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星級評價方案(精選3篇)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擴展我們的視野,拓寬“進步”的內涵,重在激勵,重在發展,著眼于發現與發展的過程,更大范圍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教育教學,從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增長才干,培養能力,提高人的整體素質。
二、關于“全能生”、“進步生”、“特長生”的評選條件:
(一)全能生:每班評4~8人
1、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人民,熱愛學校,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在同學中能起模范帶頭作用。
2、熱愛學習,熱愛科學,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
3、關心集體,樂于奉獻,熱愛勞動,助人為樂,以身作則,有較強的自主、自理、自律意識。
4、熱愛體育,能上好體育課和體育活動課,做好廣播操和眼保健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身體健康。
5、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并出色完成指定的各項任務。
6、語數英學科成績評價為a,其他各門學科為b以上。
(二)進步生:每班評4~8人
1.凡在學習、品德、勞動等方面有一方面有明顯進步的,受到任課教師和同學一致公認的。
(三)特長生:每班評4~8人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關心集體,積極參加勞動,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遵守學校的各項紀律,。
2、學習態度端正,能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種作業,作業書寫干凈整潔。
3、 對X一項健康的活動如音樂、美術、舞蹈、聲樂、樂器、籃球、足球、羽毛球、圍棋、象棋、電腦知識、發明創造等方面有著濃厚的興趣,做出了突出的成績,并有著良好的習慣能堅持學習。
4、參加區級以上的'X項競賽并獲獎。
三、“全能生”、“進步生”、“特長生”產生的辦法:
評選產生采取“自主申報,班主任審核,年級組(相關任課教師)復議,學校批準”的辦法。
1.自主申報:
凡要申報“全能生”、“進步生”、“特長生”的學生,必須認真回顧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對照條件分析自己是否符合“全能生”、“進步生”、“特長生”的條件,認真總結。
2.班主任審核
班主任根據學生申報的情況,進行認真的審核,凡符合條件的提交年級任課老師復議。
3.學校批準。
4、期末復評。
到了期末,班主任根據學生一個學期里的表現對初評的三生進行復評,復評成功的頒發獎狀。
四、其他要求:
1、請于3月24日將表格填好交回大隊部。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 篇2
一、評價的目的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貫徹落實“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建立自信,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激發其內在的發展動力。
二、評價的原則
1、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關注學習的結果、又關注學習的過程。
2、評價內容的多維化,從學生學業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
3、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學生、家長、社會評價相結合。
4、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書面檢測與實踐展示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更加重視過程評價。
三、評價的內容與方法
1、建立學生成長記錄檔案。主要內容有:學生素質發展報告書,自己最滿意的習作與書畫作品、日記,最典型的活動杰作(參加實踐活動作品等),檢測卷及其他榮譽。
2、即時性評價。評價者(教師、學生、家長)對學生學習、活動中的表現進行即時評價。通過觀察、訪談等形式,評價者在課堂上、活動時、生活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積極反饋,實施書面的或口頭的評價,給學生以鼓舞、指導、調整。這一評價次數、時宜等因人而異,不求整齊劃一。評價的內容包括:學習興趣、參與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習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與能力,思維的品質、創造性、獨特性、靈活性,想象的豐富性,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3、展示性評價
展示性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的結果,又要關注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一般要求,又要關注個體差異。評價時機可以以各種板報、作品(業)展覽、競賽、評比等形式安排在學習的某一階段,也可以以期末檢測為形式安排在學期末進行。
4、水平性評價
水平性評價是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組織的學科水平性筆試。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既要進行書面檢測,又要進行實踐檢測。每學期末接受市水平性評價檢測,學校在每學期中途進行一次調研性水平檢測。
技能學科的水平性評價學校只進行階段性的(一般每學年一次)水平性調研檢測。
5、對學生的綜合性評價
(1)形成性評價結果以“綜合性、激勵性的評語+等級”的形式呈現。其中學生平時各學科的作業的評價采用“雙等級”制(一方面評價作業的正確性,另一方面評價學生完成作業的態度,如書寫等)+激勵性批語進行,提倡教師多進行面批與個別性指導。
(2)展示性評價結果一般采用“等級制”(優、良、合格、待努力)
(3)水平性評價結果采用等級的方法進行,不論是何性質的水平檢測,均不要當眾宣布學生考分,更不能排名次。
(4)學科學業水平綜合等級采用定量與定性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即在學期末素質發展報告書中,以任課教師寄語性的激勵評價語言(主要從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知識技能、實踐創新等方面進行)+學科的等級評價的形式呈現(素質報告書中不公布分數)。
總之堅持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綜合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學生星級評價方案 篇3
一、評價的目的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貫徹落實“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建立自信,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激發其內在的發展動力。
二、評價的原則
1、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關注學習的結果、又關注學習的過程。
2、評價內容的多維化,從學生學業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
3、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學生、家長、社會評價相結合。
4、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書面檢測與實踐展示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更加重視過程評價。
三、評價的內容與方法
1、建立學生成長記錄檔案。主要內容有:學生素質發展報告書,自己最滿意的習作與書畫作品、日記,最典型的活動杰作(參加實踐活動作品等),檢測卷及其他榮譽。
2、即時性評價。評價者(教師、學生、家長)對學生學習、活動中的表現進行即時評價。通過觀察、訪談等形式,評價者在課堂上、活動時、生活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積極反饋,實施書面的或口頭的評價,給學生以鼓舞、指導、調整。這一評價次數、時宜等因人而異,不求整齊劃一。評價的內容包括:學習興趣、參與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習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與能力,思維的品質、創造性、獨特性、靈活性,想象的豐富性,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3、展示性評價
展示性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的結果,又要關注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一般要求,又要關注個體差異。評價時機可以以各種板報、作品(業)展覽、競賽、評比等形式安排在學習的X一階段,也可以以期末檢測為形式安排在學期末進行。
4、水平性評價
水平性評價是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組織的'學科水平性筆試。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既要進行書面檢測,又要進行實踐檢測。每學期末接受市水平性評價檢測,學校在每學期中途進行一次調研性水平檢測。
技能學科的水平性評價學校只進行階段性的(一般每學年一次)水平性調研檢測。
5、對學生的綜合性評價
(1)形成性評價結果以“綜合性、激勵性的評語+等級”的形式呈現。其中學生平時各學科的作業的評價采用“雙等級”制(一方面評價作業的正確性,另一方面評價學生完成作業的態度,如書寫等)+激勵性批語進行,提倡教師多進行面批與個別性指導。
(2)展示性評價結果一般采用“等級制”(優、良、合格、待努力)
(3)水平性評價結果采用等級的方法進行,不論是何性質的水平檢測,均不要當眾宣布學生考分,更不能排名次。
(4)學科學業水平綜合等級采用定量與定性考核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即在學期末素質發展報告書中,以任課教師寄語性的激勵評價語言(主要從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知識技能、實踐創新等方面進行)+學科的等級評價的形式呈現(素質報告書中不公布分數)。
總之堅持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綜合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