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數一數》教案范文(精選13篇)
小學數學《數一數》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1、會從不同的角度數物體的個數,會列不同的加法算式.
2、經歷數的過程,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可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乘法的意義。
3、了解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溝通相同加數和乘法的內在聯系。
教學準備:
熊貓圖片,圓片,蘋果圖片,多媒體展臺、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啟發談話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動物園去看一看好嗎?你們看,可愛的小熊貓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歡迎我們呢,你們喜歡嗎?你們看它們多遵守紀律啊!
二、探究新知
1、活動(一):“數一數”
(1)投影出示“主題圖(一)”,問:同學們看到這幅熊貓圖,你們想提一個怎樣的數學問題呢?(生:這里一共有幾只小熊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讓學生自由的數數后反饋交流)
生1:我是橫著五只五只地數,一共是15只。
(板書:橫著數:5+5+5=15)
生2:我是豎著3只3只地數,一共是15只。
(板書:豎著數:3+3+3+3+3=15)
師:真了不起,還有別的數法嗎?(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數)
師:引導學生觀察全部算式,比較后,說說哪種數法較好。
生觀察思考并發言:橫著一排一排數,或豎著一列一列地數,比較好,計算起來較簡便.
(2)小結:同學們真能干,會按順序數數了。在我們平時的數數中,為了不讓遺漏或重復,一般可以豎著數或者橫著數比較方便。
2、活動(二):數一數
(1)投影出示“主題圖(二)問:這里一共有幾個圓片?學生獨立看圖,按規律數一數,并列式.指名匯報,說說你是怎么數的?
板書:6+6+6+6=244+4+4+4+4+4=24
(2)讓學生讀出這個加法算式,并說出表示的意義。(4個6等于24;6個4等于24)
(3)試著數有幾個方格,說一說你可以怎么數,分別列出算式。讓學生說出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10+10+10=303+3+3+3+3+3+3+3+3+3=30
4、活動(三):數一數
(1)讓學生觀察蘋果圖,根據圖意提出問題:一共有幾個蘋果?(四人小組討論,列出加法算式),
(2)讓學生討論出:6盤呢?10盤?15盤呢?(出示投影片)
(3)說一說并讀一讀,讓學生討論一下你讀寫了這些算式有什么感覺嗎?
三、鞏固應用
1、讓學生再舉出這樣的算式,如:上面的蘋果50盤呢?能列出怎樣的算式呢?你有什么感覺?(學生自由說)
2、說一說并讀一讀,讓學生討論一下,這么長的算式寫起來很不方便是不是啊,那怎么辦呢?
3、看圖寫加法算式。
四、課堂小結
我們今天有什么收獲,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小學數學《數一數》教案范文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認計數器數正方體等操作活動,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并了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3、通過“擺一擺”“數一數”等活動,對大數有具體的感受,發展學生數感。
4、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體驗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
2、學生在自主探索中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并了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3、通過教學情景,使學生對一千有具體感受。
4、讓學生理解并熟記千以內數位順序。
教學難點:
1、學生自主探索認識“一千”
2、理解千以內的數位順序。
教學教具:
多媒體課件,計數器,正方體
教學準備:
安排學生提前調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數。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課件)
師:我們身邊有很多比100大的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生活中的大數(板書課題)請把你找到的大數和你的同桌說一說。誰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大數。生自由發言。
二、認一認
1、師撥數,學生認。例如:120、345、756、892、990、995、等等。
2、指名到前面撥,下面學生認。
3、同桌之間一人撥數,一人認讀。
4、請幾組同學到臺前展示。
三、探索新知
1、(出示計數器9)師:請同學們看一下,這個數怎么讀,再添一個珠子是多少?
生:是10。師:也就是我們學過的10個一是10,或1個十是10(板書)。
師撥99,這個數是多少?再添一個珠子是多少?
生:100。師:你能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說出100怎么表示嗎。
生:100個一是100,也可以是10個十是100(板書)
師指名展示。(學生邊講解邊展示)再添一個珠子個位就滿十了要向十位進一,十位上的9加進位的一又滿十了,再向百位進一。所以是100。
師:999這個數怎么讀,再添一個數是多少?同桌或小組同學之間撥一撥,說一說。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撥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今天我們認識了“千”請同學們看一下計數器,千位數是一個四位數,從右邊數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板書)相鄰數位之間的關系是十進制。
(二)出示課件大正方體圖
1、你能估一估這個大正方體中有多少個這樣的小正方體嗎?
2、我們一起來數一數。討論數的方法。(如果學具不夠,可以借助附頁二中的圖片擺一擺)
3、按照一定的順序數一個大正方體中有多少小正方體。
總結方法:一個一個地數,數10個是1條。一條一條地數,數10條是一片,一片有100個。一片一片地數,數10片有10個100,10個100加起來是1000。也就是說10個百是一千。(板書)
四、數一數
(一)同桌互相數一數,從887數到1000。方法不限。
師:如果一百一百地數,下一數是什么?生:987。(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借助計數器)
(二)游戲開火車數數
1、師說一個數,一個一個地數每個同學數一個。一直數到一千。
2、從750開始,5個5個地數,數到一千。
3、從500開始,10個10個地數,數到一千。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千,并且有了初步的認識,請同學們回去以后在生活中找一找一千可以表示哪些物體?多大是一千?我們下節課將繼續學習。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大數
小學數學《數一數》教案范文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數正方體等操作活動,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萬”,并了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3、通過“估一估”“擺一擺”“數一數”等活動,對大數有具體的感受,發展學生數感。
4、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體驗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
2、學生在自主探索中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萬”,并了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3、通過教學情景,使學生對一千和一萬有具體感受。
4、讓學生理解并熟記萬以內數位順序。
教學難點:
1、學生自主探索認識“一千”
2、理解萬以內的數位順序。
教具:多媒體、課件、正方體模型
教學準備:
1、安排學生提前調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數。
2、學生每人準備20個小正方體。
3、教師準備10個正方體模型。
學習方式:
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活動一:
1、我們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認識了百以內的數,誰能從1數到100?他是幾個幾個數的?為什么29后面的數是30?
2、剛才他一個一個地數了,誰能5個5個地數?
3、你們能10個10個地數嗎?為什么你們數了90后數的是100呢?
4、同學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從1數到100,你們認為哪種方法數的比較快呢?
(設計意圖:以數數活動為引子,既回顧了已學知識“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又使學生體驗了有多種數數的方法,為新課數數部分的教學做好鋪墊。)
活動二:
1、在我們生活中除了剛才數過的這些數外還有別的數嗎?(出示課件資料圖片)在圖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誰愿意介紹給大家?
2、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大數?誰來把你收集到的資料展示給大家?
3、既然生活中有這么多的大數,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它。(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以學生提出有很多比100大的數為引線,先展示老師提供的資料,再交流學生自己收集的資料,引出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大數,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數學。)
活動三:
1、(出示課件大正方體圖)這是一個什么物體?(出示課件大正方體與小正方體對比圖)這個大正方體就是由很多個這樣的小正方體組成的,你能估一估這個大正方體中有多少個這樣的小正方體嗎?(學生匯報完后)誰估的比較接近呢?我們還是來數一數吧。怎樣才能又快又準確地數出來呢?
2、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認真觀察,仔細思考,想一想,擺一擺,議一議,怎樣數比較好。(學生分5人小組活動,每組一個正方體模型,學生每人20個小正方體,合作討論數的方法)
3、小組匯報:可以怎樣數?(根據學生的敘述教師操作演示)
4、哪一組數的方法比較好?我們一起來這樣數一數。(課件演示由10個小正方體到一條,由一條到一層的過程)這就是大正方體中的一層,這樣的一層有多少個小正方體?是怎樣數的?(板書: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
5、我們知道了這樣的一層是100個小正方體,那么在大正方體中有這樣的幾層呢?(課件演示由10層小正方體組成一個大正方體的過程)一起數數看。
6、那么要知道大正方體中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就可以象這樣幾個幾個地數了?數了幾個100?10個一百是多少呢?(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
(設計意圖:出示大正方體后先讓學生估一估其中有多少個小正方體,然后再數一數,這是一個較有難度的問題,學生在觀察、思考、操作、討論后,評價選擇出較好的數的方法,在數出一層有100個小正方體后,再數出一共有這樣的十層,發現可以一百一百的數,得到10個一百是一千的結論。這一部分有效的利用了課件,由抽象到具體,突破了重難點,同時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了有條理的思維方式。)
7、我們知道了一個大正方體中有1000個小正方體,如果有2個這樣的大正方體,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3個呢?4個呢?5個呢?現在你們是幾個幾個地數的?為什么這樣數?那如果有這樣的10個大正方體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呢?一起數數看。你能得到什么結論?(板書:10個一千是一萬)
8、現在如果有7個大正方體,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還差多少個小正方體才夠一萬?
(設計意圖:對學生剛學習的一個大正方體中有1000個小正方體的知識進行鞏固,并教學了數幾千的數,一個一個大正方體的出示,既引導了學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數的方法,又讓學生得到10個一千是一萬的結論。提問有7個大正方體后還差多少個小正方體才夠一萬,既鍛煉了學生的逆向思維,又為以后學習大數的計算打好了基礎。)
活動四:
1、請同學們感受一下一張紙的厚度,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并比劃出來。
2、請同學們感受十張紙的厚度,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并比劃出來。
3、我們的數學書大約是50張紙,兩本就是100張,再請同學們感受一下它的厚度,說一說,并用手比劃出它的厚度。
4、請同學們估計一下1000張紙的厚度,并用手比劃出來。
5、請同學們估計一下10000張紙的厚度,并用手比劃出來。
6、現在你們知道一千和一萬誰比較大嗎?一萬里面有多少個一千?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身邊天天接觸的數學書的教學,讓學生對一千和一萬這兩個數的大小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不但鞏固了10個一千是一萬,訓練了學生的估算技能,更發展了學生的數感。)
活動五:
1、我們在記數時,一個一個地數,個就作為了計數單位,十個十個地數,誰是計數單位?一百一百地數呢?一千一千地數呢?一萬一萬地數呢?(板書:個、十、百、千、萬……)
2、在這些計數單位中,哪個計數單位最小?哪個計數單位最大?你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3、我們在寫數時,為了表示不同大小的數就會把數字寫在不同的位置上,這些數字所占的位置就是數位。要表示幾個一,數字就要寫在個位上,要表示幾個十,就要寫在十位上,那要表示幾個百,就應該寫在什么數位上?要表示幾個千呢?要表示幾個萬呢?(板書: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
4、那么你能在計數器上找到千位和萬位嗎?從右邊數起第幾位是千位?第幾位是萬位?為什么?
5、請同學們試著完成書28頁的填一填。填完后讓學生說一說。
(設計意圖:在體驗了一千和一萬的大小后,繼續認識到千和萬都是計數單位,他們對應的數位是千位和萬位,并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找到他們,提問學生為什么以引導他們了解從右往左數位依次增高,計數單位依次增大,進一步鞏固對千和萬的認識。)
活動六: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練習)我會填: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是一千,一千是一萬;千位的左邊是位,千位的右邊是位,百位的邊是千位。
3、出示書29頁說一說的正方體木塊圖,先讓學生小組試做,在匯報時說一說是怎樣數的。
4、出示書29頁的涂一涂,先引導學生分析題意,并提出要求:想一想怎樣涂才能使涂出的方格數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238個小方格。學生完成后展示學生作品并相互評一評。
(設計意圖:通過我會填的練習,進一步鞏固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關系和數位的排列順序,說一說木塊圖的數法是為了掌握大數的組成,為后面學習大數的大小比較和計算打好基礎,涂色的練習是對前面練習的補充,前面是看形說數,后面是看數擺形,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思維方向由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發展)
小學數學《數一數》教案范文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進一步理解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
2、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正確數萬以內的數。
3、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感受到萬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數感,了解大數的價值。
教學重點:
認識萬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準備:
計數器、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較大的數是大量存在的。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大數——萬以內數的認識。
(設計意圖:借助舊知識引入新課,既降低了教學難度,又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讀數和寫數的規則。)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計數器
這個數表示的是多少?說一說你的想法。(出示計數器:撥數9999)。
讓學生說一說如果再添上1個珠子是多少?
教師總結: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個珠子就是一萬。
2、數一數
(1)出示問題: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0個百是多少?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學生討論并匯報。
3、認識“一萬”
課件出示:出示正方體圖。出示10個正方體,指名回答,一個正方體是多少?(一千)。十個呢?
小組數一數,并匯報: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萬。
總結:10個一千是一萬。(師板書)
(設計意圖:對學生剛學習的一個大正方體中有1000個小正方體的知識進行鞏固,既引導了學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數的方法,又讓學生得到10個一千是一萬的結論。)
4、課件出示問題:你能從九千八百八十七數到一萬嗎?大家一起數一數。
還可以怎么數?學生討論并匯報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在小組里數一數,看誰數的又對又快。學生小組內數數,師巡視了解情況。
5、課件出示問題: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大數?
學生討論并匯報。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從計數器上撥數,從“八千九百”到“一萬”
2、第23頁練一練第二、三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學生談收獲。
(設計意圖:最后的總結幫助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梳理,回顧知識點的同時讓學生學會數學思考的方法。)
五、課后作業
練一練第四題
小學數學《數一數》教案范文 篇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2、讓學生初步經歷運用點子圖表示物體個數的過程,初步培養數感,滲透一一對應的思想。
3、讓學生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事物,滲透應用意識。
4、讓學生在他人的幫助下,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與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小朋友喜歡玩嗎?你們最希望到哪兒去玩?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老師猜,小朋友一定非常希望到兒童樂園去玩吧。(多媒體課件出示兒童樂園情境圖)
二、自主探索
1、初步感知
(1)提問:圖上畫了些什么?這是什么地方?你去過這樣的地方嗎?
(2)同桌交流后集體交流。
2、看主題圖數數
(1)提問:圖上畫了滑梯、秋千、木馬等東西,還畫了人、鳥、花等,你能數出每一種有多少個嗎?
(2)學生先自己數一數,再數給同桌聽。
(3)集體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按順序數,并指出在數較多的物體時,可以數一個輕輕地畫掉一個,防止遺漏。
3、總結方法
(1)討論:怎樣數數又對又快?
(2)小結:數數的方法。
4、用點子圖表示個數
(1)談話:兒童樂園里每種東西有幾個,我們怎樣記錄下來呢?可以用一些簡單的符號表示物體個數。我們可以用點子來表示。
(2)提問:你能用畫點子的辦法表示小飛機、蝴蝶、小鳥和氣球的個數嗎?
(3)提問:這里還有三幅點子圖,它們各表示多少個東西?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從占面的大圖畫里找出它們各表示什么東西嗎?說給同桌聽。
三、鞏固深化
1、在習題紙上畫點子。
2、找數活動。
(1)找一找我們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著哪些數?找到后與好朋友交流。
(2)找一找我們教室里藏著哪些數?找到后與好朋友交流。
四、總結提升
談話:數學與我們的生活緊緊相連,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能從現在起認真學習數學,與數學交朋友,長大后為祖國作貢獻。
課后記:學生剛入學不久,還不懂得如何與同桌交流,應該給學生更明確的引導。 教案《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數一數》教案》
小學數學《數一數》教案范文 篇6
教學要求:
1、 讓學生初步接觸1——10各數,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2、 初步經歷運用點子圖表示物體個數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和一一對應的思想。
3、 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事物,滲透應用意識。
4、 在他人的幫助下,初步學會數學的意義與樂趣。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數數時手口一致,熟練數數。
教學難點:
從具體的實體數數到具有一定抽象性質的點子圖數數之間的思維轉換。
教具準備:
課件光盤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談話激趣
師:小朋友第一天來到咱們學校的時候,一定看到了學校里有很多有趣的東西(交流),而數學樂園的小朋友也是今天開學,他們想和小朋友們比一比誰的學校更漂亮、更好玩!你們想去那里看看嗎?(課件出示數學樂園畫面)
二、 自主體驗
1、 初步感知
⑴師:哎呀,這里就是我們美麗的數學樂園,小朋友美不美呀?是呀,哪位小朋友來告訴老師圖上都有些什么?
⑵幾位小朋友匯報后小組交流再匯報。
⑶師小結:數學樂園真是一座美麗的學校,天是那么的藍、樹是那么的高,花兒正露出笑臉,鳥兒在唱歌,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在玩耍。
2、 數數
⑴(剛才有小朋友說看到了好些鳥,那么究竟有多少只鳥呢?)小朋友們能數出每一種有多少個嗎?選擇你喜歡的數一數。
⑵先自己輕聲數數再數給同桌聽。
⑶哪位小朋友來給我們大家說說你數的是什么?有多少個?你上來給大家說說你是怎么數的,用教鞭指著圖一個一個的數。
3、 針對生的錯誤進行方法上的總結
⑴討論怎樣數又快又對?
⑵結合生給出的方法小結:數數時,要一個一個按順序數,可以從左往右或從右往左數,也可以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數,這樣就不會多數或少數。如果數的是畫在書上的圖,也可以用筆點著數或者數一個用筆一個作記號,最后數到幾就說明有幾個物體,這樣就又對又快了。(我們剛剛都是一個一個的數的,有沒有不同的數法的,更快的,兩個兩個,五個五個的數可以嗎,你們會嗎?)
4、 開火車游戲過度到點子圖
⑴師:我的火車誰來開?生:我來開。師:你來開。生一個接一個在圖上找出用1、2、3、4、5……10表示的物體。比一比哪列火車開得又快又好!(生這里還不能完全正確的使用量詞,師給予糾正)。
⑵課件依次出示小畫圖。當出示出第一幅滑滑梯圖時,師:我們可以用一些簡單的符號表示物體的個數,你想用什么符號表示?(有男生說用點子表示,顯然他看過書,我當時就說哦可以用點子表示,當然可以你是看過書了是嗎?除了點子我們還可以用任何你喜歡的圖案表示在這里為了方便簡單)我們這里就先用點子來表示吧。
⑵那么兩個秋千,三匹木馬、四架飛機應該怎樣表示,為什么?)蝴蝶、鳥呢?依次出示點子圖。
⑶探索:這里先出示點子圖,問圖上什么東西可以用7個點子表示呢?(七朵花)再出示8個點子圖,問這里表示什么?生答表示什么東西可以用8個點子表示。那么用什么表示氣球的個數?在圖中10個點子又可以表示什么呢?(其實實際課堂中還沒有提問到這里部分學生已經回答出來了)
5、 再完整的看著圖
說說點子圖意。
6、 拍手游戲。
師任意說出圖中的某個物體,生立刻拍出對應物體的個數,以小組競賽形式、男女生競賽形式展開,再請學生任意說一個,其他學生拍手)
7、 小結:
針對數數的方法及用點子等符號表示數的過程進行小結。哦,我們在數物體的時候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數,有規律的數,這樣就不會少數或多數了,是嗎?原來小圓點可以用來表示圖中物體的個數,圖中物體有幾個,圓點就畫幾個對嗎?
三、 鞏固深化(師自己補充的,祥見PPT)
1、 連一連
2、 小魚兒吐了8個泡泡,請小朋友幫他畫完整。
3、 找數活動找找我們身上及小朋友身上藏著多少個數?打開自己的書包數一數你今天帶了幾本書,跟同桌說說。數數自己有幾個手指?看看我們周圍藏了多少個數?數數教室有幾盞日光燈?有幾組小朋友?有幾扇門?
四、 總結提升
其實其它地方也到處充滿數學,數學與我們緊密相連,請同學們下課后留心觀察,做個有心的小主人。
五、 作業布置
請小朋友找找自己家中藏了多少個數?明天與其他小朋友們交流。 這是學生進入校園的第一節數學課,他們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從美麗的動畫引入主題學生一定更感興趣,感受到數學無窮的魅力。如果小朋友在這里已經說出了具體的數,師給予表揚,并加以引導。小結時也可以此作為過度。(1座滑梯、2個秋千、3匹木馬、4只轉椅、5只蝴蝶、6只小鳥、7朵花、8棵樹、9個氣球、10個小朋友)這里并不要求生按照1~10的順序說,只要數的正確,量詞使用恰當,數的方法得當就給予鼓勵表揚。也可以先讓學生觀察點子圖和圖片,發現他們之間的關系,圖片中有幾個物體就在下面畫幾個點。
小學數學《數一數》教案范文 篇7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激發學習教學的興趣。
2、通過 “數一數” “說一說”等活動,對大數有具體的感受,發展數感。
3、通過活動,對計數單位“千”有進一步的了解,并知道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
感受大數,發展數感,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難點:
學生自主探索認識“一千”
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準備100粒黃豆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1、10個一是( )
2、10個十是( )
3、一個三位數從右邊數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數是( )位。
二、探究新知
1、師出示一小桶黃豆,請同學們估一估有多少粒豆子?
生自由發言。
2、如果想知道有多少粒豆子,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討論一下。
師:有沒有的方法?(先數出十粒,再分出十個這么多放在一個杯里,大約就是一百,然后再盛十個這么多就是一千了。)
學生用總結的方法再試一遍,感受一下一千粒豆子有多少。
三、律動(我們來交換)
仿照21頁第7題小組游戲
3、師:在我們身邊找一找還有哪些可以用一千表示呢?請同學們把數學書合上,這本書大約有50張紙,幾本摞起來會是一千呢?(學生獨立思考)
4、出示10個這樣由100個小正方體組成的正方體(課件顯示)。
5、出示一張有100個笑臉的貼紙,幾張笑臉可以呈現一千個笑臉。板書(10個一百是1000)
四、鞏固練習
1、我們數數到900時,10個一百是多少?
2、笑笑帶來的問題——一本書有100頁,10本書有多少頁?(師示范:又疊上10本書
3、淘氣帶來的問題——我校大約有一千名學生,像這樣的10所學校大約有多少學生?
(出示課件:*廣場周年慶典情境)
4.完成21頁第5題
五、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么多大數,你們有什么收獲呢?
小學數學《數一數》教案范文 篇8
教學內容p2-3數一數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按不同順序幾個幾個地數數,并能根據不同數法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在多個情境中讓學生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
能力彌補:在數數活動中培養學生多角度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感受加法的局限性,激發學生學習乘法的愿望。
教學準備 圖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活動一:復習鋪墊
師:小朋友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如果請你從1數到20,你認為可以怎樣數?
抽答板書:幾個幾個地數
活動二:數一數,列一列
(一)數一數,算一算有多少個熊貓玩具。
1.師:熊貓是一種珍貴的動物,它在世界的數量不多,主要生活在我們中國,所以說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出示熊貓玩具)瞧,多可愛的熊貓!你喜歡嗎?
(出示熊貓圖)現在,讓我們一起去玩具店看一看,數一數柜臺上一共有多少個熊貓玩具?你是怎么看,怎么數的,把你的想法與同桌說一說。
2.抽答板書:
橫著看 5個5個地數
豎著看 3個3個地數
3.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能從橫的、豎的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圖畫,也能用不同的方法數出熊貓玩具的個數。那么,能不能用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個熊貓玩具呢?
4.抽答板書:
5+5+5=15(個)
3+3+3+3+3=15(個)
5.小結:觀察熊貓圖時,我們可以從橫的、豎的兩個不同角度來看,發現有不同的數法,還知道能用不同的加法算式計算出一共有多少個熊貓玩具。
(二)數一數,算一算有多少個圓片
1.出示圓片圖。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圓片圖,要知道一共有幾個圓片,你有不同的數法嗎?能分別列式計算嗎?
把你的數法和算式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2.抽答板書:
橫看看6+6+6+6=24(個)
豎看看4+4+4+4+4+4=24(個)
(三)數一數,算一算有多少個方格
1.出示方格圖。
請學生觀察方格圖后,獨立列式計算,然后匯報自己是怎么數,怎么算的。
板書:
10+10+10=30(個)
3+3+3+3+3+3+3+3=30(個)
活動三:引導學生在算一算中體會加法的局限性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蘋果圖)星期六,小朋友們要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準備送給每位老人一盤蘋果,每盤蘋果是3個,看看圖上已經準備了幾盤蘋果?
要知道5盤蘋果一共有幾個,書上算式是5個3相加,這樣列式對嗎?為什么?
2.師:你能算出5盤蘋果一共有幾個嗎?請你算一算。
3.師:你能列出6盤、10盤、15盤蘋果的算式嗎?
4.敬老院里一共有56位老人,要準備56盤蘋果,你能列出算式計算56盤蘋果一共有多少個嗎?怎樣列式呢?
5.要寫出56個3連加,你有什么感受?
活動四:總結延伸
請學生說說自己在這節課中的感想?
延伸:下節課,我們就一起去認識一個新朋友——乘法,用它來表示幾個幾連加就簡便多了。
小學數學《數一數》教案范文 篇9
核心提示:作為一年級數學的第一單元,數一數之中所用到的數字相對較小,很多小朋友在幼兒園時就學會數這幾個數字了。看圖數物體時,只要他們觀察的夠仔細,相信他們都能數出自己所選物體的個數,所以我感覺著一單元主要是培養...
作為一年級數學的第一單元,數一數之中所用到的數字相對較小,很多小朋友在幼兒園時就學會數這幾個數字了。看圖數物體時,只要他們觀察的夠仔細,相信他們都能數出自己所選物體的個數,所以我感覺著一單元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還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目的,所以在上課時,可以盡可能的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數物體,比如數人時可以先數女同學有幾個,再數背書包的女同學有幾個,再數扎辮子的女同學有幾個等等,盡量給學生發言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興趣。
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比較簡單,但是作為學生進入小學的第一節數學課,要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順利的適應小學數學的學習是這節課的關鍵。
小學數學《數一數》教案范文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通過看和數了解畫面的具體內容,引導學生感受看和數是認識生活中的事物,是學習數學常用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并分別數出這些物體的個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自己探索與合作交流中觀察、學習,初步培養有條理地觀察的習慣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數數。幫助學生解決認知過程的困難。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課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
講述: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熱鬧的地方——動物樂園,高興嗎?
1。出示圖,進一步激發起數數的興趣,初步探索。嗬!動物樂園到了,你們看,動物樂園里可熱鬧啦,讓我們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睜大眼睛,你看看圖上有些什么?
二、新授
1、看圖了解畫圖的內容,圖上有些什么?分別在哪里?
結合畫面下的10幅小圖觀察,這10幅小圖都是從場景里提取的,讓學生一件一件地觀察場景中的主要物體,并分別數出這些物體的個數。
2、用圓點表示物體的個數。(圓點與物體有一一對應關系,滲透著對應的思想。)
3、第七、八、九、十幅小圖中有圓點無物體,放手讓學生根據圓點個數,到情景圖中找相應的物體。
三、練習:
分4人小組,由任意一個小朋友說出物體的個數,讓其他3個小朋友用圓點擺出表示的數。
四、拓展運用
講述:小朋友,已經學會了數一數,即1—10的物體的個數。你能用1—10這10個數字中的其中一個數來說句話嗎?在小組內說說。
如:我有10個手指,我們小組有4人,等等。
五、小結
小朋友愛動腦,又愛動手,真不錯,說說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小學數學《數一數》教案范文 篇11
活動目標:
1.能聽聲音辨別5以內的數量,并學習按照聽到聲音的數量找相應的點卡。
2.在活動中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聽聲音辨別5以內的數量,并學習按照聽到聲音的數量找相應的點卡。
活動準備:
1.貼有各種樂器標記的記錄表人手一份,貼好雙面膠的1-5的點卡人手一份,鈴鐺、木魚等樂器,錄音機。
2.認識各種樂器,并能聽聲音找出相應的樂器標記。認識了1-5的點卡。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
出示分別畫有2-5個數量不等的小動物卡片,引導幼兒學學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并注意:一只小貓叫一聲,兩只小狗叫兩聲。教師通過手指點著小動物帶領幼兒叫的動作提示,隱性提示幼兒有幾只小動物就叫幾聲。
二、動物音樂會,聽辨各種樂器
1.創設小動物們去聽音樂會的情境,在屏風后依次打擊各種樂器(鈴鐺、木魚、鑼、大鼓、圓舞板)。
2.聽樂器演奏聲,并找出相應的樂器標記。教師有意識地將幼兒依次找出的樂器標記擺進設計好的操作表格中。
三、和樂器寶寶玩游戲,聽一聽數一數
1.創設樂器寶寶和小朋友玩游戲的情境,要求:請你聽聽是誰在唱歌,唱了幾聲?數在心里。
2.幼兒交流,并能找出相應數量的點卡。教師將點卡擺放在操作表相應位置。
3.幼兒介紹自己聽聲音數數的好方法,如:聽到一聲就數一下,或者聽到一聲就伸出一個手指來表示等等。
4.組織幼兒用這些好方法進行個別操作。
四、展示操作記錄表,簡單評價。
小學數學《數一數》教案范文 篇12
一、設計思路 新《綱要》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要注意語言交往的發展、運用語言的能力,根據幼兒直觀感知的特點,善于運用幼兒的多種感官(手、眼、耳、腦)協調配合,用語言、動作、課件等形式表現出來,給幼兒創設條件,豐富生活內容,在實踐中認識世界,為幼兒提供探索交流的機會,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根據中班幼兒剛學會數字與實物的配對,于是我設計兒歌《數一數》,把數學與語言結合起來,選擇學習兒歌活動“數一數”,旨在讓幼兒欣賞、理解、體會兒歌韻律的過程中,創造性地運用量詞及以多種形式學習兒歌,發展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協調配合能力,在活動中感受兒歌的優美,進而表現美。 二、活動目標 1、學習數字兒歌,嘗試正確的使用量詞。 2、初步學習有節奏的朗誦兒歌,體驗兒歌的韻味。 三、活動準備 與兒歌內容相關的課件。 四、活動過程 1、觀察ppt圖片,學習正確的使用量詞 (1) 觀察講述圖片。 a、師:農場里動物多,快來快來數一數。出示兩頭豬ppt圖片后提問:它是誰? 幼:小豬。 師:誰來數一數? 幼:兩只豬。 師:周老師這里有一個更合適的量詞來說:兩頭豬。我們一起說一說:兩頭豬,兩頭豬。兩頭豬用數字幾來表示?(2) b、師:出示三匹馬ppt圖片后提問:誰來了? 幼:馬。 師:幾匹馬? 幼:三匹馬。 師:我們一起念一遍:“三匹馬,三匹馬。”“三匹馬用數字幾來表示?”(3) c、師:出示一頭豬ppt圖片后提問:這是什么? 幼:一頭豬。 師:一頭豬用數字幾表示?(1) d、師:出示六只母雞ppt圖片后提問:還有哪些小動物也來了? 幼:母雞。 師:有多少?我們一起來數一數。1、2、3、4、5、6。多少? 幼:六只雞。 幼:六頭雞。 師:有的說六只雞,有的說六頭雞,周老師說大的動物用“頭”,小的動物用“只”,母雞比較小,所以用“只”。“六只雞”我們一起念一遍。六只雞用數字幾表示?(6) e、師:出示四匹馬ppt圖片后提問:誰又來了? 幼:四匹馬。 師:小朋友學會了這個“匹”,真棒!四匹馬用數字(4)來表示。 f、師:出示五只雞ppt圖片后提問:又是(雞),幾只? 幼:六只。 師:一起告訴我,六只雞用數字幾表示?(6) (評析:通過交錯出示小動物ppt圖片,讓幼兒學習正確使用量詞,并讓幼兒鞏固數字與實物的配對,在語言活動中融入數學知識。) (2) (出示小動物排隊的課件)按照數量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圖片 師:農場里的動物可真多啊,今天小動物要來考考你們,請你們按照數量從小到大的順序給這些小動物排隊。誰排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念一念。(念兩遍) (評析:讓小朋友給小動物排隊,既讓幼兒鞏固按照數量由小到大的排序,又讓幼兒按照兒歌的順序來組合,為學兒歌作好準備。) 2、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 (出示與兒歌內容相關的課件)第一遍欣賞兒歌 師:周老師把你們剛才說的編成一首好聽的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數一數》,想聽嗎?請你們仔細的聽。 提問:兒歌的名稱叫什么? (評析:第一次讓幼兒欣賞兒歌,初步讓幼兒了解兒歌的內容,并能記住兒歌的名稱。) (2) (出示兒歌的圖譜)第二遍欣賞兒歌 師:兒歌中的小動物都在干什么?會發出什么聲音?請你們再聽一遍。 師:小豬(小馬、母雞)在干什么?小豬睡覺(小馬走路、母雞生蛋)發出什么聲音?誰能把這句話完整地念出來。“小豬睡覺呼嚕嚕”(小馬走路嗒嗒嗒、母雞生蛋咕咕嗒)用什么動作表示? (評析:第二次讓幼兒欣賞兒歌,欣賞兒歌前便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聽,為后面的提問作好準備。幼兒模仿小動物做動作,能活躍課堂氣氛。) 3、學念兒歌,會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1)看圖譜帶幼兒完整念兒歌。 師:我發現小朋友學得很高興,現在讓我們看著圖譜把兒歌《數一數》完整地念一遍。 (2)幼兒跟隨老師念兒歌,幼兒邊念邊打節奏。 師:那你們想把兒歌念得更好聽嗎?我們一邊打節奏一邊念兒歌。(念兩遍) (3)要求邊做動作,邊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師:除了打節奏念兒歌,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念兒歌? 幼:可以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師:好,現在讓我們邊做動作,邊有節奏地念兒歌。 (4)要求不看圖片,邊做動作邊有節奏的朗誦兒歌。 師:這回老師要把圖譜收起來,你們有信心念出來嗎?注意要用好聽的聲音念出來。(幼兒站起來邊念邊做動作。) (評析:讓幼兒以不同的形式來念兒歌,既增強念兒歌的趣味性,又讓幼兒與老師互動起來。) 4、延伸:遷移經驗,引起幼兒創編兒歌的興趣 剛才我們小朋友一起學習了兒歌《數一數》,那周老師要請我們小朋友想一想,除了兒歌里說到的小動物外,農場里可能還會有什么小動物呢?(幼兒回答),那我們應該是幾頭牛?接下去的應該都比前面的數量多。好,那我們回去以后編給老師或者爸爸媽媽聽。 (評析:活動延伸,讓幼兒根據所學的經驗,再進行創編兒歌,給每個幼兒提供創編的機會,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活動反思 兒歌《數一數》節奏明顯,念起來瑯瑯上口,深受幼兒的喜愛,整個活動我借鑒圖片、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幼兒學起來比較簡單。另外,老師以多種形式讓幼兒學習兒歌,活動氣氛很好。 活動第一環節,老師通過出示農場背景圖,以及動物圖片,一下子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量詞。學習兒歌后,老師不斷提高難度,最后讓幼兒能邊做動作邊完整地念兒歌。 這是一首瑯瑯上口的兒歌,讓幼兒創編兒歌是個很好的教材,所以活動延伸老師讓幼兒創編兒歌,能把所學的經驗延伸到幼兒的區域活動中。
小學數學《數一數》教案范文 篇13
單元目標
通過數一數等活動初步感受乘法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能結合具體情境體會乘法的意義。激發學生興趣。
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形成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
能根據具體情境列出簡單的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體會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能根據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通過具體實例,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學生視角
本單元探究的主要內容是能夠根據具體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從而體會乘法的意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大量的相同加數連加的問題,計算起來十分困難。當他們感受到這種方法的局限性時,學習乘法就顯得非常必要了。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操作、推理、交流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從身邊的生活經驗出發,選擇具體、有趣的素材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樂趣,感受乘法的意義。在活動的過程中,體會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從而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激發了學生就在身邊,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設計特色
教學中,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了解知識來源于生活,消除學生第一次接觸新知識的陌生感,讓學生積極主動去學習。教學時,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學生發現問題,樂于提出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意識。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輕松突破難點,使學生愛學、樂學,更好地掌握乘法的意義。
數一數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數一數”的活動,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不斷總結規律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能從多角度觀察,產生不同的思考方法,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
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能看圖正確列出加數相同的連加法算式,為學習乘法打下基礎。
教學準備:
熊貓圖片、圓片、蘋果圖片
教學方法: 講 解 法
一、導入
借道具熊貓引入:出示套在手上可以進行表演的玩具熊貓,“小朋友們,我是誰呀?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我的好伙伴!快來看看。”(出示書上熊貓圖)
二、教學過程
1、有多少個熊貓?
(1)學生先獨立觀察圖畫,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大熊貓。
(2)小組討論交流: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個大熊貓,可以怎么數呢?在數的基礎上列式計算。
(3)說一說,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4)引導學生觀察全部算式,說一說哪一種數法比較好。
2、有多少個圓片?
獨立看圖,按規律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圓片?并列式。
指名匯報,并說說你是怎么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