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學期自我總結范文(通用3篇)
大三學期自我總結范文 篇1
大三結束,在這個學期里。整個大三是我的轉型期,特別是這第二學期。我定下了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其實說它是轉折點,有點過,因為還沒有折過來。就算是在轉折的準備時期。徘徊了一個多學期,爭取支持,終于得到了考研究生的機會,我可以放心的努力的準備。
前半個學期,有點迷糊。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每天早起,堅持不逃課,當個好學生。只有一次回了家看外婆。感覺時間緊張得不得了,卻像是什么也沒有做成,是自己在浪費。聽別人講起別人的風光歷史,我拼命地在自己腦海中尋找屬于自己的歷史。最終找到的只是自己前兩年的墮落,幾乎沒有什么可以拿出來跟別人講的。學習成績也不好,學生工作也沒有突出,真不知道自己畢業的時候拿什么跟別人競爭。
于是,我選擇了暫時地逃避也是想要借此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為爸媽爭光——我一定要努力地考上研究生,我要努力考上中山大學的研究生。就算考上爸媽不讓讀,我也要考。那證明的是我的能力,是爸媽有我這么一個出色的女兒。免得爸媽總是在那些有錢人面前抬不起頭。有錢沒有什么了不起。那渾身的銅臭味我才不要呢。可社會就是有錢說話,我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只好在知識上勝過他們。
這難道就是我所向往的教師職業?這難道就是一個還沒有稱為教師的學生該承受的現實打擊嗎?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就是這樣的道理。不是志同道合的人沒有辦法怎樣的深入探討些什么。現實,很難改變。可是人只是安于現實而不想著如何改變又怎能證明另一種的途徑走不通呢?只有嘗試過才有否定的權利。沒有真正嘗試過的人就不應該說出那些字斟句酌的話來。社會的殘酷現實,讓還沒有走出校園的學生過早地對這個社會失望了。
所以,我就一直逃避著。試圖找到可以一直躲避的港灣,讓我可以只沉浸在自己創設的烏托邦里。現實的世界找不到這樣的地方,只能在精神上尋找。我找到了。找到了屬于我自己的位置。然而,當我只是想當我自己,過自己生活的時候,別人總會闖進來,不打一聲招呼地。這個學期里,除了學習之外的事情都是讓人心煩的繁雜之物,只求能夠盡快地完成擺脫它們。可以安靜學習的時間不多了,就珍惜最后的半年吧。奉勸自己,可以再投入再認真點。自己學習態度不認真的時候,看看同是考研的人,他們是怎樣的努力啊。
這個學期,借著無數的可浪費的時間,看了想看的、不想看的但是必須看的作品。喜歡外國文學課,這是我這個學期唯一可以喜歡的課程。幾門選修課,學得平常。有一門還真是讓人慪氣。每次上課都要氣得在中午吃飯的時候念叨一陣子。沒辦法,什么樣的老師就喜歡什么樣的上課方式,這是我們說不能選擇的。本來喜歡這門課也沒有辦法,誰叫那位老師讓這個課程完全地失了人心呢?
演講與口才課上,進行了兩次公開演講。第一次不熟悉,也就不怎么樣。第二次的題目太煽情,害得我在講之前就哭了,上了臺讓老師叫下來控制情緒。真是丟臉丟到了家。臨近期末,來了一次辯論賽,承蒙同學的推薦成了辯手,雖然在投票之前就告訴他們不要投我,因為我沒有時間準備。結果出來還是我上。他們真是看得起我。辯論場上,從辯論賽開始,主持人一開口就注定這是一場不公平的辯論,結果我們輸了。輸贏在這樣不公平的辯論賽里顯得無足輕重。實際上,我覺得我們贏了。我們在自己的心里贏了。這就是完美的結局。
學習進行得不算有秩序,生活也差不多。人活著是一種任務,都差不多地那么活著。沒有多大的差別。有,也就是錢多錢少,權力大小的問題。生活上的許多問題是無法解決的。無法解決的問題也就不值得為它死去活來的。自然地過著每一天,偶爾哭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大學都走了三年了,對于大學校園的事情也看得七七八八。守得住的愛情才是愛情,遇見困難就逃避的那不叫愛情。大學生的愛情觀,一直受到社會的關注,記得以前還有人為此舉行辯論賽。辯來辯去也是沒有結果的。大學的學生,崇尚自由和自我。誰束縛了誰,這段愛情就會宣告結束,這跟婚姻差不多。有多少人是一戀愛就可以步入結婚禮堂的呢?
這個學期里,我學會了徹底地沉默。對著之前自己看不慣的強烈想改正別人的事情,現在強烈要求自己要忍住。因為有前車之鑒。自己是講了真心話,聽你講話的人可不都這么認為的。如此便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使得兩個日后見到都有些尷尬。所以,何必呢?既然別人不聽,有何必講,何必一心想著為他人好呢?是朋友的,就可以理解;對于一般的萍水相逢者,還是簡單地算了。見面,微笑,打招呼,就可以了。社會上的為人該也是這樣的吧。提早適應。
真話,留著給愿意聽的人聽。
暑假,努力學習。
大三學期自我總結范文 篇2
大三結束,在這個學期里。整個大三是我的轉型期,特別是這第二學期。我定下了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其實說它是轉折點,有點過,因為還沒有折過來。就算是在轉折的準備時期。徘徊了一個多學期,爭取支持,終于得到了考研究生的機會,我可以放心的努力的準備。
前半個學期,有點迷糊。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每天早起,堅持不逃課,當個好學生。只有一次回了家看外婆。感覺時間緊張得不得了,卻像是什么也沒有做成,是自己在浪費。聽別人講起別人的風光歷史,我拼命地在自己腦海中尋找屬于自己的歷史。最終找到的只是自己前兩年的墮落,幾乎沒有什么可以拿出來跟別人講的。學習成績也不好,學生工作也沒有突出,真不知道自己畢業的時候拿什么跟別人競爭。
于是,我選擇了暫時地逃避也是想要借此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為爸媽爭光——我一定要努力地考上研究生,我要努力考上中山大學的研究生。就算考上爸媽不讓讀,我也要考。那證明的是我的能力,是爸媽有我這么一個出色的女兒。免得爸媽總是在那些有錢人面前抬不起頭。有錢沒有什么了不起。那渾身的銅臭味我才不要呢。可社會就是有錢說話,我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只好在知識上勝過他們。
語文課程論上了半個學期的理論課,后半個學期是實踐的環節。理論課程不算折磨,還上得比較開心,教師這個行業是自己有點喜歡的,要了解清楚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為下半個學期的實操環節做準備。但是下半個學期的試講真是折磨人。從熱情高漲到心如止境,對教師這個職業開始了思考——是不是真的適合我?在試講的過程中,和同一組的同學對“教師”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認為教師只是教知識,學生懂就懂了,不懂也不算什么。如果教學生做人的那么些大道理,肯定會引起學生的討厭情緒、公憤……所以當一個教師就是依舊以前的教師的方法,不用講創新不用講道德。我徹底地無語了。
這難道就是我所向往的教師職業?這難道就是一個還沒有稱為教師的學生該承受的現實打擊嗎?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就是這樣的道理。不是志同道合的人沒有辦法怎樣的深入探討些什么。現實,很難改變。可是人只是安于現實而不想著如何改變又怎能證明另一種的途徑走不通呢?只有嘗試過才有否定的權利。沒有真正嘗試過的人就不應該說出那些字斟句酌的話來。社會的殘酷現實,讓還沒有走出校園的學生過早地對這個社會失望了。
所以,我就一直逃避著。試圖找到可以一直躲避的港灣,讓我可以只沉浸在自己創設的烏托邦里。現實的世界找不到這樣的地方,只能在精神上尋找。我找到了。找到了屬于我自己的位置。然而,當我只是想當我自己,過自己生活的時候,別人總會闖進來,不打一聲招呼地。這個學期里,除了學習之外的事情都是讓人心煩的繁雜之物,只求能夠盡快地完成擺脫它們。可以安靜學習的時間不多了,就珍惜最后的半年吧。奉勸自己,可以再投入再認真點。自己學習態度不認真的時候,看看同是考研的人,他們是怎樣的努力啊。
這個學期,借著無數的可浪費的時間,看了想看的、不想看的但是必須看的作品。喜歡外國文學課,這是我這個學期唯一可以喜歡的課程。幾門選修課,學得平常。有一門還真是讓人慪氣。每次上課都要氣得在中午吃飯的時候念叨一陣子。沒辦法,什么樣的老師就喜歡什么樣的上課方式,這是我們說不能選擇的。本來喜歡這門課也沒有辦法,誰叫那位老師讓這個課程完全地失了人心呢?
演講與口才課上,進行了兩次公開演講。第一次不熟悉,也就不怎么樣。第二次的題目太煽情,害得我在講之前就哭了,上了臺讓老師叫下來控制情緒。真是丟臉丟到了家。臨近期末,來了一次辯論賽,承蒙同學的推薦成了辯手,雖然在投票之前就告訴他們不要投我,因為我沒有時間準備。結果出來還是我上。他們真是看得起我。辯論場上,從辯論賽開始,主持人一開口就注定這是一場不公平的辯論,結果我們輸了。輸贏在這樣不公平的辯論賽里顯得無足輕重。實際上,我覺得我們贏了。我們在自己的心里贏了。這就是完美的結局。
學習進行得不算有秩序,生活也差不多。人活著是一種任務,都差不多地那么活著。沒有多大的差別。有,也就是錢多錢少,權力大小的問題。生活上的許多問題是無法解決的。無法解決的問題也就不值得為它死去活來的。自然地過著每一天,偶爾哭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大學都走了三年了,對于大學校園的事情也看得七七八八。守得住的愛情才是愛情,遇見困難就逃避的那不叫愛情。大學生的愛情觀,一直受到社會的關注,記得以前還有人為此舉行辯論賽。辯來辯去也是沒有結果的。大學的學生,崇尚自由和自我。誰束縛了誰,這段愛情就會宣告結束,這跟婚姻差不多。有多少人是一戀愛就可以步入結婚禮堂的呢?
這個學期里,我學會了徹底地沉默。對著之前自己看不慣的強烈想改正別人的事情,現在強烈要求自己要忍住。因為有前車之鑒。自己是講了真心話,聽你講話的人可不都這么認為的。如此便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使得兩個日后見到都有些尷尬。所以,何必呢?既然別人不聽,有何必講,何必一心想著為他人好呢?是朋友的,就可以理解;對于一般的萍水相逢者,還是簡單地算了。見面,微笑,打招呼,就可以了。社會上的為人該也是這樣的吧。提早適應。
真話,留著給愿意聽的人聽。
暑假,努力學習。
大三學期自我總結范文 篇3
站在歲末,回望過去的一學期,工作的點點滴滴在心頭浮現,那些瑣碎的故事充實著我,展現著細微的力量。那些磨礪和鍛煉,讓人成長,讓人積淀。初進學校的那種簡單,漸漸轉變為承擔工作的勇氣。此時此刻,不是一學期結束的塵埃落定,而是深深感到新一年工作的重擔又向我們發出召喚,為了能保質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務,我必須在在過去的基礎上對相關知識、能力進行進一步學習,加深認識。
這一學期來,在院及學生會各干部的領導下,當然還有同學們的支持,我們學術部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堅持以為同學服務為工作準則,為加強大一新生對大學生活的熟悉和適應而努力!先我將這學期的工作總結總結如下:
一、參加招新
招新工作是每個集體都必須做好的任務,他關系到集體以后的發展前途!院里招新時是以每人交一份簡歷開始的,經過書面簡歷的篩選才能有機會進入初試,初試時需要進行自我介紹并回答面試官的問題,兩輪的優勝劣汰之后才能進入復試,復試時五人一組合作處理問題。過后便擇優錄取,隨后還有一個月的試用期,這個過程可謂是步步驚心,歷經磨礪,更有歷練。初試時作自我介紹,我覺得自己的表述和簡歷上寫的有些重復,說得有點啰嗦,沒有重點,所以以后要多補充學習面試與演講技巧,要學會推銷自己。復試中,我積極發言,努力思考,自我認為表現不錯,應當繼續努力,其實這些都是自信和積累的展現。試用期中,主要的工作是自習檢查活動和運動會的相關工作(詳細情況下面會詳細介紹),我能夠做好負責的做好本職工作,并盡可能的幫助其他人完成工作。如此,才順利成為信息院團委學生會學術部的一員。
二、運動會
初進大學,對運動會的期待蠻大,先是院運動會選拔運動員,然后是各個運動會的準備工作,開幕式表演策劃、抱球跑訓練等。
表演策劃大家集思廣益,通過上網查視頻資料,我也上交了一份策劃,沒有被采納,我覺得我的策劃存在很大問題:首先,格式不對,不會用正式文體表述:其次,我的策劃不新穎,太簡單,和去年的開幕式表演基本一樣,沒有創意。我認為自己需要多學習,學習寫策劃書、學會創新思維、打破思維定勢。
抱球跑訓練由我們部負責,訓練期間,每天六點二十從床上爬起,趕到操場組織運動員訓練,同時我自己作為運動員參加訓練,完后就就趕著去上課。那一段時間緊張勞累,我們辛苦的練習也換來了成功的喜悅,雖然我沒有參加正式比賽,但是回想起來,卻是那么充實。我也為自己的堅持而感到自信。
運動會期間,哪個大一新生會想到是如此冷清,沒有觀眾,只有團學會工作人員忙前忙后。說實話,那幾天很累,每次有任務時,確實不想去,但是我覺得既然選擇了,就要做到底,不放棄。我拋開不愉快,投入工作,負責好我帶的運動員并管理好號碼簿和運動服,也為運動員吶喊助威,為他們的成功感到喜悅。最終我們院取得了佳績,我非常開心。其實只有真正地融入,才會發現那半邊天的精彩。
這些活動,鍛煉了交際能力,結識了好多新同學、學長學姐,增加了膽識和自信,相信這都是我寶貴的財富。
三、集體自習
首先是設計表格,我用e_cel做了一張,最后見到曾惜做的,發現自己做的好差勁,最重要是枯燥的形式,而曾惜使用簡單的水印效果使得表格十分可愛,
有活力。這是我值得學習的地方。同時我覺得自己要多練習各種辦公軟件的操作,以方便今后的工作和學習。
其次是負責收取各班自習策劃,聯系學委班長做好集體自習工作的安排宣傳。接下來就是正式投入自習的檢查工作,我負責的是9、10及19、20班,我盡量保證每周每個班三次自習我有兩次是去檢查的,并且和學位班長談話交流,讓他們組織好自習活動,保證大部分學生參加,但是還是成效不大。也許這不是檢查的次數多不多的問題,而是要通過和班長學位的聯系交流配合努力做到改變大家的態度,讓大家認識到自習的重要。我覺得以后的自習活動可以請學長學姐去發言指導,這樣就能發揮榜樣的力量。
這次活動,沒有什么大任務,但是在細微的行動中,可以看出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雖然無味,其實也結識了好多其他班委成員,在工作中,處理各種問題,不僅展現了學術部的風采也是對個人的肯定。
四、破冰活動
由于我們部門有學長帶班工作的緊急工作,就沒有排練節目,僅僅只是在科實部的節目里打打小醬油,但是打小醬油,也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靚點。其實我覺得,我們還是能夠抽出排練時間來展現部門風采的。
五、學長帶班
1.招募活動及宣傳工作。
活動準備時,我和汪倩文合作制作了一個簡歷箱,可愛的qq頭像微笑不斷,是對我們合作的肯定和嘉獎。海報宣傳期間,我除了做一些細微的雜瑣事,主要負責海報的文字內容。我能夠及時的完成并被采納,是我很高興的事情,看
著自己的文字在那里熠熠生輝,甚是喜悅。可是我突然覺得自己做的好少,只是書生之事,提筆之間而已,其他人卻跑前跑后,不辭行苦。
2.學長帶班啟動儀式。
開了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會議,最終成果一錘定音,真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啊!我努力用文字展現活動,大家的東奔西跑讓我感動,我在活動中努力完善大家的工作,查問題糾錯誤,幫小忙寫表格,雖然瑣碎,但能為部門工作獻出自己的力量是我的責任。
時間很長,付出很多,收獲也很多··大家的努力讓我明白,堅持就是勝利,付出就有收獲;每一次的汗水和笑臉讓我體會到,當你真正融入一個集體時,你會發現,她的悲傷和歡樂就是你的悲傷和歡樂。
時光如梭,經過一系列活動,我明白了很多:
1.學生會工作無小事,事事都不能懈怠。我們干事更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才能更好地服務同學。在過去的學期里,我腳踏實地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自己的水平和經驗不足,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新的一年里,我還要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成績。工作的時候,要做到眼看四方,耳聽八方,也就是要眼到手也到。工作的事情,要主動地去做,而做任何的事情,都要勤快。站在時間的這一端倒回去看,不到四個月個月的經歷教會我許許多多的東西,無論是對我以后的職業生涯還是對于我的人生來說,都是有益的。2. 作為學術部的一個新人,在這個新的環境里,勤快一點總是沒錯的。論資歷,我們都只是初出毛廬,沒有一點社會工作經驗,我們要為自己創造學習的機會,
部門里的的小事我們都要主動勤快地去做,不要認為自己主動多做一些事情就是自己吃虧,其實,事情做的比別人多并不一定就是自己吃虧了,有時候恰恰相反,我們做的愈多,我們得到的學習機會就愈多,便愈能鍛煉我們自己。我們的主動積極會給我們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更多的機會,只有去做,去付出,才會有收獲。
3.俗話說,朋友多了路好走。你對別人怎么樣,別人也是同等地回應你的。你對別人好,只要是會感恩的人,都會記在心里的。我們無論身處在怎樣的環境里,都應該和身邊的人搞好關系,不輕易交惡,但要真誠地待人。敵人是很容易樹立的,朋友也是要誠心才能相交的。在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人,也許,某些人只是走走過場,但是,無論,微笑是必須的。
昨天悄無聲無息地走了,留下思索和回味,今天就在眼前,提醒我們抓緊時間去學習、去充實,明天即將到來,為明天做好準備就是把今天做到最好。學術部的工作就是為大家的學習生活添磚加瓦,下一年,讓我們相約在又一個精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