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自我認知小結
短期工作:企服中心
職業素養關鍵詞:活動組織、溝通推介、要求更高的溝通能力
這份工作我做的時間不太長,因此沒有很多發言權。一個收獲是,開始懂得營銷模式有很多種。前兩天看到一篇講ngo的文章,了解到工會、商會這些在中國都是屬于政府部門的組織,在國外全部都是民間的ngo,而國內做的比較好的ngo,比如阿拉善,也正是利用架構企業家人脈交流平臺的形式來運作。當時就在想,原來我是曾在“類ngo”工作過,但自己渾然不知啊……
、插曲(2):素描
一開始完全是興趣。從xx年底學習素描,期間兩次暫停,全部是因為學英語。
突然發現,畢業兩年,每周末幾乎都在給自己找事兒干。從一開始學hr,到學素描,到ef,到bec,到cg,現在考慮學車和口語考試。感覺自己總是很忙,但其實沒有在某方面有長足的進步,因為所學的東西大多為興趣驅使,喜歡就多學點,累了就放下也無所謂。我想,兩年時間的周末,如果全部專心往一門專業上鉆研,現在也可能小有心得了吧。只是那樣的話,我自己一定會給自己找一堆分心的理由,這山看著那山高而留下遺憾吧。
除了技能外,學素描的經歷帶給我兩點收獲:不要束縛自己的愿望,真那么想嘗試,那就去吧!除非你只是說說而已。
2、人對自己有天分的事情是有直覺的。創造性的學科也是如此。盡可能讓自己不要有思想負擔,排除一些現實的顧慮而去嘗試的話,你會發現“你果然可以做到”,此時的快樂是莫大的,對自己的認識也會更進一步。
【自我認知筆記:有如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對人文藝術學科領域產生興趣】
、迷茫期到來
xx年底,工作一年半后,我進入了一個很迷茫的階段。
現在回顧那時產生困惑的原因,是因為迷失了方向。在過去一年中,“學習與嘗試”一直是我生活的關鍵詞,這種“沾花惹草”的性格支持著我,讓我成為現在的樣子,卻也讓我頭疼。
這不是長久之計,未來要怎么辦?
萌生過很多想法。讀在職研有之,留學有之,學設計有之,轉行有之。想法很多,卻始終猶豫徘徊。
這樣做是逃避吧,學習也好,轉行也罷,我一直在做的,就是試圖弄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以及,評估自己到底有沒有真正為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下功夫鉆研過。這些并沒有搞清楚,若只是為了逃避/高工資/更大的企業而轉行,雖然矛盾可得到暫時緩和,但這一幕一定還會在未來某個時候重演。
回顧這段時光,客觀的說,有些想法是現在看來正確的,但還有一些事我其實不用那么思維僵化。才工作一年,對各行業的認識還很淺,就想要用一個“職業規劃”搞定自己的后半輩子,無論從見識和能力上都遠不夠格。
【自我認知筆記:對在某個方面專注的愿望開始增長,在今后的嘗試中,開始考慮一件事情“可以考慮發展成為專業”還是“可以考慮做副業”還是“作為業余愛好就好”】
、第三份工作:廣告公司-媒介客服
職業素養關鍵詞:基礎廣告理論知識、媒介資源渠道了解、一定談判能力、平面設計軟件基礎應用
一次大的跳行(其實也不算是跳行?)中間很多過程難以詳盡寫出,一次偶爾的畫冊文案撰寫,一段時間的廣告學習,各種心路和徘徊,許多的感謝。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