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顧問自我評價范文(精選3篇)
課程顧問自我評價范文 篇1
在生活中,我是一個活潑開朗、愛說愛笑的女孩,并且善于與人溝通,在學校和生活中我的朋友都很多,平時愛好唱歌跳舞,以及各種球類運動,經常與朋友一起參加各種團體活動,能夠很快的融入新的集體。
在工作中我做事非常積極,執行力強,對新事物學習能力很強,并且辦事果斷能夠獨立高效的完成本職工作。
興趣愛好:一個四川女孩,愛說愛笑,喜歡唱歌跳舞,以及各種球類運動,如桌球、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平時喜歡參加部門的各種活動,也經常與同事一起出去搞活動。
課程顧問自我評價范文 篇2
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評價在生物課教學中是最基本的評價機制和反饋機制,也是實驗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教師了解理論知識教學過程和調控教與學行為的重要手段。實作型評價是使用多種工具或不同形式評定學生的評價方法,通常是在實驗教學實際情境下教師對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情感態度的提升和動作技能的發展等方面的一種評價方式。
近年來我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嘗試設計完善實作型測驗法評價方案(量化工具),取得了一定的實效,這種自然的實作型評價,是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真實表現所進行的評價。該設計方案(量化工具)分為評價項目、評價要點及評價標準、評定方式與評價等級等項目,其中評價項目又包括:(1)實驗操作過程和步驟。(2)實驗成果展示。(3)實驗反思總結等。
該方案(量化工具)本著科學性、可行性和新穎性設計而成,操作過程采用觀察法對學生進行觀察、記錄和評分。為了使評分客觀和準確,對選定的實驗項目進行了任務分析,編制了評價表,確定了該實驗操作的主要步驟和程序,并根據測評目標及操作步驟的重要性和難度,確定了每一步驟的權重值。評價時可以根據表中評價標準和以下指標來進行合理科學評價:①熟練程度:操作過程是否協調和流暢;②準確程度:操作是否規范到位;③靈活程度:能否對意外情況作出恰當的和及時的調整與改進,甚至創新;④完成速度:完成時間的長短,以具體數值作為評價依據進行定量評價。評價方案通過真實的任務和情境來反映學生相關的態度、情感與價值觀,還融入了學生自評、組內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法,評價結果分為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能對學生真實表現進行可靠評價;能夠提高學生主體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能夠促進學生對學習進行反思,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成長的能力。
實作型測驗法評價方案既重視過程又重視結果,既看操作過程又要看“學生作品”(如:實驗成果展示)。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又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方法,同時還關注相應課堂下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如:愛護植物,保護健康和保護環境、愛護公物等方面),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合作活動來了解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是否熱情關注學習內容、是否實事求是做人、是否學習興趣得到提高、是否價值觀得到升華、是否合作探究精神得以加強等等。本人制作的實作型測驗法評價方案(量化工具)主要應用實踐于《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教學效果十分顯著。由于中學生物教科書(人教版)第一冊【實驗六】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所用時間較多,評價人手不夠時可以請同課頭教師和實驗員協助完成整個評價過程,具體操作時還可以將一個教學班分兩批次完成實驗來進行測量評價。
本評價方案(量化工具)還可以借鑒應用于其它實驗操作技能的評價,如:“顯微鏡的`使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比較過氧化氫酶和鐵的催化效率”等學生實驗教學。
使用本評價方案時請注意:在上實驗課前幾天就把該評價方案(量化工具)分發給學生,這樣做的目的:一、敦促學生認真、扎實做好實驗預習,理解實驗原理,了解步驟和方法;二、使學生了解本次實驗評價要點、評價方法及評價標準;三、便于學生實際操作時進行自我對照監控,提高自學能力和實驗操作效率。
新課程教學在實施教學具體評價時,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情況、教學時間和教學條件,注重學生全面的發展性和激勵性,選擇最經濟有效的評價方式和工具科學地評價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的創新型人才,才能真正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以上是本人在新課程生物實驗課評價方案(量化工具)設計制作與實際操作兩方面所做的效果很好的有益嘗試,不足之處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附:實作型測驗法評價方案(量化工具)及應用實例。
課程顧問自我評價范文 篇3
【摘要】高中歷史課程教學逐漸被大家關注,課程教學的實施是落實高中課程改革的關鍵。課程應當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廣大一線努力執行新課程的理念,對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面對新課程,一線仍有許多問題和困惑。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評價設計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xx-3089(20xx)06-0051-01 由于課程的改革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因此在歷史教學方面也有了相應的轉變,同以往的課程評價對比來講,新課程教學的評價設計更加展現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素質的提升。可是,許多地區對歷史教學的評價設計標準都不統一,有些地方實施的評價僅僅是換湯不換藥,并沒有展現出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對學生能力的提升。所以,通過長期的教學研究以及教學經驗,文章對高中歷史教學的評價設計提出一些策略。
一、對教學評價設計的分析
1.傳統評價設計的不足
教學評價設計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關鍵環節。由于歷史新課程教學改革在我國大面積開展,傳統教學評價設計里的不足在改革中逐漸表現出來。
評價設計體系不但要關注一般的.史實,還要使學生可以認同很多具有專家個人情感的史論。
當前的高中歷史評價設計體系和機制對于學生的德、智、體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起到了阻礙的作用,大多會以智為重,智又以掌握知識為重。這樣的評價設計體系已經遠離了學生的社交生活及社會生活實踐,遠離了學生的立場和經驗,而對于學生全面發展最為重要的技能、技巧的構成方面來講,全面發展的評價設計、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學習方法、情感態度、合作精神以及價值觀等方面都過于忽視。這樣只注重知識的考核方式會讓學生的全面發展失去平衡。
2.新的評價設計方式
因為傳統的歷史評價設計標準有很多不足之處,并且由于新課程的改革以及新課標的執行,高中歷史教學一定要具備新的評價設計準則。而新的歷史課程所需的教學評價不但要遵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