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評價自我陳述報告范文(通用5篇)
學生評價自我陳述報告范文 篇1
近日,讀了李玉芳寫的《多彩的學生評價》一書,感觸良多。李玉芳認為,在我國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在對學生的評價中,過分夸大了選拔性功能的評價,過分看重對學生升學考試和高考的評價。我同意李玉芳老師的這個看法。正是由于這種對學生評價理解的偏差和實踐中對選拔性評價的過分強調,使學生評價成了如今實施素質教育的最大障礙,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咽喉。如今,如何評價學生的問題,不但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發展,也影響了我國教育質量的整體提高。
在我國目前進行的課程改革中,《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蔽艺J為,這段話寫得非常好。它強調了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它反對以評價的附加性功能取代評價的本體性功能,反對以選拔性評價代替日常性評價,它要求我們把日常的學生評價和選拔性的考試區分開來,使學生評價回歸學生的日常生活。
學生評價自我陳述報告范文 篇2
學生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核心。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以促進每一個學生發展作為評價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目的。制定學校學生評價制度如下:
一、實施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發展性
對學生的評價,可以是確定學生與客觀標準的差距或他在集體中的位置,還可以是將學生的現在與過去進行比較,對學生若干側面進行對比,對較差學生的進步行為給予肯定或認同,從而激發較差學生的上進心,使所有學生更好地獲得發展。
二、評價采用多元評價標準
對學生的評價強調百分制、等級制和評語評價的相互補充、相互結合,充分體現各類評定方式科學性和互補性。
三、注重定性評價理論,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運用調查法,觀察法、分析法等搜集、處理教育評價信息,進行定性描述,作出價值判斷。如采用評語評價模式,促進學生各種興趣的持續增長和良好品格的逐步形成。
教師評語的個性化、具體化、系統化,使評語在促進每個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方面發揮作用。
學生評價自我陳述報告范文 篇3
我們的班主任老師老師慈眉善目,可對我們卻很嚴格,對自己也很嚴格,這也正是他工作認真,對學生負責的表現。早上第一大節的課,他幾乎總是提前一兩分鐘來教室,因為他上課前總要對上回的作業做總結與講解,所以為了不耽誤上課時間,他總是提前來,在黑板上把上回作業的答案抄寫下來。大約快到上課時間了,他就開始講這些題目。每回的作業都是認認真真的批閱,很多小錯誤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他有時候深入學生的生活,中午和學生們一起吃午飯,他把我們就當做他自己的孩子來管教,對我們嚴格里帶著慈祥,嚴肅里透著和藹。
其實,我最佩服馬老師的還是他的“學以致用”他現學的語句或者什么東西,都能很好的利用在文章里,是文章更優美。他也經常能在講課時結合實際以及歷史,追求現實。
真希望馬老師一直帶我們,因為他把我們真正的當成了他的孩子,和我們共進退,共榮辱,他使我們111班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他使我們111班的孩子們真正享受到了他的愛的陽光,讓我們在愛陽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
學生評價自我陳述報告范文 篇4
高質量的教學離不開對學生的評價,很多老師在進行評價的時候,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教育評價完全由自己全權完成。在這種傳統單一的評價體系下,數學學習往往對相當一部分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這種舊的理念已經被擯棄,我們需要采用新的評價方式,那就是學生的自我評價。以下是我的一些認識。
一、學生自我評價的意義
學生數學學習的自我評價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對自己在數學知識、運用數學能力和對數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數學學習方面做出的分析和判斷,并對自身的數學學習進行自我調節的活動。
新的課程標準蘊含了這樣的理念:評價標準應該是多維的,評價的方法應該是多樣的,評價的主體應該是多元的�,F代評價理論也告訴我們,教育評價已經不再把被評價者視為評價的待查體,而是把他視為教育評價的主體,必須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評價之中,將學生的自我評價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的一部分,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一種有效手段,讓學生在自我評價中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因此,重視學生的數學自我評價是時代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數學課堂上學生的自我評價
�。ㄒ唬﹥仁∈阶晕以u價
內省式自我評價的建立需要依靠教師的引導,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設立《數學自我評價手冊》安排學生在學習完每節課后填寫,教師每周收查一次,對共性問題進行及時的反饋、矯正。通過這樣的評價過程,學生能夠認清自我。在手冊內部要針對數學知識的遺漏和掌握情況進行詳細地分析控制,保證記錄準確,反省徹底,評價程序化。
�。ǘ┬〗M內自我評價
小組內自我評價是以集體評價的方式進行個體評價,主要是通過學習小組內的自我評價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建立“不落后于人”的學習信心和毅力。學生小組評價時,我們把一個教學班均衡地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進行分組。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討論、小組回答、集體評價的方式,開展組際競賽,并把結果累計起來,以小組總成績作為評價依據,這樣提高了個體參與程度,促進了歸屬感和認同感的產生,增強了組內合作,組外公平競爭的氛圍。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抓住典型事例及時鼓勵、教育。如某個學生給自己評了一個“還應努力”,這說明他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追求進步,讓我們為他這種誠實的做法給予鼓勵。最后,教師將小組評價和自我評價的結果收齊,用評語給每個學生一個綜合評價,填在評價表中。
�。ㄈ┙處熢u價激發學生自我評價
在學生開展自我評價的過程中,教師的評價也應適時插入,起到激勵和引導的作用。在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之后,教師要進行相應的評價總結,對學生的動態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全面的評價;在自我評價之前,教師要以優秀學生為個例進行評價。以教師的評價為引入口,拋磚引玉地激發學生進行大膽地自我評價。
三、學生自我評價對數學教學質量的促進
�。ㄒ唬﹥仁∈阶晕以u價的知識規劃性促進
自我評價中最重要的內容是內省,通過內省來體察和分析自己的心理活動,從而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評價。有些學生往往缺乏內省的習慣,最缺乏自我批評精神,不能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使學生逐步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定的規劃性知識體系,這種體系的形成對于數學知識的形成十分有利,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整理能力,對相似數學概念的統計能力,對數學思維的形成有促進性作用。
�。ǘ┬〗M內自我評價中學習經驗的累積
小組內的自我評價有利于學生學習經驗的積累。在探討中,學生間的聯系更有滲透力,往往比教師和家長的引領作用更為明顯。在小組內自我評價的過程中,評價的同學可以找出別人的毛病,更有利于自我反�。槐辉u價的同學能夠及時找出知識不足之處,自我改進。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以誠實和耐心幫助為主,要指導學生不可出現惡意評價。
�。ㄈ┙處熂钕伦晕以u價對認知能力的培養
教師激勵下自我評價能夠為全班的每一個學生設立可以達到的學習目標,幫助他們讓他們對自己的數學成績、學習能力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建立健康的自信心。在評價過程中要盡量給予學生積極正面的評價,孩子的自我認知的形成和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甚至很多的成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教師激勵下自我評價有利于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
綜上所述,內省式自我評價對知識規劃有促進作用,小組內自我評價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經驗有了累積的機會,教師激勵下的自我評價對學生數學認知能力的形成有促進作用。
學生評價自我陳述報告范文 篇5
一、學校概況
連云港市臨海路小學始建于1932年,是一所歷史悠久、在省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市實驗小學。學校位于連云港港口,依山傍海,占地面積4281平方米。校內法桐青翠,雪松長青、鳥語花香,清新怡人,是一座花園式學校。學�,F有1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42人,教職工41名。校內設有校園廣播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電子白板班班通,建有軟件制作室、網絡控制中心、學生電腦室、音樂室、美術室、儀器室、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圖書室、閱覽室、體育器材室、衛生室、校史室等各專用教室,配有籃球場、排球場和乒乓球活動場地,能基本滿足學生活動需要。
二、具體做法
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的綠色學校創建工作,涉及到學校教育教學、校園環境管理等各個領域。為確保創建工作順利開展,近年來,我們從增強師生環保理念入手,采取組織領導、制度建設、宣傳教育、環境滲透、環保競賽、社區實踐多管齊下的辦法,使綠色創建卓有成效。
�。ㄒ唬┘訌婎I導,健全制度,扎實推進學校創綠。我校于20xx年12月被連云港市環保局、教育局命名為市級綠色學校。自20xx年初啟動省級綠色學校創建以來的三年間,我校高度重視創建工作的組織管理,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適時成立了創建辦公室、環境教育組、創綠活動組、宣傳材料組和環境建設管理組,明確職責,分工落實,并創建工作納入了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列入了學校、處室、年級、教研組的教育教學計劃,建立了全校性的工作運行和管理機制,形成了師生共同參與、上下齊抓共管的創建格局。為確保創建落到實處,我校健全并落實了《領導小組定期研究創建工作制度》、《創建工作目標管理制度》、《校園環境管理制度》、《校園綠化管理制度》、《校園環境衛生管理制度》、《校園垃圾分類管理制度》、《校園節水節電節約紙張管理制度》和水氣聲渣污染控制制度、措施。
�。ǘ⿲W科滲透,增長知識,強化師生環保理念。為此,我校主要做了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制定學科滲透計劃。學校教學計劃、教研組教研計劃、備課組活
動計劃中都包含了學科環境教育的滲透內容,提出了明確的學科滲透要求。二是研究教材,篩選環境教育知識點。各教研組在制定計劃前明確分工,篩選匯集環境教育知識點,打印分發,使教師在教學中能有的放矢。三是開展學科滲透評比。三年間,我校多次開展環保教案評比、環保優質課評比活動,促進了知識教育與環境教育的有機融合,增強了教育效果。四是搞好日常抽查。為增強學科滲透實效,我們還通過抽查教學計劃、查閱備課本、聽課評課等途徑,檢查環境教育的學科滲透情況。
�。ㄈ┗顒訚B透,拓寬視野,增強環境教育實效。一是與綠色德育教育活動相結合�!熬G色德育”并非簡單意義上的生態環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綠色”所代表的自然、和諧、人文等思想的德育觀。近年來,我校積極探索綠色德育教育模式,努力營造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的育人環境。利用“國旗下講話”,向學生宣傳環保知識,滲透環保理念;利用環保主題班隊會、板報、櫥窗、校園廣播、電教多媒體設備,全方位地傳播環保知識。我們尤其注重校園網絡建設,在學校網站開辟了“綠色學�!睂n},重點倡導綠色出行、綠色消費,教育學生自覺節水節電節約紙張、不吃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減少使用一次性消費品、減少白色垃圾污染、多走路少坐車,引導學生參與植樹護綠、愛鳥護鳥、垃圾分類。二是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近年來,我校相繼在“環保興趣小組”的學生中開展了“別了,超薄塑料袋”、“讓噪音遠離我們”、“環保小制作”、“巧手利用廢物”等綜合實踐活動,效果良好。三是與環保競賽活動相結合。近年來,我校開展了“共創美麗校園”演講比賽,舉辦了環保主題的手抄報、繪畫比賽,開展了校園“美中不足”發現之旅活動,給樹木掛上知識卡活動,以“環保知識”、“愛鳥周”、“綠色的地球”、“綠色的家園”為主要內容的黑板報評比,班級環境衛生、節約能源評比,將節約水電、班級衛生、垃圾分類納入評比內容,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四是與紀念日集中活動相結合。學校利用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日和植樹節、愛鳥周等,圍繞主題,組織“環保宣傳員”、“環保小衛士”到街道、社區開展宣傳,組織清掃“七一廣場”、清除白色垃圾、保護母親河等活動,發出“致學生家長的環保倡議書”,擇時向家長展示學生“廢物利用小制作”,喚起社會共鳴,營造人人關心環保、個個愛護環境的濃郁氛圍。五是與社區環保實踐活動相結合。學生們經常利用紀念日,走出校門,散發環保資料,宣傳環保知識,制止污染行為,擦洗街道護欄,清掃衛生死角,澆灌路邊花木,當好愛護花木宣傳員和小“保鏢”。
(四)環境滲透,優化育人氛圍,打造校園生態亮點。我校十分注重校園環境建設,千方百計打造校園生態亮點。校園環境優雅。步入臨海路小學校園,人們無不被花香、草香、書香所吸引:搖曳生姿的花木,雅致寫意的草坪,組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一切都顯得那樣的和諧與自然,似乎校園的一草一木都沾染了靈性的墨香,仿佛空氣中也充盈著淺唱低吟。校訓、校風、教風、學風凸顯在辦公樓的外墻上,學習園地、名人警句、格言、師德師風、重要規章、師生書畫和豐富多彩的活動剪影、可圈可點的學生范文、字畫張貼在文化長廊。激勵類、警示類、環保類、安全類標語在樓道、梯間隨處可見。生態文化、教室文化、寢室文化、樓梯間文化、走廊文化、餐廳文化、廁所文化等校園文化各有千秋,各具特色。玲瓏的水池、蜿蜒的小路相映成趣,品種繁多的植物郁郁蔥蔥濃郁的文化氛圍浸染著這里的每一寸土地,一年四季處處芳草青翠,綠樹成蔭,鮮花艷麗,果實飄香,鳥兒鳴唱,真正做到了鳥語花香。優雅的校園陶冶了學生的情操,給人們帶來了美的感受和無窮無盡的樂趣。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學校是我們奮斗的目標。多年來,我們一手抓校園綠化美化凈化,一手抓節能減排,使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在我校已變成現實。校園水、氣、聲等主要環境質量全面達標,我校從未發生一起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和重大人身傷害事故�!吧偃右黄埿�,凈化一次心靈”、“捐出一張廢紙,奉獻一片愛心”、“節省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儉一滴水”,每一項倡議都得到了師生們的積極響應,隨手關燈、擰緊水龍頭、紙張雙面使用、垃圾分類處理、廢物回收利用,等等,已成為大家的踐行準則。
三、主要成效
省級綠色學校創建三年,我校累累碩果,主要表現在:
�。ㄒ唬⿴熒h保意識日益增強。我校通過召開動員大會、創建節約型校園、加強校園環境管理、舉辦環保主題班隊會、組織開展環保競賽、環保教案評比、環保優質課評比、環保公益活動等多種形式,既增強了師生的環保理念和踴躍參與環境保護的自覺性,又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師生全員參與生態環保行動、投身綠色創建的參與率。我�!皠摻ňG色學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8%的師生初步了
解了可持續發展基本理論、環境科學基礎知識,能夠正確認識和理解創建綠色學校的目的意義。師生關注校園、社會、家庭的環境問題。近年來,我校先后發放了《“加強環境保護倡導生態文明”社區問卷調查》、《“踐行低碳環保倡導生態文明”家長問卷調查》、《關于秸稈禁燒告學生家長書》、《致學生家長的一封公開信》和《學生家長創建綠色家庭承諾書》,把加強與社會、家庭聯系溝通的過程變成師生全方位關注環保、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呵護環境、建設美好家園的過程。在創建綠色學�;顒又�,廣大師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融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校園建設的大潮之中,時時關注環保,事事想著環保,人人愛護環境,個個保護環境。
�。ǘ⿴熒h保行為業已形成。學校積極倡導并踐行綠色消費,不使用對環境污染嚴重、對師生身心健康有害的產品,不使用或盡量減少使用一次性消費品,不使用超薄塑料袋購物。師生自覺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紙張、節約糧食;自覺愛護花草樹木,不折損花木、不踩踏草坪;自覺愛護環境衛生,不亂扔紙屑、不隨地吐痰,了解并掌握了垃圾分類處置的基本方法和要求,養成了維護環境衛生整潔的良好習慣;自覺保護野生動植物,不傷害、不食用應受保護的野生動物,不破壞野生植物的生長;自覺參與學校、社區、社會的環保公益活動,參與率達到99%。20xx年6月,我校被連云區教育局命名為無煙學校,在校園顯著位置設置了禁煙標志,教師戒煙率達100%。
�。ㄈ⿲W校環境教育成果豐碩。三年來,我校先后榮獲全國少兒美術教育示范單位、江蘇省和諧校園、江蘇省防震減災示范校、江蘇省書法特色學校、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學校、連云港市綠色學校、連云區環境教育先進集體等20個國家和省市縣級榮譽。我校教師受縣以上教育、環保等部門表彰十多人次,在市級以上報刊、會議、網站上發表(交流)的環境教育及科普論文、環保教案等14篇,獲得環保類獎項5個,有多位教師的環境教育教案、論文獲獎。50多名學生的近百件作品先后在省、市、縣的環保征文、環保主題班會、演講、小制作、繪畫比賽和藝術系列現場比賽中獲獎。20xx年6月10日,江蘇電視臺《生態與環境》節目組及《連云港日報》社專題采訪我校綠色學校創建的經驗做法。
�。ㄋ模┬@管理檔次得到提升。綠色創建既培養了師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也搭建了提升校園管理檔次的平臺。校園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校園環境質量
全面達標,校園內的水塘、池沼水水質均為Ⅲ類水質;校園空氣清新,無焚燒樹葉和垃圾現象;環境噪聲符合國家標準;校辦企業、學校設施及施工現場沒有產生對校園和周邊環境有害的污染源。水電紙張的節約管理措施到位,水循環利用以及廢物回收再利用,得到了廣大師生的積極響應。校園環境管理、垃圾分類處置、食堂衛生安全等各項管理制度得到了較好落實。校園綠化覆蓋率達到56%,折枝毀木匿跡,花草樹木無病蟲害;辦公、學習、生活場所整潔,采光良好,廁所干凈,無衛生死角;食堂、飲水系統、小賣部符合衛生安全標準;校內公共活動場所無造成師生人身傷害的事故隱患,近年來未發生重大人身傷害事故。
四、存在不足
近年來,我校創建工作成績可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學校環境教育與外界的聯系溝通尚顯不足。今后,我校將聘請專家、學者作為校外輔導員,開辟更多的校外活動基地,舉辦各種形式的貼近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的座談、講座、參觀、觀摩與實踐活動,提高活動的實效性。
二是校本課程中的環境教育“份量”尚顯不足。我校將立足校情,進一步完善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加大環境教育內容比重,有計劃地搞好校本課程的組織實施,努力提升我校環境教育質量,努力打造具有臨小特色的校園人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