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珍貴的教科書》(通用13篇)

《珍貴的教科書》

發布時間:2022-11-08

《珍貴的教科書》(通用13篇)

《珍貴的教科書》 篇1

  教學目標 :

  1、理解文章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體會張指導員的舍身護書的犧牲精神,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的學習生活。

  重點:理解教科書為什么珍貴是本課的難點。

  難點:了解當時的背景。

  教學準備:課文錄音、小黑板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運用課前導語 ,啟發談話,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①上節課我們讀了一個發生在解放前,在戰爭環境中的感人故事,它就是――《珍貴的教科書》。

  出示課題,設疑:原來這篇文章叫《一捆教科書》,這題目好嗎? 全文并沒有“珍貴”二字,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呢?

  ②故事按照發生發展的順序寫了那四部分?

  從回答中列出線索(板書):

  盼書→取書→護書→激勵前進

  二、激發情感,直入重點:

  回顧一下,課文的那一段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讓你最感動?(那一段最能顯得書特別珍貴?)讀一讀感動的段,說說從這感人肺腑的內容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三、指導理解課文一、二段

  (一)設疑激讀(不就是一捆書嗎?難道這捆書真的那么(比命)重要嗎?讓我們從一、二段中找一找答案。

  (二)導讀一段

  1、指名讀一自然段邊聽邊想:哪個句子最能表達延安小學的同學們盼書的心情?(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有一本教科書!)

  理解詞語

  什么叫“渴望”?(急切、迫切地希望。)

  2、為什么孩子們那樣渴望有書呢?

  交流:

  ① 出示句子:

  投影: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你從“最困難“中體會到什么?)

  ② 出示并朗讀排比句:沒有――沒有――沒有――沒有――感受戰爭環境下的艱苦,感受學習條件的困難。再連起來讀,沒有――就――;沒有――就――等,體會堅持學習、熱愛的學習精神。

  ③讀渴望之情: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有一本教科書!

  激情:書在延安小學學生們的心里是那樣神圣而珍貴,他們頑強學習,這樣渴望擁有一本教科書,這強烈的渴望之情深深打動了張指導員的心,難怪他要誓死護書。

  (三)導讀二段

  1、這一段中那句話又讓你感到教科書的珍貴?

  出示句子:印書用的紙是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還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體會書來之不易――珍貴。

  (說明毛主席、黨中央非常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甚至把孩子們用的教科書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樣重要,體現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時也說明當時革命根據地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紙張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學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些教科書確實是珍貴的。)

  激情朗讀:黨中央的文件是用來指導革命的,這書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多么珍貴啊!再來讀一讀

  2、孩子們對書是這么的渴望,想象一下,現在指導員告訴他們有書的消息,并且這些書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他們會怎樣?讀書用“~~~~”劃出反映同學們心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讀書填空:

  ①張指導員(興高采烈)地宣布:"我們有書啦!"

  ②我們覺得這真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③我們聽到這個消息都高興地(跳起來)。

  ④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喊著要去印刷廠取書。

  從這些詞中體會到什么?

  3、表演理解“興高采烈、振奮人心、爭先恐后”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興高采烈”“高興地跳起來”“爭先恐后”等詞語深入體會同學們渴望得到教科書的心情。

  4、再次讀課文,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讀出張指導員、“我”、同學們的激動、高興的心情,體會延安小學學生渴望有書的迫切心情

  四、 再讀重點段,感受激勵

  設計1、文中哪些詞句和標點符號表現了張指導員看待書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用浪線劃下來。

  再看感人的一幕(課文插圖),想象張指導員是怎樣舍身護書的? 出示課文中記述張指導員護書的語言和動作的句子,具體加以體會。

  投影: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

  指導學生體會:“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可見,在危險出現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一方面展示了張指導員的獻身精神,一方面突出了教科書的珍貴。

  2、讀書思考

  (1)“我”醒來以后看到了什么?

  (2)張指導員身負重傷,生命垂危時最惦記的是什么?

  這些都說明了什么?

  ①理解:“書……書……”省略號表示什么?(說話斷斷續續)

  ②“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這里的省略號表示什么?(前兩個表示指導員傷勢嚴重,說話斷斷續續,后一個表示話沒有說完就犧牲了。)

  ③啟發學生想象張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補充完整,進行思想教育。

  話還沒說完,他要說什么,你們知道嗎?拿起筆來,把他沒說完的話寫在后面。

  (明確:張指導員以生命為代價保護教科書,希望我們好好學習,將來為解放全中國、建設新中國做貢獻,使“我”多年來不能忘懷;每當想起就感到責任重大,必須加倍學習,努力工作。)

  ⑷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讓我們把指導的話深深地記在心里,醞釀好情緒,一齊來讀一讀最后一段。

  小結:教科書上凝聚著前輩的鮮血,也寄托著他們對后代的期望。所以這書是特別――珍貴的!

  五、依據板書總結:課文為什么用“珍貴的教科書”做題目?

  六、拓展結課:

  讀了這捆珍貴的教科書的故事,讓你想到了什么?

  (想到了我們自己的珍惜幸福生活。)我希望這種幸福能深深地刻在我們心里,激勵我們不斷努力學習!

  讓我們再次深情地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珍貴的教科書》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戰爭年代的艱苦條件下學生堅持學習的艱難和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2.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4.按要求預習,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過,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

  2.在讀懂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指導預習,學習生字新詞。

  (二)初讀課文,介紹背景,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新課。

  同學們,你們從上學到現在共有幾本教科書?你們的書每學期一開學就能得到一本,你們會為得不到教科書而耽心嗎?今天,我們來學習第5課,珍貴的教科書。(板書課題)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介紹時代背景。

  課文記敘的故事發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黨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毅然于三月中旬放棄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戰場上消滅了蔣軍十多萬。延安小學的轉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隊猖狂進攻的時候,所以當時環境十分險惡。就是在這種險惡的條件下,延安小學的學生仍然堅持學習。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獻身,張指導員是怎樣用他的生命和鮮血換來那些珍貴的教科書的呢?下面我們就開始學習課文。

  (三)指導預習。

  1.認真讀課文,利用字典學習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什么內容。

  (四)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詞:

  (1)正音:

  文中“持、刷、抄、睜”是翹舌音。“嗓”是平舌音。

  (2)多音字區分并組詞:

  (3)區別同、近音字并組詞。

  抄( ) 嗓( ) 須( ) 恨( )

  吵( ) 桑( ) 需( ) 狠( )

  2.注意下列字的部首:

  凳:上下結構,查“幾”部。

  替:上下結構,查“日”部。

  須:左右結構,可查“彡”、“頁”部。

  勵:左右結構,查“力”部。

  缺:左右結構,查“缶”部。

  3.注意以下幾個字的字形:

  鍋:右下框內人,最后一筆是點“丶”。

  嗓:右上是三個“又”,最后一筆是點“丶”,木最后一筆為“捺”。

  投:右上第二筆是。

  爆:右下共5筆,即氺。

  4.出示生字卡片,理解下列詞語意思。

  (1)珍貴:價值大、意義深刻、寶貴的。

  (2)炮火連天:炮彈爆炸后的火焰與天空相接,形容戰斗激烈。

  (3)渴望:迫切地希望。

  (4)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

  (5)爭先恐后: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6)叨念:因為牽掛而不住地說。

  (7)俯沖:以高速度猛地向下沖。

  (五)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帶著問題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生,又是怎樣發展的?結果如何?

  2.再讀文,了解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六)布置作業 。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戰爭年代的艱苦條件下,學生堅持學習的艱難和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精神。

  (二)弄清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三)認識省略號及其用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習課文,懂得教科書的珍貴。

  (二)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段訓練。

  三、教學過程 

  (一)解題。

  首先板書課題《珍貴的教科書》

  教科書指學生用的書;珍貴:價值大,意義深、寶貴的。

  為什么教科書如此珍貴?教科書到底珍貴在哪里呢?下面我們繼續學習本篇課文。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討論明確:這個自然段主要寫延安小學學習條件艱苦,師生渴望得到一本珍貴的教科書。

  (2)帶著問題再讀第1自然段,思考討論:

  ①延安小學的同學們“頑強地堅持學習”表現在什么地方?

  表現在戰爭環境、條件艱苦。

  ②師生問讀第2、3句,思考討論:從什么地方看出延安小學的學習條件十分艱苦?

  教師出示下表,幫助學生邊默讀課文,邊填寫,理解延安小學學習條件的艱苦。

  第二句中的三個分句,每個分句都是:

  默讀思考: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帶來的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投影重點句幫助理解:

  投影A,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啊!

  要讓學生體會出:一方面說明當時學習條件非常艱苦,突出無書的困難,所以大家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體現了教科書的珍貴;另一方面說明,在大家十分渴望教科書時,張指導員告訴大家有書的好消息,所以說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投影B句:同學們知道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印文件用的紙里節省出來的!

  引導學生體會出:書是來之不易的,是毛主席的親自關懷,是黨中央用印文件節省下來的紙印刷出來的。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對延安小學學生用“沒有……就……”連接的。前半句講的是困難,后半句講的是克服困難的辦法。

  寫這些困難一方面表現了延安小學學生克服困難,堅持學習的頑強精神,一方面也說明了教科書的珍貴。

  ③體會重點句第三句的意思,打投影。

  投影:“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此句與下面兩句比較,進行語言訓練。

  比較課文中這樣寫好在哪里?強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為下文突出渴望得到教科書作鋪墊。

  (3)總結第1自然段段意。

  延安小學師生學習條件非常艱苦,仍頑強地堅持學習。

  2.學習第2~6自然段:

  (1)它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說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2)再讀課文,從第2~6段中進一步體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同學們渴望得到一本教科書。

  學生讀書,自學討論。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抓住“興高采烈”、“高興地跳起來”、“爭先恐后”等詞進一步深入體會同學們渴望得到教科書時的心情。

  在理解了詞語的基礎上,練習用詞語填空,指導學生理解因果關系。

  (因為)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

  ①(所以)張指導員(興高采烈)地宣布:“我們有書啦!”

  ②(所以)我們覺得這真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③(所以)我們聽到這個消息都高興得(跳起來)。

  ④(所以)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喊著要去印刷廠取書。

  (3)三讀課文,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本段課文,讀出張指導員、“我”、同學們的激動、高興的心情,體會延安小學生渴望有書的迫切心情,還要注意本段四個感嘆號在表達人物感情時所起的作用。

  (4)歸納、總結第2~6自然段段意:

  同學們聽到有教科書的消息異常高興,張指導員決定帶“我”去領書。

  3.學習第8~11自然段:

  (1)默讀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作者主要講了幾個意思,可以分成幾層?

  學生默讀搞清8~11自然段主要講了三個意思,所以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8段):主要寫“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后的高興和急切心情。

  第二層(9~10段):遇到敵機轟炸,張指導員用自己身體保護書而英勇犧牲。

  第三層(第11段):張指導員的臨終囑咐一直鼓勵我前進。

  (2)學習第一層:(第8自然段)

  自己散讀課文,體會“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可以看出。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出:“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后心情是高興和急切的。課文中“高興地跨著大步”、“恨不得一步趕回村子”這些詞句,生動體現了“我們”當時的心情是既高興又急切。

  要求學生通過朗讀,把“我”和指導員取到書時高興和急切的心情表達出來。

  (3)學習第二層(9~10自然段)

  ①過渡語:我和張指導員領到書后懷著高興和急切的心情往回趕時,途中發生了什么情況?

  指名讓學生朗讀課文,然后整理老師給的下述句子,幫助學生理清故事發展的來龍去脈。

  ②投影:讀后請排列下列句子,并加上標點。

  ·我頭部受了傷

  ··那捆教科書還壓在指導員的身上

  ∴炸彈爆炸了

  ∷發現指導員傷勢嚴重

  實際排列順序是:∴→·→··→∷

  ③再讀課文,教師指導學生深入體會重點段內容。

  看課文插圖,想象“我”從暈倒至醒來這段時間內,張指導員是怎樣舍身護書的?

  通過看插圖和想象幫助學生體會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精神。

  再讀這兩個自然段,劃出課文中記述張指導員護書的語言和動作的句子,具體加以體會。

  投影A句:“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

  指導學生體會:“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可見,在危險出現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一方面展示了張指導員的獻身精神,一方面突出了教科書的珍貴。

  投影B句:“快臥倒……”,“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引導學生體會兩處省略號表示的意思。

  “快臥倒……”——表示張指導員的話還沒有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昏過去了,此后的事不知道了。

  (4)學習第三層(第11自然段):

  張指導員為什么要用生命保護教科書?他的話語做了最好回答。請同學們自讀第11自然段,認真體會這段中的語言部分。

  投影體會A句:指導員才微微睜開眼睛,嘴里叨念著:“書……書……”

  這里的省略號表示張指導員斷續的說話。指導員身負重傷,剛剛蘇醒的第一句話就是“書”,可見指導員心中想到的不是自己只有書,書在其心中占了重要位置。

  投影體會B句:他輕輕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引導學生體會:省略號表示張指導員聲音微弱,斷斷續續。這是指導員臨犧牲前的最后一句話,這句話表達了指導員對同學們的心愿,寄托著革命前輩的殷切期望。這捆教科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它是十分珍貴的。

  在理解本段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體會指導員對同學們的心愿和無限期望。

  (5)總結第8~11自然段主要內容。

  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

  4.學習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帶著下述問題,讀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內容:

  (1)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

  (2)什么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3)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學生自學后討論:

  (1)“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

  “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指指導員對學生們寄予的無限厚望。

  (2)什么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指導員的話和指導員舍身保護教科書的英勇行為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3)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指導學生體會:教科書的珍貴主要體現在下面兩方面:一是來之不易,是用黨中央印文件節省下來的紙印刷的,它還是烈士用生命保護下來的;另一方面這捆教科書上,寄托著先烈們的期望。這個期望還將永遠激勵著后代發憤學習,為實現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4)指導學生用尊敬的心情和努力學習的決心來朗讀這段話。

  (5)總結最后一自然段段意:

  那捆珍貴的教科書一直激勵“我”前進。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每兩個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省略號的不同用法。

  (三)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在了解每個自然段內容和自然段之間聯系的基礎上,練習給課文分段。

  (二)學習省略號的幾種不同用法。

  三、教學過程 

  (一)朗讀全文,體會思想感情。

  強調:第二段讀出張指導員,“我”和同學們共同的興奮感情。第三段要讀出帶省略號句子的語調。

  (二)總結全文。

  1.在弄懂每個自然段意思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練習給課文分段。

  (1)提供課后練習中段意內容。投影四段段意: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哪些自然段講下面的內容。

  ①在戰爭環境中,“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②情況緊急,“我”和張指導員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③在回村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④教科書和張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2)根據段意內容合并自然段分段。全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1)“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第二段(2~7)緊急情況下,“我”和張指導員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第三段(8~11)在取書回來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第四段(12)教科書和張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一直激勵“我”前進。

  (3)指導學生練習給各段擬小標題:在學生討論基礎上歸納各段小標題:盼書、取書、護書、書的力量。

  2.小結:

  這篇課文記敘了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書的事跡,贊揚了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革命精神。說明老一輩對下一代學習的關心。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珍貴”的教科書“珍貴”在哪里?

  學生討論,明確珍貴的教科書珍貴在:

  (1)環境艱苦,學生沒書渴望得到書。

  (2)這些書是在毛主席關懷下,從黨中央文件用紙中節省出來的。

  (3)這捆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

  4.學習省略號的不同用法。

  文中的省略號有四種不同用法。

  (1)省略的是指導員想說還沒說完的話。

  (2)省略號表示的是以后的事“我”不知道了,省略了“我”暈倒后到醒來時那一段時間里的事。

  (3)省略了多次重復說的同一句話。

  (4)表示說話的斷斷續續不連貫。

  5.指導學生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1)讀詞語,理解詞語。

  (2)體會詞語所在句中的意思。

  (3)討論詞語可應用的范圍。

  (4)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珍貴的教科書》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戰爭年代的艱苦條件下學生堅持學習的艱難和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2.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4.按要求預習,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過,懂得教科書為什么珍貴。

  2.在讀懂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指導預習,學習生字新詞。

  (二)初讀課文,介紹背景,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從上學到現在共有幾本教科書?你們的書每學期一開學就能得到一本,你們會為得不到教科書而耽心嗎?今天,我們來學習第5課,珍貴的教科書。(板書課題)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介紹時代背景。

  課文記敘的故事發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延安。黨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毅然于三月中旬放棄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戰場上消滅了蔣軍十多萬。延安小學的轉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隊猖狂進攻的時候,所以當時環境十分險惡。就是在這種險惡的條件下,延安小學的學生仍然堅持學習。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獻身,張指導員是怎樣用他的生命和鮮血換來那些珍貴的教科書的呢?下面我們就開始學習課文。

  (三)指導預習。

  1.認真讀課文,利用字典學習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什么內容。

  (四)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詞:

  (1)正音:

  文中“持、刷、抄、睜”是翹舌音。“嗓”是平舌音。

  (2)多音字區分并組詞:

  (3)區別同、近音字并組詞。

  抄(   ) 嗓(   )  須(   ) 恨(   )

  吵(   ) 桑(   )  需(   ) 狠(   )

  2.注意下列字的部首:

  凳:上下結構,查“幾”部。

  替:上下結構,查“日”部。

  須:左右結構,可查“彡”、“頁”部。

  勵:左右結構,查“力”部。

  缺:左右結構,查“缶”部。

  3.注意以下幾個字的字形:

  鍋:右下框內人,最后一筆是點“丶”。

  嗓:右上是三個“又”,最后一筆是點“丶”,木最后一筆為“捺”。

  投:右上第二筆是。

  爆:右下共5筆,即氺。

  4.出示生字卡片,理解下列詞語意思。

  (1)珍貴:價值大、意義深刻、寶貴的。

  (2)炮火連天:炮彈爆炸后的火焰與天空相接,形容戰斗激烈。

  (3)渴望:迫切地希望。

  (4)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

  (5)爭先恐后: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6)叨念:因為牽掛而不住地說。

  (7)俯沖:以高速度猛地向下沖。

  (五)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帶著問題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生,又是怎樣發展的?結果如何?

  2.再讀文,了解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戰爭年代的艱苦條件下,學生堅持學習的艱難和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精神。

  (二)弄清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三)認識省略號及其用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習課文,懂得教科書的珍貴。

  (二)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段訓練。

  三、教學過程

  (一)解題。

  首先板書課題《珍貴的教科書》

  教科書指學生用的書;珍貴:價值大,意義深、寶貴的。

  為什么教科書如此珍貴?教科書到底珍貴在哪里呢?下面我們繼續學習本篇課文。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討論明確:這個自然段主要寫延安小學學習條件艱苦,師生渴望得到一本珍貴的教科書。

  (2)帶著問題再讀第1自然段,思考討論:

  ①延安小學的同學們“頑強地堅持學習”表現在什么地方?

  表現在戰爭環境、條件艱苦。

  ②師生問讀第2、3句,思考討論:從什么地方看出延安小學的學習條件十分艱苦?

  教師出示下表,幫助學生邊默讀課文,邊填寫,理解延安小學學習條件的艱苦。

  第二句中的三個分句,每個分句都是:>默讀思考: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帶來的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投影重點句幫助理解:

  投影a,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啊!

  要讓學生體會出:一方面說明當時學習條件非常艱苦,突出無書的困難,所以大家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體現了教科書的珍貴;另一方面說明,在大家十分渴望教科書時,張指導員告訴大家有書的好消息,所以說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投影b句:同學們知道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印文件用的紙里節省出來的!

  引導學生體會出:書是來之不易的,是毛主席的親自關懷,是黨中央用印文件節省下來的紙印刷出來的。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對延安小學學生用“沒有……就……”連接的。前半句講的是困難,后半句講的是克服困難的辦法。

  寫這些困難一方面表現了延安小學學生克服困難,堅持學習的頑強精神,一方面也說明了教科書的珍貴。

  ③體會重點句第三句的意思,打投影。

  投影:“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此句與下面兩句比較,進行語言訓練。

  比較課文中這樣寫好在哪里?強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為下文突出渴望得到教科書作鋪墊。

  (3)總結第1自然段段意。

  延安小學師生學習條件非常艱苦,仍頑強地堅持學習。

  2.學習第2~6自然段:

  (1)它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說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

  (2)再讀課文,從第2~6段中進一步體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同學們渴望得到一本教科書。

  學生讀書,自學討論。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抓住“興高采烈”、“高興地跳起來”、“爭先恐后”等詞進一步深入體會同學們渴望得到教科書時的心情。

  在理解了詞語的基礎上,練習用詞語填空,指導學生理解因果關系。

  (因為)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

  ①(所以)張指導員(興高采烈)地宣布:“我們有書啦!”

  ②(所以)我們覺得這真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③(所以)我們聽到這個消息都高興得(跳起來)。

  ④(所以)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喊著要去印刷廠取書。

  (3)三讀課文,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本段課文,讀出張指導員、“我”、同學們的激動、高興的心情,體會延安小學生渴望有書的迫切心情,還要注意本段四個感嘆號在表達人物感情時所起的作用。

  (4)歸納、總結第2~6自然段段意:

  同學們聽到有教科書的消息異常高興,張指導員決定帶“我”去領書。

  3.學習第8~11自然段:

  (1)默讀思考:這幾個自然段作者主要講了幾個意思,可以分成幾層?

  學生默讀搞清8~11自然段主要講了三個意思,所以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8段):主要寫“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后的高興和急切心情。

  第二層(9~10段):遇到敵機轟炸,張指導員用自己身體保護書而英勇犧牲。

  第三層(第11段):張指導員的臨終囑咐一直鼓勵我前進。

  (2)學習第一層:(第8自然段)

  自己散讀課文,體會“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可以看出。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出:“我”和張指導員取到書后心情是高興和急切的。課文中“高興地跨著大步”、“恨不得一步趕回村子”這些詞句,生動體現了“我們”當時的心情是既高興又急切。

  要求學生通過朗讀,把“我”和指導員取到書時高興和急切的心情表達出來。

  (3)學習第二層(9~10自然段)

  ①過渡語:我和張指導員領到書后懷著高興和急切的心情往回趕時,途中發生了什么情況?

  指名讓學生朗讀課文,然后整理老師給的下述句子,幫助學生理清故事發展的來龍去脈。

  ②投影:讀后請排列下列句子,并加上標點。

  ·我頭部受了傷

  ··那捆教科書還壓在指導員的身上

  ∴炸彈爆炸了

  ∷發現指導員傷勢嚴重

  實際排列順序是:∴→·→··→∷

  ③再讀課文,教師指導學生深入體會重點段內容。

  看課文插圖,想象“我”從暈倒至醒來這段時間內,張指導員是怎樣舍身護書的?

  通過看插圖和想象幫助學生體會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精神。

  再讀這兩個自然段,劃出課文中記述張指導員護書的語言和動作的句子,具體加以體會。

  投影a句:“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

  指導學生體會:“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可見,在危險出現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一方面展示了張指導員的獻身精神,一方面突出了教科書的珍貴。

  投影b句:“快臥倒……”,“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引導學生體會兩處省略號表示的意思。

  “快臥倒……”——表示張指導員的話還沒有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昏過去了,此后的事不知道了。

  (4)學習第三層(第11自然段):

  張指導員為什么要用生命保護教科書?他的話語做了最好回答。請同學們自讀第11自然段,認真體會這段中的語言部分。

  投影體會a句:指導員才微微睜開眼睛,嘴里叨念著:“書……書……”

  這里的省略號表示張指導員斷續的說話。指導員身負重傷,剛剛蘇醒的第一句話就是“書”,可見指導員心中想到的不是自己只有書,書在其心中占了重要位置。

  投影體會b句:他輕輕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引導學生體會:省略號表示張指導員聲音微弱,斷斷續續。這是指導員臨犧牲前的最后一句話,這句話表達了指導員對同學們的心愿,寄托著革命前輩的殷切期望。這捆教科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它是十分珍貴的。

  在理解本段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體會指導員對同學們的心愿和無限期望。

  (5)總結第8~11自然段主要內容。

  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

  4.學習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帶著下述問題,讀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內容:

  (1)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

  (2)什么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3)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學生自學后討論:

  (1)“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

  “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指指導員對學生們寄予的無限厚望。

  (2)什么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指導員的話和指導員舍身保護教科書的英勇行為在“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3)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指導學生體會:教科書的珍貴主要體現在下面兩方面:一是來之不易,是用黨中央印文件節省下來的紙印刷的,它還是烈士用生命保護下來的;另一方面這捆教科書上,寄托著先烈們的期望。這個期望還將永遠激勵著后代發憤學習,為實現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4)指導學生用尊敬的心情和努力學習的決心來朗讀這段話。

  (5)總結最后一自然段段意:

  那捆珍貴的教科書一直激勵“我”前進。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每兩個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省略號的不同用法。

  (三)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在了解每個自然段內容和自然段之間聯系的基礎上,練習給課文分段。

  (二)學習省略號的幾種不同用法。

  三、教學過程

  (一)朗讀全文,體會思想感情。

  強調:第二段讀出張指導員,“我”和同學們共同的興奮感情。第三段要讀出帶省略號句子的語調。

  (二)總結全文。

  1.在弄懂每個自然段意思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練習給課文分段。

  (1)提供課后練習中段意內容。投影四段段意: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哪些自然段講下面的內容。

  ①在戰爭環境中,“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②情況緊急,“我”和張指導員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③在回村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④教科書和張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2)根據段意內容合并自然段分段。全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1)“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第二段(2~7)緊急情況下,“我”和張指導員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第三段(8~11)在取書回來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

  第四段(12)教科書和張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一直激勵“我”前進。

  (3)指導學生練習給各段擬小標題:在學生討論基礎上歸納各段小標題:盼書、取書、護書、書的力量。

  2.小結:

  這篇課文記敘了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書的事跡,贊揚了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革命精神。說明老一輩對下一代學習的關心。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思考“珍貴”的教科書“珍貴”在哪里?

  學生討論,明確珍貴的教科書珍貴在:

  (1)環境艱苦,學生沒書渴望得到書。

  (2)這些書是在毛主席關懷下,從黨中央文件用紙中節省出來的。

  (3)這捆書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

  4.學習省略號的不同用法。

  文中的省略號有四種不同用法。

  (1)省略的是指導員想說還沒說完的話。

  (2)省略號表示的是以后的事“我”不知道了,省略了“我”暈倒后到醒來時那一段時間里的事。

  (3)省略了多次重復說的同一句話。

  (4)表示說話的斷斷續續不連貫。

  5.指導學生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1)讀詞語,理解詞語。

  (2)體會詞語所在句中的意思。

  (3)討論詞語可應用的范圍。

  (4)練習用“堅持”、“必須”造句。

《珍貴的教科書》 篇4

  寫作背景

  1947年春天,蔣介石在全面進攻解放區的計劃破產后,為挽救其垂死的統治,在軍事上企圖集中兵力于解放區的東西兩翼,及山東解放區和陜甘寧解放區,實行所謂重點進攻,進攻陜甘寧邊區的國民黨兵力達到23萬多人,西北人民解放軍在陜甘寧軍區的部隊只有兩萬多人,因而敵軍曾先后占領過我軍主動放棄的延安和陜甘寧邊區的所有縣城。中國共產黨疏散了延安的學校,醫院,機關,居民。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的領導人最后撤離了延安,隱蔽在附近的山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兼西北解放軍最高指揮官彭德懷,按照制定的蘑菇戰術(將敵人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滅他們),出色地組織了保衛陜甘寧邊區的戰役,最后,敵人被殲滅了十多萬,只好狼狽的逃出了陜甘寧邊區。

  理解“珍貴”一詞的含義:

  《珍貴的教科書》一課,記敘了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的經過,說明教科書的來之不易,體現了革命先輩對后代的殷切期望。作者是怎樣以書為線索,突出教科書的“珍貴”呢?

  一、環境艱苦,顯出書的珍貴。

  第一自然段敘述延安小學的學生學習環境極其艱苦。用“轉移”和“炮火連天”兩詞先點出學習條件惡劣,再用四個“沒有”具體說明情況。作者特別強調了沒有書的困難,只能抄一課學一課,學生渴望能得到書,從而顯示了教科書的珍貴。

  二、黨的關懷,說明書的珍貴。

  毛主席非常關心孩子的學習,用黨中央印文件節省下來的紙印刷教科書,說明書的珍貴。因此,當張指導員把“振奮人心”的取書消息告訴同學們時,大家都急切地想得到書,爭先恐后地要求去取書。

  三、用生命保護,突出書的珍貴。

  文章重點寫了在領書回村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了教科書,英勇犧牲的經過。文章用“盤旋”“嘶叫”“呼嘯”“俯沖”“投下”描寫敵機狂轟濫炸;然而張指導員在危險出現的一剎那,置生死于不顧,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因此,他首先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當他從昏迷中醒來,第一句話便是“書……書……”。他在犧牲前的最后一句話是“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表達了革命前輩的心愿,寄托著他們的殷切期望,永遠激勵著后代好好學習,為實現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文章結尾用“一直激勵我前進”,畫龍點睛,突出了教科書的珍貴。

  20 珍貴的教科書

  鞏固提高

  (一)

  一、在括號里寫出下面生字的部首。

  印(       )        轟(        )        爆(       )        凳(       )

  二、選詞填空

  必須            必需

  1.快要舉行運動會了,我們(           )加緊訓練。

  2.毛巾、牙刷、肥皂是我們的生活(           )品。

  微弱              虛弱

  3.看上去,他的身體這樣(           ),卻堅持工作了很久很久。

  4.由于受了傷,他說話的聲音很(          )。

  四、造句

  1.堅持 –

  2.必須 –

  五、同學們的學習條件非常艱苦,他們是怎樣堅持學習的?請填空。

  沒有(          )就(             )

  沒有(          )就(             )

  沒有(          )就(             )

  沒有(          )就(             )

  六、讀課文,想想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是講下面內容的?寫在括號里。

  1.戰爭環境中,我們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                       )

  2.情況緊急,我和張指導員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書。(                         )

  3.在回村的路上,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書。(                      )

  4.教科書和張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一直激勵我前進。(                 )

  參考答案:

  一、板凳、代替、嗓門、印刷所、俯沖、轟隆、爆炸、叨念

  二、ㄗ 車火 幾

  三、1.必須 2.必需 3.虛弱 4.微弱

  六、①1-4自然段;②5-6自然段;③7-10自然段;④11自然段。

  (二)

  1.形近字組詞。

  炮(       )  抄(  )  延(       )    叨(        )  刷(        )   

  跑(       )  吵(  )  廷(       ) 叼(        )  劇(        )

  2.多音字

  炸{                                   刷 {                              炮{ 

  3.用“爭先恐后”造句。

  4.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

  (三)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在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中,延安小學的學生(         )得到印好的教科書。后來同學們聽到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由于情況緊急,“我”和張指導員需要立刻去印刷所(         )。在取書回村的路上,遇到敵機轟炸,張指導員用生命(          )。那捆用生命換來的教科書和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一直(          )“我”前進。

  2.這篇課文為什么用“珍貴的教科書”做題目?

  參考答案: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在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中,延安小學的學生(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書。后來同學們聽到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由于情況緊急,“我”和張指導員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書)。在取書回村的路上,遇到敵機轟炸,張指導員用生命(保護教科書)。那捆用生命換來的教科書和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2.題答案要點:

  ①在艱苦條件下得到的書。

  ②書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黨中央節省文件用紙而印制的。

  ③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來之不易。

  ④那捆教科書包含著革命前輩對后代的殷切期望,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珍貴的教科書》 篇5

  珍貴的教科書(小學生課本劇

  時間:1947年春天。

  地點:延安小學。

  人物:

  張指導員:也稱“張老師”。

  小八路:13歲,劇中稱“我”。

  幕啟:【幾把小板凳兒,一面用鍋底灰刷成的黑板。黑板下放著用來代替粉筆的黃土塊兒。

  【幾個穿著八路軍軍服的小八路正在從黑板上往下抄課本。

  張指導員:(從舞臺一側興高采烈的上)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咱們有書了!

  【幾個正學習的小八路,高興的又蹦又跳。

  張指導員:(對幾個小八路)同學們知道我們即將所有的教科書是怎么來的嗎?

  小八路:不知道……

  張指導員: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啊!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中央引文件用的紙里節省出來的……

  小八路:(在幾個同伴的歡呼聲中)張老師,快把書發給我們吧!

  張指導員:書還在印刷廠呢!(微笑著)因為情況緊急,印刷所準備轉移,所以,今天我們必須有一個人和我一塊把書取回來……

  小八路:(幾個人爭搶著要去)我去!我去……

  【張指導員從爭搶著要去的幾個小八路中跳選出了“我”,我和張指導員興高采烈地從舞臺另一側下。

  【張指導員和我從舞臺一側背著教科書,上。

  【這時候,天上傳來敵人飛機的轟鳴聲。突然,敵人飛機發現了背著教科書的張指導員和小八路,呼嘯著向下俯沖,投下一枚重磅炸彈。

  張指導員:(忙對小八路呼喊)快臥倒……(炸彈爆炸了)

  【張指導員中彈負傷,鮮血染紅了他的軍衣。但是,那一捆主珍貴的教科書卻完整無缺的壓在他的身下,被張指導員的鮮血染紅了……

  小八路:(撲到張指導員身上)指導員,指導員……

  張指導員:(微微睜開眼睛,嘴里念道著)書……書……

  小八路:(慢慢扶起張指導員)指導員,書都在這兒。走,我背你回延安小學……

  張指導員:(輕輕地搖了搖頭,兩眼望了望那捆書,聲音十分微弱地)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小八路:(抱著已經犧牲的張指導員)張指導員!張指導員……我們一定珍惜來之不易的珍貴的教科書…………

  【幕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旋律起。

《珍貴的教科書》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板凳、代替、嗓門、印刷所、俯沖、轟隆、爆炸、叨念”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3.使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整體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導入,介紹時代背景

  1.“教科書”是什么?(學習用的課本)

  2.板書:珍貴的教科書

  3.怎樣才稱得上“珍貴”?

  (意義深刻,十分寶貴,特別好的價值大的。)

  每到開學,我們都能拿到嶄新的教科書,可在那戰火硝煙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書是多難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珍貴的教科書》一課所講述的事情發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反動派為了挽救自己即將滅亡的命運,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對強大的敵人,黨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于3月份主動放棄了延安。延安小學也轉移到一個小山村里。讓我們看看當時孩子們的學習條件有多艱苦吧。

  (二)范讀課文了解大意

  聽讀課文并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讀后明確:課文主要寫了延安小學的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三)默讀課文,理解層次

  1.提出默讀要求:按照“思考·練習”2的內容提示邊讀邊想,給課文分段,

  (1)明確: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導學生把段意概括為小標題。

  明確:盼書、取書、護書、激勵

  (四)自學課文

  1.思考:為什么說教科書掛珍貴的呢?

  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3)邊讀邊想。思考老師提的問題。

  2.學生讀課文,按要求自學。

  (五)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讀后正音。

  2.討論: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

  3.讓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句。

  炮火連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樣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開:本課指放開嗓門,使聲音響亮。

  嗓門:嗓音

  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

  爭先恐怕:爭著向前,惟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種強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馬的叫聲。本課指飛機發出的尖銳刺耳的聲音。

  呼嘯:發出高而長的聲音。

  盤旋:這里指打著圈子飛行。

  叨念:因惦記或想念而不斷地談起。課文指輕聲反復地說。

  (六)作業

  1.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把帶這些生字的句子讀一讀,理解詞語的意思。

  2.熟讀課文,思考課后題1。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并說說詞語的意思

  2.各自小聲讀課文,讀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講的故事。

  3.導入: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我們打開書,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二)講讀第一段

  1.指名學生讀第一段。

  2.讀前提問:在戰爭環境里學習,條件非常艱苦,遇到什么困難?哪一個困難比較突出?為什么?

  讀后明確: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沒有黑板,就用鍋煙灰在墻上刷一塊;沒有粉筆,就拿黃土塊代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3.討論。

  (1)學生答:遇到困難是沒有桌椅、沒有黑板、沒有粉筆、沒有書。

  (2)學生答:沒有書的困難較突出。

  (3)教師問:你是從哪個字看出來的?

  (4)學生答: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的“最”字。因為他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4.教師引讀:“是啊,當時條件多艱苦啊,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5.學生練讀第一自然段。想作者為什么要把當時艱苦條件和同學們克服困難寫具體?

  明確:突出頑強學習精神,襯托教科書珍貴。

  6.教師:在那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中,孩子們多想有一本教科書啊!請同學們自由讀2、3、4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用什么語氣、感情讀的?為什么這樣讀?你想到了什么?

  7.討論交流

  (1)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換成“希望”或“盼望”?為什么?這又說明教科書怎么樣?

  明確: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強烈,如果換成希望或盼望,說明教科書沒有那么珍貴。

  (2)“同學們知道這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省出來的!”

  這段話如果不用問旬開頭該怎么說?張指導員為什么要用問句開頭?

  明確:用設問句式引起注意。

  后兩句都用感嘆號,表達張指導員什么心情?這又說明教科學怎么樣?

  明確:珍貴

  (3)“節省”是什么意思?“黨中央……省出來的”又說明什么?

  明確:說明毛主度、黨中央非常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甚至把孩子們用的教科書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樣重要,體現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時也說明當時革命根據地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紙張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學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些教科書確實是珍貴的。

  8.練習讀張指導員和“我”的對話,讀出興奮激動的感情。

  (三)講讀第二段、第三段

  有書的喜訊讓孩子們無比幸福,我和張指導員去取書的途中又發生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課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讀課文,畫出能體現我和張指導員高興和急切得到書的心情的詞語。想為什么要寫這些?

  明確:突出書的珍貴。

  2.討論:

  (1)敵機投下炸彈以后,張指導員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來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張指導員身負重傷,生命垂危時最惦記的是什么?這些都說明了什么?

  明確:“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可見在危險出現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表現他不怕犧牲的高貴品質,也表達他對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這里幾處省略號,它們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臥倒……”(表示話沒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書……書……

  “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表示說話斷斷續續。“將來”后面的省略表示張指導員沒說完就犧牲了。)

  “張指導員,張指導員……”(表示接連不斷。)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學生練讀。

  5.小結:張指導員為了保護教科書而身負重傷,英勇犧牲,臨終還囑咐“我”要好好學習。教科書上凝聚著前輩的鮮血,也寄托著他們對后代的期望。

  (四)理解第四段課文

  1.指名學生讀這段。

  2.討論:

  (1)為什么說那捆教科書是“用生命換來的”?“激勵”是什么意思?激勵“我”前進的力量是什么?讀這句話要表現出什么樣的感情?

  (2)為什么那捆教科書和指導員沒說完的話能一直激勵我前進?

  明確:張指導員以生命為代價保護教科書,希望我們好好學習,將來為解放全中國、建設新中國做貢獻,使“我”多年來不能忘懷;每當想起就感到責任重大,必須加倍學習,努力工作。

  3.指名學生練讀第四段。

  (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造句:

  (1)振奮人心

  (2)恨不得

  (3)沒有……就……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使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步驟:

  (一)讓幾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讀后,師生共同對朗讀情況做出評價。(主要從有感情方面考慮一定要結合課文內容說出理由。)

  (二)提問

  1.課文講了怎樣的故事?

  明確: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2.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和我取回的教科書是珍貴的教科書?

  明確:教科書的珍貴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它來之不易,比如它是用黨中央印文件省下來的紙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護下來的;另一方面指在這捆教科書上,寄托著先烈們的期望,它將永遠激勵著后代好好學習,為實現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三)默讀課文,回答問題

  指導員關心同學的學習是通過“書”來表現的。要求同學默讀課文二至四段,按下列提綱有條理地答出:在什么情況下?指導員怎么樣?

  1.聽到有書。

  2.情況緊急。

  3.敵機轟炸。

  4.生命垂危。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布置作業

  以《讀“珍貴的教科書”有感》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六)板書設計

  5  珍貴的教科書

  一.盼書  渴望

  二、取書  關懷

  三、護書  趴  壓  完整無缺

  四、愛書  用生命換來

  激勵我們前進

  教案點評:

  對于這篇課文,因為和現在的學生相距時代比較久遠,可能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剛開始,一定要向學生簡單介紹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或者,組織學生看一些相關的視頻資料,借此拉近彼此的距離。然后還是以多讀書為目的,讓學生反復讀,在多讀的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本課的重難點是要讓學生明白敘述的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可以通過讓學生做復述故事的練習來體會文章的寫作順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珍貴的教科書》 篇7

  教學目標 :

  1、理解文章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體會張指導員的舍身護書的犧牲精神,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的學習生活。

  重點:理解教科書為什么珍貴是本課的難點。

  難點:了解當時的背景。

  教學準備:課文錄音、小黑板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運用課前導語 ,啟發談話,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①上節課我們讀了一個發生在解放前,在戰爭環境中的感人故事,它就是——《珍貴的教科書》。

  出示課題,設疑:原來這篇文章叫《一捆教科書》,這題目好嗎? 全文并沒有“珍貴”二字,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呢?

  ②故事按照發生發展的順序寫了那四部分?

  從回答中列出線索(板書):

  盼書→取書→護書→激勵前進

  二、激發情感,直入重點:

  回顧一下,課文的那一段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讓你最感動?(那一段最能顯得書特別珍貴?)讀一讀感動的段,說說從這感人肺腑的內容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三、指導理解課文一、二段

  (一)設疑激讀(不就是一捆書嗎?難道這捆書真的那么(比命)重要嗎?讓我們從一、二段中找一找答案。

  (二)導讀一段

  1、指名讀一自然段邊聽邊想:哪個句子最能表達延安小學的同學們盼書的心情?(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有一本教科書!)

  理解詞語

  什么叫“渴望”?(急切、迫切地希望。)

  2、為什么孩子們那樣渴望有書呢?

  交流:

  ①   出示句子:

  投影: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你從“最困難“中體會到什么?)

  ②   出示并朗讀排比句:沒有——沒有——沒有——沒有——感受戰爭環境下的艱苦,感受學習條件的困難。再連起來讀,沒有——就——;沒有——就——等,體會堅持學習、熱愛的學習精神。

  ③讀渴望之情: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有一本教科書!

  激情:書在延安小學學生們的心里是那樣神圣而珍貴,他們頑強學習,這樣渴望擁有一本教科書,這強烈的渴望之情深深打動了張指導員的心,難怪他要誓死護書。

  (三)導讀二段

  1、這一段中那句話又讓你感到教科書的珍貴?

  出示句子:印書用的紙是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還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體會書來之不易——珍貴。

  (說明毛主席、黨中央非常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甚至把孩子們用的教科書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樣重要,體現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時也說明當時革命根據地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紙張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學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些教科書確實是珍貴的。)

  激情朗讀:黨中央的文件是用來指導革命的,這書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多么珍貴啊!再來讀一讀

  2、孩子們對書是這么的渴望,想象一下,現在指導員告訴他們有書的消息,并且這些書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他們會怎樣?讀書用“~~~~”劃出反映同學們心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讀書填空:

  ①張指導員(興高采烈)地宣布:"我們有書啦!"

  ②我們覺得這真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③我們聽到這個消息都高興地(跳起來)。

  ④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喊著要去印刷廠取書。

  從這些詞中體會到什么?

  3、表演理解“興高采烈、振奮人心、爭先恐后”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興高采烈”“高興地跳起來”“爭先恐后”等詞語深入體會同學們渴望得到教科書的心情。

  4、再次讀課文,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讀出張指導員、“我”、同學們的激動、高興的心情,體會延安小學學生渴望有書的迫切心情

  四、 再讀重點段,感受激勵

  設計1、文中哪些詞句和標點符號表現了張指導員看待書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用浪線劃下來。

  再看感人的一幕(課文插圖),想象張指導員是怎樣舍身護書的? 出示課文中記述張指導員護書的語言和動作的句子,具體加以體會。

  投影: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

  指導學生體會:“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可見,在危險出現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一方面展示了張指導員的獻身精神,一方面突出了教科書的珍貴。

  2、讀書思考

  (1)“我”醒來以后看到了什么?  

  (2)張指導員身負重傷,生命垂危時最惦記的是什么?

  這些都說明了什么?

  ①理解:“書……書……”省略號表示什么?(說話斷斷續續)

  ②“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這里的省略號表示什么?(前兩個表示指導員傷勢嚴重,說話斷斷續續,后一個表示話沒有說完就犧牲了。)

  ③啟發學生想象張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是什么,補充完整,進行思想教育。

  話還沒說完,他要說什么,你們知道嗎?拿起筆來,把他沒說完的話寫在后面。

  (明確:張指導員以生命為代價保護教科書,希望我們好好學習,將來為解放全中國、建設新中國做貢獻,使“我”多年來不能忘懷;每當想起就感到責任重大,必須加倍學習,努力工作。)

  ⑷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讓我們把指導的話深深地記在心里,醞釀好情緒,一齊來讀一讀最后一段。

  小結:教科書上凝聚著前輩的鮮血,也寄托著他們對后代的期望。所以這書是特別——珍貴的!

  五、依據板書總結:課文為什么用“珍貴的教科書”做題目?

  六、拓展結課:

  讀了這捆珍貴的教科書的故事,讓你想到了什么?

  (想到了我們自己的珍惜幸福生活。)我希望這種幸福能深深地刻在我們心里,激勵我們不斷努力學習!

  讓我們再次深情地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珍貴的教科書》 篇8

  劍銘

  【教學要求】

  1、掌握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句子意思變化的原因;

  3、感悟語言的魅力。

  【重難點、關鍵點】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句子意思變化的原因;

  2、感悟語言的魅力。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目標反饋法

  【教學課時】 一

  教學過程 :

  一、自學課文

  1、自學生字詞

  sh…n m†i bŒ mŽ

  紳 士 、 一 枚 、 硬 幣、 魔 力

  2、詞語解釋

  木然: 襤褸:

  佝僂: 欣慰:

  俯身: 魔力:

  詢問: 襯托:

  風燭殘年:

  二、導入  新課

  1、自由讀課文,初知文章的內容。

  2、講一講文章的內容。

  三、理解課文

  1、想一想,老婦人中午和晚上的所得為什么不同?

  (學生發言后,教師歸納。)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告訴來來往往的人:……

  2、聯系實際,談談什么是同情心,什么是幸福?

  (學生發言后,教師歸納。)

  “同情”是一種美德……

  “幸福”是相比較而存在的……

  四、小結

  加了一句話,就“讓什么也看不見的老婦人”令人同情,這就是襯托的力量,春天的美好襯托出老婦人的悲慘,更令人同情,這就是語言的魅力。讀了這篇文章,希望大家學會運用語言,學會用語言去打動別人。

  五、布置作業 

  1、抄寫作業 。

  2、讀課文最后一段

  5、

  新豐小學 宋其彪

  【教學目標 】

  1. 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正確讀寫“板凳、代替、嗓門、俯沖、轟隆、爆炸、叨念等詞。

  2. 引導學生在讀懂句子,了解句子和句子之間的聯系的基礎上理解文章的內容;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 使學生通過學習本課,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體會張指導員的舍身護書的犧牲精神,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的學習生活。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了解敘述的順序”是本組的訓練重點,也是本課的訓練重點。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先了解全文是圍繞什么寫的,進而了解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從而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懂了文章的順序。

  難點:理解教科書為什么珍貴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準備】

  老師:投影片。

  學生:搜集有關的背景知識。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掌握生字詞;

  2、了解課文圍繞,寫了哪幾個方面的事?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一、導入  新課

  1.啟發談話,簡介背景

  每到開學,我們都會發新的教科書,可是在戰火紛紛的年代里,拿到一本新書是多么的不容易!今天我們所要講的這個故事就是發生在1947年的春天,蔣介石反動派為了挽救自己即將滅亡的命運,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對強大的敵人,黨中央毛主席采取了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于3月份主動放棄了延安。延安小學也轉移到一個小山村里。今天咱們就來看看當時孩子是怎么樣在艱苦的環境中來學習的吧。(板書)。

  二、初讀課文,理清順序。

  1.讀題、解題。怎樣才算得上“珍貴”?(意義不尋常,十分的寶貴的)

  2.學生自由讀,邊讀邊勾畫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

  3.學生快速閱讀課文,課文是圍繞著什么寫的,都寫了幾方面的內容?邊讀邊填寫下面的空:

  “我們渴望得到教科書”→( )→( )→教科書和指導員的話激勵“我”前進

  三、細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讀課文,你找出了哪些地方能體現教科書的珍貴?

  1. 四人小組一起討論一下,找一個代表匯報。

  2. 你認為是哪一段,讀出來,讀出自己的感受;也可是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匯報,引導學生感悟:

  (1)在戰爭環境中,延安小學的同學們學習條件非常艱苦,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讀出你的感受。

  (2)思考:強調“沒有書”是“最困難的”,和“珍貴”有什么聯系?

  (3)印書用的紙是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還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和“珍貴”有什么聯系?

  小結:延安小學的學生沒有教科書,這是他們學習上最大的困難。因此,他們急切地盼望著能得到教科書。印書用的紙是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還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要讀出自己的感受。

  (4)因為這教科書是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珍貴。

  (5)書浸透了指導員的鮮血,每當我看到這鮮血染紅的書時,就會想起指導員說的話,指導員說了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你就怎么讀。

  小結:所以課文的題目不能叫《一捆教科書》,而應該叫,它是用生命換來的呀。

  四、 訓練表達。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呢?請你用“因為……所以……”說一說。

  五、指導學生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體會文中省略號的用法;

  2、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及包含的深刻含義;

  3、有感的朗讀課文。

  一、復習導入  :

  上一節課我們通過閱讀知道了教科書的珍貴,誰說說體現在幾個方面?

  學生回答

  二、創設情景,進一步研讀課文。

  (1)50多年前的延安小學,是那樣的困難,再來讀讀課文的有關段落,你有沒有心新的發現?這些困難中哪一個是最困難的?(出示句子:沒有……就……最困難……只能……)

  我們說困難不只是缺這少那,還有敵人的炮火硝煙,再體會體會,讀出你的感受。

  生讀,教師評價。

  現在終于有了書了,大家要去領書了,這里非常像電視劇的場面。我們能根據這段文字排電視劇,你們想排嗎?

  (生組合選擇角色排練)

  指導學生體會“爭先恐后、興高采烈、振奮人心”等詞。

  (2)學生默課文,邊讀邊思考:“我們”領到書回村時心情怎樣?為什么會有這種心情?

  在路上“我”和指導員會說些什么呢?大家猜猜。

  學生練習說,指導學生讀出高興和急切的心情。通過讀,你還體會出了什么?(珍貴)

  (3)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什么情況?張指導員在危急中是怎樣做的?

  學生自由讀,邊讀邊想。畫出描寫人物神態和語言的詞句;想像張指導員當時想的什么?琢磨張指導員說話的語氣,想像他沒說完的話的意思。

  師范讀,指導讀“快臥倒”提示省略號。

  師生接讀課文,體會張指導員的說話的語氣。前兩個省略號表示說話斷續,后一個省略號表示話沒說完。指導學生朗讀。

  張指導員兩眼望著那捆書(板書:望),在生命垂危的最后時刻他想的是什么?如果他能說下去的話,會說些什么?張指導員在這種時候的希望是什么?請你寫下來。

  交流寫作。

  (4)讓我們把指導的話深深地記在心里,一齊來讀一讀第十二節。

  生滿懷深情地讀第十二節

  小結:張指導員為了保護教科書而英勇犧牲了,臨終還囑咐“我”好好讀書,教科書上凝聚著前輩的鮮血,也寄托著他們對后代的期望。

  三、布置作業 。

  寫一篇讀后感。

《珍貴的教科書》 篇9

  素質教育目標

  德育目標  使學生通過學習課文,了解戰爭環境中學習的艱難,體會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崇高精神,教育學生不辜負黨和先烈的期望,從小好好學習。

  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在讀懂句子、了解句與句之間聯系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按課后提示的段意給課文分析。認識省略號的作用。

  知識目標

  學會生字、新詞,學會用“渴望”、“振奮人心”、“堅持”、“必須”造句。

  四、重難點

  理解教科書的“珍貴”。

  五、教學方法

  循序式。

  六、教具

  幻燈片。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審題、介紹時代背景

  1.“教科書”是什么?(學習用的課本)

  2.板書課題。①珍貴的教科書

  3.齊讀課文。師問:課題中哪個詞是題眼?(珍貴)

  怎樣才稱得上“珍貴”?

  (意義深刻,十分寶貴,特別好的、價值大的。)

  談話:

  每到開學,我們都能拿到嶄新的教科書,可在那戰火硝煙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書是多難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珍貴的教科書》一課所講述的事情發生在 1947年春天,蔣介石反動派為了挽救自己即將滅亡的命運,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對強大的敵人,黨中央毛主席采取取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于3月份主動放棄了延安。延安小學也轉移到一個小山村里。讓我們看看當時孩子們的學習條件有多艱苦吧。

  (二)范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讀課文并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討論思考題。(課文主要寫了延安小學的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三)默讀課文,理解層次

  1.提出默讀要求:按照“思考·練習”2的內容提示邊讀邊想,給課文分段。

  (1)說說這四段的起止。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導學生把段意概括為小標題。

  (盼書、取書、護書、激勵)

  (四)自學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為什么說教科書是珍貴的呢?

  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3)邊讀邊想。思考老師提的問題。

  2.學生讀課文,按要求自學。

  (五)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讀后正音。

  2.討論: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初步整體感知,不必說得過細。)

  3.讓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句。

  炮火連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樣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開:本課指放開嗓門,使聲音響亮。

  嗓門:嗓音。

  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

  爭先恐怕: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種強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馬的叫聲。本課指飛機發出的尖銳刺耳的聲音。

  呼嘯:發出高而長的聲音。

  盤旋;這里指打著圈子飛行。

  叨念:因惦記或想念而不斷地談起。課文指輕聲反復地說。

  (六)作業

  1.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把帶這些生字的句子讀一讀,理解詞語的意思。

  2.熟讀課文,思考課后題1。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并說說詞語的意思。

  2.各自小聲讀課文,讀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講的故事。

  3.導入: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我們打開書,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二)講讀第一段

  1.指名學生讀第一段。

  2.(1)提問:在戰爭環境里學習,條件非常艱苦,遇到什么困難?哪一個困難比較突出?為什么?

  (2)幻燈出示: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沒有黑板,就用鍋煙灰在墻上刷一塊;沒有粉筆,就拿黃土塊代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3.討論。(抓住四個“沒有”、“最困難”、“只能”)

  (1)學生答:遇到困難是沒有桌椅、沒有黑板、沒有粉筆、沒有書。

  (2)學生答:沒有書的困難較突出。

  (3)教師問:你是從哪個字看出來的?

  (4)學生答: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的“最”字。因為他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4.教師引讀:“是啊,當時條件多艱苦啊,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5.學生練讀第一自然段。想作者為什么要把當時艱苦條件和同學們克服困難寫具體?(突出頑強學習精神,襯托教科書珍貴。)

  6.教師:在那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中,孩子們多想有一本教科書啊!請同學們自由讀2、3、4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用什么語氣、感情讀的?為什么這樣讀?你想到了什么?

  7.討論交流(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是怎樣讀懂的,為什么有如此想法。)

  針對學生回答的情況,老師提問引導:

  (1)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換成“希望”或“盼望”?為什么?這又說明教科書怎么樣?(板書:渴望)

  (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強烈,如果換成希望或盼望,說明教科書沒有那么珍貴。)

  (2)“同學們知道這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省出來的!”

  這段話如果不用問句開頭該怎么說?張指導員為什么要用問句開頭?(用設問句式引起注意。)后兩句都用感嘆號,表達張指導員什么心情?這又說明教科書怎么樣?(珍貴。)

  (3)“節省”是什么意思?“黨中央……省出來的”又說明什么?

  (說明毛主席、黨中央非常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甚至把孩子們用的教科書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樣重要,體現了對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時也說明當時革命根據地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紙張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書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些教科書確實是珍貴的。)

  8.練習讀張指導員和“我”的對話,讀出興奮激動的感情。

  (三)講讀第二段、第三段

  過渡:

  有書的喜訊讓孩子們無比幸福,我和張指導員去取書的途中又發生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課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讀課文,畫出能體現我和張指導員高興和急切得到書的心情的詞語。想為什么要寫這些?(突出書的珍貴。)

  2.討論:

  (1)敵機投下炸彈以后,張指導員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來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張指導員身負重傷,生命垂危時最惦記的是什么?這些都說明了什么?

  (理解“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可見在危險出現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表現他不怕犧牲的高貴品質,也表達他對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這里幾處有省略號,它們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臥倒……”(表示話沒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書……書……”

  “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表示說話斷斷續續。“將來”后面的省略表示張指導員沒說完就犧牲了。)

  “張指導員,張指導員……”(表示接連不斷。)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學生練讀。

  5.小結:張指導員為了保護教科書而身負重傷,英勇犧牲,臨終還囑咐“我”要好好學習。教科書上凝聚著前輩的鮮血,也寄托著他們對后代的期望。

  (四)理解第四段課文

  1.指名學生讀這段。

  2.討論:

  (1)為什么說那捆教科書是“用生命換來的”?“激勵”是什么意思?激勵“我”前進的力量是什么?讀這句話要表現出什么樣的感情?

  (2)為什么那捆教科書和指導員沒說完的話能一直激勵我前進?(張指導員以生命為代價保護教科書,希望我們好好學習,將來為解放全中國、建設新中國做貢獻,使“我”多年來不能忘懷;每當想起就感到責任重大,必須加倍學習,努力工作。)

  板書:

  用生命換來

  激勵我前進

  3.指名學生練讀第四段。

  (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造句:

  (1)振奮人心

  (2)恨不得

  (3)沒有……就……

  第三課時

  (一)讓幾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讀后,師生共同對朗讀情況做出評價。(主要從有感情方面考慮。一定要結合課文內容說出理由。)

  (二)提問

  1.課文講了怎樣的故事?(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2.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和我取回的教科書是珍貴的教科書?

  (教科書的珍貴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它來之不易,比如它是用黨中央印文件省下來的紙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護下來的;另一方面指在這捆教科書上,寄托著先烈們的期望,它將永遠激勵著后代好好學習,為實現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三)默讀課文,回答問題

  指導員關心同學的學習是通過“書”來表現的。要求同學默讀課文二至四段,按下列提綱有條理地答出:在什么情況下?指導員怎么樣?

  1.聽到有書。

  2.情況緊急。

  3.敵機轟炸。

  4.生命垂危。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布置作業

  以《讀〈珍貴的教科書〉》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八、板書設計

  1  珍貴的教科書

  一、盼書  渴望

  二、取書  關懷

  三、護書  趴  壓  完整無缺

  四、愛書  用生命換來

  激勵我們前進

  【設計意圖】

  從“書”這個線索入手,以展示文章具體內容及內在聯系,起到較好地整理思路的作用。

《珍貴的教科書》 篇10

  課文                          

  1947年春天,我們延安小學轉移到一個小山村里。在那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中,我們仍然堅持學習。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沒有黑板,就用鍋煙灰在墻上刷一塊;沒有粉筆,就拿黃土塊代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我們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書啊!一天下午,老師張指導員興高采烈地對我們說:“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咱們有書啦!”真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們都高興得跳起來。 

  指導員接著說:“同學們知道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印文件用的紙里節省出來的!” 

  在同學們的歡呼聲中,我亮開嗓門喊起來:“快把書發給我們吧!” 

  “書還在印刷所呢!”指導員微笑著說,“因為情況緊急,印刷所準備轉移,所以今天必須有一個人和我一塊兒把書取回來。” 

  “我去!”“我去!”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喊。最后決定讓我跟指導員去印刷所取書。 

  書領到了。我和指導員每人背上一捆,高興地跨著大步往回走,恨不得一步趕回村子,把書發給同學們。 

  正在這個時候,三架敵機從東北方向飛來,在村子上空盤旋著,嘶叫著。突然一架敵機呼嘯著向我們這邊飛來,一個俯沖,投下了一顆炸彈。 

  “快臥倒……”指導員剛喊出口,轟隆一聲,炸彈在我們身邊爆炸了。我兩耳一陣轟鳴,就什么與不知道了……等我醒來,才發覺自己頭部受了傷,指導員趴在離我不遠的地方,一動也不動。那捆書完整無缺地壓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鮮血染紅了。 

  我撲到指導員身上大聲喊:“指導員,指導員……”喊了好半天,指導員才微微睜開眼睛,嘴里叨念著:“書……書……”我扶他坐起來,激動地說:“指導員,書都在這兒。走,我背你回村。”他輕輕地搖了搖頭,兩眼望著那捆書,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多少年來,那捆用生命換來的教科書和指導員沒有說完的話,一直激勵著我前進。 

  [課堂實錄

  靳家彥 

  [浙江臺州臨海白水洋小學  劉彩琴老師整理] 

  師:我們今天來學什么? 

  生: 

  師:有一個多音字(板書:教科書) 

  (生讀題) 

  師:什么是“教科書”? 

  生:就是課本,就是教材。 

  師:原來這篇文章叫《一捆教科書》,這題目好嗎? 

  生:不好 

  師:大家來讀書,你覺得哪一段寫出教科書特別珍貴,待會兒就讀哪一段。 

  (生自由讀全文) 

  師:你覺得哪一段寫得特別珍貴,讀出來聽一聽。你讀出自己的感受。 

  生:(讀第四節) 

  師:為什么? 

  生:印書用的紙是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還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 

  師:你們真行。 

  (生齊讀第四節) 

  師:你們讀得很正確,但這樣讀叫念字,怎么讀呢?聽老師讀。 

  (師慷慨激昂地范讀) 

  (生再齊讀,讀得好多了) 

  師:我們就這樣一邊感受,一邊讀書(板書:感受) 

  你有了感受,讀出來的書味道就不一樣了,就像品茶,一口一口慢慢品,越品越有 味道。對身外的東西引起振動,叫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讀書最重要的是感受,把 自己的感受讀出來,要把感情讀出來。誰愿意來讀讀 

  (生讀,讀得很好) 

  師:讀得多好啊,聲音響亮,普通話準備。 

  黨中央的文件是用來指導革命的,這書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節省出來的,多么珍 貴啊!再來讀一讀 

  (生再讀,強調“印文件”) 

  師:高聲讀也好,低聲讀出好,都讀出自己的感受。 

  師:還有嗎?其他地方再讀讀。 

  生:(讀第12節)因為這教科書是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所以珍貴。 

  師:對呀,這書浸透了指導員的鮮血,每當我看到這鮮血染紅的書時,就會想起指導員 說的話,指導員說了什么? 

  (師范讀,生讀) 

  師:就這么讀,讀出你的理解,讀出你的感悟。 

  為什么讀得這么好,不僅是感受了,而且把心放在里面去讀,你們的讀已經到了 “理解”的層次了。 

  師:所以題目不能叫《一捆教科書》,而應該叫(板書:珍貴的) 

  注意“貴”字不加點。 

  (生再讀課題) 

  師:除了那兩段,還有嗎? 

  (生讀第11節) 

  師:可是在55年前,正在與國民黨進行戰爭,炮火連天的歲月,條件困難嗎? 

  生:困難 

  師:從哪里看出來? 

  生:(讀第二節) 

  師:有哪些困難?有桌椅嗎? 

  生: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 

  師:桌椅問題解決了。有黑板嗎?怎么辦? 

  生:沒有黑板,就用鍋煙灰刷一塊。 

  師:還沒有什么?怎么克服? 

  生:沒有粉筆,就拿黃土塊代替。 

  師:這些困難都能克服,最難克服的是什么? 

  生:最困難的是一直沒有書,抄一課學一課。 

  師:但你沒讀出困難,讀來讀得困難一點。 

  (生讀,讀得不夠好) 

  師:你們口渴過嗎?那時候最想喝什么?那種希望就叫什么望? 

  生:渴望。 

  師:再讀這句話 

  (生讀出渴望之情) 

  師:這樣邊讀邊議也是為了使大家更深刻地感受、理解。 

  師:書來了嗎?有消息了嗎?從哪里開始到哪里? 

  一開始盼書,現在去領書。這里非常像電視劇的場面。我們能根據這段文字排電視 劇,你們想排嗎? 

  讓攝影的叔叔阿姨拍下來,在溫嶺電視臺一播,演員就是你們,導演就是老師。 

  (生組合選擇角色排練) 

  師:時間是-- 

  生:1947年春天 

  師:誰先出來了? 

  生:指導員。 

  師:誰能演指導員,老師來看看(選一學生) 

  現在他就是你們的-- 

  生:指導員 

  (演指導員的學生上臺說: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咱們有書啦!) 

  師:他興高采烈嗎?來,大家幫他排練 

  (另一學生說) 

  師:現在我就是指導員了,我說完這句話你們就怎么樣? 

  生:歡呼 

  (師說臺詞) 

  生:耶 

  師:戰爭年代哪來的港臺調“耶”,應該說-- 

  (師生再演,學生歡呼時間較短) 

  師:時間這么短,不行。 

  (師生再演) 

  師:對,這就叫作“振奮人心”(板書) 

  師:什么叫“興高采烈”,什么叫“振奮人心”,懂了嗎? 

  對,就這樣讀,不用背解釋,已經知道了,這叫欣賞 

  我請同學們接著演指導員 

  (生讀第4節) 

  師:這時大家更應怎樣? 

  生:歡呼 

  師:還有一個聲音在叫,誰來? 

  (選好演員,生再合演) 

  師:可是書還在印刷所,誰去? 

  生:我去 

  生:我去 

  師:不夠積極,不夠踴躍,我看誰特別積極就誰去。誰去? 

  (學生爭著要去) 

  師:(板書:爭先恐后,生讀詞) 

  這一段就像拍電視劇一樣會拍了嗎?會表演了嗎?對,不僅演得好,還理解了什么 叫“興高采烈”、“振奮人心”、“爭先恐后”。 

  師:第三段非常感動人,我們一起讀讀。 

  (師范讀,指導讀“快臥倒”) 

  后面是一個省略號,說明了喊了幾次 

  生:很多次 

  師:但文章中沒能寫出來,就用了省略號。 

  師:這本書連一頁也沒缺少,叫什么? 

  生:完整無缺 

  師:這捆書被完整無缺地壓地指導員身下,所以,看到這捆被鮮血染紅的教科書時,我 就大聲喊-- 

  誰來把他喚醒 

  (生讀)(齊讀) 

  師:喊了好半天,指導員才微微睜開眼睛,嘴里叨念著:“書……書……”我激動地說- ---(生接讀) 

  師:他輕輕地搖了搖頭,……用微弱的聲音說:---(生接讀) 

  這是指導員流盡最后一滴血,用盡全身力量留給大家的一句話,我們再來讀讀。 

  (生齊讀) 

  師:將來干什么?沒說呀,指導員這時候---- 

  生:犧牲了。 

  師:他慢慢地停止了呼吸,慢慢地閉上眼睛,慢慢地以及停止了跳動。 

  話還沒說完,他要說什么,你們知道嗎?拿起筆來,把他沒說完的話寫在后面。 

  (生開始寫) 

  生: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打敗敵人,為我報仇,為國爭光。 

  生: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社會盡一份力量。 

  生: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為祖國出力,就只能靠你們了。 

  生: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作貢獻。 

  生: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一空要打敗國民黨,讓我們的后代過上好日子。 

  生: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能建設祖國,為祖國出力。 

  生: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建設祖國需要你們,為祖國創造一片宏偉藍圖。 

  師:讓我們把指導的話深深地記在心里,醞釀好情緒,一齊來讀一讀。 

  (生滿懷深情地讀第十二節) 

  師:這捆教科書的故事,深深地印在我腦海里。 

  讀書不僅要讀過去,還要進行評價。怎么評價? 

  (師板書:讀《 》) 

  師:什么意思? 

  生: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 

  生:寫出讀后感。 

  師:寫多少?沒有限制。怎么寫?沒有限制。怎么想就怎么寫,能寫多少就寫多少。 

  回去好好讀,好好寫。 

《珍貴的教科書》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板凳、代替、嗓門、印刷所、俯沖、轟隆、爆炸、叨念”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3.使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整體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介紹時代背景

  1.“教科書”是什么?(學習用的課本)

  2.板書:

  3.怎樣才稱得上“珍貴”?

  (意義深刻,十分寶貴,特別好的價值大的。)

  每到開學,我們都能拿到嶄新的教科書,可在那戰火硝煙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書是多難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課所講述的事情發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反動派為了挽救自己即將滅亡的命運,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對強大的敵人,黨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于3月份主動放棄了延安。延安小學也轉移到一個小山村里。讓我們看看當時孩子們的學習條件有多艱苦吧。

  (二)范讀課文了解大意

  聽讀課文并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讀后明確:課文主要寫了延安小學的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三)默讀課文,理解層次

  1.提出默讀要求:按照“思考·練習”2的內容提示邊讀邊想,給課文分段,

  (1)明確: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導學生把段意概括為小標題。

  明確:盼書、取書、護書、激勵

  (四)自學課文

  1.思考:為什么說教科書掛珍貴的呢?

  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3)邊讀邊想。思考老師提的問題。

  2.學生讀課文,按要求自學。

  (五)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讀后正音。

  2.討論: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

  3.讓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句。

  炮火連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樣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開:本課指放開嗓門,使聲音響亮。

  嗓門:嗓音

  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

  爭先恐怕:爭著向前,惟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種強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馬的叫聲。本課指飛機發出的尖銳刺耳的聲音。

  呼嘯:發出高而長的聲音。

  盤旋:這里指打著圈子飛行。

  叨念:因惦記或想念而不斷地談起。課文指輕聲反復地說。

  (六)作業 

  1.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把帶這些生字的句子讀一讀,理解詞語的意思。

  2.熟讀課文,思考課后題1。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教學步驟 :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并說說詞語的意思

  2.各自小聲讀課文,讀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講的故事。

  3.導入  :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我們打開書,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二)講讀第一段

  1.指名學生讀第一段。

  2.讀前提問:在戰爭環境里學習,條件非常艱苦,遇到什么困難?哪一個困難比較突出?為什么?

  讀后明確: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沒有黑板,就用鍋煙灰在墻上刷一塊;沒有粉筆,就拿黃土塊代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3.討論。

  (1)學生答:遇到困難是沒有桌椅、沒有黑板、沒有粉筆、沒有書。

  (2)學生答:沒有書的困難較突出。

  (3)教師問:你是從哪個字看出來的?

  (4)學生答: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的“最”字。因為他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4.教師引讀:“是啊,當時條件多艱苦啊,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5.學生練讀第一自然段。想作者為什么要把當時艱苦條件和同學們克服困難寫具體?

  明確:突出頑強學習精神,襯托教科書珍貴。

  6.教師:在那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中,孩子們多想有一本教科書啊!請同學們自由讀2、3、4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用什么語氣、感情讀的?為什么這樣讀?你想到了什么?

  7.討論交流

  (1)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換成“希望”或“盼望”?為什么?這又說明教科書怎么樣?

  明確: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強烈,如果換成希望或盼望,說明教科書沒有那么珍貴。

  (2)“同學們知道這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省出來的!”

  這段話如果不用問旬開頭該怎么說?張指導員為什么要用問句開頭?

  明確:用設問句式引起注意。

  后兩句都用感嘆號,表達張指導員什么心情?這又說明教科學怎么樣?

  明確:珍貴

  (3)“節省”是什么意思?“黨中央……省出來的”又說明什么?

  明確:說明毛主度、黨中央非常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甚至把孩子們用的教科書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樣重要,體現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時也說明當時革命根據地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紙張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學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些教科書確實是珍貴的。

  8.練習讀張指導員和“我”的對話,讀出興奮激動的感情。

  (三)講讀第二段、第三段

  有書的喜訊讓孩子們無比幸福,我和張指導員去取書的途中又發生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課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讀課文,畫出能體現我和張指導員高興和急切得到書的心情的詞語。想為什么要寫這些?

  明確:突出書的珍貴。

  2.討論:

  (1)敵機投下炸彈以后,張指導員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來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張指導員身負重傷,生命垂危時最惦記的是什么?這些都說明了什么?

  明確:“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可見在危險出現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表現他不怕犧牲的高貴品質,也表達他對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這里幾處省略號,它們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臥倒……”(表示話沒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書……書……

  “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表示說話斷斷續續。“將來”后面的省略表示張指導員沒說完就犧牲了。)

  “張指導員,張指導員……”(表示接連不斷。)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學生練讀。

  5.小結:張指導員為了保護教科書而身負重傷,英勇犧牲,臨終還囑咐“我”要好好學習。教科書上凝聚著前輩的鮮血,也寄托著他們對后代的期望。

  (四)理解第四段課文

  1.指名學生讀這段。

  2.討論:

  (1)為什么說那捆教科書是“用生命換來的”?“激勵”是什么意思?激勵“我”前進的力量是什么?讀這句話要表現出什么樣的感情?

  (2)為什么那捆教科書和指導員沒說完的話能一直激勵我前進?

  明確:張指導員以生命為代價保護教科書,希望我們好好學習,將來為解放全中國、建設新中國做貢獻,使“我”多年來不能忘懷;每當想起就感到責任重大,必須加倍學習,努力工作。

  3.指名學生練讀第四段。

  (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造句:

  (1)振奮人心

  (2)恨不得

  (3)沒有……就……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使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步驟 :

  (一)讓幾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讀后,師生共同對朗讀情況做出評價。(主要從有感情方面考慮一定要結合課文內容說出理由。)

  (二)提問

  1.課文講了怎樣的故事?

  明確: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2.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和我取回的教科書是?

  明確:教科書的珍貴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它來之不易,比如它是用黨中央印文件省下來的紙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護下來的;另一方面指在這捆教科書上,寄托著先烈們的期望,它將永遠激勵著后代好好學習,為實現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三)默讀課文,回答問題

  指導員關心同學的學習是通過“書”來表現的。要求同學默讀課文二至四段,按下列提綱有條理地答出:在什么情況下?指導員怎么樣?

  1.聽到有書。

  2.情況緊急。

  3.敵機轟炸。

  4.生命垂危。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布置作業 

  以《讀有感》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六)板書設計 

  

  一.盼書  渴望

  二、取書  關懷

  三、護書  趴  壓  完整無缺

  四、愛書  用生命換來

  激勵我們前進

  教案點評:

  對于這篇課文,因為和現在的學生相距時代比較久遠,可能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剛開始,一定要向學生簡單介紹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或者,組織學生看一些相關的視頻資料,借此拉近彼此的距離。然后還是以多讀書為目的,讓學生反復讀,在多讀的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本課的重難點是要讓學生明白敘述的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可以通過讓學生做復述故事的練習來體會文章的寫作順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珍貴的教科書》 篇1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板凳、代替、嗓門、印刷所、俯沖、轟隆、爆炸、叨念”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3.使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整體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介紹時代背景

  1.“教科書”是什么?(學習用的課本)

  2.板書

  3.怎樣才稱得上“珍貴”?

  (意義深刻,十分寶貴,特別好的價值大的。)

  每到開學,我們都能拿到嶄新的教科書,可在那戰火硝煙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書是多難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課所講述的事情發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反動派為了挽救自己即將滅亡的命運,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對強大的敵人,黨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于3月份主動放棄了延安。延安小學也轉移到一個小山村里。讓我們看看當時孩子們的學習條件有多艱苦吧。

  (二)范讀課文了解大意

  聽讀課文并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讀后明確:課文主要寫了延安小學的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三)默讀課文,理解層次

  1.提出默讀要求:按照“思考·練習”2的內容提示邊讀邊想,給課文分段,

  (1)明確: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導學生把段意概括為小標題。

  明確:盼書、取書、護書、激勵

  (四)自學課文

  1.思考:為什么說教科書掛珍貴的呢?

  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3)邊讀邊想。思考老師提的問題。

  2.學生讀課文,按要求自學。

  (五)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讀后正音。

  2.討論: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

  3.讓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句。

  炮火連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樣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開:本課指放開嗓門,使聲音響亮。

  嗓門:嗓音

  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

  爭先恐怕:爭著向前,惟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種強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馬的叫聲。本課指飛機發出的尖銳刺耳的聲音。

  呼嘯:發出高而長的聲音。

  叨念:因惦記或想念而不斷地談起。課文指輕聲反復地說。

  (六)作業 

  1.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把帶這些生字的句子讀一讀,理解詞語的意思。

  2.熟讀課文,思考課后題1。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并說說詞語的意思

  2.各自小聲讀課文,讀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講的故事。

  3.導入  :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我們打開書,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二)講讀第一段

  1.指名學生讀第一段。

  2.讀前提問:在戰爭環境里學習,條件非常艱苦,遇到什么困難?哪一個困難比較突出?為什么?

  讀后明確: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沒有黑板,就用鍋煙灰在墻上刷一塊;沒有粉筆,就拿黃土塊代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3.討論。

  (1)學生答:遇到困難是沒有桌椅、沒有黑板、沒有粉筆、沒有書。

  (2)學生答:沒有書的困難較突出。

  (3)教師問:你是從哪個字看出來的?

  (4)學生答: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的“最”字。因為他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4.教師引讀:“是啊,當時條件多艱苦啊,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5.學生練讀第一自然段。想作者為什么要把當時艱苦條件和同學們克服困難寫具體?

  明確:突出頑強學習精神,襯托教科書珍貴。

  6.教師:在那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中,孩子們多想有一本教科書啊!請同學們自由讀2、3、4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用什么語氣、感情讀的?為什么這樣讀?你想到了什么?

  7.討論交流

  (1)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換成“希望”或“盼望”?為什么?這又說明教科書怎么樣?

  明確: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強烈,如果換成希望或盼望,說明教科書沒有那么珍貴。

  (2)“同學們知道這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省出來的!”

  這段話如果不用問旬開頭該怎么說?張指導員為什么要用問句開頭?

  明確:用設問句式引起注意。

  后兩句都用感嘆號,表達張指導員什么心情?這又說明教科學怎么樣?

  明確:珍貴

  (3)“節省”是什么意思?“黨中央……省出來的”又說明什么?

  明確:說明毛主度、黨中央非常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甚至把孩子們用的教科書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樣重要,體現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時也說明當時革命根據地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紙張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學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些教科書確實是珍貴的。

  8.練習讀張指導員和“我”的對話,讀出興奮激動的感情。

  (三)講讀第二段、第三段

  有書的喜訊讓孩子們無比幸福,我和張指導員去取書的途中又發生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課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讀課文,畫出能體現我和張指導員高興和急切得到書的心情的詞語。想為什么要寫這些?

  明確:突出書的珍貴。

  2.討論:

  (1)敵機投下炸彈以后,張指導員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來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張指導員身負重傷,生命垂危時最惦記的是什么?這些都說明了什么?

  明確:“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可見在危險出現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表現他不怕犧牲的高貴品質,也表達他對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這里幾處省略號,它們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臥倒……”(表示話沒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書……書……

  “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表示說話斷斷續續。“將來”后面的省略表示張指導員沒說完就犧牲了。)

  “張指導員,張指導員……”(表示接連不斷。)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學生練讀。

  5.小結:張指導員為了保護教科書而身負重傷,英勇犧牲,臨終還囑咐“我”要好好學習。教科書上凝聚著前輩的鮮血,也寄托著他們對后代的期望。

  (四)理解第四段課文

  1.指名學生讀這段。

  2.討論:

  (1)為什么說那捆教科書是“用生命換來的”?“激勵”是什么意思?激勵“我”前進的力量是什么?讀這句話要表現出什么樣的感情?

  (2)為什么那捆教科書和指導員沒說完的話能一直激勵我前進?

  明確:張指導員以生命為代價保護教科書,希望我們好好學習,將來為解放全中國、建設新中國做貢獻,使“我”多年來不能忘懷;每當想起就感到責任重大,必須加倍學習,努力工作。

  3.指名學生練讀第四段。

  (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造句:

  (1)振奮人心

  (2)恨不得

  (3)沒有……就……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使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步驟:

  (一)讓幾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讀后,師生共同對朗讀情況做出評價。(主要從有感情方面考慮一定要結合課文內容說出理由。)

  (二)提問

  1.課文講了怎樣的故事?

  明確: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2.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和我取回的教科書是?

  明確:教科書的珍貴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它來之不易,比如它是用黨中央印文件省下來的紙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護下來的;另一方面指在這捆教科書上,寄托著先烈們的期望,它將永遠激勵著后代好好學習,為實現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三)默讀課文,回答問題

  指導員關心同學的學習是通過“書”來表現的。要求同學默讀課文二至四段,按下列提綱有條理地答出:在什么情況下?指導員怎么樣?

  1.聽到有書。

  2.情況緊急。

  3.敵機轟炸。

  4.生命垂危。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布置作業 

  以《讀有感》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六)板書設計

  

  一.盼書  渴望

  二、取書  關懷

  三、護書  趴  壓  完整無缺

  四、愛書  用生命換來

  激勵我們前進

  教案點評:

  對于這篇課文,因為和現在的學生相距時代比較久遠,可能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剛開始,一定要向學生簡單介紹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或者,組織學生看一些相關的視頻資料,借此拉近彼此的距離。然后還是以多讀書為目的,讓學生反復讀,在多讀的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本課的重難點是要讓學生明白敘述的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可以通過讓學生做復述故事的練習來體會文章的寫作順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珍貴的教科書》 篇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板凳、代替、嗓門、印刷所、俯沖、轟隆、爆炸、叨念”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3.使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整體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介紹時代背景

  1.“教科書”是什么?(學習用的課本)

  2.板書

  3.怎樣才稱得上“珍貴”?

  (意義深刻,十分寶貴,特別好的價值大的。)

  每到開學,我們都能拿到嶄新的教科書,可在那戰火硝煙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書是多難呀!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課所講述的事情發生在1947年春天,蔣介石反動派為了挽救自己即將滅亡的命運,命令胡宗南部隊進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對強大的敵人,黨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方針,于3月份主動放棄了延安。延安小學也轉移到一個小山村里。讓我們看看當時孩子們的學習條件有多艱苦吧。

  (二)范讀課文了解大意

  聽讀課文并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讀后明確:課文主要寫了延安小學的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三)默讀課文,理解層次

  1.提出默讀要求:按照“思考·練習”2的內容提示邊讀邊想,給課文分段,

  (1)明確: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導學生把段意概括為小標題。

  明確:盼書、取書、護書、激勵

  (四)自學課文

  1.思考:為什么說教科書掛珍貴的呢?

  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3)邊讀邊想。思考老師提的問題。

  2.學生讀課文,按要求自學。

  (五)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讀后正音。

  2.討論: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

  3.讓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句。

  炮火連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樣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開:本課指放開嗓門,使聲音響亮。

  嗓門:嗓音

  振奮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奮發。

  爭先恐怕:爭著向前,惟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種強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馬的叫聲。本課指飛機發出的尖銳刺耳的聲音。

  呼嘯:發出高而長的聲音。

  盤旋:這里指打著圈子飛行。

  叨念:因惦記或想念而不斷地談起。課文指輕聲反復地說。

  (六)作業 

  1.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把帶這些生字的句子讀一讀,理解詞語的意思。

  2.熟讀課文,思考課后題1。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并說說詞語的意思

  2.各自小聲讀課文,讀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講的故事。

  3.導入  :為什么教科書是珍貴的?我們打開書,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二)講讀第一段

  1.指名學生讀第一段。

  2.讀前提問:在戰爭環境里學習,條件非常艱苦,遇到什么困難?哪一個困難比較突出?為什么?

  讀后明確: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沒有黑板,就用鍋煙灰在墻上刷一塊;沒有粉筆,就拿黃土塊代替。最困難的是沒有書,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3.討論。

  (1)學生答:遇到困難是沒有桌椅、沒有黑板、沒有粉筆、沒有書。

  (2)學生答:沒有書的困難較突出。

  (3)教師問:你是從哪個字看出來的?

  (4)學生答:最困難的是沒有書的“最”字。因為他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4.教師引讀:“是啊,當時條件多艱苦啊,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我們只能抄一課學一課。”

  5.學生練讀第一自然段。想作者為什么要把當時艱苦條件和同學們克服困難寫具體?

  明確:突出頑強學習精神,襯托教科書珍貴。

  6.教師:在那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中,孩子們多想有一本教科書啊!請同學們自由讀2、3、4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用什么語氣、感情讀的?為什么這樣讀?你想到了什么?

  7.討論交流

  (1)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換成“希望”或“盼望”?為什么?這又說明教科書怎么樣?

  明確: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強烈,如果換成希望或盼望,說明教科書沒有那么珍貴。

  (2)“同學們知道這書是怎么來的嗎?是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來的!印書用的紙是黨中央從文件用紙里省出來的!”

  這段話如果不用問旬開頭該怎么說?張指導員為什么要用問句開頭?

  明確:用設問句式引起注意。

  后兩句都用感嘆號,表達張指導員什么心情?這又說明教科學怎么樣?

  明確:珍貴

  (3)“節省”是什么意思?“黨中央……省出來的”又說明什么?

  明確:說明毛主度、黨中央非常關心孩子們的學習,甚至把孩子們用的教科書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樣重要,體現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時也說明當時革命根據地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紙張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學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些教科書確實是珍貴的。

  8.練習讀張指導員和“我”的對話,讀出興奮激動的感情。

  (三)講讀第二段、第三段

  有書的喜訊讓孩子們無比幸福,我和張指導員去取書的途中又發生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課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讀課文,畫出能體現我和張指導員高興和急切得到書的心情的詞語。想為什么要寫這些?

  明確:突出書的珍貴。

  2.討論:

  (1)敵機投下炸彈以后,張指導員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來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張指導員身負重傷,生命垂危時最惦記的是什么?這些都說明了什么?

  明確:“完整無缺”的意思是一點沒有損壞。可見在危險出現的一剎那,張指導員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想到的是保護那捆教科書,在他看來書比他的生命更寶貴。表現他不怕犧牲的高貴品質,也表達他對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這里幾處省略號,它們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臥倒……”(表示話沒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書……書……

  “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

  (表示說話斷斷續續。“將來”后面的省略表示張指導員沒說完就犧牲了。)

  “張指導員,張指導員……”(表示接連不斷。)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學生練讀。

  5.小結:張指導員為了保護教科書而身負重傷,英勇犧牲,臨終還囑咐“我”要好好學習。教科書上凝聚著前輩的鮮血,也寄托著他們對后代的期望。

  (四)理解第四段課文

  1.指名學生讀這段。

  2.討論:

  (1)為什么說那捆教科書是“用生命換來的”?“激勵”是什么意思?激勵“我”前進的力量是什么?讀這句話要表現出什么樣的感情?

  (2)為什么那捆教科書和指導員沒說完的話能一直激勵我前進?

  明確:張指導員以生命為代價保護教科書,希望我們好好學習,將來為解放全中國、建設新中國做貢獻,使“我”多年來不能忘懷;每當想起就感到責任重大,必須加倍學習,努力工作。

  3.指名學生練讀第四段。

  (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造句:

  (1)振奮人心

  (2)恨不得

  (3)沒有……就……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使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教學步驟:

  (一)讓幾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讀后,師生共同對朗讀情況做出評價。(主要從有感情方面考慮一定要結合課文內容說出理由。)

  (二)提問

  1.課文講了怎樣的故事?

  明確:張指導員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2.為什么說張指導員和我取回的教科書是?

  明確:教科書的珍貴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它來之不易,比如它是用黨中央印文件省下來的紙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護下來的;另一方面指在這捆教科書上,寄托著先烈們的期望,它將永遠激勵著后代好好學習,為實現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奮斗。

  (三)默讀課文,回答問題

  指導員關心同學的學習是通過“書”來表現的。要求同學默讀課文二至四段,按下列提綱有條理地答出:在什么情況下?指導員怎么樣?

  1.聽到有書。

  2.情況緊急。

  3.敵機轟炸。

  4.生命垂危。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布置作業 

  以《讀有感》為題,寫一篇讀后感。

  (六)板書設計

  

  一.盼書  渴望

  二、取書  關懷

  三、護書  趴  壓  完整無缺

  四、愛書  用生命換來

  激勵我們前進

  教案點評:

  對于這篇課文,因為和現在的學生相距時代比較久遠,可能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剛開始,一定要向學生簡單介紹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或者,組織學生看一些相關的視頻資料,借此拉近彼此的距離。然后還是以多讀書為目的,讓學生反復讀,在多讀的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本課的重難點是要讓學生明白敘述的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可以通過讓學生做復述故事的練習來體會文章的寫作順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珍貴的教科書》(通用13篇) 相關內容:
  • 珍貴的教科書

    寫作背景1947年春天,蔣介石在全面進攻解放區的計劃破產后,為挽救其垂死的統治,在軍事上企圖集中兵力于解放區的東西兩翼,及山東解放區和陜甘寧解放區,實行所謂重點進攻,進攻陜甘寧邊區的國民黨兵力達到23萬多人,西北人民解放軍在陜...

  • 珍貴的教科書

    素質教育目標德育目標 使學生通過學習課文,了解戰爭環境中學習的艱難,體會張指導員舍身護書的崇高精神,教育學生不辜負黨和先烈的期望,從小好好學習。...

  • 珍貴的教科書(小學生課本劇)

    珍貴的教科書(小學生課本劇)時間:1947年春天。地點:延安小學。人物:張指導員:也稱“張老師”。小八路:13歲,劇中稱“我”。幕啟:【幾把小板凳兒,一面用鍋底灰刷成的黑板。黑板下放著用來代替粉筆的黃土塊兒。...

  • 珍貴的教科書

    劍銘 【教學要求】 1、掌握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句子意思變化的原因; 3、感悟語言的魅力。 【重難點、關鍵點】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句子意思變化的原因; 2、感悟語言的魅力。...

  • 珍貴的教科書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板凳、代替、嗓門、印刷所、俯沖、轟隆、爆炸、叨念”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 珍貴的教科書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板凳、代替、嗓門、印刷所、俯沖、轟隆、爆炸、叨念”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 5《珍貴的教科書》

    教學目標 1.了解戰爭年代的艱苦條件下學生堅持學習的艱難和張指導員不怕犧牲、光榮獻身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2.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間的聯系,滲透給課文分段的訓練。...

  • 5 珍貴的教科書(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理解文章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引導學生了解戰爭環境中堅持學習的艱難,體會張指導員的舍身護書的犧牲精神,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的學習生活。重點:理解教科書為什么珍貴是本課的難點。難點:了解當時的背景。...

  • 珍貴的教科書

    課文1947年春天,我們延安小學轉移到一個小山村里。在那炮火連天的戰爭環境中,我們仍然堅持學習。沒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當桌子;沒有黑板,就用鍋煙灰在墻上刷一塊;沒有粉筆,就拿黃土塊代替。...

  • 珍貴的教科書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板凳、代替、嗓門、印刷所、俯沖、轟隆、爆炸、叨念”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哪些內容,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 珍貴的教科書

    歷史教育:語文教育的荒漠地帶——教后記一課學完了。先不言學生的獨特體驗,僅辦公室內幾位老師對張指導員的認識便產生了分歧。大家圍繞“用生命換取教科書是否值得?”一問,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 《珍貴的教科書》教案(精選17篇)

    教材分析中國是遠古人類起源的重要地區,中華文明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展現出自身道路的特點與風格。中國原始文化星羅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經歷了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兩個時期。...

  • 《珍貴的教科書》教學實錄(精選14篇)

    教材分析這篇課文以“教科書”的“珍貴”為線索,記敘了1947年,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中延安小學的同學們渴望得到教科書,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關懷下印出教科書,張指導員在取書的路上為保護教科書而光榮犧牲的事。...

  • 《珍貴的教科書》第一課時教案(通用12篇)

    一、教學目標:1、認讀多音字興及其嘶、隆,并掌握黨中央、印刷、情況、我們倆、一捆、叨念詞語。2、在了解時代背景及其整體感知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體現珍貴的語段,扣住語段中的重點詞理解內容基礎上感悟情感。...

  • 《珍貴的教科書》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黛溪辦事處城里小學 范 廷 燕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中出現的生字新詞,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人物的心情。...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定区| 郑州市| 耒阳市| 孟津县| 孟连| 左权县| 汤原县| 铅山县| 土默特右旗| 南投县| 公主岭市| 垫江县| 桓台县| 永新县| 武陟县| 临桂县| 大英县| 天峨县| 雷波县| 罗定市| 新津县| 高密市| 秦皇岛市| 黑河市| 甘德县| 台江县| 梅州市| 贺州市| 靖江市| 五台县| 友谊县| 宣武区| 吐鲁番市| 延长县| 会同县| 饶河县| 永福县| 潮州市| 江山市| 云霄县| 晋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