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景物的美文:梔子花開的季節
今年夏天,正是梔子花開得最美麗的季節。那潔白的花瓣,如繽紛的白雪般晶瑩剔透,似一張張陽光明媚的臉,在向你巧笑倩兮,眼波流轉,顧盼生輝。那消散在空氣中的香味,讓我感到心神澄凈,悠悠的思緒飄回了我繽紛浪漫的童年。
初一那年,梔子花開的非常燦爛。當時我對小說特別感興趣,一本小說在手,一看就是幾個小時。忘記了穿梭在林間的時光,忘記了早過了午飯的時間。媽媽焦急的呼喊聲,飄蕩在長滿郁郁蔥蔥樹木的村落間,草叢里。我聽到后,嚇得不敢吱聲,唯恐被媽媽呵斥。
當媽媽從村北頭一個麥秸垛前找到我時,我瞥了一眼媽媽,看到她汗涔涔的臉上留下了兩行熱淚。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因為我讓媽媽著急了,她到處找我,我沒有回應媽媽。可媽媽沒有吵我,還那么傷心,她一定急壞了。
正想著,媽媽走過來,一把把我摟在懷里,她哭出了聲。
“孩子,找不到你,可把媽媽急壞了。”媽媽一邊說,一邊捶打著我的胳膊。
自從那件事之后,我再也沒有在外面偷著讀小說了。不是因為我沒有讀學習的書,去讀小說,而讓媽媽生氣。而是不想讓媽媽找不到我而傷心落淚。當然,也沒有必要因為喜歡小說,而大費周折地跑到村外的麥秸垛前去讀了。因為媽媽說過,如果我喜歡看小說的話,寫完作業或者復習完學過的內容之后,完全可以在家里看小說。
這是一個多么開明的母親呀,只要孩子可以健康成長,她一定會滿足一個孩子一個美好的心愿的。
我對小說的熱情越來越高了,后來竟然把它拿到了學校里,并經常把我喜歡的小說推薦給同學看。同學們都喜歡我推薦的小說,他們看了可高興了,認為小說寫得太好了。
后來,我繼續把好看的小說推薦給同學看。
有次上課的時候,有位同學在看我推薦的小說的時候,不經意間被宋老師逮住了。老師很狠地批評了那位同學,并找哪位同學談了話。
下課的時候,老師把我叫到了辦公室。“壞了,難道老師也要訓斥提供小說的‘罪魁禍首’嗎?”我的心里咚咚地跳得厲害,預感到大事不妙。
“聽說你課外喜歡讀小說?還聽說你在班里從不讀小說,怕影響學習。”
“是的。”我囁嚅了半天,臉憋得通紅,從牙縫里擠出了兩個字。
“嗯,你做得很好。課余讀好的小說作品,對寫作幫助很大。你可以試著把小說中的寫作手法,運用于習作之中,說不定能寫出很好的文章來。試一試,好不好?”宋老師笑瞇瞇地看著我,顯得那么敦厚和慈祥。
宋老師說完,送給我兩個筆記本作為鼓勵。本想到暴雨欲來風滿樓,沒想到陽光燦爛笑春風。因禍得福的感覺,一時間充滿了我怦怦直跳的小心臟。猛然間,我深深地向宋老師鞠了一躬,感謝老師對我的鼓勵和既往不咎。
當我的作文被老師當作范文在班里朗讀的時候,同學們紛紛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他們驚詫我的作文怎么一下子變得那么好,這到底是怎么了?現在只記得:當時宋老師只是以此作為話題,引導大家作文應該怎么寫,怎么寫得更好。
從那以后我在語文學習方面越來越進步,作文也寫得越來越好了。這都得感謝宋老師,他把我從讀引導到寫這條路上,學習成績也在班里排在第一名的位置,這是我從來也沒有過的榮耀。
今年的梔子花又開了,我感覺開得比往年更好看,那銀白色的花瓣在陽光里盛開得轟轟烈烈,笑得無比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