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神龍元年,遷太常少卿,兼修國史,以預(yù)修《則天實錄》成,封高平縣子,賜物五百段。未幾,出為衛(wèi)州刺史,以善政聞,璽書勞勉。俄轉(zhuǎn)蒲州刺史,入為工部侍郎,尋除衛(wèi)尉卿,兼昭文館學(xué)士。景龍三年,中宗親拜南郊,彥伯作《南郊賦》以獻(xiàn),辭甚典美。景云初,加銀青光祿大夫,遷右散騎常侍、太子賓客,仍兼昭文館學(xué)士。先天元年,以疾乞骸骨,許之。開元二年卒。
彥伯事寡嫂甚謹(jǐn),撫諸侄同于己子。自晚年屬文,好為強澀之體,頗為后進(jìn)所效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于時。
史臣曰:才出于智,行出于性。故文章巧拙,由智之深淺也;行義詭實,由性之善惡也。然則智性稟之于氣,不可使之強也。蘇味道、李嶠等,俱為輔相,各處穹崇。觀其章疏之能,非無奧贍;驗以弼諧之道,罔有貞純。故狄仁杰有言曰:"蘇、李足為文吏矣。"得非齷齪者乎!模棱之病,尤足可譏。崔融、盧藏用、徐彥伯等,文學(xué)之功,不讓蘇、李,知有守常之道,而無應(yīng)變之機(jī)。規(guī)諫之深,崔比盧、徐,稍為優(yōu)矣。
贊曰:房、杜、姚、宋,俱立大功。咸以二族,譚為美風(fēng)。蘇、李文學(xué),一代之雄。有慚輔弼,稱之豈同。凡人有言,未必有德。崔與盧、徐,皆攻翰墨。文雖堪尚,義無可則。備位守常,斯言罔忒。
《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史籍選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