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學生個人自我評價(精選3篇)
大二學生個人自我評價 篇1
一、學習方面。每個人都應該活到老學到老,對于學生更是如此,我對知識、對專業一絲不茍,因而在成績上一直名列前茅,每學年都能獲得獎學金。同時還結合我的專業性質注重對各種應用軟件和硬件的研究,課余時間在外面做起了兼職,經常幫助同學和朋友解決電腦方面的問題。通過這些,使我的專業知識得到了實質性的擴展,增大了知識面。
二、有廣泛愛好。我特別擅長于排版、網頁設計和多媒體的制作,同時對數據庫和應用也有一定興趣,并利用課余和假期時間學習了相關的知識。我在就任體育委員的同時也參加了校青年志愿者協會和計算機協會,并任活動部長和外聯部長職。在日常活動中,我工作熱情負責、任勞任怨,勇于開拓進取,和協會內成員團結一致.一年間我牽頭組織了由校互聯網協會和長江電腦公司合作專門針對在校學生的和裝機零距離大型講座活動.由校志愿者提供相關服務人員和活動場地,由恒鋒電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和設備,共同舉辦了個人電腦軟硬故障免費維修和個人電腦系統維護和修復等現場咨詢活動。從中不但服務了在校學生,提高和加深了他們對計算機的興趣和了解,而且還為電腦公司贏得他們所期望的利潤和效益。
三、社會實踐。我在修好學業的同時也注重于社會實踐。本著學以致用,實踐結合理論的思想,XX年暑假我應聘入電腦公司技術部任兼職售后服務人員, 并被聘為翔勝電腦公司在湖大的校園總代理。自身對這方面有堅實基礎和濃厚興趣的我在出的出色為公司客戶服務的過程中,也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由于我的認真負責和做成績而受到公司領導的一致好評。
四、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在下半年至上半年間參加學院組織的網面設計大賽,并獲得不錯的成績,與同學合作做出屬于我們班級的自己的主頁。在本學年由我們學院組織的校籃球和排球的比賽中,我也以身作則,積極挑選隊員備戰.功夫不負有心人,并改寫我們班在大一的體育各項比賽中無一名次的歷史。
大二學生個人自我評價 篇2
第一篇:
沉穩,細心,耐心,責任心強,有強烈的敬業精神和團隊服務精神。
文字功底深厚,專業基礎扎實,專業技能熟練,用于進取,適應能力強,做事有條理。
第二篇:
本人品德兼優、性格開朗、熱愛生活,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組織能力。學習之余,走出校門,本人珍惜每次鍛煉的機會,與不同的人相處,讓自己近距離地接觸社會,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第三篇:
“熱愛互聯網,對互聯網工作抱有很大的激情,將來想從事IT行業的工作;抗壓能力強,理解能力強,具有良好的產品分析,數據收集能力;同時寫文案能力強;對互聯網產品也有推廣經驗,策劃能力強,論壇版主和論壇活躍者”
大二學生個人自我評價 篇3
寒假,不僅是老師和學生休息調整的時間,更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體驗社會生活的好時機。為此,上學期結束階段,根據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和我校實際情況,我們出臺了《學生寒假活動意見》并向每一位學生下發了《寒假生活管理告家長書》,以“健康寒假,和諧行動”為主題,指導學生根據學校要求開展活動,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有益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提高的假期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從小事做起,為推進家庭各諧,社區和諧盡點心,出點力,讓學生過一個文明、有益、健康、充實的有意義的寒假。
通過一個寒假的學習和實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做一個總結:
一、加強組織領導,有計劃、有設計、有反饋切實有效的開展假期工作。
為使本次活動深入有序的開展,并在活動中確保安全,我們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政教處主任為副組長,團總支書記和年級主任為組員的20xx年寒假學生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以及各班主任組成的工作指導小組。為使學生度過一個豐富多彩的寒假,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和愛好,引導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我們積極響應市教育局及團委的號召,擬定了《假期活動計劃》,寒假前,各班把學生按居住劃分,選出比較能干的學生做組長。
假期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做好活動記錄,教師重點參與,定期探訪。在老師、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地完成了既定的任務。
二、積極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
開展了讀書活動。我們開展了以“閱讀和諧”為主題的讀書活動。每名同學利用假期時間,至少閱讀了一本有關成長經典、歷史傳記、人生哲理等書籍,并且圍繞“成長之路,感動你我”書寫了讀書心得征文。孩子們用自己稚嫩、有清純德筆觸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家人、同學身邊的故事。充分展示了學生們獨具特色創造性,鍛煉了學生們動手實踐的活動能力。
2、開展感恩父母心,孝心無價活動。
學生在假期以個體為單位開展“今天我當家”為主題的系列活動,例如: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每周做一日家庭衛生清潔員,打掃一次樓道衛生,做一天家庭主管,為父母做一次飯,學會幫助父母料理家務,并以“今天我當家”為題撰寫寒假日記。學生在假期以“一封家書”的形式,表達了對父母的感激之情,總結匯報自己一年來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主要收獲和不足之處,并提出了假期和新學期的學習計劃,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絕大多數學生都在寒假期間,積極地向父親母親、爺爺奶奶等長輩學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本領。例如:學炒一兩個拿手菜;學織圍巾、剪紙;到工廠學一點小手藝等。
3、開展了“我與家人話元宵”“十五燈謎猜猜猜”等系列民俗活動。
利用假期學生與家人團聚的時刻,一起講來歷、煮湯圓、吃湯圓、慶團圓。并組織學生開學初返校的時間舉行了“十五燈謎猜猜猜”活動,傳承了中華文化,生動地對學生進行了孝敬、感恩等傳統美德教育,也營造了家庭和學校祥和歡樂的氛圍。
三、活動收獲:
(1)培養了良好習慣。由于指導到位要求具體,學生在假期里仍能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在完成寒假作業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讀書活動,發展個人特色。
(2)密切了家校聯系,延伸教育習慣的養成教育。一改過去假期中家校脫節的狀況,由于每一位家長都拿到了學校下發的《寒假生活管理告家長書》和《學生寒假生活家長評議表》,使得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與學校教育目標相一致,管理更有針對性。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制定合理可行的日程計劃,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形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養了科學合理的時間觀念,鍛煉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擴大了社會影響。寒假中同學們深入社區和企事業單位,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其中社會調查緊緊抓住“保護環境珍惜資源、民族文化的傳承、青少年成長環境、關注弱勢群體”等社會熱點,主題宣傳也能針對“賭毒盛行、環境惡化、誠信缺失”等社會問題,一方面為凈化社會風氣、構建和諧社區出了力。
(4)提高了實踐能力。假期中學生既可以在家里協助父母籌備春節招待親朋,又可以組隊開展社區服務、愛心活動。時間是短暫的,收獲是豐碩的。通過假期的活動與實踐,學生走出校園、走出家門,參與了解了社會生活與實踐,既鍛煉了能力,也促進了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積蓄了信心與力量,以飽滿的精神與熱情迎接新學期。當學生再次回到校園的時候,發現他們長大了,成熟了。深深的感到學生們在假期真正得到了鍛煉;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勤快了,懂事了,有禮貌了;在社會上,我們也能聽到夸贊的聲音。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服務于社會,有益于社會,充分說明德育工作大有可為,德育工作期待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