼兒的嘴巴里。)

  (2)幼兒大膽想象并替換歌詞演唱。

  師:小船除了可開到媽媽的嘴里邊兒,還可以開到誰的嘴里邊兒呢?(幼兒如說“開到爸爸嘴里邊兒”,就替換原有歌詞引導幼兒集體演唱。)

  (3)討論和交流。

  師:為什么小船要開到媽媽和其他人的嘴里邊兒呢?

  三、結束部分

  幼兒自己剝橘子,師幼一起唱歌,幼兒將橘子船開到教師或同伴的嘴巴里。

  附:橘子船(原文) 張強

  剝個橘子瓣兒,像只小黃船兒。

  小船開到哪兒?媽媽嘴里邊兒。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 篇3

  目標:

  1、學會用均勻的聲音演唱歌曲,和同伴保持音量上的一致。

  2、唱準歌曲中的跳音部分,表現歌曲中的踴躍和連貫。

  準備:

  1、木偶人或其他人偶

  玩具

  2、語言《小池》掛圖

  過程:

  一、 教師出示木偶人,引導幼兒做“回聲”游戲,為演唱歌曲做準備。

  1、 教師:這個人喜歡旅游。這一天他來到一座山上,感覺很精神,就大叫了一下。結果山上響起了回聲。他覺得很好玩,就和大山玩起了回聲的游戲。現在,我想請你們來做回聲,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好嗎?

  2、 師生進行回聲的游戲。

  教師:喂!你好!

  幼兒:喂!你好!

  教師:親愛的大山,你好!

  幼兒:親愛的大山,你好!

  教師:我喜歡旅游。

  幼兒:我喜歡旅游

  3、 教師:回聲的游戲好玩嗎?這個人在山上玩了一會,又繼續往前走。然后他又來到了一個地方,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就像一幅畫一樣!

  二、 引導幼兒欣賞語言《小池》60-45掛圖,感受畫面的優美意境,學習歌曲。

  1、 教師出示畫面引導幼兒觀察,并感受畫面的優美意境。

  教師:仔細看看,這個人看到了什么優美的風景?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感覺?

  2、 播放歌曲或教師 范唱歌曲一遍,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看到這么優美的風景,這個人很高興,他就唱了一首描寫這首風景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小池》你們聽!

  3、 引導幼兒熟悉歌詞內容,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帶領幼兒學習歌詞內容

  教師:誰能說說歌曲里唱了什么?

  4、 引導幼兒跟著歌曲的旋律朗誦歌詞。

  5、 教師帶領喲而逐漸把歌詞和旋律匹配起來進行演唱,鼓勵幼兒用均勻的聲音演唱。在演唱的時候要能聽到同伴的聲音,并和大家的聲音保持一致。

  三、鼓勵幼兒感受歌曲中前后兩部分不同的演唱方法,引導幼兒唱準跳音。

  1、 教師:你覺得演唱這首歌曲要注意什么?

  2、 教師小結:這首歌曲前面兩句在演唱時,要注意有很多的跳音,后面兩句則比較連貫。

  四、 師生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文章來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歡快的音樂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蟲的動作。

  2、喜歡聽音樂做游戲。

  3、懂得青蛙是保護莊稼的益蟲。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農田背景一幅,紙制害蟲若干,青蛙胸飾人手一份,音樂磁帶、錄音機。

  2、活動前讓幼兒認識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教師份青蛙媽媽,幼兒扮青蛙寶寶,寶寶和媽媽一起隨著音樂做律動愉快地進教室。

  2、發聲練習:-: 我是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復習歌曲《青蛙捉害蟲》

  2、提問:

  1)寶寶先想一想,捉害蟲的時候,為什么動作要輕,不能發出聲音?

  2)寶寶做給媽媽看一看,你是怎樣捉害蟲的? (讓幼兒用形體表現)

  3、教師示范"青蛙捉害蟲"動作要領。

  1)青蛙跳:兩腳分開,兩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張開,輕輕跳。

  2)捉蟲動作:蹲下來,兩臂在體前伸直,手觸地,腿分開,眼睛盯住蟲子,輕輕跳過去捉害蟲。

  4、幼兒在教師指導下,練習兩遍青蛙跳和捉害蟲動作。

  5、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2)幼兒在教師指導下做游戲兩遍。

  音樂開始,幼兒唱歌"小青蛙捉害蟲",唱完后,做模仿動作青蛙跳,來到農田,蹲下來,做捉蟲準備。當教師說"輕輕跳過去捉害蟲"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蟲的姿態,靠近"害蟲"跳躍,捉住"害蟲",假裝吞食。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做律動"小青蛙"離開教室。

  活動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對各種小動物特別喜愛的情感,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來感受音樂,表現音樂。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學會用音樂活動的形式來表達自已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會分辨大拇指和小拇指,并熟悉它們的名稱。

  2、初步學習跟唱歌曲,能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手指動作。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錄音機及錄有《大拇指》的磁帶。

  2、雙手的大拇指與小拇指分別畫上逼真的笑臉。

  活動過程:

  1、出示畫有笑臉的大拇指和小拇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客人,你們想知道是誰嗎?那讓我們先請出第一位客人!它是誰?

  大拇指:“我叫大拇指,小朋友們好!”幼兒:“大拇指好!”

  師:第二位客人也來了,看看是誰呢?

  小拇指:“我叫小拇指,小朋友們好!”幼兒:“小拇指好!”

  2、采用拇指對話表演的方式熟悉歌詞。

  (1)熟悉第一段歌詞。師:大拇指和小拇指今天要來我們班找朋友,你們知道它們想找誰做朋友嗎?(幼兒自由發言)它們要找另外一個大拇指和另外一個小拇指。到底有沒有找到呢?我們來看看吧!(師邊表演邊朗誦歌詞。)

  (2)提問:大拇指找到朋友了嗎?它們見了面,是怎樣打招呼的?(小拇指的提問同上)

  3、初步學唱歌曲。

  (1)聽錄音范唱一遍。師:大拇指找到朋友后,可開心了,還唱起了歌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2)師范唱一次。師:哇!它們唱的好聽嗎?王老師也想唱了,你們聽聽王老師怎么唱的吧!

  (3)幼兒初步學唱,并能初步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手指動作。

  師:你們想學大拇指唱歌嗎?那我們一起來學學!

  (4)個別幼兒表演。

  4、學唱“小拇指”。

  小拇指:你們唱的真好聽,我也要唱,我也要唱。

  師:你們聽,小拇指也想唱了,讓我們一起陪小拇指和它的朋友唱唱吧!

  5、游戲《找朋友》。(請一幼兒躲起來,集體幼兒邊唱邊問,該幼兒邊唱邊做答)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初步學唱歌曲并愿意用動作表達冬天不怕冷。

  2、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冬天不怕冷的積極情緒。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二、活動準備:

  1、鋼琴。

  2、歌詞相對應的圖譜一套。

  三、活動過程:

  (一)復習律動,談話導入。(適當地加強運動量,讓幼兒感到身體暖和。鼓勵不怕冷、認真做動作的幼兒)

  師:“小朋友,現在是冬天了,你們覺得冷不冷呢?”

  幼:“冷。”

  師:“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身體變暖和呢?”

  幼:……

  (二)教師介紹歌曲(教師朗誦歌詞一遍)。

  師:“有一群小朋友告訴老師鍛煉能讓身體變暖和,我們來聽聽他們是怎么鍛煉的。”(教師朗誦歌詞一遍)

  師:“北風呼呼,雪花飄飄,小朋友是怎么鍛煉的?”

  幼:“小手搓搓、小腳跺跺、小球拍拍。”

  師:“小朋友真棒,老師覺得這兒歌不好玩,我想把它變成一首歌曲。”

  (三)教師完整演唱歌曲。

  師:“小朋友聽老師來唱唱吧。”

  (四)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教師出示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學學這首歌啊?”

  幼:“想。”

  師:“那小朋友再來聽老師來唱一遍吧。”

  2、跟著歌曲節奏一起拍手朗誦歌詞。

  師:“我們來跟著歌曲節奏一起拍手朗誦歌詞。”

  3、幼兒學唱歌曲。

  師:“我們來加上動作,來唱唱這首歌吧。”

  (五)鼓勵幼兒完整地邊唱邊跟著音樂做模仿動作。

  師:“我們加上動作再來一遍吧!”

  四、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教師讓幼兒先看老師做鍛煉身體的動作,讓幼兒說一說;再讓幼兒模仿老師的動作,從中滲透歌詞內容;最后學唱歌曲。但是幼兒興趣點只關注了,如何去學動作,在學唱過程中,有點冷場。在下環節教師運用聽、問答、念、唱,改變了學的方式,更能激發幼兒學的愿望,將歌曲一步一步的滲透到活動當中,幫助幼兒體驗和感受音樂,并學唱歌曲。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傾聽形象鮮明的音樂,試著在音樂的情境中用動作表現大和小。

  2.感受與熊一同游戲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主題背景:"熊的故事"。 對部分較常見的動物已有些初淺的了解。

  2.材料準備和環境創設:

  音樂三段:音樂1--力度漸強,音高上行,表現"變大"的音樂。

  音樂2--低沉、緩慢,表現熊睡覺的音樂。

  音樂3--熊的游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多媒體課件。 有一位教師扮演熊。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看見什么

  出示螞蟻、森林背景,想想講講:"這團咖啡色的東西會是什么?"(引發幼兒大膽想象。)

  二、情景想象--它變大了

  幼兒隨"螞蟻" 一起向前爬去,隨后出現力度漸強,音高上行,表現"變大"的音樂。

  傾聽想象:"它變得怎樣了?"(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變大"的過程)

  三、感受表現--它是誰

  引導觀察媒體畫面,想象討論:"它是誰?"

  感受低沉、緩慢、表現熊睡覺的音樂,討論:"誰在睡覺?"(幼兒想象大大的動物睡覺時的動作姿態,自由地隨音樂用肢體表現。)

  四、情感交流--大熊醒來吧

  出現"熊",鼓勵幼兒用語言喚醒熊。

  熊的游戲:幼兒與熊一起隨著音樂的節拍快樂地舞蹈,當音樂停止時,幼兒立即扮"石頭人",音樂響起,幼兒與熊再次舞蹈。音樂不規則地停頓,游戲反復進行。

  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大熊山》節奏性較強,根據故事情節發揮幼兒想象力,讓孩子在游戲中鍛煉語言的表達能力。孩子們都喜歡玩游戲,音樂游戲不僅給孩子們提供了情節,而且充滿了趣味性,并且給了孩子音樂的享受。《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喜歡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讓幼兒在音樂游戲中彼此建立友誼,可以在提高幼兒模仿動作的同時,使幼兒體驗到集體游戲的快樂。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感受音樂中的快和慢變化。

  2 培養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音樂《康康舞曲》《動物狂歡節——烏龜》節選。

  2 PPT《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

  3 幼兒操作材料:小樂器、圖畫紙、畫筆、餐具、生活用品。

  活動過程 (一)有趣的問好

  1 教師用不同方式向幼兒問好(聲音有高低、快慢)。

  2 小樂器問好。感受節奏的不同變化。

  3 互動問題:請你猜一猜小樂器在說什么?

  關注點:幼兒是否能夠發現節奏的不同變化。

  (二)神秘的客人

  1 放PPT情景引入:生日會上,來了兩位特別的客人——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

  2 教師分別用快速和慢速的說話方式,請幼兒判斷是急匆匆小姐還是慢吞吞先生。

  3 互動問題:請你猜一猜這是誰在說話?她(他)說話的速度是怎樣的?

  4 請幼兒用快和慢的方式向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問好。

  互動問題:小朋友們向他們問好的時候。分別應當用什么樣的速度更適合他們呢?關注點:幼兒是否能夠發現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不同。

  (三)游戲:聲音聽辨

  1 欣賞樂曲,請幼兒判斷哪一段是急匆匆小姐,哪一段是滿吞吞先生。

  2 鼓勵幼兒想象并模仿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不同動作,如吃飯、走路、刷牙等。 互動問題:請你想一想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做起事情來是什么樣子的?

  3 再一次欣賞音樂。教師帶領幼兒聽辨并模仿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各種動作。

  關注點:幼兒的生活經驗及模仿能力。

  (四)游戲:動物小客人

  1 互動問題:生日會上還邀請了許多的小動物,聽了這段音樂,請你想一想誰可能來參加生日會了?走(跑、跳)得快(慢)的小動物都有誰?

  2 引導幼兒分別模仿說出的小動物。

  3 幼兒聽音樂辨別并模仿生日會上的動物客人。

  關注點:幼兒的聽辨能力及模仿能力。

  (五)游戲:聽一聽,玩一玩 幼兒聽音樂。

  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表現。關注點:幼兒對音樂快慢的感受。

  活動延伸

  1 在活動區投放動作快和動作慢的小動物空白卡片。請幼兒聽音樂填色。

  2 設計聽辨反應游戲和選擇其他樂曲,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不同音樂中快慢的變化。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教育幼兒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

  難點:按節奏自然地跟唱。

  活動準備:

  玩具:小白兔、小貓、小鴨、三用機、磁帶。

  活動開始:

  1、在《我上幼兒園》音樂伴奏下,拍手進教室。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拍著小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去吧!”

  2、教師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兒園》。老師:“今天,小白兔又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我們聽聽它在唱什么歌?”“你們聽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嗎?”

  3、出示小鴨、小貓,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老師:“小鴨、小貓也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

  活動過程:

  1、逐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作小魚游的動作后出示圖片:“這是誰游來了呀?”、“它愛在哪兒游呢?”,幼兒回答后,放入背景圖中。

  (2)教師作小鳥飛的動作后出示圖片:“這是誰飛來了呀?”、“誰知道它應該放在哪兒?”,說著放入背景圖中。

  (3)他是花兒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請幼兒上臺來貼。

  (4)聽――,猜猜它是誰?“咩――,咩――”請幼兒上臺來貼,及時表揚。

  2、出示“小朋友”圖片。老師:“小朋友愛上哪兒呢?為什么?”

  3、欣賞兒歌。老師:“老師教大家一首兒歌,大家聽聽兒歌里唱了些什么?”

  4、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要求讀準音。

  5、集體朗誦兒歌,要求有表情、動作,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活動延伸:

  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抵觸幼兒園的情緒逐漸消除,會不由自主的融合到教師組織的集體活動中,會和小朋友溝通,會主動接觸教師,并表現出喜歡的態度,這是得到的收獲。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用對唱的形式學唱歌曲《我是人》

  2.用其他物品替換歌詞中的問句并唱出來。

  3.增強自信的自我體驗。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與歌詞有關的物品及其他物品若干件。

  活動過程:

  1.以“外星人來到地球”的故事情節導入活動。

  (1)外星人來到了地球,碰到了娃娃,于是外星人問娃娃“你是?”,娃娃回答“我不是”。娃娃最后回答外星人說“我是人,你知道嗎?”

  (2)外星人問錯了,娃娃是怎么回答外星人的呢?(我不是)

  2.用語言“我不是”,表達自己不同于周圍物品。

  (1)教師結合歌詞內容提問,幼兒及時回答“我不是!”

  外星人不知道她是誰,我們小朋友知道嗎?外星人來考考小朋友了。

  (2)堅定地告訴對方:“我是人,你知道嗎?”

  (3)你到底是誰?娃娃是怎么對外星人說的?(我是人,你知道嗎?)你也可以怎么回答它呢?(我是人,你知道嗎?)

  3.用對唱的形式學唱歌曲。

  (1)教師邊出示與歌詞相對應的物品,邊唱問句,幼兒邊唱邊回答“我不是!”

  外星人還要和小朋友做游戲,它問:“你是?”

  (2)幼兒邊看教師出示的物品邊唱問句,教師邊唱邊回答“我不是!”

  小朋友們和外星人玩了這么久,肯定把外星人的本領給學會了對不對?你們來考考它吧(老師扮外星人)

  (3)把幼兒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唱問句,一部分唱答句。

  外星人想請這邊的小朋友幫幫它。

  4.用其他物品替換歌詞中的問句。你還想考考外星人什么?

  5.結束活動。外星人說和小朋友在一起真開心,再見。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帶有擬人化的歌曲,幼兒學起來覺得很有趣,孩子們不但學會了歌曲,還進行了歌詞創編,想象了好多物體編到了歌曲里,就因為是自己編的歌詞,唱起來特別有勁。總的來說這次活動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較高個個都很興奮。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 熟悉歌詞,嘗試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 發現歌曲中相同的部分,幫助自己記憶歌詞。

  3、 創編星星在天空中閃爍的動作加入演唱,提高演唱的興趣。

  4、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 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1、 幼兒用書畫面。

  2、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 律動練聲

  1、《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2、《合攏放開》

  3、《這是小兵》

  4、《小鳥醒來了》

  5、《不再麻煩好媽媽》

  二、美麗的星星

  1、你看到夏天的晴朗的夜晚天空是什么樣子的?星星又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鼓勵幼兒盡量和同伴表達得不一樣。

  3、教師出示幼兒星空畫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星星是什么樣子的?小星星在天空中是什么樣子的?(一閃一閃亮晶晶)天上有多少小星星?(滿天都是小星星)小星星在天上干什么?(掛在天空放光明)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像什么?(好像許多小眼睛)

  4、教師在幼兒回答后,輕輕念出歌詞:劉老師把小星星在夜空中一閃一閃的美景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

  5、剛才老師念的兒歌的時候你們發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嗎?

  6、幼兒回答后,教師進行小結,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哪些地方相同。

  三、學唱歌曲

  1、教師進行范唱,在范唱個過程中注意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老師還會用美妙的聲音把小星星的兒歌唱出來。

  2、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演唱歌曲1—2遍: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動聽的歌曲。

  四、創編動作

  1、小星星是怎樣在天空中一閃一閃的,你們能來學一學嗎?

  2、請小朋友一邊表演動作一邊演唱歌曲:我們一邊按照歌曲的節奏表演小星星一閃一閃的動作,一邊演唱歌曲。

  3、我們來接唱歌曲:一二三組唱一句,四五六組唱一句,然后又是一二三組唱一句,四五六組唱一句。

  活動反思:

  本課整體上的效果還是不錯,孩子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享受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個別的學生有時做一些課堂小動作,影響教學,其次是學生的主動性有些欠缺應該設計一些合作交流的環節。教師要認真反思,從教學環節設計入手,爭取減少走神的學生充分調動每個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通用11篇) 相關內容:
  •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范文(精選17篇)

    活動目標:1、樂意跟唱歌曲,初步學習音樂游戲《哈巴狗》。2、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 小班音樂活動:春天(精選3篇)

    活動目標:⒈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在圖譜的幫助下初步學唱歌曲。⒉嘗試邊唱邊表演歌曲,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活動準備:歌曲圖譜活動過程:一、熟悉歌曲旋律⒈師:春天天氣真好,好多小動物都出來玩了,看有誰呀?⒉出示蝴蝶。...

  •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撓癢癢(精選2篇)

    小班音樂活動:《撓癢癢》活動目標:1、運用有趣的動作和聲音表現歌曲的樂句。2、感受情景游戲帶來的愉快情緒。3、引導幼兒進行歌詞創編,并大膽地表現。重點:運用有趣的動作和聲音表現歌曲的樂句。...

  • 小班音樂活動(通用13篇)

    歌曲〈打電話〉活動目標:1.通過情景表演,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學唱歌曲;2.使幼兒喜歡音樂活動,能用輕快的聲音來演唱。活動準備:玩具電話機一部,小娃娃手偶兩個。...

  • 小班音樂活動小雞出殼教案(通用2篇)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感受小雞的出殼的過程。2、大膽創編小雞出殼的舞蹈動作,體驗創編舞蹈的樂趣。3、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 小班音樂活動《拔蘿卜》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3、初步學會應用加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加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 小班音樂活動:螃蟹(通用2篇)

    小班音樂活動:螃蟹設計思路:綱要新思想強調幼兒的快樂學習,據于這些,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螃蟹編配上了歡快的音樂,利用音樂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二拍子的音樂旋律,培養幼兒參與音樂游戲的興趣,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活動目標:1.感...

  • 小班音樂活動《碰一碰》(通用12篇)

    小班音樂活動:碰一碰音樂活動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創造等思維階段,它對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及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音樂活動,應是引導幼兒表現美、創造美。對幼兒來說,音樂活動是一個自我表現的方式和途徑。...

  • 小班音樂活動:《袋鼠》(精選13篇)

    小班音樂活動:袋鼠活動目標:1.組織幼兒兩人一組按節拍協調地做蹦跳步,并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游戲情節。2.啟發幼兒創編與同伴不同的親熱動作。3.培養幼兒與同伴共同協調一致地做動作,玩游戲。...

  • 小班音樂活動《點豆豆》(精選2篇)

    活動目標:1、借助游戲情境,記憶歌詞,初步學唱歌曲《點豆豆》。2、體驗歌曲中說唱的音樂性質,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準備:圖片、胸飾過程:一、練聲:復習歌曲《摘蘋果》二:導入:以游戲的形式,引起孩子的興趣。...

  • 小班音樂活動敲敲奏奏(精選2篇)

    活動目標:1、熟悉樂曲、兒歌的韻律,感受音樂強弱變化。2、喜歡打擊樂活動,體驗拍打不同位置發出的各種拍打聲。活動準備:1、節奏棒每人一副2、大貓、小貓圖片;磁帶;玩偶一個活動過程:1、聽i love you 音樂做動作進教室2、發聲練習:...

  • 小班音樂活動《小烏龜》(通用16篇)

    活動目標:1、樂于參與活動,體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2、熟悉歌曲旋律,學習演唱歌曲。3、能模仿教師用較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中號子部分。活動準備:1、幼兒座位排成半圓。2、音樂《小烏龜》。...

  • 小班音樂活動:有趣的叫聲(通用3篇)

    小班音樂活動:有 趣 的 叫 聲1、 活動目標:1.1初步了解穩定、均勻的節奏。1.2認識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節奏圖譜。2、 活動準備:節奏圖譜卡片若干。3、 活動過程:3.1看圖譜,拍節奏。...

  • 小班教案小班音樂活動我自己(通用2篇)

    主題目標:1.認識自己的五官、身體的主要部位和性別,了解自己,形成初步的自己保護意識。2.樂意用語言、音樂、美術等手段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 小班音樂活動《誰餓了》(精選13篇)

    音樂活動:《誰餓了》活動目的:1、初步學會演唱歌曲。2、嘗試創編簡單的歌詞并進行演唱,培養初步的創造性。活動準備:小貓、小兔、小猴、小雞等木偶各一只。活動過程:1、幼兒律動入場。...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江县| 上高县| 甘肃省| 嘉黎县| 临泽县| 峨边| 中宁县| 阜阳市| 原阳县| 文山县| 石景山区| 仁化县| 朝阳区| 蕲春县| 元阳县| 页游| 长宁县| 南皮县| 绩溪县| 江永县| 渭南市| 德安县| 辛集市| 筠连县| 黑河市| 宁晋县| 景谷| 塔城市| 牡丹江市| 兴安县| 印江| 汕头市| 弥渡县| 凤凰县| 周口市| 隆化县| 榕江县| 华安县| 柘城县| 平果县| 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