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快樂的春節教案(通用9篇)
中班語言快樂的春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春節時我國最重要的節日。
2、了解一些過年的習俗、基本的習慣和待人接物的禮儀。
3、愿意參加活動,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
活動準備:
《鬧新年》mp3;《年獸來了》視頻;紅包、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音樂“鬧新年”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剛剛聽的歌曲里唱什么呢?這是什么節日呢?
二、交流過年的習俗、禮節
1、分享過年時的習俗
師:你們過年的時候都做些什么好玩的事呢?人們是怎樣慶祝的?你知道過年的時候,我們南方都有哪些習俗呢?
2、了解拜年時的禮節
大年初一我們要給長輩們拜年,那給親戚朋友們拜年時我們要說哪些祝福的話呢?我們可以做什么動作來祝福他們新年好呢?
小結:我們過年的時候要放鞭炮、貼春年、除夕夜要吃年夜飯、大年初一要穿上新衣服去親戚朋友家拜年,這時候大人會給你們送壓歲錢,我們要有禮貌的接過來,并說一聲“謝謝,恭喜發財”。
三、了解過年習俗的由來。
1、師幼相互討論交流
師:那你們知道為什么新年的時候要貼春聯、穿紅衣服、放鞭炮嗎?
2、觀看視頻《年獸來了》
師:年獸最怕什么呢?人們做了什么事呢?最后怎么樣?
小結:年獸最怕:光、聲響、還有紅色。所以人們為了嚇跑年獸,就用了貼春聯、穿紅衣服、放鞭炮等方式來過年。并且大家在見面的時候還相互祝福。
四、玩“送祝福”的游戲
玩法:小朋友把自己想送給別人的新年祝福用畫畫的形式畫下來(如果會寫字的也可以寫下來),裝進紅包里,然后把紅包送給自己想送的好朋友。
師:小朋友都畫好了嗎?現在我們拿著自己的紅包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記得要有禮貌哦!
中班語言快樂的春節教案 篇2
一、活動設計。
“春節”是我們中國既傳統又盛大的節日,每個中國人都為此感到驕傲!小班的孩子第一次離開幼兒園,在家里過了一個快樂的“春節”。回到幼兒園后見到老師和同伴,肯定有很多開心或難忘的事情要相互傾訴、交流。根據孩子們返園后的實際表現及情感需要,我預設了此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回憶新年里發生的開心事,進一步感知我們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熱鬧與快樂。
2、懂得現代生活的美好,熱愛自己身邊的人。
三、活動準備。
課件《新年里的開心事》;幼兒繪畫材料(畫筆、繪畫紙、剪刀、漿糊等)。
四、活動過程。
(一)欣賞課件《新年里的開心事》,引出主題。
重點提問:
師:過節開心嗎?我們都在假期里過了一個愉快的春節!我們先來看看他們是怎樣過節的?(幼兒觀看課件,教師在旁邊介紹)
小結:我們中國盛大的傳統節日“春節”可真熱鬧!家家戶戶團團圓圓一起吃年夜飯;放煙花、點爆竹;堆雪人、打雪仗;唱歌、跳舞;走親、訪友……新年里的開心事真多!
(二)討論新年里的活動。
重點提問:
1、人們在過年的時候都喜歡做什么事情?
2、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3、過年時,你最開心的一件事是什么?
小結:我們小朋友在新年里也有很多開心的事情,(如穿新衣、戴新貌、收紅包、買玩具、吃好吃的、玩安全煙花等)。開心的事情能讓我們心情愉快,我們要把開心的事情用畫筆記錄下來,這樣才不會忘記!
(三)畫畫“新年里的開心事”。
1、幼兒看課件來作畫。
2、師根據幼兒繪畫情況進行適當指導。
(四)“過新年”畫展。
把幼兒作品放在“展覽角”展示,供其他幼兒參觀。
中班語言快樂的春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節日的喜慶氣氛,體驗節日的快樂。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讓幼兒知道“春節”是農歷新年,了解春節的一些習俗。
活動準備:
1、布置新年的環境。民間樂曲《喜洋洋》等錄音帶。
2、搜集各種有關“年”的材料豐富活動區
3、請家長配合,帶幼兒一起購買年貨,觀察節日期間周圍環境的變化,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過程:
1、播放民間樂曲《喜洋洋》,啟發幼兒隨意自由舞蹈,感受歡樂的情緒。
2、請幼兒說說周圍環境的變化。
(評改:告訴幼兒元旦是公歷新年,我國還有一個農歷新年叫春節。)
3、聽故事《年的故事》
4、師生討論:我國人民過春節有哪些習俗?
老師小結:我國人民過春節的習俗有:全家團圓、吃水餃、貼春聯、放鞭炮、拜年、舞獅玩龍等
5、讓幼兒說說自己和家人是怎么樣過春節的。
6、教師總結:“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期間人們的主要活動有哪些。
結束部分:
提出要求:燃放鞭炮、焰火和游戲時一定要注意安全;鼓勵幼兒春節時學做“小主人”,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走親訪友要有禮貌。
教后記:
孩子們感受到了節日的喜慶氣氛,體驗了節日的快樂,知道了“春節”是農歷新年,了解了春節的一些習俗。
中班語言快樂的春節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新年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重大節日,過年是孩子們最向往最高興的事,抓住這機會,挖掘其中的教育價值,讓孩子們更多的了解和感受一些我國的傳統文化,民間習俗。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有關過新年的風俗習慣。
2、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受節日的氣氛。
4、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我國節日的傳統文化,體驗節日的氣氛。
教學難點:能表述在以往過新年一些習俗,還能大膽表達自己迎新年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新年環境布置。
2、音樂磁帶《新年好》。
3、對聯、紅包、手工爆竹、掛歷、糍粑等教具。
活動過程
一、談話:認識新年
(1)、出示日歷討論:“一月一日”是什么節日?
(2)、你們知道這個節日是什么意思嗎?(是我國新歷的新年)
二、經驗交流
價值取向:交流以往過年的經驗,感受新年的歡快的氣氛。
1、師:新年就要到了,我們寶寶過年時會和爸爸媽媽做些什么事情呢?(指名幼兒表述)
2、師:你看到了人們是怎么慶祝新年的?(幼兒自由交流)
提升:過新年的時候人們會穿上新的衣服,買好多好吃的東西,貼上對聯,燃放煙火、互相拜年,寶寶還會得到很多壓歲錢,來慶祝新年,新年里,每個人都覺得非常高興。
3、師:寶貝們怎樣使用壓歲錢?(自由交流)師提醒幼兒應該怎樣合理的安排使用壓歲錢。
4、教師和幼兒分別送上新年的祝福。
三、歌表演:《新年好》
過新年的時候大家會做很多的事情,都是為了平平安安,開開心心地迎接新的一年。來,讓我們也一起唱起歌,跳起舞,慶祝新年吧!
活動反思
在本次孩子們的參與是積極的,情緒是熱烈的。首先是教室環境,不少孩子都帶來了有關新年的物品來布置教室。幼兒大膽地交流以往過年的經驗,同時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我國的傳統文化和過年的習俗,渲染了新年的氣氛。在新年環境和新穎教具的影響下孩子們熱情高漲。最后環節我們是歌表演,進一步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中班語言快樂的春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新年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由來。
2.能大膽的與同伴交流、體驗過新年的活動。
3.感受與同伴一起辭舊迎新的喜悅,感受過年的歡樂。
4.參與節日游戲。
5.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重點:
了解新年的一些風俗習慣和由來。
活動難點:
能大膽的與同伴交流、體驗過新年的活動。
活動準備:課件、剪刀、紙、紅包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歌曲表演《新年好》
二、基本部分:
1.你們過年的時候都干些什么?
2.了解過年的習俗和由來。
我們過新年時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還要在一起吃年夜飯、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親訪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賀卡、貼春聯、貼福字、大人給小孩送壓歲錢、舞龍舞獅等。
3.教師提問:“那人們過新年時為什么要貼春聯、穿紅衣、放鞭炮呢?(幼兒自由發表意見或和同伴相互交流)
4.欣賞故事《年獸來了》。
(1)年獸最怕什么呢?
(2)年獸最怕三種東西:光、聲響,還有紅色。所以人們為了嚇走年獸,常用貼春聯、穿紅衣、放鞭炮等方式來過年,見面時,還彼此說“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5.分組過新年,感受過年的歡樂。
“過年真開心,你們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課件)那我們就挑選你喜歡的方式來過年吧。”
第一組:互相拜年。
第二組:包餃子。
第三組:剪窗花。
第四組:拼年畫。
三、結束活動,分享過年的喜悅。
過完年,我們小朋友就長大了一歲,那我們就不但要團結同伴,還要尊敬父母和老師,孝敬老人。
小百科:年二十八、二十九或三十日家家戶戶“貼年紅”(年紅是春聯、門神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貼春聯也叫貼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據說這一習俗在明代就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班語言快樂的春節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有關春節的風俗習慣。
2、建議家長帶幼兒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體驗節日的快樂
3、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方法和手段記錄并介紹春節。
二、過程
活動一:了解春節
1、最近,教師和小朋友為什么常會收到賀年卡。
2、你知道哪些春節的風俗?
3、去年你們家是怎樣過春節的?有哪些有趣的事兒。
4、今年你想怎樣過春節。
活動二:共迎春節
為了讓幼兒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請家長座談,討論以下問題:
1、以前你是怎樣帶孩子過春節的?有哪些好經驗?
2、今年如何帶孩子過春節?
3、如何幫助孩子記錄春節期間有意義的活動?
活動三:準備過春節
1、建議幼兒與家長一起制定春節活動計劃,并為計劃的實施作準備。
2、在準備過程中,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春節的風俗、禮儀。
活動四:喜慶春節
1、鼓勵幼兒積極投入到春節的各項活動中去。
2、引導幼兒感受過春節的熱鬧氣氛,體驗節日的快樂。
3、鼓勵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如錄像、攝影、繪畫等記錄自己或周圍人的活動。
4、在適當的時候,通過打電話、發E―mail、串門等形式向幼兒賀年,了解“春節計劃”的實施情況,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活動五:展示春節
1、引導幼兒根據所帶材料分組,如帶照片的為一組,畫畫的為一組等。
2、啟發幼兒討論布置的方法、步驟及分工。
3、鼓勵幼兒把春節期間記錄的各種“成果”展示在活動室,營造喜慶氣氛。
活動六:話說春節
1、引導幼兒有條理、有重點地介紹自己過春節的情況。
2、建議幼兒傾聽同伴的介紹,吸取有用的信息。
3、啟發幼兒討論:誰的春節過得有趣?為什么?明年你想怎樣過春節?
4、向幼兒贈送教師制作的禮物。
中班語言快樂的春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正月是一個熱鬧的月份,感受正月里的喜慶氣氛。
2、了解春節、元宵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
3、嘗試與他人合作制作花燭。
【活動準備】
錄像帶、各種花燈、日歷、竹條、棉線、鐵絲、彩色皺紋紙、卡紙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像,感受正月里(春節、元宵節)的節日。
1、觀看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錄像,讓幼兒積,讓幼兒讓幼兒積累更多的經驗。
2、幫助幼兒分析和整理錄像中節日活動的名稱。
例如:除夕夜之前家家戶戶張貼春聯、門神,有的還掛上大紅燈籠,小區、村鎮的街道也掛上了彩旗、燈籠。除夕的下午家家戶戶包餃子、備酒宴,看春節聯歡晚會。
二、談話活動,回憶自己過節的情況。
1、“小朋友們,剛才我們看到錄像片中人們過節的熱鬧氣氛,我看到你們都很高興,那現在來說說我們自己是怎么過節的好嗎?”
2、孩子回憶講述自己過節的情況。
3、“正月十五看花燈,吃元宵湯圓,小朋友們說一說你們是怎樣過元宵節的好嗎?”
4、孩子講述過元宵節。認識各種花燈,激發幼兒自己制作花燈的興趣。
5、欣賞花燈,說說自己喜歡的花燈的名稱。
6、討論制作花燈的程序,嘗試制作花燈,教師指導,提示幼兒合作制做展示作品,欣賞評論。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布置在元宵燈會上,供大家欣賞,鼓勵幼兒創造性地用廢舊材料制作花炷。
中班語言快樂的春節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夠了解與春節有關的知識:如,春節的由來、習俗等。
2、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各項與春節有關的活動,加深對春節的理解。
3、體會我國傳統的春節活動的熱鬧氛圍,感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向往。
4、激發學生對春節知識的探究,培養他們勇于實踐,敢于探索的科學研究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了解春節的由來、習俗等以及對這個節日的理解。
2、激發學生對春節知識的探究,培養他們勇于實踐,敢于探索的科學研究精神。
【課前準備】
1、春節的代表圖片及相關資料、美食圖片、春聯等。
2、課件
[教學過程】
播放音樂欣賞《春節序曲》
師:同學們上課。聽到這歡樂的音樂,看到這喜慶的畫面。你想到了什么節日?
生:春節
師: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也被稱為“中國年”。同學們喜歡過年嗎?你喜歡過年的那些習俗?生回答。(女:貼春聯男:放鞭炮——這是男孩子喜歡的。生:穿新衣,掛燈籠,貼年畫。。真喜慶)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那過年為什么要放鞭炮貼春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踏上新年的宇宙飛船,開啟尋年之旅吧!(板書課題)
[春節歷史】
1、春節傳說:
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一個動聽的傳說,春節也個列外,春節是怎樣來的,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小視頻(播放動畫)。原來我們的中國年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那!
2、時間歷法。
春節在中國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誰知道我們的春節是哪一天?生回答(農歷正月初一)。師:沒錯。不過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春節不只是農歷正月初一這一天,而是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元宵節。說到這老師想起來一個民謠:《小孩小孩你別饞》
會的孩子們讓我們一起來:
師: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生:臘八粥喝幾天
師:哩哩啦啦二十三
師:二十三
生:糖瓜粘(以下同上)
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滿街走。
【春節習俗】
這個春節真是讓我們過足了癮啊。其實過年是有很多講究的。
1、民謠中的二十三糖瓜粘,就是在臘月二十三的晚上,要把灶王爺的畫像掛在廚房墻上,擺好貢品;祭灶時要把關東糖融化,涂在灶王爺的嘴上,讓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可保佑來年一家人幸福安康。看!這就是灶王爺的畫像,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說的就是他。
2、二十四,掃房子,也叫掃塵。臘月二十四這天,人們開始為迎接過年做準備,你們家都是怎樣大掃除的那?
師:真是熱鬧啊,家家戶戶都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在接下來的幾天,年味越來越濃了,大人們都忙著置辦年貨,你們彖都會買什么?
3、 ppt岀示門神畫
(1)師:門神畫給你怎樣的印象?生:很兇,很可怕;很嚴肅。師:門神也屬于神仙。古時候,人們認為鬼神是存在的,人們為祈求平安,把他們的畫像貼在門上用來驅鬼降魔。所以,門神的形象都是怒目圓睜。他們雙手還拿著武器,穿著鎧甲和戰靴。門神威嚴但心地善良。
(2)師:誰愿意來當當小門神。我們的吉祥組對貼門神做了調查,有請門神講解員:貼門神的最佳時間是大年三十日落后,全家人到齊之后貼。張貼時,左右大門各貼上一張,以對臉相視為正確的貼法,表示同心協力的意思。
4、看!老師帶來了什么。沒錯,春聯。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誰愿意來幫老師來貼春聯?師:貼春聯也是有講究的,誰愿意來給大家做介紹。有請如意組的春聯講解員:其實現在要看橫批:如果橫批是從左向右念,那么上聯在左,下聯在右。師:那福字那生:大門上的福字要正著貼,寓意著正福臨門,柜子、垃圾桶上福字要倒著貼,寓意福到了。師:說的真好啊!掌聲鼓勵我們的小小講解員。
5、在大年初一,我們早早起床拜年,說吉祥話,你們是如何拜年的?抱拳頭是我們拜年的標配: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看看誰的吉祥話更甜
(1 )對爺爺奶奶說:祝爺爺奶奶長命百歲,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我們的爸爸媽媽身體健康,開開心心,平安喜樂。
(2)對親戚朋友拜年你會說:給您拜年了,祝您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都如意,財源滾滾來。
(3)我們一起來拜年好不好
老師說:親愛的同學們新年快樂,學習進步。生:敬愛的老師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越來越年輕。師:我們的小嘴那么甜,一定少不了壓歲錢。
[春節美食】
過年,少不了的就是我們的美食①哪位學生說說,過年時有哪些特意要吃的東西?生:水餃,湯圓,年糕,生菜,魚②大家搜集得還真不少!老師把它們都帶來了,看看都有什么?(貼在黑板上)其實啊,過年我們特意吃的每樣東西,都有特殊的寓義呢!下面,我們大家一起做個“找朋友”的'游戲。請學生們為食物名稱和食物意義配好對。(學生抽取卡紙,讀寓意,那它的好朋友是誰)魚———年年有余;生菜———生財;水餃———新舊交替。看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也象征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湯圓———團團圓圓;年糕———年年高。
【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課堂上過了一個熱鬧有意義的新年,了解了中國悠久的年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我們今天只是揭開了其中的—角。希望同學們能喜歡傳統文化,課下繼續傳承發揚下去。
中班語言快樂的春節教案 篇9
教案目標:
1、知道吃過多甜食的不良影響
2、體會過年吃甜食的吉祥意義
教案準備:
過春節的傳統甜食,如八寶茶、桂圓茶、八寶粥等
教案過程:
1、請幼兒嘗一嘗這些春節傳統甜食
2、拿出幾種過年時常吃的甜食,問幼兒:“這些是什么?”“你吃過么?”
3、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這些食物好吃么?
——他們是什么味道?
——你們知道這些甜食都是什么時候吃的么?(告訴幼兒:過年時,吃點甜甜蜜蜜的東西,祝福來年生活甜美)
——過年時你還吃過什么甜的食物?
4、再引導幼兒討論:“吃甜食雖然可以占喜氣,可是吃得太多會怎么樣呢?”
5、提醒幼兒甜食不能一次吃得太多,吃完要記得漱口,保護好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