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學生評價方案(精選5篇)
體育課學生評價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根據課程標準的精神,按照一定的標準和方法,對學生在知識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和行為習慣等方面進行科學的評價。以人為本,區別對待,尊重學生的縱向發展,通過評價,促進每個學生的民展,嘗試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二、評價目的
通過評價,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表現,以及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找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評價內容
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社會適應與、心理健康五大領域。
四、評價方式及等級
我校的評價方式采取自評、互評、教師評的方式。自評占40%互評占30%,教師評價占30%,三項之和為學生的體育成績。85分以上者為優秀,75—84為良好,60—74為合格,60分以下者為待合格。
五、評價操作細則
(一)運動參與(10分)
1、出勤:自覺參加體育課程的學習,不無故遲到、早退、缺課。
評分辦法:以學期計算,凡遲到、早退、缺課超過三次者,不論原因,在此項得分中扣2分。
2、課堂常規:遵守課堂常規,穿適合運動的服裝上體育課,積極主
動地上好體育課。
評分辦法:以學期計算,凡服裝有三次以上不服合者要求者,在此項得分中扣2分。
3、各水平目標:如:水平《一》的目標是樂于參加各種游戲活動,認真上好體育課。水平《二》的目標是向同伙展示學會的簡單的運動動作;向家人展示學會的運動動作。
信息來源:此項評價的信息來源于教師的課堂觀察記錄表,每學期在期末時,教師向學生公布每位同學的出勤情況,常規表現情況,便于學生自評、互評。
(二)運動技能:(60分)
1、體能與運動技能(50分)
根據學段的不同,學生每期測試三項,三項成績的平均分為最后得分。
各項目評分標準:以某項目班上期初前五名同學的平均水平為滿分,根據測試項目的不同,按一定的標準向下浮動。(如:50米班上前五名的成績是8.8、8.9、9、9.1、9.2那么50米的100分標準就應是9秒,95分是9.1秒,以此類推。)
2、進步幅度(10分)
進步幅度=終結成績—起始成績,進步幅度在1—5分者得3分,在6—10分者得5分,10分以上者得10分。起始成績和終結成級都是滿分者加10分。三項進步幅度分的平均分為最終進步幅度分。
注:此項目的評價由教師根據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價,學生不參與評價。
(三)身體健康(20分)
根據各學段的身體健康領域目標而定。
信息來源:參照教師的課堂觀察記錄表。
(四)社會適應與心理健康(10分)
根據各學段的社會適應和心理健康領域目標而定。
體育課學生評價方案 篇2
體育課期末評價的內容:
一、身體素質測試:(25分)
增進學生的體質,是小學體育課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重中之重,兒童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健康的身體素質是其他一切活動的基礎和保障。身體素質共包含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力量素質,二是耐力素質,三是速度素質,四是柔韌素質,五是靈敏素質。在小學體育課上,根據五種不同的素質,來進行相應的測評。下面是具體每項素質所對應的測試內容。
力量素質:立定跳遠(下肢),實心球(上肢),鉛球等
耐力素質:400米,800米,1500米等
速度素質:30米,100米,200米等
柔韌素質:坐位體前屈,下叉,下腰等
靈敏素質:跳繩,毽球,跳高等
以上每項素質的測試根據每個年級的學生情況選其中的一項。每項滿分5分。
二、運動技能評價:(15分)
運動技能學習的好壞,有時候不僅是學生天賦高低所決定的,也包含了學生對運動的參與程度和喜愛程度,更是學習態度的一個體現,而本學期不同年級所學習的內容均超過了3項,因此在此項測試中,每個年級的學生可根據自己學習的內容挑選自己所喜愛的三項進行考核,老師根據其完成的動作質量,給予相應的分數,每項的滿分為5分。一下是每個年級所學習的內容,學生可自由選擇。
一年級:徒手操,隊列隊形,前滾翻,跳繩,30米,立定跳遠,拋輕物等
二年級:徒手操,隊列隊形,前滾翻,跳繩,30米,立定跳遠,拋輕物等
三年級:基本體操,隊列隊形,100米,立定跳遠,急行跳高,壘球,后滾翻等
四年級:基本體操,隊列隊形,100米,立定跳遠,急行跳高,壘球,后滾翻等
五年級:第九條廣播體操,100米,400米,跳遠,拋實心球,推鉛球,跳繩等
六年級:第九條廣播體操,100米,400米,跳遠,拋實心球,推鉛球,跳繩等
三、3、學習過程考核(40分)
主要包括:出勤情況;課堂活動表現;課外活動表現。
(1)出勤情況10分
建立一本體育與健康考勤簿,以每節課教師或體育委員的考勤為準,無故缺課每年累計達10課時定為體育與健康課成績不合格;出滿勤、不遲到、不缺課、不早退的學生得滿分;曠課1次扣1分,缺課1節扣0.5分,遲到、早退課4次扣1分。
(2)課堂活動表現20分
學習態度5分:喜愛體育活動,積極主動參與體育課外活動。
合作精神5分:具有集體榮譽感,互相幫助,互相尊重,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
情意表現5分:根據體育活動表現出來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會動腦、會學習有創新精神。
回答問題5分:課堂上積極踴躍地發言,認真、準確,每次得1分。
課堂活動表現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學生小組長組織,進行小組互評、記錄量化打分;教師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對個別學生的成績適當調整,最終確定每位學生的量化分數。
(3)課外活動10分
課間操4分;
參加體育課外小組3分;
班級或學校組織的體育活動3分。這部分內容由體育委員負責記錄,每缺席一次扣0.5分。
以上三項是對學習過程積累部分內容及賦分的闡述,40分是最后的折合分,學年末教師可以根據自己、體委和小組長對平時各項成績的記載和對每位學生的印象評定出每位學生的平時成績。
四、基礎知識考查(20分)
基礎知識考核以口試和作業的形式進行。
內容以體育與健康教科書為主,包括體育衛生健康常識、運動技能基礎知識、鍛煉方法介紹為主。根據不同年級,一、二、三年級采用口試,四、五、六年級采用作業的形式。
五、特長展示(附加分)
(1)對學有特長的學生允許有選考項目,并以滿分5分為附加分,計入總分。選考項目,可以是自己參加的課外活動小組學習內容,也可以是傳統的體育項目。選考項目范圍不能與必考項目相同。目的是使學生廣泛喜歡體育項目,體會成功的喜悅,培養自信心。
(2)在年度各級體育比賽活動中取得名次,可按以下標準為附加分,計入總分。校級5分,區級10分,市級20分,省級50分,按名次遞減。
六、學生等級評定
將身體素質測試、運動技能評價、學習過程考核、基礎知識考查、特長展示等分數統計得出學生成績,采用四級評定制予以表述。優秀(90分以上)、良好(76-~89)、及格(60~75)和不及格(60分以下)四個等級。
備注:
1、不及格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如果有進步可以再給一次機會重新測試,重新評價。從而提高其體育活動興趣。
2、對特別優秀的同學要進行專業的指導和訓練,并積極地向上級有關部門推薦,為體育事業培養人才。
體育課學生評價方案 篇3
根據《課程標準》對于小學生學習評價的精神,本方案既重視教學過程中的評價,也注意學生的參與態度和縱向發展進步,鼓勵兒童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激勵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他們的勇敢精神和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意識,同時較大程度地改革了考核、評分的做法。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是依據課程標準中有關評價的內容、評價標準、評價形式和各學段五個學習領域目標的內容結合小學生身心特點、認知水平和實際能力等情況,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的綜合評價方法進行。
1、自我評價
關于小學生如何進行自我評價,我們認真地進行了研究,怎么能夠讓小學生自己評得了,又能夠初步培養他們認識自我,正確對待自己的意識,我們設計了自我評價表,用畫圖的方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進行簡單的評價。
2、小組評價
關于小組評價,教師進行小組評價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對小組評價進行必要的指導,重點對那些基礎較差、體能和活動能力不強,但學習態度認真、練習積極、進步幅度明顯的學生也能得到表揚和肯定,提高他們的自尊和自信,使他們在小組內也能夠得到好的評價。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進行小組評價時,很有可能出現看法不一致的地方,也有被評者不愿接受的意見,由于分歧發生爭執、沖突甚至吵架的情況。發生這種情況在小學低年級是很自然的,兒童之間的認知沖突是可觀的交流、智慧的碰撞和互相學習的特殊機會,它可以啟迪兒童從更多的角度反思自己的觀點。理解他人的看法,協調與他人的認識,有助于克服兒童自我中心的傾向,學會尊重、理解他人,學會協調、學會寬容。教師對待學生的紛爭最好是傾聽、等待、提示、建議,而不是直接干預,應當采取冷處理的辦法,待事后組織學生通過協商解決。
3、教師評價
教師的評語要以如下方面的內容和表現的程度為主要參考依據。
(1)學生自評和組內互評的結果。
(2)學生“體能與運動技能”的測試成績。所測試的項目,應為該學期或學年所學內容,一般應由教師確定,也應允許學生自行確定;體能項目的測試,每學期確定1~2項,同一項內容每學期應至少測兩次,以便于縱向成績的比較。技能項目的測定一般應1~2項內容,其評價標準也可根據學生掌握的程度,采用等級評價或“好”“較好”“一般”等評語形式給予評定。
(3)課堂表現記錄。其內容包括“學習態度與行為”“交往與合作精神”和“情意表現”(學習情緒、自信心和意志表現、對他人的尊重等)三項內容。這些內容是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目標的重要表現,因此要做重點記錄。但是每堂課都做記錄是不現實的,可以采用“抓兩頭”的辦法進行“抽樣式”的觀察記錄,即只把在某節課中表現最佳或明顯消極、有不良影響的學生情況,用符號、等級、短語的形式記錄下來,以備評定學生成績時參考使用。
(4)學生身高、體重測量表。這是一份存放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內的簡單的“體檢檔案”的材料。學生要在教師指導幫助下,記錄檢測時間、測量結果和評定等級。教師做評語時,只看是否把應填寫的欄目填好填對,以此作為學習成績評定的內容,但學生身高、體重的發展情況不作為評價內容。
綜合以上內容的學習情況,教師要為每個學生寫出具有針對性強的評語。評語形式沒有嚴格規定,可采用“很好”“好”“較好”等評語,或針對學生的體育興趣,特長或突出表現,進步幅度等寫出激勵性評語或期望性寄語等,評語力求簡練、概括和富有情感,不求面面俱到。
體育課學生評價方案 篇4
一直以來我都比較喜歡排球運動,也比較喜歡觀看排球比賽,這個學期我如愿以償得選上了排球。
第一節課上我就被老師風趣的語言所感染,對他的授課方式充滿興趣。我相信在擺脫了大一人體工程的折磨后,在這個學期的排球課里我一定能夠學到自己所喜歡的東西,也一定能夠真正將體育鍛煉當作樂趣,而不像大一的時候已提到要上體育課就感到憂心忡忡,因為人體工程每節課都要參加三千米跑,真的是讓人感到一種畏懼。
排球運動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一般不發生身體沖撞的一種有別于足球與籃球的運動。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一些有關排球的基本知識,因為課時有限,我們僅僅學習了墊球、傳球、發球等有關排球的基本技巧。同時課上老師經常向我們談起中國不容樂觀的排球形勢,這也是我對當今中國排球的現狀有了更多的認識。
這個學期的排球是選修課,從校歷第三周開始,共十節課。
第一、二節課我們學習了墊球。墊球是六十年代由日本發明的,日本也因此獲得了20xx年的女排奧運冠軍,自此墊球技術在世界上各個國家廣泛流傳。周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幾個墊球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首先最重要的是準備姿勢和腳步移動。球來的方向總是充滿不確定性,為了能夠墊好球,就應該準備好隨時腳步快速往各個方向移動。老師講解完以后又給我們用優美標準的動作示范了一下。然后我們就兩人一組在排球場上瘋玩起來,在陽光的照耀下,我們額頭的汗水展現著我們對排球蓬勃的熱情。
第三、四節課我們學習了傳球。傳球時排球運動中比較傳統的一項技術。傳球是由準備姿勢、迎球、擊球、手型、用力5個動作部分組成。和墊球一樣,做好準備姿勢是至關重要的。迎球與擊球也是很重要的,正確的判斷球飛來的方向以及最佳擊球的位置是影響傳球質量的關鍵因素。觸球的手型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手控制球的能力和傳球的準確性,這對于我們初學者來說真是有點困難。講解完這些理論以后,老師就開始示范并指導我們練習。
第五、六次課我們就是鞏固提高了,我們將傳、墊球結合起來并多人練習,這樣既提高了我們對排球基本技術的掌握,又增添了我們之間的友誼。第七節課我們學習了發球。發球主要有下手發球、上手大力發球及上手飄球。由于我們力量有限,老師只要求女生練習下手發球,男生練習上手飄球。在接下來的一節課中,我們都在排球場上瘋狂的發球。早上剛跑完操的困倦在排球場上似乎不復存在,好久沒這么痛快的玩過了。最后幾次課我們都在打比賽,雖然我們的水平有限,但我們還是盡情地在排球場上模擬“正規”的排球比賽。球從這邊飄到那邊,當然我們撿球占了絕大部分時間,但我們也樂在其中。當場上偶爾出現一個完美的“絕殺”時我們興奮的歡呼起來。
一個學期短暫的排球課程結束了,我學到了一些有關排球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巧。在三大球運動中,我再喜歡的是排球運動。目前中國排球無論是男排、女排都陷入低谷,在剛剛結束的女排是錦賽上,中國女排僅排第十,創造了中國女排歷史最差成績。我想雖然我們青年學子不能到排球場上去為國爭光,但我們可以盡我們的努力去影響更多的人,我相信中國排球一定能夠重返世界之巔。最后,再次謝謝我們排球老師對我們的細心教導。
體育課學生評價方案 篇5
這學期初,我選修了排球課,時至如今,排球課已是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尾聲。
在一學期的排球課中,我對于排球運動規則從基本一無所知到達了基本了解,對于排球運動技能從慘不忍睹的水平到達了基本過關的程度。所以,現在我已能夠參加簡單的排球比賽,這不能不說是很大的進步。在此,我感謝老師的無私教導,感謝我排球傳墊球練習拍檔孫金亮Yann同學的努力,并祝愿孫金亮同學與我能在即將到來的期末排球測試中順利取得好成績。
下面我想說說我對于排球運動的看法。排球運動是深受廣大大學生喜愛的體青項目,對促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價值。
經常參加排球運動與比賽,不僅能提高中樞神經系統和內臟器官系統的功能,還能發展力量、彈跳、速度、靈敏等身體素質,增強身體體質。擁有良好的身體健康狀態是大學生能將全副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的保證前提,參加排球運動能夠很好地做到這點,所以我堅定地認為選擇排球作為我的體育選修課是正確的。體育對心理健康有良好影響,心理健康學習領域水平目標要求學生學會通過體育活動凋節情緒狀態,增加自尊自信;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
尤其排球運動具有攻防對抗性、技巧性、變化性、集體性、合作性等特點,對大學生學生心理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排球運動是一項通過集體配合取勝的競賽項目,在雙方水平相當對抗越激烈時,其默契配合越要緊密,更能體現出集體性,需要場上六名隊員相互支持、相互理解、默契配合、機智靈活、頑強拼搏,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經常參加排球運動的訓練或比賽,會學到很多控制自己情緒和調節自身心理的手段和方法,如連續失誤時,如何使自己盡快冷靜下來而且不灰心;比分落后時的沉著和不氣餒;關鍵比分時進攻不手軟的自信心等,都是對自己形成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和鍛煉。經常參與排球運動的練習和比賽,還可以培養學生優良的體育道德作風、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良好品質和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心理適應能力和心理素質。排球既然對大學生的心理修為有如此大的好處,我選擇排球,學習排球,真是太明智了!
排球運動有助于社大學生培養良好的合作和競爭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從現代社會中獲得體育與健康信息的能力。
首先,排球運動就是一個集體性項目,大學生在參與排球學習或比賽活動的過程,即是一個人際交往的過程,這都有助于大學生的交際能力的提高,具備了交往能力,待將來走向杜會時,能應對社會中的各種復雜的關系和交往。
第二,排球學習和比賽時,運動技能運用以及場上的各種變化,可以培養學生瞬時的應變能力,應變能力是社會適應的重要能力。
第三,在排球練習和比賽中,通過技術動作組織,變化組合內容結構,可以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創造思維能力是社會適應和發展的關鍵能力,還有通過比賽場上技戰術的運用和變化,培養學生的判斷分析能力和應對能力。這些都有助于社會適應學習領域水平目標的實觀。排球對于大學生未來的發展居然還有如此大的作用,令我欣喜不已。
但生活在繼續,考試還是要考的。在此我再次感謝老師,感謝我的搭檔,感謝排球場的管理員,感謝那些幫我撿過球的同學,感謝那些一直默默挨我打的球們,以此為我一學期的排球課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