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護士醫德自我評價范文(通用3篇)
2022最新護士醫德自我評價范文 篇1
誠信是一個重要的社會道德范疇。我國古代思想家對誠信道德的闡述和強調不絕于史,在傳統理論中,誠實守信被看做“立身之本”、“舉政之本”、“進德修業之本”。當今社會,誠信更進一步發展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深層道德意識,并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南京大學校長蔣樹聲代表呼吁:“國家應以誠信為突破口,在依法治國的基礎上強化公民道德建設,逐步建立起誠信社會、道德社會。”他還說:“公民道德建設千頭萬緒,誠信應該成為整個公民道德建設的突破口。一個人只有誠信做人,誠信地對待工作、家人和社會公眾,才可能建立和完善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才能得到繼承,道德社會才能真正建立。”醫療機構是衛生系統的主要窗口,也是社會的重要窗口。醫德、醫風的好壞是社會風氣好壞的反映,也是全民族整體道德素質的重要表現。因為醫療行為關系到人的健康與生命,所以,醫德、醫風一直受到社會各界、輿論的經常關注和很高的要求,常常形成一時的熱點。由醫德、醫風惡劣造成的事故盡管不多,但是影響大,格外遭人痛恨和譴責。因此,醫德、醫風建設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重點之一。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不斷完善,醫院建設和發展由依賴型向經營服務型轉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目前市場經濟環境下醫德存在多面性的特點:
1、受利益驅動,醫德出現失衡。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傳統醫德發生了變化,受利益驅動,部分醫務人員的是非觀、利弊觀、尊卑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本來,醫院的服務宗旨是減少疾病、救死扶傷,不能單純以營利為目的,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是以自主經營的醫療衛生服務為主體,既求社會效益,又要講求經濟效益,二者處理不當,就導致了有些單位和醫務人員見利忘義,醫德失衡現象的發生。具體為亂檢查、亂收費、亂用藥、收紅包、從事第二職業搞“創收”等,由此擾亂醫療秩序,敗壞了醫德醫風。
2、價值背向,導致醫德失去規范。國家對醫院實行差額補貼的同時又使醫院物資市場化,價格的漲跌使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受市場經濟體系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個別醫務人員在遇到通過正當途徑而利益得不到實現時,就可能尋求非道德補償。更有甚者認為,為病人看病、做檢查、做手術、受病人吃請、收病人紅包和禮品是等價交換,合情合理。這反映了市場經濟所引發的市場價格和價值的距離,導致了醫德失去規范。
3、效益碰撞導致醫德失調。在國家補償不足的情況下,為謀求發展,醫院在考慮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必須重視經濟效益,由此在重視醫療服務的同時也十分重視醫療服務效益。但是,醫療服務的價值無法用金錢來直接衡量。面對患者,醫院有擇優治病救人和救死扶傷的道義,同時又有維持醫院勞動力再生產的責任,在具體實施中難免使二者產生碰撞,導致醫德失調。由此可見,市場經濟不僅體現在以法律為手段的制度約束性上,還體現在以信譽為基礎的道德約束性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既擔負著保障人民群眾健康的任務,又要為自身生存和發展參與市場競爭。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建立一套科學、合理、有效可行的管理體制,是醫院在激烈的醫療競爭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環節。那么,醫院該如何以“誠信”教育入手,抓好醫德醫風建設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做文章。
1、以“誠”人為本,做好醫務人員的思想教育。一是抓好理想信念的教育。這是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也是醫德醫風建設的核心。要教育職工正確對待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的困難、利益調整及一些問題,堅定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決心,為醫院的生存和發展貢獻力量。二是對職工進行“三觀”教育。即對職工進行新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通過教育使職工正確看待物質利益,正確對待個人、集體與國家的關系,把個人利益融入集體利益之中;教育醫務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把治好病人,減輕病人痛苦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最高目標。三是對職工進行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教育。教育職工樹立起病人是醫院的“客戶”,病人是醫院職工的衣食父母的理念,正確認識醫務工作者和病人的關系,教育職工經常進行換位思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以“信”為本,切實履行對服務對象的承諾。一是要把醫德醫風建設同各項制度結合起來。要制定和完善醫德醫風規范,使醫德醫風同職工的利益緊密掛鉤,嚴格考核落實,建立競爭機制,優勝劣汰,全面提高醫護人員的服務水平,提高其醫德醫風水準,讓病人滿意。二是要堅持落實好醫療服務和醫藥收費價格公開制度和住院病人“日清單制”,讓患者明明白白消費,把“醫不二價”、“童叟無欺”作為行醫道德的根本要求。只有心擺正了,才會對病人堅守誠信,才能兌現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諾言。
2022最新護士醫德自我評價范文 篇2
以樹立良好的護士形象為重點,以提高護理服務為目標,以社會和患者滿意為標準。要切實轉變服務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落實到服務于病人的各項工作之中,提高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改進服務模式,從維護病人權益和促進醫院健康發展的角度出發,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體現“病人第一、質量第一、服務第一”。
在護理工作中,一切從病人和臨床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為病人著想,從點滴做起!耙圆∪藶橹行摹,要做到四到位:一是心到位,具有高度責任心;二是說到位,加強溝通,做到解釋工作,做好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三是做到位,措施、檢查、落實到位;四是管理到位,督促檢查,抓好落實。以健康教育為例,健康教育的內容更加個體化,具體化,健康教育的形式更加多元化,應充分利用報紙、宣傳欄、編制豐富多彩的宣教資料,病房服務指南,健康處方,出院指導,并編印成冊,有資料表明采用個體化,書面化的健康教育方式效果較傳統的方式效果更加顯著,使廣大病人及家屬受益。
2022最新護士醫德自我評價范文 篇3
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這是為了紀念近代護理學科創始人南丁格爾(1820~1910)而設立的。在1852年到1856年間,沙皇俄國與土耳其之間發生在克里米亞的戰爭十分殘酷,雙方傷亡慘重,很多的傷病員無人照顧。當時。英國有一位具有醫學專業知識的女士名叫南丁格爾,她自愿組織戰地救護隊,率領38名女救護隊員負責傷病員的護理,在她的領導下,建立了醫院管理制度,提高了護理質量,使傷病員死亡率迅速下降。1860年,她又在英國的圣多馬醫院辦起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校,為推動世界各國護理工作和發展護士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了紀念這位近代護理學家護士教育的創始人,弘揚南丁格爾對病患如同"老人的兒女,同志的手足,孩子的媽媽"的獻身精神,國際上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今年的5月12號是我們上大學以來的第一次護士節,所以我們心境都十分愉悅。為了讓我們有個難忘的第一次,每個班都要舉行一個活動來為自我過回節,所以決定舉行一個晚會讓即將成為護士的我們都高興一下。
由于5月12號是國際護士節同時也是汶川的災難之日,玩會由12號改為了11號的晚上七點。就這樣開始了這次以"歡樂護士之我們是天使"為主題的以班級為單位的活動,本次活動由以下幾個環節,首先劉曉娜同學為大家演唱了一首《勇氣》。美麗的旋律拉開了活動的帷幕。主持人登場將每個人都帶到了活動中下來是全班同學共同完成的游戲環節,猜表情,準備了三杯一樣顏色的液體,分別為紅糖水,可樂,陳醋,然后找三個同學來喝,之后做出痛苦的表情,讓其他同學來猜水喝的是醋。
這個游戲一共玩了三輪,三輪后這個游戲結束同學們有懲有罰,可是玩的都挺開心,每個人臉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接下來是由吳丹為全班演唱了一首《見習愛神》,期望能夠將每個同學都帶到玩會的高潮。
隨后又進入了游戲環節,接下來的游戲僅有懲罰,游戲規則就是給出名詞的類別,從第一個人開始無重復的說出同一類別的名詞,例如說水果,說不出或說重復了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
接下來是本班邱竹親情獻歌環節,為大家帶來了《陽光中在風雨后》期望全班同學都能夠學會堅強。
接下來是這次晚會的最終一個游戲你來比劃我來猜,同學分成兩組,明白資料后由第一個人開始比劃,到最終一個人說出第一個人比劃的是什么看哪組猜的對。
在大家的笑聲中晚會也接近了尾聲,最終言歸正傳,學校期望我們能夠像南丁格爾一樣為人們做貢獻。我們也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學校感恩社會,最終以一首《感恩的心》結束了今日的晚會。
活動結束了,心中也有很多的感觸和想法,雖然在玩可是也明白了護士的職責,此刻只是上大一的我們應當更多的了解護士這個工作,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握技巧才會更好的到臨床上去為人民服務。都說護士是白衣天使,期望從我們身上能夠看到這樣的精神,讓我們一齊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