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
武藝不從。門藝兵至境,又上書固諫。武藝怒,遣從兄大壹夏代門藝統兵,征門藝,欲殺之。門藝遂棄其眾,間道來奔,詔授左驍衛將軍。武藝尋遣使朝貢,仍上表極言門藝罪狀,請殺之。上密遣門藝往安西,仍報武藝云:"門藝遠來歸投,義不可殺。今流向嶺南,已遣去訖。"乃留其使馬文軌、蔥勿雅,別遣使報之。俄有泄其事者,武藝又上書云:"大國示人以信,豈有欺誑之理!今聞門藝不向嶺南,伏請依前殺卻。"由是鴻臚少卿李道邃、源復以不能督察官屬,致有漏泄,左遷道邃為曹州刺史,復為澤州刺史。遣門藝暫向嶺南以報之。
二十年,武藝遣其將張文休率海賊攻登州刺史韋俊。詔遣門藝往幽州征兵以討之,仍令太仆員外卿金思蘭往新羅發兵以攻其南境。屬山阻寒凍,雪深丈余,兵士死者過半,竟無功而還。武藝懷怨不已,密遣使至東都,假刺客刺門藝于天津橋南,門藝格之,不死。詔河南府捕獲其賊,盡殺之。
二十五年,武藝病卒,其子欽茂嗣立。詔遣內侍段守簡往冊欽茂為渤?ね酰运闷涓笧樽篁斝l大將軍、忽汗州都督。欽茂承詔赦其境內,遣使隨守簡入朝貢獻。
大歷二年至十年,或頻遣使來朝,或間歲而至,或歲內二三至者。十二年正月,遣使獻日本國舞女一十一人及方物。四月、十二月,使復來。建中三年五月、貞元七年正月,皆遣使來朝,授其使大常靖為衛尉卿同正,令還蕃。八月,其王子大貞翰來朝,請備宿衛。十年正月,以來朝王子大清允為右衛將軍同正,其下三十余人,拜官有差。
十一年二月,遣內常侍殷志贍冊大嵩璘為渤?ね酢J哪,加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進封渤海國王。
嵩璘父欽茂,開元中,襲父位為郡王、左金吾大將軍。天寶中,累加特進、太子詹事、賓客。寶應元年,進封國王。大歷中,累加拜司空、太尉。及嵩璘襲位,但授其郡王、將軍而已。嵩璘遣使敘理,故再加冊命。十一月,以王侄大能信為左驍衛中郎將、虞候、婁蕃長,都督茹富仇為右武衛將軍,放還。
二十一年,遣使來朝。順宗加嵩璘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元和元年十月,加檢校太尉。十二月,遣使朝貢。
四年,以嵩璘男元瑜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秘書監、忽汗州都督,依前渤海國王。五年,遣使朝貢者二。七年,亦遣使來朝。八年正月,授元瑜弟權知國務言義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秘書監、都督、渤海國王,遣內侍李重旻使焉。
十三年,遣使來朝,且告哀。五月,以知國務大仁秀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秘書監、都督、渤海國王。十五年閏正月,遣使來朝,加大仁秀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十二月,復遣使來朝貢。長慶二年正月,又遣使來。四年二月,大睿等五人來朝,請備宿衛。寶歷中,比歲修貢。太和元年、四年,皆遣使來朝。
五年,大仁秀卒,以權知國務大彝震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秘書監、都督、渤海國王。六年,遣王子大明俊等來朝。七年正月,遣同中書右平章事高寶英來謝冊命,仍遣學生三人,隨寶英請赴上都學問。先遣學生三人,事業稍成,請歸本國,許之。二月,王子大先晟等六人來朝。開成后,亦修職貢不絕。
霫,匈奴之別種也,居于潢水北,亦鮮卑之故地,其國在京師東北五千里。東接靺鞨,西至突厥,南至契丹,北與烏羅渾接。地周二千里,四面有山,環繞其境。人多善射獵,好以赤皮為衣緣,婦人貴銅釧,衣襟上下懸小銅鈴,風俗略與契丹同。有都倫紇斤部落四萬戶,勝兵萬余人。貞觀三年,其君長遣使貢方物。
烏羅渾國,蓋后魏之烏洛侯也,今亦謂之烏羅護,其國在京師東北六千三百里,東與靺鞨,西與突厥,南與契丹,北與烏丸接。風俗與靺鞨同。貞觀六年,其君長遣使獻貂皮焉。
史臣曰:北狄密邇中華,侵邊蓋有之矣;東夷隔礙瀛海,作梗罕常聞之。非惟勢使之然,抑亦稟于天性。太平之人仁,空峒之人武,信矣。隨煬帝縱欲無厭,興兵遼左,急斂暴欲,由是而起。亂臣賊子,得以為資,不戢自焚,遂亡其國。我太宗文皇帝親馭戎輅,東征高麗,雖有成功,所損亦甚。及凱還之日,顧謂左右曰:"使朕有魏征在,必無此行矣!"則是悔于出師也可知矣。何者?夷狄之國,猶石田也,得之無益,失之何傷?必務求虛名,以勞有用。但當修文德以來之,被聲教以服之,擇信臣以撫之,謹邊備以防之,使重譯來庭,航海入貢,茲庶得其道也!
贊曰:東夷之人,北狄之俗。爰考《周官》,是稱蠻服。未得無傷,已得何足!宜務懷柔,謂之羈束。
《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史籍選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