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五十三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初,王安石改學校法,引原自助,原亦為盡力。其后,司馬光召與語,譏切王氏,原反覆辨救不少衰。光嘆曰:"王氏習氣尚爾邪!"為司業時,請以安石所撰《字說》、《洪范傳》及子雱《論語》、《孟子義》刊板傳學者。故一時學校舉子之文,靡然從之,其敝自原始。
崔公度,字伯易,高郵人?诔圆荒軇≌,而內絕敏,書一閱即不忘。劉沆薦茂才異等,辭疾不應命。用父任,補三班差使,非其好也,益閉戶讀書。歐陽修得其所作《感山賦》,以示韓琦,琦上之英宗,即付史館。授和州防御推官,為國子直講,以母老辭。
王安石當國,獻《熙寧稽古一法百利論》,安石解衣握手,延與語。召對延和殿,進光祿丞,知陽武縣。京官謁尹,故事當拜庭下,公度疑尹辱己,徑詣安石訴之,安石使鄧綰薦為御史。未幾,為崇文校書,刪定三司令式,于是誦言京官庭謁尹非宜,安石為下編敕所更其制。加集賢校理,知太常禮院。
公度起布衣,無所持守,惟知媚附安石,晝夜造請,雖踞廁見之,不屑也。嘗從后執其帶尾,安石反顧,公度笑曰:"相公帶有垢,敬以袍拭去之爾。"見者皆笑,亦恬不為恥。請知海州。元祐、紹圣之間,歷兵禮部郎中、國子司業,除秘書少監、起居郎,皆辭不受。知潁、潤、宣、通四州,以直龍圖閣卒。
蒲卣,字君錫,閬州人。母任知書,里中號"任五經",卣幼以開敏聞。中進士第,歷利州司戶參軍、三泉主簿、知合江金水縣。通判文州,有獻議者欲開文州徑路達陜西,卣言:"洮、岷、積石至文為甚邇,自文出江油,鄧艾取蜀故道也。異時鬼章欲從此窺蜀,為其阻隘而止。夏人志此久矣,可為之通道乎?"議遂塞。
為睦親宅教授,提舉湖北、京西常平。崇寧均田,轉運使以用不足,將度費以定稅,卣曰:"詔旨所以嘉惠元元爾,初不在增賦也。"宛、穰地廣沃,國初募民墾田,得為世業,令人毋輒訴,蓋百年矣,好訟者稍以易佃法搖之,卣一切禁止。有持獻于權貴而降中旨給賜者,卣言:"地盈千頃,戶且數百,傳子至孫久,一旦改隸,眾將不安。先朝明詔具在,不可易也。"朝廷是其議。
提點湖南刑獄,知鼎、遼、隴、寧四州,復提舉潼川路刑獄。有議榷酤于瀘、敘間,云歲可得錢二十萬。卣言:"先朝念此地夷漢雜居,故弛其榷禁,以惠安邊人。今之所行,未見其利。"乃止。累官中大夫,卒,年七十二。
論曰:《傳》曰:"尺有所不逮,寸有所不覃。"觀二張之理郡,鄭僅之守藩,宇文父子之便邊糶、革馬政,許幾、程之邵之經制財運,蒲卣之議稅榷,皆有可稱道。若閣之固寵于花石,而龔原、崔公度主王氏學以諂事安石,則搢紳所不齒也。
《宋史》 元·脫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