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票房破7_少年的你觀后評論感悟(通用4篇)
少年的你票房破7_少年的你觀后評論感悟 篇1
越是難得到的東西得到了就越是覺得它的珍貴。這部電影也是 其實也真的是令我從劇頭哭到劇尾 每個人經歷的不同 所以看到的感受 接受的信息也不同。但是我接受到的信息對我來說 絕對是十分獨特的 !
所以我二刷了 也想仔細找找哪些細節我第一遍沒看到的
我總結我的電影淚點大概(其實很多 只能說幾個深刻的)
我本身是個學美術的 所以我十分在意到電影氣氛渲染和色彩的變化 從陳念遇到小北之前的暗色壓抑 到有了小北的保護 整個色調變得開敞明亮起來導演特意給了陽光滲透樹葉的特寫 溫和撒在兩個少年的身上。呼應了從頭到尾都在強調的生活在陰溝里多么渴望陽光(我是個看到美好也愛流眼淚的人 所以看到得到保護我也是哭的不行)
“我和你不一樣”“有什么不一樣 你不都是看到了嗎 要么被別人欺負 要么欺負別人”
1⃣️家庭帶來的的影響太大了。即使努力的騙自己面向陽光奔跑 也無法擺脫家庭帶來的陰影。希望孩子在成長的時候能得到保護
(很多人要問了家長和老師不管嗎?電影中,被欺凌的人如果去告狀,之后只會被欺負得更慘,所以他們大多選擇隱忍。
而更多人只會換來一句:為什么那么多人,就欺負你一個?電影最后陳念也在質問 誰能幫我?是站著看的人還是說為什么不找別人就找你的人?
而施暴者又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電影里,有的家庭優渥,瞧不起“下等人”;有的遭受家庭暴力,所以把氣撒在同學身上;有的僅僅是跟隨者,怕不聽話也會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少年的你票房破7_少年的你觀后評論感悟 篇2
看完電影后我的第一感覺是這是一部目標人群是中小學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反欺凌教育片,并非是商業大片,跟《我不是藥神》這類反映當下社會深刻問題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當然如此好的口碑,也可能證明我這種感覺是僅僅是門外漢的看法。觀眾會教育市場,市場也會反饋于觀眾。
同類型的電影讓我想起了去年日本上映的《聲之形》,同樣是從校園欺凌問題入手,但最后都進入男女主角的感情戲中。讓我覺得可笑的是好學生和小混混在一起的《少年的你》,好似在給觀眾“負心多是讀書人,仗義多是屠狗輩”的信息。為女主背鍋,還在警察面前表演拙劣的演技,自以為可以瞞天過海,結果不出意料地被特愛刨根問底的“成熟”警察識破。或許是因為熟悉她,心中認定女主“失手殺人”,這位警察就巧思妙計,逼她顯型。這劇情的設計上讓我感覺到中國過電影評審的不易呀。
同樣是教育人們現實的電影,我個人比較喜歡《百萬寶貝》那種以大概率現實收尾的電影。教導人去認清現實,并同時激勵且保護好自己。
少年的你票房破7_少年的你觀后評論感悟 篇3
看了熱搜上李銀河老師對《少年的你》的評價,晚上迫不及待跑去影院看了。
誠實地說,看完很生氣,主要氣我自己,明知道自己對校園青春類題材不感冒,甚至厭惡,為什么還不死心。。。現在可好,還要猶豫寫不寫觀后感,因為我真挺慫的,怕被別人發現我是一個「怪人」。這么說絕非刻意想顯得自己與眾不同,畢竟不是所有「不同」背后支撐的都是才華橫溢,我的「不同」就很平庸,絲毫不吸引人。
鋪墊這么多,無非想說接下來寫的內容,僅是我作為一名普通觀眾的真實主觀感受,沒有刻意吹捧或貶損。含輕微劇透,介意者謹慎止步。
先還原一下我觀影時的心理活動哈,由于我非常喜歡李銀河老師,看了她給出這部電影那么高的評價,我自然滿心期待。可看了很久,一直找不到那種讓我眼前一亮、打動我的東西,心想完了,是不是我智商太低,欣賞不到老師和網友們認為高明的地方。如果是這樣,那我只能說,這是我這個水平所能看到和感受到的東西了。反正其他觀眾笑的時候,我笑不出來,哭的時候,我也沒法感同身受,尤其到后面影院里抽泣聲不絕于耳,我都緊張了,產生深深的自我懷疑。。。周冬雨、易烊千璽的演技,從今往后粉了,但故事,我真的不喜歡。
我問過自己為什么不喜歡校園青春題材,至今也沒有想得很明白,說不上來,大概是由于我的嫉妒和靈魂本身暗黑吧。看到影視劇中演繹的校園青春,我總心生疑惑:這是真的嗎?別人的校園青春這么活力四射,發生了這么多精彩的故事?回想自己的校園時代,沒有激情、沒有愛情,甚至連友情,我都快記不得了。對比之下,太蒼白了,總感覺丟失了什么,似遺憾,又似不甘。
嫉妒應該就是這樣來的吧,我知道很狹隘,但我沒辦法假裝自己擁有一顆多么包容或透明的心靈。
少年的你票房破7_少年的你觀后評論感悟 篇4
等了一個夏天的遺憾,終于在秋天迎來了小北。作為原著粉的我懷著好奇和對偶像的崇拜慕名走進了電影院,看完影片后的我心情卻久久無法平息。整部影片圍繞“校園暴力”展開故事。主人公陳念為了考去北京來到一所復讀學校,原本最后的三個月她可以平平穩穩的度過,可是一件事情的發生卻打破了所有表面上的平靜。一位深受校園暴力的女生胡小蝶不堪所有的壓力從學校陽臺一躍而下。鮮血染滿了一樓,但幾乎所有的學生似乎都冷血的缺乏同情心,只是拿出手機拍攝著發到網上,看到這里我的心涼了半截,只有陳念走出來為胡小蝶蓋上校服保住最后的尊嚴。而之后胡小蝶所經歷的所有又重現在她的身上。以一位叫魏萊帶頭的女生從一開始往她的椅子上倒滿“鮮血”到后來放學后群毆她一頓,變本加厲。陳念為了躲避她們抄小路卻遇到了之后“點燃她生命的光”小北。她報警解救他卻被小混混們發現,摔壞了手機也失去了初吻。陳念自認倒霉以為一切結束,可是第二天開始,小北以說保護她為由默默守護,可被陳念一句我和你不是一路人打敗。被同學排斥,被故意用排球毆打,陳念隱忍過絕望過所以她決定反擊,她聯系上曾經的警察告訴他們胡小蝶自殺的真正原因。魏萊等被休學,似乎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去,可是哪有這么簡單。魏萊等像幽靈一樣為了報復無處不在,堵在她家門口,拿著一籠子老鼠,手上的刀泛出的光同時讓我不寒而栗。在破舊小區里的追趕,為了活命躲進垃圾箱,打給警察卻無人接聽的絕望都在陳念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陳念也只是一個十七歲的女孩子,對她來說,只有高考這條路能讓她重生,帶著她的媽媽脫離泥潭,拖著只有自己和媽媽的殘破小家“重生”。可是高考的最后幾個月卻過的異常艱難,她求助過,卻發現這世界上,沒有人會保護她。她形單影只,她的身后一片空白。
她帶著僅有的希 望來找小北,小北是她黑暗前能最后抓住的最后一點光亮。之后,小北默默成為了陳念身后的人,那個有些瘦小又倔強的身影,讓陳念的身后不再空空蕩蕩,每天上學放學相隔不遠的守護,也讓陳念無比心安。小北應該說是全片最讓人心疼的角色,他和那些少年一樣,都是背后空空蕩蕩,甚至更空無一人——他的父親早逝,母親因為帶著他被別的男人嫌棄,而選擇拋棄他。漫不經心說出這些話卻又翻身留下淚水,他也是個內心柔軟的人啊。一次意外,讓魏萊等人趁虛而入,拍攝毆打陳念撕裂衣服剪短頭發的視頻,當小北回家看到這樣的陳念,抑制不住的怒氣使他抄起棒球棒轉身出門卻被陳念的一個擁抱制止。他陪他剃短頭發,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安慰她的事情。當陳念說出自己要保護世界時,他在一旁溫暖又貼心的說:“那可說好了,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他也的確是這樣默默保護的:在上門催債時,會避開對方的妻子和蹣跚學步的幼子;在麻將館看到更小的孩子不敢偷錢包要被混混頭目教訓時,果斷出手。小北為了陳念付出了一切。陳念失手把魏萊推下樓梯造成死亡,小北把事情全部掩蓋成自己的過失,“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這是小北入獄前對陳念說的最后一句話。當警察趕到,小北被扣在地上,兩個人緊握的手被硬生生分開的時候,陳念眼里的絕望,小北紅了的眼眶讓我的眼淚也不自覺的落下。少年少女的青澀感情已經不是大人們所說的懵懵懂懂,小北用他一生的自由去換陳念一個沒有污點的未來。后來的劇情回憶他還未入獄時兩人的美好,陳念走在陽光下,小北卻跟著她身后的陰影里“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后面”小北用一個晚上撕去了一墻貼滿通緝陳念媽媽的廣告。高考第二天,所有考生都有家長送花,小北因為入獄不能親生送給她所以綁了一路的雛菊。所有都細節都一點點戳中我的淚點。小北在警察局看著陳念被欺凌的視頻雖然說著“好玩”但眼里的憤怒和緊握的拳頭又怎能表現不出他的心疼。原來喜歡一個人就算不說,也會從眼睛里表達出來。陳念自首后和小北隔著玻璃的相見,兩人笑著笑著留下的淚水,也算對過去的釋然。鏡頭轉向兩個人在車內陽光照耀下的聊天,仿佛在暗示未來馬上到來的光明。影片的最后,大家都長大了,小北還是跟在陳念身后一起回家,當小北看到攝像頭的時候,他也不再懼怕了,沒有戴帽子,沒有低著頭,反而一直仰望地看著它,說明他們真的一起走向了光明 。影片結束了,卻反應出了現代社會的一些問題。施暴者魏萊為何會變成這樣?她家境富有,她的母親虛假偽善,父親因為去年高考成績不理想一年沒跟她說過話。她一面是強勢的霸凌者,一面是父母管教失當的受害者。老警察還說過一句話:關于校園暴力,回到教育部門,教育局讓你找校長,校長讓你找老師,老師讓你找家長,好不容易找到了家長,家長說,我在深圳打工呢,一年就見孩子兩回……愿世間父母對孩子的關心都多一點,而不是建立在所謂的成績上。愿世間的公平多過那些所謂的黑暗。站在塵埃里的人是不幸的,但總會有人在仰望星空…勇敢向校園欺凌說不!少年的你,保護著世界,世界也會保護著小小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