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自我評價(通用3篇)
客觀自我評價 篇1
古人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曾子也曾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一個人如果能夠知道自身的優(yōu)缺點,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他就比別人有優(yōu)勢。
首先分析一下優(yōu)點,在思想上,本人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思想樂觀積極向上,認真領(lǐng)悟黨的基本思想,時刻以一名新世紀優(yōu)秀黨員的要求來嚴格約束自己。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本人擁有遠大的理想,懷著滿腔的熱血,時刻為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活中本人平易近人、積極向上。和同學、朋友本人都坦誠相待,懂得包容和原諒能夠和身邊的人和睦相處。本人認為不計較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只有這樣本人們的生活才能少一點煩惱多一些快樂。真誠的對待他人,你才能得到同樣真誠的一顆心。
對待學習和工作,本人一直保持著認真端正的態(tài)度,有責任心和使命感。一直以來本人都認真學習,希望能夠充實自己。在工作上,本人有責任心,認真積極的對待每一次的工作,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建議。
當然在本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在學習上本人沒有足夠的鉆研精神。在本人看來,以本人現(xiàn)在的生活經(jīng)歷,在心理方面本人還顯得不夠成熟并且對自己缺乏信心。身邊優(yōu)秀的`人很多,本人們要學會知足,一個人能感到滿足才會擁有快樂,本人們應該與身邊優(yōu)秀的人比較,但是這種比較不是讓本人們感到自卑,而是讓本人們獲得動力。放寬本人們的視野,找到本人們真正的位置,并不斷努力,相信自己本人們才能變得更強大。
工作中本人不太善于與人交流溝通,工作的'經(jīng)驗也不是很多,在一些棘手的問題上不能夠有效的處理解決。
在今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本人會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點,改正自己的缺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客觀自我評價 篇2
姜維北伐的主要經(jīng)過:
第一次,公元247年,姜維率軍出隴西,與魏軍戰(zhàn)于洮西,涼州胡王白虎文等率眾來降,維“居之于繁縣”,就是安置到蜀國。
第二次,公元249年,姜維進攻雍州,圍困洮城,鄧艾守城不出,無功而返。
第三次,公元250年,姜維出西平,打算聯(lián)系羌胡進攻,最后無功而返。
第四次,公元253年,姜維圍攻南安,不克。
(這一年,長期節(jié)制姜維,每次只給他不超過1萬軍隊的大將軍費祎,被刺殺身亡。費祎死后第二年,蜀漢加姜維督內(nèi)外軍事,又隔了一年,姜維被升為大將軍。)
費祎的死對姜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zhuǎn)折點,此后,姜維開始大舉伐魏。
客觀自我評價 篇3
漢武帝逐漸發(fā)覺了巫蠱的虛妄,“吏民以巫蠱相告言者,案驗多不實。上頗知太子惶恐無他意”知道了太子當時采取非常行動確實出于不得已,于是“焚蘇文于橫橋上;及泉鳩里加兵刃于太子者,初為北地太守,后族”把圍捕太子的官員全家殺光,算是給太子出了口氣。“上憐太子無辜,乃作思子宮,為歸來望思之臺于湖,天下聞而悲之”悲劇已經(jīng)釀成,所謂思子宮,歸來望思之臺不過是一種安慰。
漢武帝必須重新考慮自己身后事宜,最終他選擇了鉤弋夫人的兒子劉弗陵,可是劉弗陵很小,必須有心腹大臣輔政,于是想到了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奉車都尉、光祿大夫霍光,忠厚可任大事”;羧ゲ∷篮,這奉車都尉的職務一直是霍家人連任,從霍子侯到霍光,奉車都尉相當于“中央辦公廳主任”和中央衛(wèi)戍部隊總司令,絲綸出納,職居密務,當然得是皇上信任的人!
漢武帝決定傳位給劉弗陵,但是他也決定處死劉弗陵的親生母親鉤弋夫人,理由是“往古國家所以亂,由主少、母壯也。女住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汝不聞呂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絕不給鉤弋夫人仗著太后身份干涉政治的機會!“殺其母而立其子”皇權(quán)的絕對權(quán)威面前,人的感情再一次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