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班會教案模板(精選4篇)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班會教案模板 篇1
一、活動主題:
懂得粒粒皆辛苦
二、題目: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三、活動目的:
通過主題班會,使學生了解世界糧食問題的現狀,糧食的來之不易以及糧食的可貴,進而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四、活動準備
1、確定男女主持人各一名。
2、確定詩歌朗誦以及講故事的同學。
3、學生調查糧食浪費的情況。
4、學生收集珍惜糧食方面的詩歌以及故事。
五、活動過程
主持(女):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珍惜糧食,節約糧食”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主持(男):同學們,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條件也變好了,我們每天不愁沒有飯吃,美味可口的飯菜再也不那么吸引我們了。
女:這使我們養成了浪費糧食的壞習慣。
主持(男):有的同學說,要改變這種情況很簡單,只要每天吃飯的時候少點給我們飯菜,不就可以省下很多的糧食了嗎?
主持(女):這可不行!我們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如果我們吃不飽飯,那不就影響我們的身體發育嗎?
主持(男):所以,經過討論之后,我們決定在全班開展“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
主持(女):我們先前已經讓一部分同學做了許多關于浪費糧食的調查,現在就請調查小組的代表跟我們匯報一下調查情況吧,大家鼓掌歡迎。
組員1:我們的調查發現,在小學有77%的同學經常沒有把飯吃干凈,還有一些同學把菜吃了,剩下的飯就直接倒掉;還有一些吃了幾口就直接倒掉。食堂的老伯告訴我們,每天用的大米是600多斤,菜是200多斤,每天浪費的就有300多斤。那么,一年、一個月要浪費掉多少糧食的啊?
組員2:我們中國有13億人口,雖然生活變好了,但是仍有38%的人在溫飽線上徘徊。有部分人從市場上購買的食品中,大約有27%當作垃圾丟棄,其中仍可食用卻遭丟棄的占18%,平均每人要丟棄他所購買的食品的四分之一。某慈善機構做了一項調查顯示,只要回收到5%被丟棄的食品,就可以養活大約400萬饑民,數量之大,實在驚人!
組員3:世界各國每年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損耗和浪費的糧食達13億噸,相當于全球糧食產量的1/3啊!
組員4:但是,如果我們可以把節約的糧食捐給非洲或者朝鮮那些饑腸轆轆的人們,那么我們就可以救下那10億多人的生命,小孩子們也不會活活地被餓死啊!
主持(男):同學們聽聽這些驚人的數據吧!
主持(女):如果每位同學都能做到節約糧食,珍惜糧食,我們也可以伸出我們的友愛之手,去幫助那些饑餓的人們!
主持(男):下面請王菲菲同學為我們講一個故事吧!
組員5:話說朱元璋皇帝的故鄉鳳陽,現在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后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主持(女):聽了朱元璋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誰來談一談?
同學1:朱元璋是個節約的人,就算是皇帝,他也不奢華浪費。
同學2:朱元璋不是小氣,他這是為了節約糧食的表現。
同學3:就算我們現在生活條件變好了,但是也不應該浪費糧食的。
主持(男):下面再請朱佳同學為我們講一個故事吧!
組員6:故事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大財主家的兒媳婦,看到自家家財萬貫,金銀珠寶等應有盡有,怎么用也用不完,而每日每餐飯菜做很多,吃不完就倒泔水缸里,久而久之,被灶神爺告到了玉皇大帝那里。玉帝一聽非常吃驚,就下令天兵天將在第二天的午時三刻,下凡到這財主家做實地調查,如果情況屬實,一定嚴懲不貸。仁慈的觀音菩薩聽到這個消息,想給這家人一個改過的機會,當晚就托夢給這財主家的兒媳婦,要她把倒在泔水缸里的飯菜撈起來吃干凈,不然她和她的家要遭滅頂之災。這兒媳婦睡到半夜一下子驚醒了,醒來清楚記得觀音菩薩說話時的表情和所說的話。想起平常生活中自已奢侈的行為,她立即起床把泔水缸里的飯菜撈得一粒米都不剩,把這些飯菜用清水一次一次淘洗干凈,然后在鍋里烘干,用油炒了讓全家人連夜吃掉。次日午時三刻,剛才還是晴朗的天氣忽然變得風雨大作電閃雷鳴。忽然,三聲振聾發聵的雷鳴電閃在這家的屋頂炸響,天兵天將來到她家廚房,在泔水缸里連續撈了三次,也沒有撈著一粒米,只好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復命。有了這一次的教訓,從此這家人勤儉持家,不敢再浪費一粒糧食。
主持(女):這個神話故事可真不錯呀!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浪費糧食是可恥的,也是壞的行為習慣。
主持(男):那么,我們如何才能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呢?請同學們來分享一下你們的做法吧。
同學4: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掉剩飯菜;
同學5: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打包回家;
同學6:在飯堂吃飯時,要把飯菜全部吃干凈;
同學7:一日三餐,不暴飲暴食;
同學8:不偏食,不挑食;
同學9: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主持(女):我們班上懂得珍惜糧食的同學可真多呀!
主持(男):現在有請宋可欣同學為我們帶來的詩歌朗誦《觀刈麥》。
朗誦詩歌:觀刈麥(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主持(女):貧苦的婦女還要揀起田間那顆顆粒粒的稻谷,難道我們就不應該節約糧食,愛惜糧食嗎?
主持(男):說起這節約糧食的詩句還真不少,還有許多的同學收集了這些詩句了,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吧。
同學10: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同學1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同學12:一天省下一兩糧,十年要用倉來裝。
同學13:一星半星,聚兩成斤。
同學14: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同學15: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主持(女):同學們,希望我們以后都能節約這來之不易的糧食,珍惜農民伯伯的艱辛,不要浪費這盤中餐。爭做一個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學生好孩子。
主持(男):現在請班主任給我們講話。
班主任總結。
主持(男):謝謝班主任的勉勵。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更要做到珍惜糧食,現在請同學們一起朗讀《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班會在詩歌朗誦中結束)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班會教案模板 篇2
班會目的:
1 .讓學生知道糧食與人民生活、國家建設有密切關系,用處很大。
2 .讓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3 .使學生懂得要愛惜糧食。
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難點:
使學生懂得如何愛惜糧食。
準備
1 .動畫課件。
2 .谷子、麥子、玉米。
3 .大米、白米飯實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用課件展示谷子、麥子、玉米,而后問學生,這些就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我們把它們叫做 “ 糧食 ”
板書:糧食
二、糧食來之不易
1 . 糧食今天有許多許多心里話想對同學們說,你們想聽嗎?(課件出示自制糧食擬人動畫,同時播放課文第一小節錄音)讓我們先請水稻來說一說吧!
演示動畫:《一粒米的來歷》中的場景
你們看,農民們在做什么?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插秧的。(農民阿姨雙腳整天泡在冷水中,彎著腰,時間長了,真是腰酸背痛。)
出示場景:禾苗在農民伯伯的精心護養下,漸漸長高了,為了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 農民伯伯要做什么?(鋤草、施肥、噴灑農藥、引水澆灌)
小結:為了種出一粒粒的糧食,農民們不怕風吹日曬雨淋,不怕勞累,灑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們所學的古詩《憫農》講的那樣,誰會背誦請舉手。
學生背誦古詩。
播放錄音:《鋤禾》,學生一起背誦。
板書:糧食來得不容易
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糧食做成的,糧食與我們的關系怎么樣?
板書:糧食與我們最親密。
三、怎樣愛惜糧食
請你對辛勤種田的農民伯伯、農民阿姨講一講你是怎樣對待糧食的。
學生回答:粒粒糧食要愛惜(同時板書在黑板上)
老一輩革命家也是這樣教育子女的。
出示圖片
板書:缺少糧食出問題
出示書中 35 頁圖片:這一輛輛汽車上裝著什么?要運到哪兒?
為了有更多的糧食支援災區,我們平時應該怎么做?(更加愛惜糧食)
師問:如果我們都來把糧食當成寶,節約每一粒米,會怎樣呢?跟老師一起算一算。 如果我們每位同學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大米實物投影: 365 粒米)
如果我們全班 45 位同學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大米實物投影:約 16425 粒米)
如果我們全國 12 億人口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一粒米的話》)
板書:積少成多了不起
四、聯系實際,指導行為
1 .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愛惜糧食?
( 1 )在學校吃早點,怎樣做到不浪費,誰有好辦法?請每位同學談一談。
( 2 )在家中吃飯應該怎樣做?
(指導學生具體做到不在飯桌上撒飯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飯,不想吃的東西不能隨意扔掉。)
小結:愛惜糧食要從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 .在我們班有哪些同學做到了愛惜糧食?誰來夸一夸他們。
(可以支援更多的貧困地區,獻出一份愛心;此外,還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3 .小常識:為了讓全世界的人民都來愛惜糧食,規定每年的 10 月 16 日為 “ 世界糧食日 ” 。(貼橫幅 “10 月 16 日 —— 世界糧食日 ” )讓我們都來記住這一天。
五.總結:同學們, “ 糧食與我們的關系最親密,糧食來得不容易,缺少糧食出問題,積少成多了不起 ” ,因此,讓我們每個小公民都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愛惜每一粒糧食。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班會教案模板 篇3
一、活動目標
通過這次活動,讓同學們認識到勤儉節約、愛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也讓同學們在活動當中樹立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意識,并貫徹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活動目的
讓大家懂得糧食的重要性和勞動人民的艱辛,形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三、活動主題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四、活動時間
xx年xx月xx日。
五、活動主持
。
六、活動議程
1. 認一認,請位同學認一認圖片中的糧食作物(玉米、水稻、麥子、土豆),并作簡單介紹。
2.講一講,請位同學分別講講“糧食日的由來”、“糧食的作用”以及“名人愛惜糧食的故事”。
3.答一答,請位同學答一答有關世界糧食日的相關知識,答對的同學可獲得小獎品。
4.想一想,為世界糧食日擬定幾個宣傳標語,突出“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主題,并請位同學讀一讀自己擬好的標語,同學之間可以相互點評交流。
5.誦一誦,由主持人帶頭,全班集體朗誦《珍惜糧食》的詩歌。
6.最后由xx老師總結。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班會教案模板 篇4
一、教育目標:
1、糧食的來之不易;
2、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
3、學會從身邊開始節約,不浪費學校的糧食;
4、樹立為學校節約的意識,就是尊重我們父母的勞動果實,就是給國家節
二、主題班會: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
三、班級:
高一
四、班會主題: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
五、活動理念:
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六、活動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10月16日是什么日子嗎?(世界糧食日)世界糧食日,今天我們的話題就是糧食,我們的班會主題就是:節約糧食,反對浪費!
二、話題設計1
同學們,我們絕大多數都是來自農村,我們的父母都是農民,我們都知道糧食是怎么來的,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我們
每餐吃的白米飯是我們的農民父母們如何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3分鐘回想,再由學生自由發言。
班主任總結:同學們回答的很好,現在,我們都知道,我們每天的吃的白米飯來之不易:耕地、播種、秧苗、移種、除草、除蟲、施肥、收割、曬谷子、碾米等等,中間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問題,如果出問題了,那就成不了白米飯了。
三、話題設計2
學校的讓費現象有點嚴重,有的同學說:我是交了生活費的,所以,你管我怎么倒飯,這是我自己的事情。同學們,你們對這種行為和觀點怎么看呢?
學生討論發言。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即使在發達國家,節儉也被視為一種美德。這是對勞動的尊重,也是一種社會責任,更何況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有那么多人沒有解決溫飽和貧窮,還有那么多孩子因貧窮而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并不難,在日常生活中不過是舉手之勞。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已經成為一種新時尚,成為新時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
對于有些同學以上的浪費行為,我們要堅決反對和制止。這
種浪費,是對我們父母勞動的不尊重,是對全國老百姓的不尊重,是在浪費國家的糧食,是一種不愛國的表現。那么我們自己有沒有這些行為呢?
四、話題設計3
我們自己有沒有浪費的行為呢?
教師先自己剖析自己的一些日常浪費行為進行檢討!
學生進行自我剖析。
教師總結發言:同學們,我們多多少少都存在著一些浪費性行為,大部分同學都是無意識的行為,沒有這個習慣。那么,從今天開始,從我們每一個人開始,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反對浪費,我們大家共同努力!
五、活動設計1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簽名儀式。
六、活動設計2
全體同學宣誓:
我宣誓:從今天起,從我做起,節約每一粒糧食,節約用水用電,反對浪費,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我發誓,我一定做到!
宣誓人:
七、結語:
同學們:不要把浪費當成瀟灑,你揮霍的是一種修養;不要把節儉看做尷尬,你培養的是一種品德。我希望此次班會可以帶給
我們反思,可以讓我們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真正意識到節約光榮,浪費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