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對表示位置(通用5篇)
用數對表示位置 篇1
第一課時:用數對表示位置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體驗確定位置的重要性。
2.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重點、難點: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并使學生體驗確定位置的重要性。
3.結合學科知識,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積極向上,活潑開朗的性格。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出示例1的情境圖。
這是某個班級的座位圖,其中有個同學叫小紅,能介紹一下她的位置嗎?
指名學生回答時教師追問:你是怎么想的?(第4組第3個;第3排第4個……)
師:小紅的位置沒有變,但由于同學們看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在描述小紅的位置時,產生了不同的說法,顯得不夠規范。那么怎樣才能正確、簡明地說出小紅的位置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種確定位置的新方法。板書:確定位置
二、探索新知。
1、介紹列、行的含義和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
l 師:同學們在數學上,我們把像這樣的豎排叫做列,(板書:豎排——列)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板書:從左往右數)
像這樣的橫排在叫做行。(板書:橫排——行)確定第幾行一般是從前往后數的。(板書:從前往后數)快速點擊課件。
所以小紅的位置我們可以說成:第4列第3行(板書)
l 你們能用同樣的說法說說其他同學的位置嗎?(教師點,學生說)
剛才我們在圖上認識了列與行,那么在我們的教室里,從老師的角度看,第一列是哪一排?請第一列的同學起立……第一行是哪一排?……請第6列的學生起立,第2行的學生起立……
l 班長坐在第幾列第幾行?板書:
讓學生說一說體育委員的位置
師:請第6列的第5行的同學起立?大聲說出你的名子。
同桌互相說說自己的座位是第幾列第幾行?請寫在紙上。
2.認識數對。
l 同學們,第幾列第幾行在數學上有一種簡潔的寫法。比如:小紅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可以用(4,3)表示。數學上把這一對數稱為數對(板書:數對)課件演示。
追問:你知道這個數對的含義嗎?數字4表示什么意思?3呢?
l 班長的位置用數對怎么表示嗎?指名書寫在黑板上
體育委員的位置呢?
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幾列第幾行?用數對怎樣表示?同桌檢查。
反饋:作對的同學鼓鼓掌,做錯的訂正。
l 游戲:聽口令老師說出數對,這個位置上的同學馬上起立,或者老師說學號,這個同學馬上起立然后說出數對。
l 抽象圓圈圖:同學們,我們把圖中的座位抽象成用圓圈(課件演示)在這幅圖上你能找出小紅的位置嗎?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一,完成2題練習。
反饋:實物投影(請學生時說數對)
用數對表示位置 篇2
【學 案】
學習內容:教科書第15頁例1、練一練,練習三1~3題。
學習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2.經歷由具體的座位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一、探究質疑
1.觀察例1座位圖,你知道小軍坐在哪里?試著說一說。
2.自學課本,寫一寫:
(1)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
(2)一般情況下,如何確定第幾列?如何確定第幾行?
(3)請你舉例說明怎樣用數對來確定位置?
二、反饋檢測
1.做“練一練”第1題
2.做“練一練”第2題
【教 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5頁例1、練一練,練習三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體驗確定位置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教學情境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境置疑,產生需要
1.課件出示:例1的情境圖。
師:自從上學的第一天開始,老師就為我們安排了位置,這里是某個班級的座位圖,從圖中你知道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給予肯定。
師:如果有個小朋友叫小軍(課件演示),你能說說他坐在哪里嗎?
指名學生回答。
如果我們不知道小軍的具體位置,聽了剛才同學們的發言,能順利地找到小軍的位置嗎?
你覺得用這樣的方法描述小軍的位置有什么缺點?(不夠清楚,比較麻煩)
2.揭示課題并板書。
師:用我們以前學習過的知識描述小軍的位置,顯得不夠規范或比較麻煩。怎樣才能正確、簡明地說出小軍的位置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確定位置的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呈現學生比較熟悉的教室里有序排列座位的場景,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經驗嘗試描述小軍的位置,然后通過交流,引發學生產生用一致的方式表示位置的需要。]
二、逐步抽象,掌握方法
1.教學用數對表示位置。
出示自學方案:
(1)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
(2)一般情況下,如何確定第幾列?如何確定第幾行?
(3)請你舉例說明怎樣用數對來確定位置?
學生自學課本,同桌交流討論,全班匯報。
(1)交流匯報學案:
列、行的含義和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
誰能說說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指名學生回答。
誰能根據情境圖具體說說怎樣確定第幾列、第幾行?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實際上,在確定位置時,豎排叫做列,橫排叫做行。
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后數。
教師從圖中指列、行,追問:這叫什么?這是第幾列?這是第幾行?
指第1列第1行的同學問: 這一位同學在第幾列第幾行?那么小軍位置是在第幾列第幾行?
(2)(課件出示)抽象圖。
如果把每個學生的座位用圓圈表示,每一行有幾個圈呢?一共要畫幾列呢?
演示抽象圖:
第5行 ○ ○ ○ ○ ○ ○
第4行 ○ ○ ○ ○ ○ ○
第3行 ○ ○ ○ ● ○ ○
第2行 ○ ○ ○ ○ ○ ○
第1行 ○ ○ ○ ○ ○ ○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1 2 3 4 5 6
列 列 列 列 列 列
交流:圖中的第1列在哪里?(課件演示 “第1列”,再依次演示第2列、第3列……)
第1行呢?(課件演示 “第1行”,再依次演示第2行、第3行……)
小軍坐在第幾列第幾行呢?
同桌合作,一人指圖中某個學生,另一個人說他在第幾列第幾行?然后再交換角色練一練。
[設計意圖:先通過學生自學課本,完成學案,再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認識場景圖中的豎排和橫排,然后把具體的場景圖逐步抽象成圓圈圖,為后面教學作了孕伏和鋪墊。同時,借助于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規則,一切顯得水到渠成。]
(3)用數對表示位置。
其實,小軍坐在第4列第3行,在數學上可以用數對來表示。
講解:數對有兩個數,其中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它們前后的順序是不能顛倒的,并且要用括號把列數與行數括起來,并在列數和行數之間寫上一個逗號,把兩個數隔開。比如小軍的位置是在第4列第3行,所以我們應先寫列數4,再寫行數3,并用括號括起來,再用逗號隔開來。邊講邊完成板書:數對(4,3)
這個數對就表示小軍的位置,我們把這個數對讀作“四三”。
想一想:這個數對(4,3)表示什么意思?數對中的4表示什么意思?3呢?
同桌一同學指抽象圖中任意一個圈,讓另一位同學用數對表示。
[設計意圖:借助“第幾排第幾個”“第幾組第幾個”的描述,到用數對(4,3)表示小軍的位置,形成鮮明對比,將數對的簡約性、準確性、抽象性鮮明、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由此促使學生深刻感受到用數對表示位置的優越性,進而對“抽象地表達問題、思考問題”的優越性獲得深刻的體會。]
2.完成“練一練”。
(1)學生在書上完成1、2題。
你能找到第2列第4行的位置嗎?用數對怎樣表示?
(2)(6,5)表示什么呢?是圖上的哪個圈?
三、聯系實際,加深理解【鞏固案】
1.用數對表示教室里的位置
(1)談話:剛才我們用數對很快確定了圓圈圖上的位置,那么在教室里,同學們的位置是在第幾列第幾行,用數對怎樣表示呢?
(2)明確教室里的列和行。
①如果站在老師的角度來觀察同學們的位置,想一想第1列應該在哪里?第5列在哪里?第8列呢?
②列我們已經清楚了,那第1行在哪里呢?第4行呢?
③請第1列第1行的同學站起來。
(3)用數對確定位置。
①觀察一下數學課代表的位置,看看是在第幾列第幾行,用數對怎樣表示?
②你的位置在第幾列第幾行,怎樣用數對表示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告訴你的同桌。
③猜同學:在我們教室里有個同學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3,4),猜一猜他是誰呀?
④猜好朋友:現在你不用告訴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誰,你用數對把你好朋友的位置表示出來,讓大家猜猜他是誰。
[設計意圖:因為圓圈圖中的位置和實際教室里的位置稍有不同,所以教師加強了指導作用。然后,通過用數對描述數學課代表位置、自己位置的活動,以及根據數對猜同學、猜好朋友的活動,讓學生結合教室中的位置,進一步鞏固對列、行和數對的含義的認識。]
2.用數對表示裝飾瓷磚的位置
(1)談話:在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用到了數對的知識。(課件出示練習三第2題瓷磚圖)這是小明家廚房的一面墻上貼著的瓷磚,你能用數對表示這四塊花色瓷磚的位置嗎?
(2)你能說說第3列的兩塊瓷磚有什么共同特點嗎?第4行的兩塊瓷磚用數對表示位置時,它們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仔細觀察這四塊花色瓷磚的位置和表示的數對,你發現什么規律?
同一列的兩塊瓷磚,數對中的第一個數相同;
同一行的兩塊瓷磚,數對中的第二個數相同。
3.完成第3題。(課件出示)
(1)獨立完成用數對表示每一塊花磚的位置。
(2)在小組中交流花磚位置的排列有什么規律?
(3)匯報交流結果。
[設計意圖:練習的形式活潑有趣,富有開放性和人文性,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能讓學生體會數對對確定位置的方法的應用價值。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更有效地鞏固了用數對確定位置這一新知識。]
四、拓寬視野,提高興趣【鞏固案】
1.介紹
(1)用經線和緯線確定地球上任意一點位置的方法。
(2)部分城市的地理位置,如:北京在北緯39°57′,東經116°28′;連云港在北緯34.7,東經度119.5
(3)經度和緯度在航海、航天、氣象、軍事等方面的運用。(課件出示相關圖片)
2.課外作業:
數對的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很廣泛,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通過上網、看書等方式搜集這方面的資料。
[設計意圖:結合數對介紹地球儀上的經緯線的知識,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有利于學生充分體驗數對知識的廣泛應用。布置的作業由課內向課外拓展,可以使學生將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鏈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將數學思考引向深處。]
五、課堂總結, 再現知識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學習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對你以后有什么指導作用呢?
教后記
一、課前預習 感知知識
由于學生在已有“第幾排第幾個”“第幾組第幾個”描述物體位置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回家預習,讓每位學生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數對的基本知識,讓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體驗與感悟,學生的學習起點明顯高于原生態的學習起點。
二、課中探究 掌握知識
一節好課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使探究成為學生的迫切需要。本節課通過創設學生熟悉的教室有序排列的座位場景,激活學生已有經驗,幫助學生找到新的知識連接點,引發學生用一致的方式表示位置的需求。
“三案·六模塊”操作指南指出:教師要善于組織互動交流,促使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通過交流展示共享學習成果。因此,這節課我讓學生根據學案內容,先自主學習,再通過同桌合作交流,說說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以此讓每位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變枯燥無味的教師講解為學生互幫互學,教師只需適時引導、點撥,更大程度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水平。
三、課后延伸 深化知識
通過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呈現出一道道練習題,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獲勝心理。練習設置緊扣教學重點,注重層次性和實踐性,承接學習情境,通過用數對表示自己,同學的位置和學校墻面瓷磚的位置等多種形式的練習,及時深化所學知識,并且通過讓學生了解數對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真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用數對表示位置 篇3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
2、能用“數對”來表示位置。
3、聯系生活實際,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方向與位置的有關問題。
教學重點: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用數對的形式來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喚醒認知
(一)看這張照片,你能說說班長在什么位置嗎?(從右數第4排第2個。同意嗎?你不同意,你認為他在從左數第3排第2個。你還有?從左數第3排從前數第2個。有什么比較簡單的說法嗎?)
(二)認識行與列
1、 像這樣豎著的一排叫列,一共有多少列?橫著的一排叫行,數數一共有多少行?(師指照片。)
2、你從哪數的?(數列的時候要一般從左往右數,數行的時候一般要從前往后數。說位置時要先說列再說行)
3、你們再說說班長在照片中的位置。找找衛生委員和學習委員的位置。板書:行 列
二、自主探索,交流學習
(一)用筆寫下體委的位置(時間少)
寫完了嗎?怎么沒寫完呢?那怎么辦呀?有沒有更簡單的辦法來表示他們的位置呢?先自己想想,同桌商量商量,再寫下來。
(二)匯報展示
3(2) 3,2 (3,2)
1、再寫下第3列其他同學的位置,指名板演。
2、哪種好,為什么? 板: 列 行(3,2)
3、我們用這樣簡練的一組數表示出了體委的位置,這樣的一組數在數學上叫數對。 板書:用數對表示位置
4,(3,2)讀作:第3列第2行
(三)用數對表示出自己在照片中的位置。寫完后同桌互相說說。
1、交流匯報。指名板書并說說意思。
2、抓住特殊形式來說說。(4,1)(1,4)它們表示的位置一樣嗎?為什么?老師發現,這節課(5,)表現不錯,(y,6)回答問題的聲音真洪亮,寫時要注意什么?(不能顛倒位置,一定是兩個數)。
(四)抽象出方格圖,根據數對找位置。
1、現在同學們已經能比較熟練的用數對表示位置了,如果我們把每個同學都去掉,變成了方格圖的形式,現在你還能很對說出每個同學的位置嗎?要想找到他們的位置得知道什么?在這幅圖上,你能找到地5列嗎?上來指指,第3行呢?
2、咱們看看剛才同學們寫的數對,(3,3)在哪里,誰來指指?
(3,2)(4,4)(6,4)(5,5)(2,2)(1,1),請大家在方格紙上找到這些數對所在的位置,標出來。
3、(5,3)是一個方格所在的位置,你能找到嗎?(讓學生指指,并說說為什么?)
(五)游戲參與,突破難點
1、猜一猜你的朋友是誰?
站在講臺上,用數對表示出你好朋友的位置。我的好朋友是,他的位置在哪里呢?學生提問,其他學生參與。
2、接龍找座位的游戲游戲: (找一名學生拿著寫有數對的卡片,另一名學生上來抽一張,根據這個數對找位置,如果找對了,就坐在這個同學的位置上。這個同學就起來再抽一張卡片,重復上面的程序;如果第一個學生找錯了,再回去重新抽卡片。)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一)公園的平面圖,你能找到兒童樂園,書報亭,水池的位置嗎?上前指一指。
(二)陸家文家客廳的地磚壞了,需要換一換,你能找出來嗎?動手涂一涂。
(7,2)(5,3)(3,4)(7,4)(6,4)(5,5)(4,2)
四、拓展欣賞,引生深思
(一)生活中的應用
我們生活中你還發現哪些地方用到了數對?圍棋,象棋,看電影找座位等。
確定位置的方法不僅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而且在天文地理這些科學研究中也要用到,它的用處可大啦!
在地球儀上有橫線和豎線,連接兩極點的豎線叫做經線,垂直于經線的橫線圈為緯線。根據經緯線可以確定地球上任何一點的正確位置,如北京在北緯40度,東經116度。
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位置都有經度和緯度,像gps——衛星全球定位系統就是通過監測出“神舟”5號返回艙降落位置的經度和緯度,從而幫助科學家快速地找到英雄楊利偉的。
(二)數對的發明
數對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但數對的發明純屬偶然:笛卡爾是法國著名的數學家。有一天,他生病臥床,但還在反復思考一個問題:用什么辦法,才能將“點”和“數”聯系起來呢?突然,他看見屋角上的一只蜘蛛在上邊左右拉絲。他想,可以把蜘蛛看做一個點,蜘蛛的每個位置就能用一組數確定下來。于是在蜘蛛的啟示下,笛卡爾用一對有順序的數表示平面上的一個點,創建了數對與直角坐標系。
從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在我們的生活中蘊藏著許多奧秘,同學們要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了解生活。
板書設計:
用數對表示位置
列 行
(3,2)
二、 1.認識行與列
(1)說說看小強在什么位置?你說,你說,你也想說。哎,小強的位置是固定的,可這么多同學卻有不同的說法,數學是一種交流的工具,你有你的說法,他有他的寫法,交流起來會怎么樣?嗯,麻煩,有沒有一種表示方法能正確、簡明地描述小強的位置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確定物體的位置。(板書課題:確定位置)
(2)剛才同學們交流中所說的“排”指的是什么?哦,豎著看為一排。豎排我們稱為列,橫排我們稱作行。(板書:列行)確定第幾列一般是從左向右數,確定第幾行一般是從前往后數的。同學們請看,這是第1列,(屏幕)你能指出第4列嗎?這幅圖中一共有幾列?(課件演示列的形成)接著看,這是第一行,這是第幾行?這幅圖上一共有5行。 (課件依次出示第1行到第5行)
(3)那現在你能用數學語言準確地描述一下小強的位置嗎?(板書:第3列第2行)同意嗎?看來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描述一個人的位置真好,讓我們有了一個統一的說法。看屏幕,你能說出小青的位置嗎?第1列第5行,同意嗎?說說你為什么贊同他的說法?嗯,說得真明白。小華呢?聲音真響亮!
2.抽象圓點圖,初步建模
如果用一個圓點代表一個人,剛才的隊列圖可以用這樣的圓點圖來表示。(將原人物圖隱去,出示點子圖。)這樣的表示方法與隊列圖相比,有什么優點?嗯,更簡單了;你的意思是比剛才更清楚了,很容易的數出幾行幾列。你能在這幅圖中找到小強的位置嗎?試試看。(抽生在電腦中表示)說說你的理由。說得真清楚!小剛在第2列第4行,你能找到他嗎?真棒!
3.創造符號,認識數對
剛才我們用“第3列第2行”描述了小強的位置,能不能把這種方法變得再簡練一些呢?同桌倆討論一下。(同桌討論后交流)誰來交流你們的做法?你來,(3列2行)嗯,你們的表示方法比老師寫的各少了一個字;你呢,(3 2)噢,很簡單;你不同意?哦,你是說這樣不行,別人會以為是32;那你的做法呢?(3、2)有同學說了,加個點那不就成3.2了嗎?你有好辦法?(3|2)。你也來?(3┆2)
同學們的方法都有道理。為了體現數學的簡潔,我們一般這樣表示(3,2),數學上把這一對數稱為數對(板書:數對),其中第一個數表示的是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的第幾行。讀的時候我們說小強的位置是數對三二。誰能象老師這樣說一說小剛的位置?它表示什么?小芳呢?能寫出來嗎?試試看。寫的真好!
4.嘗試運用,內化數對
小青的位置用數對(1,5)表示,你能找到她嗎?你是怎么想的?思路真清晰!你還能用數對表示誰的位置?請在本上寫出來。(生在練習本上用數對表示圖中小戰士的位置。)
活動二:抽象方格圖,二次建模
1.抽象方格圖(課件動態呈現將點子連起來變成方格圖的過程,同時將點子圖隱去。)同學們寫得很好!請看大屏幕,如果我們用線把圓點連起來,就變成了一個方格圖,現在的圖示和剛才的圓點圖相比又有哪些好處?哦,這樣比剛才更簡單;你是說用線連起來,很容易就找到第幾行第幾列了。在這幅圖上,你能找到第1列嗎?誰愿意上來指一指?第3行呢?
2.用數對表示位置
能在圖中標出小強的位置嗎?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樣找的?說得真明白!就像剛才這位同學說的,小強在第三列,第二行,我們先看第三列,再找第二行,這兩條線的交叉點就是他的位置(課件演示)
3.根據數對確定位置
你能用數對表示小利、小敏的位置嗎?說說看。請將小偉和小藝的位置在圖上標出來,同桌交流一下。
4、提煉升華
同學們,剛才我們研究了用數對描述位置,說說你有什么感想?哦,你認為用數對確定位置太方便了。大家的想法呢?
活動三:聯系實際,深化理解
1.用數對表示教室里的位置
(1)是啊,用數對可以準確描述位置。那么在教室里,站在老師的角度觀察,你們的位置分幾列幾行呢?你來說說看。這是第1列,這是第幾列?請第1行的同學拍拍手。第4行的同學請站起來。
(2)觀察一下我們班長的位置,看看他在第幾列第幾行,用數對怎樣表示?你來說。同意嗎?你是怎樣想的?嗯,想法真好!在我們教室里有一個同學的位置是數對(4,4),猜一猜他是誰?你是怎么知道的?看看你的位置在第幾列第幾行,怎樣用數對表示呢?先自己想一想再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
(3)同學們的表現太好了!接下來我們做一個小游戲,老師請一位同學說出自己的位置用數對怎么描述,其他同學用手勢判斷他說得對不對。好,你來,同意嗎?你再來。你也來。
(4)還真難不倒你們,觀察一下這些數對,你發現了什么?(4,6)(4,3)(4,2)(4,1)(4,4)(4,5)你說,嗯,第一個數都相同。你也有話想說,都在同一列。你是怎么知道的?他的說法你們聽明白了嗎?那下面哪些數對描述的位置在同一行?(3,1)(4,3)(6,3)(3,3)(2,2)(1,3)你怎么知道?他的說法你們同意嗎?
(5)我聽到有同學說太容易了,簡直就是小case,那來個難的敢挑戰嗎?請把你前、后、左、右同學的位置標在方格圖中,再仔細觀察你與同學的數對,有什么發現?(學生觀察思考,進行討論,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進行匯報:)你是說和你同一列的同學數對中的第一個數相同。同一行的同學數對中的第二個數相同。說得真清楚!
(6)我們變個規則來玩,這次我說數對請這個同學站起來,其他的同學進行判斷,行嗎?開始!。(3,5)、(5,3) 這兩個數對中的數字都是3、5,怎么有兩個同學站起來?哦,你是說一個是第3列第5行,一個是第5列第3行,因為行和列不同,位置就不同,所以就得起來兩個人。思路很清晰,說的太棒了!
接著來,老師發現這節課中,坐姿一直很好的是(4,x),他是誰呢?哎, 為什么開始沒人站起來?后來又站起來那么多人?噢,你是說這個數對只告訴了第4列,沒有告訴是第幾行,就有可能是第4列中的任何一個人。有道理嗎?回答問題積極的同學在這兒(y,5),是誰?說說你為什么站起來?你呢?他們站起來的對嗎?好,老師喜歡的同學是(x,y),為什么全班都站起來了?我只想確定一個同學的位置應怎么辦?你說,你也說。嗯,看來要準確確定一個同學的位置,數對中的兩個數缺一不可。
活動四:生活應用,拓展升華
1.在生活中很多現象都用到了數對的知識。誰來說說看。你說。嗯,我也給大家帶來了一些,請看(出示瓷磚圖)這是小明家廚房的一面墻上貼著的瓷磚,你能用數對表示這4塊花色瓷磚的位置嗎?誰來交流一下?同意嗎?
2.經度和緯度。(課件出示經度和緯度的有關介紹。)
這是剛才同學們談到的地球儀上的經緯網應用了數對的思想。請同學們快速閱讀一下小資料。(在地球儀上連接兩級的點叫做經線,垂直于經線的橫線叫做緯線,根據經緯線可以確定地球上任何一點地位置,而且還可以根據該地點的經緯度,測算出該地點與我們的距離。神州六號飛船發射返回地面時地面工作人員就是根據經緯度來準確地判斷飛船的著陸地點的。)
3、這是數對在圍棋和國際象棋中的運用。(大屏幕演示)
4、練習:數對在生活中的應用除了這些,還有很多。請看大屏幕。這是一座動物園的平面圖,請在答題卡上寫出答案,小組間交流結果。剛才同學們討論得很激烈,有疑問嗎?大門的位置?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大門在第幾列第幾行?嗯,第3列第0行應該用數對(3,0)表示,猩猩館的數對是(0,3),應該在?第0列第3行。還有疑問嗎?
5.
6、作業:
通過一節課的學習,現在你知道了設計師設計的奧秘了吧!同學們,全市中小學生運動會馬上就要開幕了,城區表演方隊要設計這樣一幅圖案進行展示。你會設計嗎?好,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試試看,老師期待著你們的作品。
用數對表示位置 篇4
教材分析:這一學段的《確定位置》是將學生已有的用類似“第幾排第幾個”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經驗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數對來表示位置,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抽象思維能力。
學情分析:學生已經會用第幾排第幾列的方式表示位置。
設計理念:創設情境,復習舊知,了解學生的已有基礎。就地取材,結合教室這一具體情境,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理解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確定位置的方法,不斷豐富對現實空間和平面圖形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平面圖上使用數對確定指定事物的位置。
2、過程與方法:通過多樣化的確定位置活動,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并滲透數學“符號化”思想,讓學生體驗數學的簡潔美。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豐富的確定位置的現實背景,體會數學的價值和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道理,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列、行的含義,弄清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
2、初步理解并掌握數對的含義。
教學難點:體會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意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師: 陽光小學要召開家長會,要求家長坐各自孩子的座位,這可愁壞了張梓健同學,因為他不知道怎么和媽媽說才能使媽媽“對號入座”,你能幫幫他嗎?
2、把你的想法寫在老師發的紙上。(老師巡視,找出不同的三種寫法,其中一個包括用列、行的方式來描述的。)
3、投影展示三個同學的寫法。 請同學們觀察這三個同學的寫法,你覺得他們各有哪些優勢和不足?引出用行和列來表述更清楚,明確。
二、教學列、行的含義和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
(一)座位圖中認識列和行
1、誰能說說什么是列?(老師板書列)
生:豎排叫列
老師明確小結:人們習慣上把最左邊的一列看作第一列,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
2、那什么叫行呢?(老師板書行)
生:橫排叫行
老師明確小結:在說行時,人們都習慣把最前面的一行叫第一行,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后數。
(二)逐步抽象,在圓圈圖上認識列和行
為了清楚地表示每個同學坐的位置,現在我們把他們坐的位置都用圓圈表示出來。(課件出示)在這個圓圈圖上找一找張梓健的位置。(老師板書:第5列第3行)
三、教學用數對表示位置
1、用列和行確定位置更準確,但是數學家們又想出一種更簡潔的方法,今天老師給同學們一次當數學家的機會,你們也來想一想有沒有更簡單的表示方法,寫在另一張紙上。
2、學生上臺表示(5/3 5列3行 ……)
3、師: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有5和3)
4、師:你認為哪個更簡單呢?請這位同學說,為什么把5和3隔開,
5、應該先寫列數,再寫行數,張梓健現在的位置是在第5列第3行,所以應先寫列數5,再寫行數3。中間用逗號隔開,外面再加上小括號,完成板書:(5,3),像這樣的表示方法我們叫“數對”,我們把這個數對讀作“五三”。
6、提問:你能理解這個數對的含義嗎?誰來說一說。寫數對時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現在你們能用數對表示這個同學的位置嗎?學生在作業紙上完成(3,5)
指名板書 提問:“為什么同樣的兩個數字5和3,表示位置的位置卻不同呢?
三、聯系實際,加深理解
1、有的同學已經累了,那我們來放松一下。我們的座位也是按照列和行的規則來排列的。現在老師面向大家,以老師為觀察者,數列應該從哪邊數起,數行呢?
下面聽口令做動作(看誰反應最快)
請第二行的同學揮揮手。
請第三列的同學站起來。
請第五行的同學拍拍手。
請第四列的同學跺跺腳。
明確了列和行,過一段時間我們也要開家長會了,你能用數對的方式向你的家長介紹你的位置嗎?寫在數學作業紙上。
2、出示甲殼蟲地板圖,用數對表示一些甲殼蟲地板的位置(第一個數相同表示在同一列上,第二個數相同表示在同一行上。)
3、會說話的字母
4、你們很優秀,老師對你們的表現很滿意,為大家帶來了排著整齊隊伍的小貼畫,如果你能按照老師的數對找到相應的貼畫,它就是你的了?誰來試試?
四、總結、談收獲
1、師:本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
談自己的收獲。
2、師: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應用。比如:航天英雄楊利偉在浩瀚的宇宙繞地球14圈后,在內蒙古安全著陸,科研人員能迅速的找到返回倉就是應用了蘊含著數對原理的衛星全球定位系統,課后請同學們找一找關于數對的其他應用。
板書設計:
用數對確定位置
第5列第三行 先寫列
( 5,3) 后寫行
課后反思:
較好之處:1、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使學生鞏固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變換不同的觀察者,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習。
3、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經歷自我探索、發現的過程。
不足:1、雖然我有意識引導學生在探索中學習,但是,卻沒有給學生搭建探索的平臺。
2、怎樣從第幾列第幾行到數對的形式,應該先讓學生體會以前的表述形式不夠簡潔。記錄起來比較麻煩,因此找一種新的表示形式。
用數對表示位置 篇5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第二單元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行第幾列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的位置。
2、讓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抽象成平面圖的抽象過程,并能用數對描述方格圖上點的位置,豐富對現實空間和平面圖形之間聯系的認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數對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拓展知識視野,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數對的含義,掌握用數對在方格圖上確定位置的方法,發展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白板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設境置疑,產生需要:
1、創設情境:出示學生座位情景圖,談話:仔細觀察這幅座位圖,你知道小軍坐在哪里嗎?(用標注功能標出小軍的位置)
2、展示思維:根據學生的回答,從資源庫中調出紅色框在情境圖中移動展現學生的思維過程,并板書不同的說法。
(預設:第4組第3個,第3排第4個等)
3、設疑促思:小軍的位置沒有變,為什么同學們的說法不一樣呢?(因為同學們看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在描述小軍的位置時,會產生不同的說法。)
4、引入課題:那么怎樣才能確切、簡明地描述小軍的位置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學習確定位置。(板書課題:確定位置)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座位圖情境,喚醒學生對舊知的認識。通過從不同的角度描述引發認知沖突產生按一定規則確定位置的需要。交互白板中資源庫功能和任意移動功能使學生的思維過程得到充分的體驗,突出了白板的交互性和靈活性的特點。
二、逐步抽象,掌握方法:
1、教學行與列的含義,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
(1)認識點子圖:
談話:為了更清楚簡明地表示每個同學坐的位置,我們把他們坐的位置用點子圖表示出來。同時用紅點表示小軍坐的位置,這樣看起來比剛才更清楚明了了。
(點擊情景圖,運用逐漸透明效果,將情景圖抽象成點子圖,并用油漆桶將小軍坐的位置涂成紅色。)
(2)與文本對話:在數學上我們是怎樣規定位置的呢?請同學們通過閱讀了書本來了解在平面圖中,行與列是如何規定的。
(3)交流自學結果: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文本。
(4)深入理解文本:請一個學生上臺用拖動紅色框的方法向大家介紹文本的意義。其他同學傾聽并提出自己的評價意見。
(5)小結規則: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橫排——行——從前往后數
豎排——列——從左往右數
(6)運用規則:根據規定一起來數一數這幅圖上一共有幾行?一共有幾列?
【設計意圖】與文本的對話是學生學習新知的一個途徑,雖然傳統,但是很有效,能讓學生通過認真地閱讀領會文本知識。同時又通過交互白板的生動演示,將學生的領會的知識得到外顯。又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評價交流,進一步完善認知。
2、教學數對的含義和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
(1)學習用第幾列第幾行表示位置:
你能從點子圖上找到第1列第1行的位置在哪里嗎?你是怎樣是思考的?(根據學生回答,用兩個紅色框表示出交叉點。)
現在你能用第幾列第幾行來表示小軍的位置嗎?有沒有其他的表示法了?(有了這樣的規定,我們就可以用唯一的方法來描述小軍的位置了。)
(2)學習用數對表示位置:
小軍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我們可以用更簡潔的方式——數對來描述這一位置。(板書:數對(4,3))
(3)讓學生觀察數對,進行意義理解:你能根據這個數對說說數對的書寫規則嗎?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小結:我們在用數對描述位置的時候,先表示列數,再表示行數,前后的順序不能顛倒,數對還有特定的書寫格式,要用括號把列數與行數括起來,并在列數和行數之間寫上一個逗號,把兩個數隔開。)
(4)嘗試用數對表示位置:在這個點子圖中,你還能找到第2列第4行的位置嗎?請你用彩筆涂一途,再想一想這一位置用數對該如何表示?寫下來。請一生在白板上操作。追問:這里的“2”和“4”又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5)自主練習:在練習紙上的點子圖中,任意找一個位置涂色,說說你找的位置是第幾列第幾行,用數對怎樣表示。(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
(6)反向思考:如果有個同學坐的位置是用數對(6,5)表示的,你能在點子圖上很快地找出他的位置嗎?你是怎么樣想的?(請一生上臺用油漆桶功能標出位置,其余學生做在練習紙上。)
【設計意圖】本環節采用直接教授、意義理解、以及變式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完成對數對的認知。借助交互白板的油漆桶功能、任意移動功能使課堂教學更具靈活性。
3、聯系實際,加深理解:
(1)用數對表示教室里的位置:站在老師的位置,怎么確定教室里的行與列。請一個學生上臺講述,其他同學補充。再請兩個同學上來用數對說說自己的好朋友所在的位置。請其他同學來猜一猜。
(2)完成練習三第2題:用數對表示裝飾瓷磚的位置,請一生在白板上直接書寫答案,其他同學寫在書本上。
(3)完成練習三第3題。(對書本原題進行了改造)
①用數對表示花色地磚的位置。(只有三塊花色瓷磚)
②告訴你另外幾塊花色地磚的位置分你別是(9,3)(11,4)(7,4)(3,4)(5,5)(7,6)(9,5),請你在圖中找到這些地磚的位置,并涂色。(請一生用拖動副本功能將剩余的瓷磚鋪在圖中)
(4)完成練習三第5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師巡視指導,集體交流時重點引導學生理解(x,5)和(5,y)的意義。借助白板的拖動功能表示出相應的位置。
【設計意圖】本環節借助幾個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對數對有進一步的理解。對習題的再度開發,使練習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更具價值。交互白板的拖動副本功能、油漆桶功能的運用又為課堂增添色彩。
三、進一步抽象,理解方格圖中位置的表示方法:
1、理解方格圖中的數對表示方法:
(1)認識方格圖:出示例2:讓學生觀察方格圖:你能讀懂這個方格圖嗎?你能用數對知識解釋一下這張公園平面圖嗎?(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表示行與列的數序,特別是0既是列數的起點,也是行數的起點)
(2)用數對表示方格圖中點的位置:如果老師告訴你書報亭的位置能用數對(2,3)表示,你能用數對表示其他景點的位置嗎?(請一個學生在白板上直接書寫,其他人寫在書上,師巡視指導。)
(3)集體反饋,并借助白板的直接刪除書寫功能進行修改。
2、完成練一練第1題。
(1)讓學生自己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在書上直接解答,請一生在白板上操作。師巡視。
(3)反饋時:如果學生操作有誤,例如有的學生會對“順次連結”疏忽或者不理解意思,可以讓學生評價,再修改。如果操作的學生已經對了,可以將巡視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展示出來,讓學生進行評價,培養學生反思能力。(也可將不順次連結的可能制作成資源放在庫中,根據需要調出)
3、小小設計家:“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學校準備在操場上放置5盆鮮花和3盆綠色植物(放在橫線和豎線的交點),你認為怎樣放置比較合適?先設計,再用數對表示他們的位置。
(請一生在白板上操作,其余學生在書本上練習。之后進行集體反饋。如時間充裕,可以利用拍照功能保存多種設計方案。)
4、完成練習三第7題:
(讓學生在白板上運用拖動功能和旋轉功能展示結果)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用數對表示位置的又一次抽象,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學生用數對表示方格中的位置已經是順水推舟了,練習的設計體現了趣味性和問題的綜合性,在練習中培養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白板中的即時修改功能為課堂教學提供反饋的新途徑,拖動副本功能又為人機交互帶來了便利,拖動與旋轉功能使解題過程更形象化。
四、評價激勵,拓展延伸:
1、回顧評價: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的學習表現滿意嗎?
2、拓展延伸:數對的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很廣泛,例如象棋中棋子的位置也用到數對,人們用經度和緯度來描述地理位置等,數對能幫助人們很快確定所要找的位置。(白板演示象棋棋盤和地球經緯度的視頻片段。)課后,我們可以查閱關于這方面的資料,去深入了解和感受一下數對的知識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系。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展示數對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繼續探究數對知識的欲望,為后面的學習作好情感與認知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