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十三 起柔兆閹茂正月,盡強圉大淵獻十二月,凡二年
八月,丁酉朔,以王沔、張宏并為樞密副使。
己未,遼主用室昉、韓德讓言,復山西租賦一年。命第山西諸將校功過而賞罰之。壬戌,以色珍所部將校前破女真,后有宋捷,第功加賞。癸亥,加色珍守太保。
九月,丙寅朔,賜所徙寰、應、蔚等州民來。
戊辰,戶部郎中張去華獻《大政要錄》三十篇,帝嘉之,降璽書褒美。去華初受命知陜州,因留不行。
判刑部張佖上言:“望自今應斷奏失入死刑者,不得以官減贖,檢法官、判官皆削一任,長吏并停見任。”從之。嘗有犯大辟者,詔特減,帝謂佖曰:“朕以小人冒法,原其情非巨蠹,故貸死,流竄亦足以懲艾之也。”佖對曰:“先王立法,蓋為小人,君子固不犯矣。”帝以語宰相,且賞佖為知言。
戊寅,賜北征軍士陣亡者家三月糧。
辛巳,遼主納皇后蕭氏。
冬,十月,丙申朔,上出飛白書賜宰相李昉等,因謂曰:“此雖非帝王事,然不猶愈于畋游聲色乎!”昉等頓首謝。
左拾遺真定王化基抗疏自薦,帝覽之,謂宰相曰:“化基自結人主,誠可賞也。”又曰:“李沆、宋湜皆佳士。”即命中書并化基召試。沆,肥鄉人;湜,長安人也。庚子,并除右補闕、知制誥,各賜錢百萬。帝又聞沆素貧,負人息錢,別賜三十萬償之。
帝尤重內外制之任,每命一詞臣,必咨訪宰相,求才實兼美者,先召與語,觀其器識,然后授之。嘗謂左右曰:“朕早聞人言,朝廷命一知制誥,六姻相賀,以謂一佛出世,豈容易哉!郭贄,南府門人,素乏時望,因其樂在文筆,遂命掌誥。頗聞制書出,人或哂之,朕亦為之靦顏,終不令入翰林也。”
己亥,遼政事令室昉奏:“山西、四川自用兵后,人民轉徙,盜賊充斥,乞下有司禁止。”乃命新州節度使蒲打里遣人分道巡檢。
甲辰,以陳王元僖為開封尹兼侍中。戶部郎中張去華為開封府判官,殿中侍御史陳載為推官,并召見,謂曰:“卿等朝之端士,其善佐吾子!”各賜錢百萬。
乙卯,遼主如南京。戊午,以南院大王留寧言,復南院部民租賦一年。
庚申,以黎桓為靜海節度使,命左補闕京兆李若拙、國子博士益都李覺赍詔往使。桓制度踰僣,若拙即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禮,桓拜詔盡恭。燕饗日,列奇貨異物于前,若拙一不留盼,又卻其私覿,惟取陷蠻使臣鄧君辨以歸。
十一月,乙丑朔,右散騎常侍徐鉉等上《新定說文》三十卷,令模印頒行。
庚午,遼以政事令韓德讓守司徒。癸酉,遼主御正殿,大勞南征將校。丙子,南下,次狹底堝,太后親閱輜重兵甲。丁丑,以休格為先鋒都統。壬辰,至唐興縣。南軍屯于滹沱橋北,遼選將射之,進焚其橋。癸巳,涉沙河,獲諜二人,賜衣物,令還諭泰州,不從。節度使盧補古、都監耶律盼戰于泰州,敗績;甲午,奪盧補古告身,其都監以下各杖之。詔休格等議軍事。
十二月,壬寅,翰林學士宋白等上《文苑英華》一千卷,詔書褒答。
遼休格敗南師于望都。時都部署劉廷讓以數萬騎并海而出,約與李敬源合兵,聲言取燕。休格聞之,先以兵扼其要地,進逼瀛州。會太后軍至,戰于君子館。天大寒,宋師不能彀弓弩,遼兵圍廷讓數重,敬源戰死。滄州都部署李繼隆失期不救,退屯樂壽。廷讓全軍皆沒,死者數萬人,僅以身免。先是知雄州賀令圖,性貪功生事,輕而無謀。休格嘗使諜紿之曰:“我獲罪于契丹,旦夕愿歸朝。”令圖不虞其詐,自以為終獲大功,私遣休格重錦十兩;至是休格傳言軍中,愿得見雄州賀使君。令圖先為所紿,意其來降,即引麾下數千騎逆之。將至其帳數步外,休格據胡床罵曰:“汝嘗好經度邊事,今乃送死來邪!”麾左右盡殺其從騎,反縛令圖而去。高陽關部署太原楊重進力戰,死之。
初,令圖與父懷浦首謀北伐,一歲中父子皆敗,當時以為口實,然自后邊將莫敢有議取幽燕者矣。廷讓詣闕請罪,帝知為繼隆所誤,不責。追繼隆,令中書問狀,尋亦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