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八年級地理黃土高原教案(精選3篇)

八年級地理黃土高原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14

八年級地理黃土高原教案(精選3篇)

八年級地理黃土高原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在學生對中國區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的學習,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學生認識我國的跨省區域并能夠舉例說明某區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使學生認識區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辯證關系,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觀念。

  【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黃土高原上黃土物質的形成原因

  3、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和后果

  4、黃土高原生態建設

  (二)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地圖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黃土高原所跨的省級行政區,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圖的能力。

  2、通過讀圖分析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并討論由此導致的嚴重的后果,進一步培養訓練學生的讀圖分析及歸納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標

  通過本節內容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雜關系,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觀和可持續發展觀。

  【導入】

  一、導入(以黃土高原的圖片來導入本節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師出示,生代表朗讀,生明確目標。

  【教學過程】

  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

  (過渡語句:學習一個地方我們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

  (師出示圖片,生讀圖找到黃土高原的位置和主要跨越的省區,小組派代表回答,師出示答案)

  1、位置: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至秦嶺,北抵長城

  2、主要跨越的省區:跨越了晉、陜、寧、甘等四省

  3、黃土的厚度:一般超過100米

  (過渡語句:這么多的黃土是怎么形成的?)

  (師布置學生關于黃土高原形成的說法)

  4、成因:科學家提出了多種假說,其中“風成說”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即認為黃土高原的黃土物質是從中亞、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來的。

  (師出示出示圖片,生思考“刮得風的方向”師提問,生代表回答)

  (過渡語句:專家們到底找到了什么證據證明“風成說”說呢?)

  (師布置學生從課本上找到證據,并理解這些證據的所證明的東西)

  5、證據

  第一條證據“黃土的厚度均勻”,說明黃土是從上空吹來的,而不是流水沖來的;

  第二條證據“從西北向東南顆粒越來越細”,說明帶來黃土的流質(風或流水)的運動方向是自西北向東南;

  第三條證據說明黃土不是本地產生,有可能從中亞、蒙古一帶而來;

  第四條證據說明黃土不是當地巖石風化逐漸形成的,而是外來的。

  (過渡語句: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黃土高原的位置和形成,現在我們來學習為什么它呈現給我們的是溝壑縱橫的模樣)

  二、嚴重的水土流失

  (師布置學生看課本,總結其水土流失的原因;師提問,生回答,師出示)

  1、原因

  (1)自然原因:植被、土壤、降水、地形

  (2)人為原因

  (為了使學生對這個問題認識的更清,是出示“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上流失圖”,讓學生發現其不同,得出自己的結論,生代表發表自己的結論,師最后總結)

  (師布置學生記憶“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生互相檢查,師巡視抽查)

  (過渡語句:水土流失會帶來什么樣的問題呢?)

  2、后果

  (過渡語句:最直觀的后果就是使得黃土高原變得溝壑縱橫,但是整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程度不同,所以呈現的景觀也不同的)

  (師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認識黃土高原不同的景觀;讓學生思考人口和村莊主要分布在哪種區域;生代表回答)

  黃土塬(人類和村莊主要分布的區域)、黃土梁、黃土峁

  (過渡語句:除了這最直觀的后果,還有哪些呢?)

  (1)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農作物產量下降;

  (2)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耕地面積減少;

  (3)還向黃河下游輸送了大量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

  (師生一塊分析水土流失帶來的后果)

  (過渡語句:地形和氣候條件確實是造成水土流失嚴重的一個主要因素,其實,這兩個因素還會產生其他不利影響)

  三、脆弱的生態環境

  1、氣候

  (師布置生完成P83活動題,做完后小組內討論;組內派代表回答,師總結,

  口述答案)

  (過渡語句:通過剛才分析黃土高原的氣候,我們了解黃土高原會產生旱、

  澇災害,黃土高原那么疏松的土壤,在暴雨的作用下,會有什么后果?)

  2、常見災害:干旱、洪澇、滑坡、泥石流、塌陷

  (師通過引導使學生意識到黃土高原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得出黃土高原生態環境的脆弱,也了解了其脆弱的自然原因)

  (過渡語句:人類活動又對黃土高原造成了什么影響呢?)

  3、人類活動——人為原因

  (師出示黃土高原人地關系惡性循環示意圖,師引導學生理解該圖)

  (過渡語句: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已嚴重制約著當地社會、經濟發展,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四、生態建設

  1、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

  五、小結

  (生代表總結本節知識,不足之處由另一名學生補充)

八年級地理黃土高原教案 篇2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運用地圖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黃土高原所跨的省級行政區,并對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簡要的評價

  2、讀圖熟悉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黃土高原的成因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圖分析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并討論由此導致的嚴重的后果。通過分析,認識到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復雜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繁的自然和人為原因,并認識相應的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的辦法與經驗。

  教學重點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形特征。

  學習難點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

  教學方法

  導學法、談話法、講述法相結合

  教具、儀器、課件

  有關課本插圖和圖像資料.掛圖

  教學流程

  個案補充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國有960萬km2的陸地面積。幅員遼闊,各地的自然景觀不同。我們生活的地方,處在我國四大高原之一的黃土高原上。今天我們共同來認識生養我們的黃土高原。

  【講授新課】

  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

  1、引導學生讀圖8.1“黃土高原的位置”或掛圖,

  首先讓學生在圖上找出太行山、烏鞘嶺、秦嶺、長城以及黃土高原所跨的省級行政區,并對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簡要評價。

  教師可根據有關資料簡單地介紹把黃土高原。

  總結:在我國北方的大地上,有一片被深厚黃土覆蓋的地區——黃土高原,它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至秦嶺、北抵長城。跨越了山西省、陜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2、講述:在這片廣闊的區域內,黃土的厚度一般超過100米。并呈現出多種多樣的黃土地形景觀——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等。

  引導學生讀圖8.2“黃土高原景觀”認識“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仔細比較“塬、梁、峁”的景觀特征。

  提問:我們所處的地方是哪一種黃土地貌景觀?

  學生回答:黃土塬。

  3、提問:這么厚的黃土到底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別的地方沒有?

  引導學生完成課本第67頁活動2題,分組討論,尋找答案,教師巡回指導。

  (1)讀圖8.3“黃土形成過程示意”說說戈壁、沙漠、黃土的分布規律。

  (2)下面是支持黃土高原黃土“風成說”的幾方面證據,討論每一條證據說明了什么問題。

  黃土就像冬季地面積雪那樣,以差不多的厚度覆蓋在起伏不同的各種地形上——從上空吹來的,而不是水沖來的。

  黃土高原自西北到東南,黃土的顆粒越來越細——黃土流動的方向是自西北向東南。

  黃土高原黃土的礦物質成分與堆積地方的基巖的礦物種類極不相同,卻與中亞、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礦物成分相同——黃土不是本地產生,有可能是從中亞、蒙古一帶而來。

  黃土中有隨地形起伏的多層古土壤——黃土不是當地巖石風化逐漸形成的,而是外來的。

  小結:關于黃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黃土是從哪里來的呢?科學家曾經提出過很多假說:有“風成說”“水成說”“風水雨相說”等。其中,“風成說”得到廣泛的支持,即認為黃土物質是從中亞、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過來的。

  過渡:我們已經知道,黃土高原表現出“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特點,“塬、梁、峁”等地貌類型多樣,這些特征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

  二、嚴重的水土流失

  1、讓學生讀圖8.4“目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進行分組討論,然后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幫助他們進行歸納總結。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水、土壤(地面物質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徑流流速越快,對地面物質的沖刷侵蝕力就越強。坡面越長,匯集地表徑流量越多,沖刷力也越強。黃土丘陵區,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的達30°,坡長一般100米~200米甚至更長。每年每公頃流失25噸~100噸,甚至225噸以上。

  ②降雨。產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強度較大的暴雨,降雨強度超過土壤入滲強度才會產生地表徑流,造成對地表的沖刷侵蝕。黃土高原地區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劇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質組成。黃土高原幾乎為黃土所覆蓋,黃土多為風積物,土體疏松、多孔隙,垂直節理發育,干燥時較堅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蝕后易崩解,抗蝕力很低。

  ④植被。達到一定郁閉度的林草植被有保護土壤不被侵蝕的作用。郁閉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強。而黃土高原恰恰是一個植被極度缺乏的地區。

  引導學生完成活動1:“閱讀圖8.6,討論水土流失與地表植被的關系”。

  得出“植被覆蓋率越高,涵養水源的能力就越強,水土流失狀況相對就不會特別嚴重。”

  2、讓學生閱讀圖8.7的對話,分組討論認識人類活動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響。

  引導學生歸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

  2)人為原因主要有:

  ①毀林、毀草、陡坡開荒,破壞了地面植被。

  ②開礦、修路等基本建設,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同時,將大量廢土棄石隨意向河溝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3、引導學生完成活動3:我國是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國家,至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水土流失總面積達356萬平方米。

  讀圖8.8,找出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分布,并根據圖上信息,分析這些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

  首先,確定我國水土流失嚴重地區除了黃土高原外,還包括哪些地區,請學生描述。

  第二,從地形、地勢著手,看一看這類地區分布在哪些地形區內,又在第幾級階梯上。

  第三,讓學生看等降水量線,觀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其降水量在哪個范圍內。

  最后歸納出: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一般降水量較大,降水季節差異大,地形一般為山區,地表坡度較大。

  4、提問:黃土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會產生什么后果?

  引導學生讀圖8.5和第二自然段課文回答: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使農作物產量下降;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耕地面積減少;還向黃河下游輸送大量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

  【小結本節主要內容】

  達標檢測

  1.填空

  (1)黃土高原東起、西至、南連、北抵。跨越、等省區。

  (2)黃土高原黃土物質是由作用形成的。

  2.選擇題

  (1)關于黃土高原敘述正確的是( )

  A.黃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廣泛的地區

  B.黃土高原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泛的地區

  C.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D.黃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許多山間小盆地

  (2)黃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 )

  A.黃土坡B.黃土塬C.黃土峁D.黃土梁

  3.簡述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作業布置一、單項選擇

  1.黃土高原與南方地區的重要界線是:( )

  A.淮河B.秦嶺C.太行山D.大興安嶺

  2.關于黃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廣泛支持的說法是:( )

  A.冰川B.地震C.風成說D.火山灰堆積

  3.黃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

  A.注入的支流眾多B.降水量大,位于濕潤區C.水流速度快D.流經黃土高原區

  4.黃土高原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是:( )

  A.旱澇災害B.臺風C.寒潮D.地震

  二、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會產生怎樣的后果?

  板書設計

  第八章認識跨省區域

  第一節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黃土高原

  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

  1.位置和范圍:

  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至秦嶺、北抵長城,跨越了晉、陜、寧、甘等四省區。

  2.黃土高原的地貌景觀——塬、梁、峁

  3.黃土高原的成因

  二、嚴重的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質組成)、植被等。

  2.人為因素

  ①毀林、毀草開荒破壞了植被;

  ②開礦、修路等基本建設,不注意水土保持。

  (二)水土流失產生的后果

八年級地理黃土高原教案 篇3

  §8.1-1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黃土高原主備人     潘振江課題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黃土高原

  課型傳授新知識課

  課時

  第一課時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

  技能、1、運用地圖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黃土高原所跨的省級行政區,并對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簡要的評價   2、讀圖熟悉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黃土高原的成因

  過程與

  方法、通過讀圖分析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并討論由此導致的嚴重的后果。通過分析,認識到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復雜關系。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繁的自然和人為原因,并認識相應的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的辦法與經驗。

  教學重點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形特征。

  學習難點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教學方法導學法、談話法、講述法相結合教具、儀器、課件有關課本插圖和圖像資料.掛圖

  教    學    流    程

  個案補充【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國有960萬 km2的陸地面積。幅員遼闊,各地的自然景觀不同。我們生活的地方,處在我國四大高原之一的黃土高原上。今天我們共同來認識生養我們的黃土高原。【講授新課】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1、引導學生讀圖8.1“黃土高原的位置”或掛圖,首先讓學生在圖上找出太行山、烏鞘嶺、秦嶺、長城以及黃土高原所跨的省級行政區,并對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簡要評價。教師可根據有關資料簡單地介紹把黃土高原。總結:在我國北方的大地上,有一片被深厚黃土覆蓋的地區——黃土高原,它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至秦嶺、北抵長城。跨越了山西省、陜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 2、講述:在這片廣闊的區域內,黃土的厚度一般超過100米。并呈現出多種多樣的黃土地形景觀——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等。引導學生讀圖8.2“黃土高原景觀”認識“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仔細比較“塬、梁、峁”的景觀特征。提問:我們所處的地方是哪一種黃土地貌景觀?學生回答:黃土塬。3、提問:這么厚的黃土到底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別的地方沒有?引導學生完成課本第67頁活動2題,分組討論,尋找答案,教師巡回指導。    (1)讀圖8.3“黃土形成過程示意”說說戈壁、沙漠、黃土的分布規律。(2)下面是支持黃土高原黃土“風成說”的幾方面證據,討論每一條證據說明了什么問題。

  ●黃土就像冬季地面積雪那樣,以差不多的厚度覆蓋在起伏不同的各種地形上——從上空吹來的,而不是水沖來的。

  ●黃土高原自西北到東南,黃土的顆粒越來越細——黃土流動的方向是自西北向東南。●黃土高原黃土的礦物質成分與堆積地方的基巖的礦物種類極不相同,卻與中亞、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礦物成分相同——黃土不是本地產生,有可能是從中亞、蒙古一帶而來。●黃土中有隨地形起伏的多層古土壤——黃土不是當地巖石風化逐漸形成的,而是外來的。小結:關于黃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黃土是從哪里來的呢?科學家曾經提出過很多假說:有“風成說”“水成說”“風水雨相說”等。其中,“風成說”得到廣泛的支持,即認為黃土物質是從中亞、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過來的。過渡:我們已經知道,黃土高原表現出“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特點,“塬、梁、峁”等地貌類型多樣,這些特征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二、嚴重的水土流失1、讓學生讀圖8.4“目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進行分組討論,然后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幫助他們進行歸納總結。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水、土壤(地面物質組成)、植被等。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徑流流速越快,對地面物質的沖刷侵蝕力就越強。坡面越長,匯集地表徑流量越多,沖刷力也越強。黃土丘陵區,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的達30°,坡長一般100米~200米甚至更長。每年每公頃流失25噸~100噸,甚至225噸以上。②降雨。產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強度較大的暴雨,降雨強度超過土壤入滲強度才會產生地表徑流,造成對地表的沖刷侵蝕。黃土高原地區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劇了水土流失。③地面物質組成。黃土高原幾乎為黃土所覆蓋,黃土多為風積物,土體疏松、多孔隙,垂直節理發育,干燥時較堅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蝕后易崩解,抗蝕力很低。④植被。達到一定郁閉度的林草植被有保護土壤不被侵蝕的作用。郁閉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強。而黃土高原恰恰是一個植被極度缺乏的地區。引導學生完成活動1:“閱讀圖8.6,討論水土流失與地表植被的關系”。得出“植被覆蓋率越高,涵養水源的能力就越強,水土流失狀況相對就不會特別嚴重。”2、讓學生閱讀圖8.7的對話,分組討論認識人類活動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響。引導學生歸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2)人為原因主要有:①毀林、毀草、陡坡開荒,破壞了地面植被。②開礦、修路等基本建設,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同時,將大量廢土棄石隨意向河溝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3、引導學生完成活動3:我國是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國家,至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水土流失總面積達356萬平方米。讀圖8.8,找出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分布,并根據圖上信息,分析這些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首先,確定我國水土流失嚴重地區除了黃土高原外,還包括哪些地區,請學生描述。第二,從地形、地勢著手,看一看這類地區分布在哪些地形區內,又在第幾級階梯上。第三,讓學生看等降水量線,觀察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其降水量在哪個范圍內。最后歸納出: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一般降水量較大,降水季節差異大,地形一般為山區,地表坡度較大。4、提問:黃土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會產生什么后果?引導學生讀圖8.5和第二自然段課文回答: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使農作物產量下降;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耕地面積減少;還向黃河下游輸送大量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小結本節主要內容】達標檢測1.填空(1)黃土高原東起          、西至        、南連            、北抵       。跨越         、        、        、         等省區。(2)黃土高原黃土物質是由               作用形成的。2.選擇題(1)關于黃土高原敘述正確的是(      )a.黃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廣泛的地區b.黃土高原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泛的地區c.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d.黃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許多山間小盆地(2)黃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      )a.黃土坡       b.黃土塬             c.黃土峁                d.黃土梁3.簡述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作業布置一、單項選擇1.黃土高原與南方地區的重要界線是:(  )a.淮河b.秦嶺c.太行山d.大興安嶺2.關于黃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廣泛支持的說法是:(  )a.冰川b.地震c.風成說d.火山灰堆積3.黃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a.注入的支流眾多b.降水量大,位于濕潤區c.水流速度快d.流經黃土高原區4.黃土高原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是:(  )a.旱澇災害b.臺風c.寒潮d.地震二、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會產生怎樣的后果?

  板

  書

  設

  計第八章  認識跨省區域第一節   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黃土高原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1.位置和范圍: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至秦嶺、北抵長城,跨越了晉、陜、寧、甘等四省區。2.黃土高原的地貌景觀——塬、梁、峁3.黃土高原的成因二、嚴重的水土流失(一)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因素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質組成)、植被等。2.人為因素①毀林、毀草開荒破壞了植被;②開礦、修路等基本建設,不注意水土保持。(二)水土流失產生的后果

  教后反思

  主備人:潘振江

八年級地理黃土高原教案(精選3篇) 相關內容:
  • 八年級地理暑假作業答案

    所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地理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眼見暑假就要結束了,不知道大家的作業已經做完了嗎?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地理暑假作業答案,歡迎閱讀!【基礎過關】一、選擇題1.C 2. D 3. D 4. B二、連線題1. A——③ B——④ C...

  • 八年級地理《土地資源》教學反思

    以下是兩篇關于八年級地理《土地資源》教學反思的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八年級地理《土地資源》教學反思一《土地資源》一課是八年級上冊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第二節的教學內容。...

  • 八年級地理《6.2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說課稿模板

    作為八年級的地理老師,為了上好課,一定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一篇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好!我是中的XXX,我說課的題目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第一課時。...

  • 八年級地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說課稿

    很多人不知道說課稿怎么寫?格式是怎么樣的?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八年級地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說課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上午好!我今天要說的內容是八年級地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我將從以...

  • 八年級地理《臺灣—祖國的神圣的領土》說課稿范文

    很多老師都不知道說課稿怎么寫?下面以八年級地理《臺灣—祖國的神圣的領土》說課稿范文為例,為大家展開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我今天要說課的題目是晉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三節《臺灣—祖國的神圣的領...

  • 八年級地理暑假作業

    單項選擇題1.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A.亞洲B.歐洲C.南極洲D.北美洲2.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A.巴西高原B.黃土高原C.青藏高原D.內蒙古高原3.“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下列關于亞洲突出地理特征,你認為正確的是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

  • 八年級地理重慶教案

    重慶市課 題第二節 “西南山城”——重慶市課 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了解重慶是我國最年輕的中央直轄市2、了解重慶發達的交通運輸,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征訂的主要工業部門及在西部大工業開發戰略中的重要地位4、通過本節知識的學...

  • 八年級地理結業復習題綱

    七年級部分: 地球與地圖 1.地球的周長是4萬千米,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 2.地球自傳和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分別是一天和一年。 3.地球自傳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公轉產生了季節(四季)變化。...

  • 八年級地理北京市

    本學期總第16課時本單元第1課時課題第二章 沿海萬里行第一節祖國心臟――北京市課型新授課主備人學習目標1.運用地圖說出北京的位置、范圍、地形與地勢特征,并對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簡要評價。...

  • 八年級地理上《農業》教學設計(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圖文資料了解我國農業的發展現狀和農業的重要性。2.閱讀圖和資料說出我國農業在地區分布上的差異,并簡單分析造成這種差異的自然原因。二、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農業在我國的地區分布差異。...

  • 八年級地理工業

    本學期總第6課時本單元第6課時授課日期3月16日課題中國的工業(3)課型新授主備人學習目標了解中國機械工業的發展概況 。找到中國的機械工業中心。找出中國的機械工業分布和鋼鐵工業分布規律。中國的棉紡織工業中心的發展對比。...

  • 八年級地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本學期總第43課時本單元第 11 課時授課日期課題第二節 北方地區課型新授教 學 目 標 1、 學生了解我國廣大領土因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等情況的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若干地理區域。...

  • 八年級地理走向世界的中國

    本學期總第36課時本單元第21課時授課日期6、7課題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課型新授課主備人學習目標1、了解中國的國情;2、了解中國在世界地位的變化;3、了解工農業生產在世界的位次;4、了解發展前景和肩負責任。...

  • 2016八年級地理暑假作業本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6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a c d d d a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c c c a d c b c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b...

  • 八年級地理上《農業》教學設計(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1.通過實例分析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知道如何才能因地制宜發展農業。2.通過閱讀資料認識科學技術在發展農業中的重要作用,樹立科技興農的意識。二、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理解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门市| 莎车县| 九台市| 长顺县| 邯郸县| 将乐县| 怀仁县| 海丰县| 浦北县| 西乌珠穆沁旗| 新晃| 台安县| 安平县| 临邑县| 保靖县| 南川市| 嵩明县| 图木舒克市| 丰县| 河南省| 会昌县| 株洲市| 桂东县| 咸丰县| 夏邑县| 开封县| 新巴尔虎左旗| 新乡市| 中阳县| 杭锦后旗| 桐庐县| 额尔古纳市| 高陵县| 岑溪市| 政和县| 无极县| 灵武市| 德昌县| 博爱县| 和田县| 荣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