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燕子教案(精選15篇)
實用的燕子教案 篇1
一、課前演講。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能不能說一個你們保護小動物的親身經歷。
二、導入:
1.這節課咱們再來學習一篇我們人類保護小動物的課文。燕子專列。伸出手指和老師一起板書。齊讀課題。
2.專列是什么意思?(專門的列車)
3.看到課題你有哪些疑問?(燕子與專門的列車什么關系?等)
三、初讀感知,讀文識字。
1.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節課。課前預習了嗎?我來考考大家。(指名讀3個,領讀,同位互相讀)
2.課文讀了嗎?找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邊思考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
四、研讀課文,領會寫法。
1.感悟燕子面臨的處境。
(1)這年春天,成千上萬只燕子從南方趕回北方時,它們在瑞士境內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煩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畫出相關的句子。
(1)學生交流。(指名讀)
多媒體課件出示句子:
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2)在這段描寫中,從哪些詞語看出燕子的處境很危險?(氣溫驟降、饑寒交迫、瀕臨死亡、長途跋涉)
師:什么是“氣溫驟降”?天氣這么冷,再加上找不到食物,燕子——饑寒交迫
“長途跋涉”怎么理解?看這是燕子遷徙的圖片。
燕子一路上要飛越無數的高山,大海,荒無人煙的大沙漠,整個航程就有五千多公里。很多燕子因為飛的太遠而死去。
師。你們說的很對。燕子就要死亡了,看到這樣的情景,怎能不叫人擔憂呢?(齊讀)
讀著讀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燕子蜷縮著,就要凍僵了)
女同學一起讀讀這一段。老師看到有同學的眼睛已經濕潤了。小組之間再互相讀一讀。
2.感悟政府對燕子的關心保護。
(1)正當這些燕子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是誰首先做出行動?他是怎樣做的?(指名讀相關的句子)
政府卻決定用專列送燕子回北方,這真是了不起的舉動啊。為什么說政府很了不起?(燕子與政府沒有關系。花錢。政府還通過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
(2)為了保護燕子,政府通過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來告訴人們號召大家尋找燕子(在這句話中呼吁是什么意思?)
能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政府是怎樣呼吁市民們的?(寫寫——交流)
(找兩個學生背下)
3.感悟普通居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
(1)居民聽到政府的呼吁以后,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再到文中找一找相關的句子吧。
(指名讀,出示。交流)
(2)在這句話中料峭是什么意思?非常寒冷。從哪能看出來?。下著雪,從插圖中也能看出來。
當人們在嚴寒中到處尋找凍僵的燕子,能不能說說你的感受?
焦急的。擔心。心痛。不畏嚴寒。
讓我們通過朗讀,把人們的這種焦急,擔心,還有對燕子的關心之情表達出來吧。(齊讀)
紛紛是什么意思?居民們一個接一個都從家里出來了。能不能想象一下,居民中會有誰呢?(年邁老奶奶,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幼小的孩子他們都出來了),老師和同學們再來一塊再來讀一讀。
引讀:師:年邁的老奶奶,聽到消息后,走出家門——女同學讀
師:白發蒼蒼的老爺爺,聽到消息后,走出家門——男同學讀
師:幼小的孩子,聽到消息后,走出家門——齊讀
實用的燕子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有關生字,正確書寫1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認9個生字。
2、通過朗讀、觀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會用“偶爾、活潑”造句,理解課文的內容,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教學重點:從作者對春天里的小燕子的描寫中,體會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色。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燕子飛行幻燈片。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歌曲欣賞《小燕子》,說說聽這首歌的感受。
2、多媒體出示燕子的畫面,請學生觀察燕子的樣子,抓住它的特點說說燕子。
3、我們要學的課文是怎樣來寫燕子的呢?今天就一起來學6、燕子。
教學生字“燕”,“燕”是個象形字,“廿”是燕子的頭,“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點底是攤子的尾巴。
在寫“燕”的時候各部分要緊湊。
學生用鋼筆在書上描紅。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字詞的讀音。
(1)抽讀生字卡片,糾正讀錯的音節。
提醒學生注意:攏、掠是邊音;俊、暈是前鼻音;橫是后鼻音。
(2)學生齊讀
2、掌握生字的寫法:
請學生做小老師說說這些字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學生交流,并在書上逐個進行描紅。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錯讀,不破詞破句。
(1)學生讀課文。
(2)學生對照要求進行評價。
4、交流:課文主要寫了燕子的那些方面?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1、多媒體出示燕子的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燕子的外形。
2、自由讀課文,想想從這段中知道了什么?
3、學生交流。
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點來描寫的?
結合交流板書:羽毛烏黑發亮
翅膀俊俏輕快
尾巴剪刀似的
5、指導朗讀。
(1)激發情感
看多媒體:面對這么機靈的燕子,這么可愛的燕子,你愿盡情的夸獎它嗎?讓我們贊美的語氣讀。
(2)自由朗讀。
(3)指名試讀、齊讀。
6、指導背誦。
(1)學生說該怎樣背?
(2)看板書練習背誦。
7、說說這一段的意思。
四、指導寫字。
五、作業布置。
1、抄寫詞語三遍。
2、朗讀課文。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的羽毛,一對的翅膀,還有一個的尾巴。
第二課時一、復習。
1、讀課文第一段。
2、說說從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3、交流填空。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第二段,把表示事物的詞語畫出來,圈出具體描述的詞語。
2、學生交流。
結合理解“趕集”、“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4、重點品味:(并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
(1)春天是個熱鬧、色彩斑斕的季節。
請學生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在書上用橫線劃出所寫的景物,用曲線劃出景物的特點)
學生同桌、全班交流。
(2)多媒體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為什么說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3)出示填空題。
二三月間,微風輕輕地著,毛毛細雨從天上下來。千萬條柔柳了鵝黃色的嫩葉。青的草,綠的芽,各色鮮艷的花,都像似的聚攏來,形成了的春天。
學生完成填空。
再次多媒體出示春天的美景,體會作者用詞的正確性。
讀好上面的一段話。
(4)從這段中還知道了什么?
(燕子為春天增添了生機)
讀好最后一句話。
5、有感情朗讀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想想用怎樣的語氣讀。
(2)指名讀,評議。
(3)看這多媒體出示春天的美景,齊讀第二段
6、指導背誦。
(1)請學生說說怎樣來背。
(2)學生試背
(3)齊背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學生自讀課文,從這段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再讀課文燕子飛行給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你從那些地方體會到的?
4、學生交流。
5、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飛行的快?為什么能體會到?
(“斜”字不但寫出了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了飛行動作的優美。)
(“唧”是叫聲,只短短的一聲一從這飛到了那,速度真快。)
看多媒體燕子飛行加深印象。
6、朗讀有關句子。
7、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飛行的輕?為什么能體會到?
(偶而、沾、小圓暈)
理解:小圓暈
作者為什么說是小圓暈呢?
相機理解“偶爾”并用“偶爾”造句。
看多媒體燕子飛行加深印象。
8、朗讀有關句子。
9、感情朗讀課文第三段。
10、指導背誦。
四、學習課文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段。
2、學生質疑。
3、理解詞句:“五線譜”、“音符”、。
4、理解句子。
5、看多媒體燕子的休息。
6、感情朗讀。
7、指導背誦。
五、總結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燕子什么地方可愛?春天美在哪里?
六、作業布置。
1、造句。
偶爾――-
活潑―――
2、背誦課文。
外形
活潑機靈
板書設計:
燕子
趕來
飛行
輕、快
休息
音符
實用的燕子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孩子通過將各種圖形組合畫出小燕子看到的東西,從而組成一幅畫。
2.激發幼兒喜愛大自然的感受,培養幼兒作畫的技能。
活動準備:
幼兒繪畫工具、范例
活動過程:
培養幼兒各方面能力,特別是動手操作能力。讓幼兒通過動
手操作畫小燕子看到的東西,以便于提高小肌肉的發達。并讓幼
兒展開想象力,進行添畫
屋檐等等。從而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
重點:能畫出小燕子看到的景物。
難點:能添畫出合理的畫面。
教學過程:激趣——師示范——幼兒操作——評價
引起興趣:
小燕子在空中飛行看到了什么?
一、師示范:
1.畫出小燕子看到的景物。
2.提要求:
看清楚景物特征。
二、幼兒操作,師指導:
引導幼兒畫出景物的特征。
重點:能添畫出合理的畫面。
三、評價:
表揚畫的好的幼兒
活動結束:小朋友一起聽小燕子兒歌。
教學反思:孩子們對小燕子很感興趣,畫起來很認真,但是有的孩子不敢大膽構思,遲遲沒有下筆,不能完成作業,還存在幼兒園可寫不寫的習慣,有待進一步糾正。
實用的燕子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3/4拍音樂的節奏特點,初步分辨音樂旋律的連貫與跳躍。
2、嘗試運用語言、動作等表達對小燕子的喜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事先豐富幼兒有關演奏燕子的經驗。
物質準備:歌曲《小燕子》
活動指導:
一、律動
師:春天到了,我們一起到果園里幫果園里的阿姨摘水果吧!
二、練聲《我愛我的小動物》。
三、新授歌曲
(一)學唱歌曲
1、猜謎游戲:教師朗誦謎面,幼兒猜謎底,在猜謎游戲中導入主題,加深對燕子的認識。
2、完整、連貫、有表情地彈唱歌曲,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優美與熱情,感受歌曲對小燕子的贊美,激發幼兒對小燕子的喜愛之情。
3、完整播放歌曲,引導幼兒感受并初步表現音樂3/4拍“強弱弱”的節奏特點。
(1)師:這首歌是幾拍子的?請聽音樂輕輕地拍節奏。
(2)引導幼兒用兩種節奏動作拍節奏。
①②
拍手手心向上拍手輕拍手心
4、彈奏音樂的三部分,要求幼兒邊聽音樂邊用動作表現:哪一段是表現燕子在
輕柔地飛?哪一段是表現燕子在于愉快地捉蟲?。
5、完整播放歌曲,引導幼兒聽音樂用動作完整表現音樂的變化。
實用的燕子教案 篇5
一、說教材:
《燕子》 一文,作者用優美簡練的文字,鮮艷明快的色彩,為我們描繪出春天初到時的燕子。 教材的圖上畫的是春天的景色,全圖呈綠色基調,有遠山、湖水、稻田,桃花盛開,柔柳輕揚,各種顏色的花競相開放。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它們有的正在湖上飛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飛到了柳枝間,還有的停在遠處電線上歇息,它們給早春的湖光山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
課文以優美的語言,講述了燕子的特點和充滿生機的春天的美麗。課文以燕子為記敘的線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從哪里來、燕子的飛行和停歇的順序來理解。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通過閱讀課文,讓學生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動情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生動地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生機勃勃。
二、說教法
我由古詩導入課文,這樣的設計一來可以豐富學生的古詩積累,二來也有利于我下階段的教學。與此同時,我利用學生對燕子已有的模糊印象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因為是第一課時,因此在字詞教學上我花了很長時間。本課的生字中無論是讀還是寫方面都有學生易錯得地方,尤其是兩個多音字,我重點讓學生反復的練讀,加深記憶。教研員李老師說過生字教學最終的目的是模糊記憶,我在課堂上的訓練也正是向著這一目標去做的。
課文的教學主要還是引導學生去自主閱讀,通過閱讀來解決課文中的難點。讓學生找出作者筆下的燕子是什么樣的,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這樣寫給我們在寫作上有什么啟發等等。結合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來感受燕子的美和機靈。教學環節結束后,我利用對比照片來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再根據照片來提示學生回憶課文,背誦課文。
三、反思
課后聽了專家李老師的點評,找到了我課堂上的優勢與不足。教學設計意圖很好,但是卻忽略了設計的`真正意義,不是為了設計而設計,應該一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了學生而設計。古詩的導入可以作為我教學的一個特色,既然設計了這個環節,就應該讓學生總能夠有所收獲,而不是一帶而過。的確,我對學生的要求太低了,我只想給他們留一個簡單的印象,如果簡單的只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的環節設計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此外,對于課文課時的劃分,李老師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于簡單的課文,我們完全可以用一課時來解決,沒有必要墨守成規,這樣反而會是學生喪失一定的能力。對于字詞的訓練,李老師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把基礎打堅實,這點我以后再課堂上還會繼續下去。
實用的燕子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欣賞燕子在春天里飛翔的美景,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結合文中插圖,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
3.理清課文脈絡,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結合文中插圖,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
2.了解春天的特點和燕子的活動情況,體會春天給人們帶來的愉快心情和使人感到的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落大意。
(三)通過了解作者對燕子和春天的描寫,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一)初讀課文,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通過了解作者對燕子和春天的描寫,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理清課文脈絡,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動物與春天有著密切的關系,它總是早早地向人們報告春天的訊息。它的名字是
學生異口同聲回答:燕子。
對。它就是燕子。請同學們看圖,(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圖片)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主角。(板書:2.燕子)
教師范讀課文。
(二)檢查預習。
實用的燕子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3.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導入
同學們,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動物與春天有著密切的關系,它總是早早地向人們報告春天的訊息,知道它是誰嗎?
對,它就是燕子。請同學們看圖,(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圖片)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主角。(板書:1.燕子)
2.教師范讀課文。
二、檢查預習
1.讀生字組詞,注意讀準字音。
2.選擇正確的讀音。
3.組詞。
俊( ) 俏( ) 攏( ) 拂( ) 倦( )
峻( ) 悄( ) 籠( ) 佛( ) 卷( )
駿( ) 稍( ) 壟( ) 沸( ) 圈( )
符( ) 譜( ) 沾( ) 添( ) 奏( )
附( ) 普( ) 粘( ) 填( ) 湊( )
4.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近義詞:
俊俏 —(俏麗) 聚攏 —(聚集)
生機 —(生氣) 掠過 —(拂過)
反義詞:
偶爾 —(經常) 增添 —(減少)
俊俏 —(丑陋) 機靈 —(死板)
三、初讀課文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說說每一自然段都寫了什么。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朗讀課文。
3.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朗讀課文,想一想燕子是什么樣子的,它飛行時有什么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找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
2.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
3.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摘抄積累句子。
教學過程:
一、指導看圖,引入新課。
1.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
2.按一定順序(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從右到左、由遠到近、由近到遠)說說圖上哪些景物突出了春天的特色?
3.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畫了哪些燕子?小燕子在圖中起什么作用?
學生充分討論之后,再讓學生把這幾個問題連起來說一說。鼓勵學生把自己從圖中感知到的內容和從自然界中觀察到的景色聯系起來描述,使學生在腦海中對春天美景和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形成比較完整的印象。
在認真觀察圖畫的基礎上,請同學們小聲讀書,促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是以燕子為線索進行記敘的,具體是按照燕子的外形、燕子從哪里來、燕子的飛行特點和燕子停歇的順序來觀察和描寫燕子的。
二、學習第一段。
現在我們來看一看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燕子的模樣的。請一位同學來讀第一段。
學生朗讀的同時,其他同學思考:課文描寫燕子的模樣是從什么寫到什么?回答了這個問題,也就弄清楚了這一部分的敘述順序。
(這一段抓住了燕子的外形特點,先寫了燕子烏黑光亮的羽毛,又寫了燕子輕快的翅膀,最后寫了燕子剪刀似的尾巴。這幾部分連到一起就“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這些描寫突出了小燕子與眾不同的形象。)
學生分析到這里就很不錯了,但是教師一定要明確告訴學生這就是由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順序。課文先寫了整體:一身烏黑的羽毛;再寫局部:輕快的翅膀和剪刀似的尾巴;最后又回到整體:湊成活潑可愛的小燕子。
(板書:羽毛 翅膀 尾巴)
你認為這一段中哪些詞用得好?
(“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這些詞用得好,因為它們寫出了燕子外形的美麗。)
(板書:光滑漂亮 俊俏 剪刀似的)
這些詞語的確很優美,朗讀的時候語調要柔和一些,聲音要輕一些。應該怎樣讀呢?請同學們自己體會,同時想一想這句話在全段起什么作用?為什么說“湊”成了小燕子?
回答這個問題時,教師可以啟發學生這樣思考: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也是美的,它們合起來就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好形象。學生能夠由此發散思維,得出正確的答案。
(最后一句話在這一段中起了一個概括的作用。“湊”是幾個方面合在一起的意思,用在這句話中非常形象生動。)
(板書:湊成燕子)
到此為止,同學們對小燕子有了一個總的印象。如果用“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加上尾巴,湊成了小燕子”與書上的語言相比較,你認為哪一句寫得好,為什么?
同學們可以把兩個句子比較著讀讀,哪句好一看就會明白。很明顯書上的句子寫得好,因為它更形象、生動、具體,給人一種活靈活現的感覺。實際上“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這句話既是前面內容的.總結又是下面內容的總起,它承上啟下,引出下文。我們繼續學習第二段。
(板書:活潑機靈)
二、學習第二段。
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在春天里從南方飛來了,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
請一位同學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最能體現春天特色的景物。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把主要詞語畫下來。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雨 風 柳 草 葉 花)
請同學們齊讀第二段,體會春天的景色之美。
出示小黑板或在投影上打出這樣一段話:“才下過幾陣雨。風吹拂著柳絲。草、葉、花聚攏來,形成了春天。”請同學們將課文上寫的和小黑板上的內容相比較,討論哪句話寫得更好。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兩句話對比著朗讀,促使學生自己分辨。教師也可以通過幾個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比如:用教鞭指著小黑板上的雨、風、柳絲、草、葉、花等,提問什么樣的雨、什么樣的風、什么樣的柔柳、什么樣的花和草等。學生很快就能明白課文寫出了這些景物的色彩、姿態、數量,非常生動形象。而小黑板上的內容就顯得很干巴巴的了。
“雨”前面加上“細”而且是“蒙蒙細雨”,這樣就寫出了春雨的特點,比單純的“雨”要好得多。其它的景物都可以通過增加附加成分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
小草兒,綠葉兒,各種美麗的花兒,都一起趕到春天里來了。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比喻句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把它們比作像“趕集”一樣聚攏來。這樣寫突出了春天樹木茂盛,花草芬芳,充滿了生機。)
(板書:趕集)
在這百花爭艷的季節里,小燕子也趕來了,為什么說“為春天增添了生趣”呢?
指導學生理解“生趣”一詞,很有生氣,很有情趣。因為春天本身已經很有生趣,很招人喜愛了,現在小燕子又飛來了,使得春天更有生趣,所以說是“增添了生趣”。
(板書:生趣)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同學們可以把這段話分成四個層次來背誦:第一句寫季節、細雨;第二句寫微風吹拂著柔柳;第三句寫草、葉、花;第四句寫燕子。
教師小結第二段:燕子在春天里飛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小燕子為春天增添了什么樣的生趣呢?我們繼續學習第三段。
三、學習第三段。
認真看書上是怎樣寫的,然后用最少的字概括燕子飛行的特點。
(快、美)
課文中哪些詞寫出了燕子是怎樣飛行的。
找同學回答,教師抓住重點詞板書。
(板書:掠、叫、飛、橫掠、沾)
填空,練習背誦,并用彩筆畫出哪些詞表現了燕子飛得快、飛得美。體會這些自由飛翔的美麗的小燕子為湖光山色增添的情趣。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 )過,唧唧地( )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 )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 )過湖面,尾尖偶爾( )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 )開去。
五、學習第四段。
上一段描寫了燕子飛行的美,實際上燕子停歇時同樣很美。請同學們觀察停在電線上的燕子,這個情景像什么?(出示相關圖片)提示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觀察。
實用的燕子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人與動物應和睦相處,有保護小動物的意識;。
2、能說出燕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知道要保護燕子。
3、感知燕子遷徙與季節的關系,了解燕子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重點:
感知燕子遷徙與季節的關系,了解燕子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難點:
能說出燕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知道要保護燕子。
活動準備:
《小燕子》歌曲磁帶;有關人們愛護動物的圖片、燕子標本和燕巢;
秋天的圖片(有燕子南飛的形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播放歌曲《小燕子》,營造愉快的氣氛。
1)欣賞音樂,感受樂曲的美,隨樂曲跟唱、律動。
二、基本部分
1、與幼兒談話,引導幼兒了解燕子。
1)歌曲唱的是什么動物?小燕子什么要南飛?燕子住在什么地方?燕子長得什么樣子?
2)出示燕子標本和燕巢,結合幼兒平時的觀察,討論燕子的生活習性,出示小燕南飛的形象。
3)師小結:燕子媽媽和小燕子住在屋檐下,燕子媽媽會生蛋,然后孵出小燕子。它們銜來樹枝、泥和草在屋檐下筑窩。燕子媽媽每天捉害蟲喂的寶寶。秋天,天氣漸漸轉涼,燕子飛向溫暖的南方過冬,等到年春天,再飛回來。
2、引導幼兒討論,了解燕子的生活習性。
1)燕子為什么要南飛呢?
2)講故事《燕子和老爺爺》,引導幼兒知道人與動物要和睦相處。
3)幫助幼兒理解人和小動物和睦相處才快樂。“小燕子每年到我們的屋檐下筑巢你歡迎嗎?你會和它成為好朋友嗎?”
3、啟發幼兒要和小動物和睦相處。
1)我們該為可愛的小燕子做些什么呢?
2)讓幼兒欣賞有關保護動物的圖片,說說怎樣保護動物。
(三)結束部分
談話:“我和我的小動物”,讓幼兒講述與自家小動物友好相處的故事,共同體驗其中的樂趣。
實用的燕子教案 篇9
一、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寫法
1、自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
2、討論交流:
課文從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分別寫了燕子的什么特點?
二、指導、檢查背誦
1、自讀課文,完成“思考練習”第3題(出示幻燈片)
2、指導學生按自然段背誦
3、檢查背誦(小組互查—教師抽查)
三、指導識記生字、詞
1、出示生字(幻燈片)抽查讀音
2、說說記字方法重點指導“俊”、“攏”、“奏”的寫法
3、練習書寫“思考練習”第4題的詞語
四、作業
1、熟練背誦課文
2、預習“海上日出”
板書設計:
羽毛
外形
翅膀
尾巴
贊
熱
燕子
飛回
增添生機
美
愛
春
大
姿態優美
天
自
飛行
速度快
然
心情高興
停歇
電線—曲譜
燕子—音符
教學札記:
學生在觀察圖畫時比較盲目,沒有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有重點、有目的的觀察圖畫,并結合課文理解重點詞句。
實用的燕子教案 篇10
教學要求:
1 認識15個生字,繼續進行滲透性識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繼續培養同學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1.繼續培養同學自主識字的能力。
2.鼓勵同學將感悟到的情感讀出來。
教學難點:培養同學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圖片(冬瓜、茄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圖片(冬瓜、茄子),誰能說一說你們見過的冬瓜、茄子是什么樣的?你們真聰明!咱們看看小燕子觀察到的冬瓜和茄子是什么樣的?
二、學習新課:
1 自讀課文,初步識字。
請你打開書P47,自身小聲讀一遍課文,邊讀邊圈出你不認識的字,讀完后就坐好。
2 范讀課文
同學們讀得真認真!想聽我讀一遍嗎?聽我讀的時候,你一定要注意聽你不認識字的讀音。
3 了解情況,自主學習
你們覺得這個故事有意思嗎?想不想把它讀下來?好!讓我們想看一看還有那些字不認識?
這些字是我們不太熟悉的,文中還會有我們不認識的字,假如你們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
(1)借助拼音;(2)問他人;(3)聯系上下文猜字;(4)問老師
下面請用你喜歡的方式學習你不認識的字,教師巡視。
在你們學習的時候,我發現同學們這幾個字有些困難,誰來當小老師教教大家呀?
(哪些字?要達到什么程度?在教學設計里反映出來)
4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
生字基本上都認識了,你們想用什么方法學習課文呢?請幾名同學說說(讀書、扮演、組詞寫字等)。
組長帶著用你們組喜歡的方式學習。
5 匯報學習
(1)讀課文匯報
要求:在這些同學讀時,請你認真聽準字音,再聽聽他們讀得怎么樣?
同學評價
還有用其他方式學習課文的嗎?
(2)扮演匯報
通過學習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隨機板書(大小、顏色、毛刺)
口語交際訓練: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
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我有個問題,燕子媽媽為什么笑了?同時板書課題。(因為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觀察仔細)所以(同學齊讀課題)
到現在課文里的生字都認識了嗎?
請同桌同學互相檢查,在認識字的下面打“√”,假如他全認識了,你就給他一朵小紅花。假如你還有不認識的,沒關系,用你喜歡的方式認識它,什么時候認識了,趕快找你的小老師檢查,都認識后你也會得到小紅花。
作業:兩個作業任選一個
1 畫一畫冬瓜和茄子是怎么長的?
2 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請他們和你一起扮演。
實用的燕子教案 篇11
1《燕子》教案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大自然的繽紛現象,燕子教案。欣賞圖片,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妙。與學生討論春天里特有的現象(冰雪融化、柳樹發芽、草兒發芽、花兒綻放等,)想到燕子從南方歸來,討論燕子的特點,導入新課。
二、范讀 引導1、讓同學們看課文插圖,感受春天的氣息,了解燕子活動的環境。
2、播放課文范讀錄音。
3、讓學生邊聽邊想象課文描寫的如詩如畫般的春天景色圖,想象燕子的形象、習性,體會文章表達的感情。
三、學習字詞
1、讓學生初步朗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劃出生字詞。
2、與學生討論這些生字怎樣記憶,掌握。分析: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9個,注意和形近字區別。“俏”讀“qiao”要和“悄”區別讀音和字形。“拂”的讀音是“fu”不要錯讀成“fo”。
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14個,書寫時要提醒學生注意下面的字:(略)
3、組織學生進行練字,鞏固這些新字詞。第二課時一、鞏固舊知,深入理解1、帶領學生回顧本課的生字詞,讓學生讀生字、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范讀。3、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把握燕子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了解燕子的色彩、外形、動作和習性,體會作者對大自然和燕子的熱愛。)
4、小組討論:交流自己對課文的了解,點出文章的大意。寫的是在春暖花開、柳絲輕揚的時節從南方趕來的可愛的燕子,描寫了燕子的色彩、外形、動作等,表達了作者對這一大自然精靈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教案《燕子教案》。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找學生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并讓他們說說這一段的主要內容。第一自然段寫:講燕子的外形特點。
2、讓學生討論,看看這一段主要說了什么,用自己的話總結。(作者用簡單、生動、形象的幾句話勾勒出燕子的顏色和外形。例如:一身羽毛、一對翅膀是對小燕子外形的勾勒。烏黑光亮 、俊俏輕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潑機靈的燕子的特點。)
3、和學生一起總結燕子的顏色和外形特點,點出描寫生動的地方。(烏黑光亮的活潑機靈的理解“湊”的妙處。)三、學習第2自然段1、找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并說說這一段的主要內容。(春天來了,小燕子從南方飛來,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機。這部分主要描繪了有蒙蒙細雨、有柳絲、有青草、有綠葉、有鮮花的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還有活潑可愛的小燕子。) 2、朗讀這部分內容要定準輕松歡快的基調,語速要根據內容的變化時緩時急。“才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語調要舒緩,輕柔,體現柳絲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畫,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語速加快,要有趕集、聚攏之意。“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要讀出欣喜之情,讀“光彩奪目”時,語速要放慢,語調加重,感情要飽滿。要感受到春天的美麗和勃勃生機。
3、把握精彩的詞句:我能想象出“趕集似的聚攏來”的景象。(聚攏的意思,這里用擬人的寫法,寫出了生動活潑的春景。)
四、學習第3自然段1、找學生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并說說這一段的主要內容。(在飛行中燕子的各種姿態。)
2、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和表達的情感。從“斜著身子”感受到燕子飛行的姿勢,飛行時的輕快靈活、自由自在。通過“掠過”體會燕子飛行之快速;通過“唧唧地叫著”感受燕子飛行時的歡快心情;通過“有的······有的······”了解眾多的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著拂面的微風飛行的情景。
總結:感受這些自由飛翔的燕子為春天增添了情趣,使這早春美景更加生機勃勃、令人神往。
3、“橫掠過湖面”的“掠”用的真好,好在哪里?(“掠”是輕輕擦過的意思,指燕子身輕,速度快,一瞬間而過。)五、學習第4自然段1、讓學生有朗讀第4自然段,體會文章描寫的畫面.并說說這一段的主要內容。(燕子停歇在電線上形成的美麗圖案。)
2、簡單講解五線譜的有關知識,讓學生展開想象,仿佛自己也看到了這樣的景色,來感受作者的想象力,了解作者對充滿生機的春天的愛,以及贊美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積極向上的感情。
3、為什么要用“五線譜”打比方呢?了解電線桿和燕子組成的圖畫,非常想五線譜。通過想象完成的,同時燕子作為音符,正好譜成了春天的贊歌,與最后一句話形成了必然的聯系,更好的體現了歌頌春天的主題內容。
六、本文寫作特點從燕子入手,按由近及遠的觀察順序來學習課文,體會作者的觀察方法。
第一自然段是從近出看到的燕子: 烏黑光亮的羽毛、輕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一個活潑可愛的燕子。
第二、三自然段寫的是由遠處看到的燕子各種飛行姿態。最后從遠處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要求:學生把學到的由進及遠的觀察方法運用到平時的觀察中去。
實用的燕子教案 篇12
一、教學目的: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空調、啟程、特殊、長途、驟降、疲勞、饑寒交迫、溫暖、政府、救護、車廂、致謝”等詞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三、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 2 )周第(6)節 總(13 )
一、 復習交流
1、 背誦第一課《燕子》
師:活潑機靈的小燕子給大自然開來了勃勃生機。可是有一年春天,在瑞士小燕子差點就瀕臨死亡,是誰救了它們?(人類)
2、 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瑞士的資料
多媒體出示:瑞士歐洲中部內陸國家,和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列支敦士登、德國接壤。面積413萬平方公里。人口704萬(1995年),日耳曼人占84%,其他的是法蘭西人、意大利人。居民多數信基督教或天主教。城市綠化率約61%。首都在伯爾尼。瑞士由山地和高原組成,西北有侏羅山脈,中部、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瑞士境內湖泊很多,萊茵河、羅訥河等發源于此。山間谷地氣候溫和,高山比較寒冷。水力豐富,有少量煤、鐵、石油和鈾礦。瑞士經濟發達,人均國
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工業、金融業、旅游業發達,為經濟三大支柱。鐘表業歷史悠久,產量居世界前列,譽稱:鐘表王國。1950年9月與我國建交。)
二、初讀課文,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1、 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或者容易讀錯的生字,結合語言環境自主認讀。
2、 教師檢查認讀情況,隨機糾正錯誤讀音。
3、 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檢查。
4、 通過熟字帶生字識字:區——歐、戶——啟、步——涉、相——廂。
5、 歸類結合
(1) 把要求會寫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其結構上的特點,如:“歐、洲、瑞、舒、殊、驟、涉、踏、救”都屬于左右結構,“啟、疲、載”都屬于半包圍結構,然后指導臨寫,注意結構比例。“舒”不要將“予”寫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寫一點;注意“載”的筆順。
(2) 指導臨寫,注意結構比例。“舒”不要將“予”寫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寫一點;注意“載”的筆順。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1、 抽讀、齊讀、默讀思考:
(1) 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 聯系課文內容說說題目的意思?(運送燕子的專用列車)
2、 分組讀文
(1) 說說每個自然段講的什么?
先寫人們向乘坐在專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發生的經過,再單獨介紹小姑娘貝蒂救助凍僵的燕子,最后再回到開頭的送行一幕。
(2) 相機滲透:倒敘的方法,首尾呼應。
四、課堂作業
(1) 寫生字。
(2) 抄生詞。
六、自由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下節課交流解決。
第二課時
第( 2 )周第( 7)節 總(14 )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六冊第六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加環保意識、愛鳥的意識。
學習重點:
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加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學習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對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教學理念:
《燕子專列》通過優美的語言講述了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表現了“愛護周圍環境”的主題。本設計力圖體現“以情為基點、以讀為主線、以悟為手段”的新課程理念,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小燕子,在步步推移的多種讀式之中,入情入境地體驗課文,設身處地地自主閱讀,交流感受。以具體的語言為載體,深層感悟課文所蘊含的人文精神,體會人們保護動物的博大愛心。
教學準備:有關課件
教學過程:
實用的燕子教案 篇13
《燕子》教學案例
一、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燕子、趕集、聚攏”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描寫生動的方法。
三、教學措施
通過朗讀,整體把握課文,教學中從燕子入手,按由近及遠
的觀察順序來學習課文。體會作者的觀察方法。
四、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樣的;搜集有關春天的圖片(特別是有關燕子的資料),誦讀歌頌春天的詩歌和文章。
多媒體課件。
五、教法學法
讀書指導法啟發引導法小組討論法
六、教學安排: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喚起學生對美的向往與追求
引入語(邊播放音樂邊切換圖片):在這風和日麗的季節里,春姑娘給大地換上了節日的盛裝,小草含青,百花爭艷,田野、山川、河流處處呈現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此時,可用課件放出小燕子清脆的鳴叫聲及歌曲《小燕子》的旋律。)聽,這是什么聲音?這不是小燕子在歡快地歌唱嗎?讓我們聽著這熟悉的音樂,一起走進大自然,去感受春天的美,去迎接為春天喝彩的小燕子!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3、燕子》
板書課題:燕子(生齊讀課題)
二、感知課文——引導學生對春景美、燕子美的感受與欣賞
1.描繪春景,展開聯想,感受春天景色的美。
師:下面,于讓我們置身于春天廣闊的田野,去課文中尋找春天的影子吧。你找到了嗎?把你找到的句子讀出來。(播放課件:二三月間,微風輕輕地吹拂著,毛毛細雨從天上灑落下來。千萬條柔柳展開了鵝黃色的嫩葉。青的草,綠的芽,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地聚攏來,形成了爛漫無比的春天。)師:_____同學把你找到的讀出來。
(生個別讀)評價:把掌聲送給這位小伙子,他用讀書聲為我們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師:德國有位大詩人名叫歌德,他告訴我們:經驗豐富的人讀書
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師:誰能告訴我們春姑娘為大自然帶來了哪些禮物?(提示預設:春姑娘帶來了蒙蒙的細雨,輕輕吹拂的微風,
千萬條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師: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禮物?想要嗎?只要大家坐姿正、用心看、仔細想,這個禮物你一定會受到的。
教學問題預設:從“各色鮮艷的花”中你能想到春天有哪些鮮艷的花?
問題回答預設:
生1:金燦燦的油菜花
生2:粉紅粉紅的桃花:連起來好像天邊的一抹晚霞
生3:雪白雪白的梨花
生4:香味撲鼻的丁香花
生5:杜鵑花、水仙花、玉蘭花
生6:顏色各異的牡丹花,紅的似火、黃的似金、粉的似霞、白的似玉,芳香撲鼻。
教學問題預設:春姑娘把大自然打扮得這樣美麗,讓我們感
受到這是一個怎樣的春天?
問題回答預設
生:萬物復蘇、姹紫嫣紅、百花齊放、生機勃勃、花團錦簇、萬紫千紅、欣欣向榮
師:是的,滿眼的新綠加上各色鮮艷的花,光彩奪目,絢麗
多彩。書上是用哪個詞來形容的?一起告訴我。生:爛漫無比。板書:爛漫無比
師:這的確是一個爛漫無比的春天。在這個季節里,人們都穿上了美麗的春裝,到田野里去呼吸那濃郁的花香,享受那溫暖的陽光,在習習的微風中放飛一只只五顏六色的風箏,多么令人向往啊!讓我們用自己甜美的聲音去感受春天的氣息吧!
(生自由讀,指名讀。)真不簡單,讀書能讀出自己的感受是最寶貴的。他們的朗讀讓我感受到了春天清新的空氣和甜美的花香。把掌聲送給這些用心讀書的孩子。老師也想像他們一樣用心地讀一讀。好嗎?
(播放課件中的視頻)老師配樂范讀
師:看著同學們一個個陶醉的樣子,老師真不忍心打擾大家,請大家用心地讀讀這段話吧。(生齊讀。)
2、展示圖片,熟讀成誦,認識燕子的外形美。師生活動預設:
師:這美麗的春景不光把我們迷住了,還把一個個遠方的客人也吸引來了。(引讀)誰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師播放燕子的叫聲。)
生讀: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師:小燕子是一身什么打扮?作者抓住了小燕子的哪些特點來寫?
生:抓住了燕子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
和剪刀似的尾巴來寫。
師:這句話勾勒出了燕子怎樣的美?
生:外形美。
師:(板書:外形美)誰能把這幅燕子的圖片組合在一起?大家能試著把這段話背下來嗎?
生上白板演示拼圖燕子,其他孩子背誦句子
3、播放視頻,自讀體會,欣賞燕子的動態美。
師:這些外形俊俏的小燕子不僅是來觀賞春景的游客,它們還是一群技藝超群的演員。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播放視頻)
師: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的提示,四人小組自學第三自然段。
(課件出示自學要求:燕子的飛行特點有哪些?勾畫出有關語句,你從這些特點中體會到了什么?)
(四人小組按要求自學,展開討論。老師深入到學生中了解、指導。)
交流回報自學情況:(課件出示第三段)
生1:我通過“掠”這個詞可以體會到燕子飛得很快師:掠過,在詞典中怎么解釋呢?
生2:輕輕地擦過(查字典也是學習語文很重要的方法)師:那你能用手做一下這個動作嗎?大家一起來,現在又有什么新的收獲嗎?
實用的燕子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一、 用輕快而柔和的聲音演唱《小燕子》。
二、 學習用手波浪模仿小燕子的飛翔,培養學生動作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三、 教育學生愛護益鳥,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點:
1、 唱好歌曲。
2、 表現小燕子飛翔的動態美。
教學難點:
1、 抓住三拍子起伏感來演唱歌曲。
2、 對學生進行愛鳥、愛護環境的教育。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頭飾,電子琴,打擊樂。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帶領學生在音樂聲中做小鳥飛的律動,自由表演。
二、 導入新課(出示課件)
節奏練習: X X0 | X X0 |
三、歌曲《小燕子》
(一)、導入
(1)小朋友讀得真好,把春姑娘的好朋友也引來了,猜猜看會是誰呢?
(2)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回答。
(3)學生觀看,原來是小燕子,你喜歡它嗎?為什么?誰來說說它的樣子。你能用動作學一學嗎?學生自由表現。
(4)教師小結:小燕子樣子美麗,是捉害蟲的能手,保護莊稼,據說,一對燕子整個夏季可捕食150—200多萬只蒼蠅、文字、蚜蟲呢!它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朋友呢?(學生回答)對,我們應該保護它們,今天我們來學唱一首贊美小燕子的歌。
(二)、學習歌曲《小燕子》
(1)聽范唱錄音,說一說歌曲中是怎樣贊美小燕子的。
(2)學唱歌曲:a跟旋律哼唱
b跟范唱輕填歌詞練習
c教師提問曲中延音記號的唱法
d學生聽琴視唱歌曲。
(3) 歌曲處理:a師:歌曲不僅表現了小燕子的美麗,還表現了小燕子除害蟲,保莊稼的樣子,你覺得怎樣唱才能更好的表現小燕子的這些特點呢?
b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c 個別組示范表演唱。
d用喜愛、贊美的情緒完整的演唱歌曲。
(4) 歌曲表演:a同學們,剛才用優美的歌聲描繪了可愛的小燕子,表達了對小燕子的喜愛,那你能不能用優美的舞姿來描繪小燕子呢?
b學生模仿小燕子飛翔的動作。
c 教師示范小燕子側飛、高飛、低飛的不同體態,并加上腳的動作。
d學生跟做。
e啟發學生想一想,除了小燕子的飛翔,還可以表現小燕子在干什么?怎么做?(鼓勵學生大膽做)
f 聽音樂學生自由表演。
(三)、 對比欣賞
師:除了這首歌,你還會唱其他有關小燕子的歌嗎?
四、 深化、小結
1、 同學們,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它們為我們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一只山雀每天可啄食松毛蟲184條,蛾30只以上。一晝夜吃害蟲相當于自己體重的1.5倍。一只貓頭鷹一年可滅田鼠1000只,減少一噸糧食的損失。一只杜鵑一次可吃173條松毛蟲,12只金龜子,49條舞毒蛾幼蟲。
2、可是,現在我們地球上的鳥的種類和數量在一天天的減少了,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啟發學生回答,人類的破壞,環境的污染)我們應該怎么做?(學生答)
3、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小燕子這首歌,知道了鳥類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要鳥、護鳥的模范,讓大自然中有更多的鳥在藍天中飛翔。
實用的燕子教案 篇15
一、教學目的: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空調、啟程、特殊、長途、驟降、疲勞、饑寒交迫、溫暖、政府、救護、車廂、致謝”等詞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三、 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四、 教學時間:
2課時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復習交流
1、 背誦第一課《燕子》
師:活潑機靈的小燕子給大自然開來了勃勃生機。可是有一年春天,在瑞士小燕子差點就瀕臨死亡,是誰救了它們?(人類)
2、 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瑞士的資料
多媒體出示:瑞士歐洲中部內陸國家,和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列支敦士登、德國接壤。面積413萬平方公里。人口704萬(1995年),日耳曼人占84%,其他的是法蘭西人、意大利人。居民多數信基督教或天主教。城市綠化率約61%。首都在伯爾尼。瑞士由山地和高原組成,西北有侏羅山脈,中部、南部有阿爾卑斯山脈。瑞士境內湖泊很多,萊茵河、羅訥河等發源于此。山間谷地氣候溫和,高山比較寒冷。水力豐富,有少量煤、鐵、石油和鈾礦。瑞士經濟發達,人均國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工業、金融業、旅游業發達,為經濟三大支柱。鐘表業歷史悠久,產量居世界前列,譽稱:鐘表王國。1950年9月與我國建交。)
二、初讀課文,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1、 自由朗讀課文,圈畫不認識或者容易讀錯的生字,結合語言環境自主認讀。
2、 教師檢查認讀情況,隨機糾正錯誤讀音。
3、 以小組為單位,互相檢查。
4、 通過熟字帶生字識字:區——歐、戶——啟、步——涉、相——廂。
5、 歸類結合
(1) 把要求會寫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其結構上的特點,如:“歐、洲、瑞、舒、殊、驟、涉、踏、救”都屬于左右結構,“啟、疲、載”都屬于半包圍結構,然后指導臨寫,注意結構比例。“舒”不要將“予”寫成“矛”;“涉”的右半部
分“步”不要多寫一點;注意“載”的筆順。
(2) 指導臨寫,注意結構比例。“舒”不要將“予”寫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寫一點;注意“載”的筆順。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
1、 抽讀、齊讀、默讀思考:
(1) 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 聯系課文內容說說題目的意思?(運送燕子的專用列車)
2、 分組讀文
(1) 說說每個自然段講的什么?
先寫人們向乘坐在專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發生的經過,再單獨介紹小姑娘貝蒂救助凍僵的燕子,最后再回到開頭的送行一幕。
(2) 相機滲透:倒敘的方法,首尾呼應。
四、課堂作業
(1) 寫生字。
(2) 抄生詞。
六、 自由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下節課交流解決。
第二課時
一、學生交流互解,歸納整理課前提出的不懂的問題。
二、教師組織討論學習解答重點問題,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學習表達方法
(1) 自讀自悟課文
邊讀邊思考,在學生自己的生活中,燕子飛來時氣候是什么樣的?與瑞士的燕子遇到的情況有什么不同?
(2) 細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
A、 是誰拯救了它們?
政府:讀書第二自然段。
人們:讀書第三自然段
一個小姑娘:讀書第四自然段
B、 通過這三個自然段的具體的描寫,課文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對燕子的關愛之情)
三、 學生分組學習
(1) 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到大家對燕子的關愛之情,請勾出來,再讀一讀。
(2) 哪些描寫最讓你感動把它讀出來與大家分享。
四、 全班交流,教師抓住重點句子、關鍵語句,指導朗讀,進行語感訓練,體會 作者的表達方式。
(1) 課文中有一個學習伙伴的泡泡“能夠作出這個決定真了不起”,引導學生去感受瑞士政府作出這個決定的難能可貴。聯系題目:反映了人們對于燕子的關愛——作為動物的燕子都能坐上了專列。用專列運送燕子是政府關心燕子的一個方面,但是這個舉動卻包含著非同一般的意義,作為一個政府,能夠下這樣的命令來關心一群遇難的燕子,的確難能可貴,因為這件事情與國家的其它大事相比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2) 出示:“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滿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引導學生理解三個層面:一是字面意義進行延
伸,比如“紛紛”,從字面上看指的是拯救燕子的人多了,“四處”指尋找燕子的范圍廣泛:二是透過字面意義感受深層的內涵,比如“紛紛、四處“反映了人們對于保護動物的博大的愛心、為拯救燕子所付出的辛苦勞動等等:三是說明表達效果,比如運用”冒著、頂著、踏著“這三個動詞,能夠較好的體現氣候、環境的惡劣以及人們無所畏懼的高尚品質。
(3) 在這些普通居民中,有一個叫貝蒂的孩子,她與父母一道,出示:“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里,尋找凍僵的燕子。一天下來,她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燕子。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在這樣天寒地凍的惡劣天氣中,小孩子本應該受到保護,可是她卻能夠和大人一起,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為弱小的、更需要保護的燕子,進一步體現了人們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博大的愛心。
(4) 在將燕子送到車站以后,人們又來到站臺上歡送這批特殊的客人,這樣的舉動體現了人們沒有將燕子作為動物來看待,而是將它們當作了富有人性和人情的“客人”,從更深層次表明人與動物是朋友、應該和諧相處這個環保的主題。出示: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起程,站臺上站滿了送行的人。”在這句話中,“漂亮舒適、站滿了、送行”這三個詞語值得體會,透過這三個詞的表面上的意義,還應該體會到人們將燕子看作了朋友以及對它們的重視。
四.總結,升華體會
1、 師述:本文講述的是人們關愛、保護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現了人類對動物的博大的愛心,一種濃濃的關愛之情貫穿于整篇課文。
2、 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燕子,你將如何向人類致謝。
五.課堂訓練
小練筆:我想對貝蒂說句話。(可以是對貝蒂行為的贊賞,可以表達對貝蒂是否在惡劣天氣中被凍壞的關心,也可以是自己從貝蒂身上得到的啟示,還可以請貝蒂介紹當時拯救燕子時的想法和所見所聞學生可以圍繞有關《燕子專列》的任何內容與貝蒂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