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自我評價(精選3篇)
大學生心理自我評價 篇1
大學的第三個學期在時光匆匆中已經(jīng)結(jié)束了。驀然回首,在過去的時光里,我的收獲還是很大的。通過學習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提高。
大學期間我擔任班級心理委員,能夠做到盡心盡職,在班級共舉辦過幾次心理班會,效果都非常不錯。當然,那都是我精心準備得來的成果。同時,也與班級其他班委配合工作,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不過因為缺乏經(jīng)驗,所以覺得自己有些方面做得不夠好,需要進一步提高。此外,我還積極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一些活動,比如開學時期的迎新工作,還有校運動會,而且還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經(jīng)過平時的積累,我已經(jīng)順利地通過了英語四,六級考試,雖然成績不夠優(yōu)秀,卻也還是不錯的。另外,利用課余時間我自學計算機,目前已拿到計算機二級證書。因為課堂上認真聽課,課后學習,所以在該學年上,下兩學期期末考試中,我都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總之,在學習上,收獲還是可以的,不過還得繼續(xù)努力。
生活方面。能夠處理好與同學之間的關(guān)系,而且盡力幫助他人,只要自己能做到的,我都會盡力而為。因為家庭比較貧困,生活上我非常節(jié)儉,從不亂花一分錢,并且自己去做一些兼職,家教等,雖然不能掙很多,但也可以減輕家里一些負擔。我努力地找一些工作,不但不影響學習,還可以鍛煉自己,也為父母分擔辛苦。
總的來說,大學的學習生活,讓我成長了許多,收獲了許多,前進了許多。雖然稱不上碩果累累,卻也可以說是有所成績。以后的路更長,這點小小的進步是微不足道的,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更有意義,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更加努力,爭做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因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大學生心理自我評價 篇2
漸漸的,基礎(chǔ)心理學課程已經(jīng)臨近尾聲了,在這些有限的課程中,我對心理學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尤其是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所了解。大學生都是經(jīng)歷過高考選拔出來的,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優(yōu)越感。但與此同時,大學生卻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社會上,都很容易受到挫折,并隨之發(fā)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大學生必須快速適應緊張的社會生活節(jié)奏,就業(yè)競爭的加劇也使大學生的心理壓力進一步加大。
作為一個剛進入大學才一年的我來說,對學校以及未來的努力方向有了一定初步的了解,但當我了解到目前就業(yè)的壓力時,我不禁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擔心,有些迷茫,生怕自己不能勝任。當我在心理課上了解到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促進大學生全面的發(fā)展是,我決定重新樹立自己的目標與自信。身為班長的我,在平時班級事務以及同學之間的處理中我努力做到平易近人,不擺架子,學會了如何關(guān)心自己,如何關(guān)心別人,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個人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社會實踐方面我也有較多的嘗試,今年暑假我是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一名世博志愿者,雖然不同于園區(qū)內(nèi)的志愿者,但我始終都抱著一顆真誠的心,為遠道而來的游人們服務,并有幸被評為了“清涼之星”優(yōu)秀志愿者榮譽稱號。目前還在迪卡儂花木店擔任銷售助理工作,讓我學到了很多人情世故,受益匪淺, 同時也令我的自信心有所增長。
雖然這個學期心理學的課程即將結(jié)束了,它能帶給我們的也很有
限,但是更多的東西得靠我們自己去領(lǐng)悟,去體會。健康的心理在大學生全面素質(zhì)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一個人全面發(fā)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chǔ),所以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必須在學習的同時加強自身的心理素質(zhì),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我們的健康成長。
大學生心理自我評價 篇3
遇到什么事情總會先往最壞的方向去想,導致我時常情緒很低落,常常會有憂郁的神情。
但也不都是這樣,有時候還是很開心的,因為還是有一些可以讓我感到快樂的事情和人。
我的人生目標就是有個穩(wěn)定的工作還有就是有個溫馨、和諧、幸福的家庭。
可能在有些人看來,我有些太過于小家子氣了,沒有的大的理想、抱負。
可是我所享受的就是家庭的感覺,和現(xiàn)在一樣。
突然有一天,我感覺自己的年齡好大啊,真的不想繼續(xù)長大。
就感覺自己都這么大了,什么事情都還沒有做成。
開始為自己的將來擔憂了,焦慮了。
可能這就是自己長大了,走向成熟的心理過程吧。
現(xiàn)在我所思考的就是我的將來究竟要干什么,我自己又能干什么。
前些天看到一句話,年輕時的迷茫,就是把該用來做事的時間用來思考了都。
所以我想,我現(xiàn)在需要做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往前走,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學校資源充實自己,武裝自己。
怎么樣評價自己的發(fā)展史呢我一直都不太肯定自己,所以感覺自己很普通。
要說到自己的高峰應該可以說是自己的高中生活,至少他讓我生活的很充實,很有意義,同時也讓我收獲了許多。
可是現(xiàn)在,真的感覺自己很是頹廢,做什么事情執(zhí)行力很差,一直想做出改變。
可是結(jié)果還是那個樣子,這讓我很是掙扎。
成熟的標志就是懂得了責任。
懂得了自己該做什么了,自己所需要承擔的東西,并為此盡最大的努力。
現(xiàn)在作為學生,兒女,認真學習,搞好學業(yè),關(guān)心父母。
人們對我的批評,一般都是說我犟,不容易接受他人的建議或是勸告。
甚至不愿意聽別人評評我,有時候這樣會讓我變得很暴躁,生氣。
我有個習慣,總是憑第一印象來判定人,通過一些小的細節(jié),看是否符合我的認知、價值觀。
不然就會認為這個人和我不是一類人。
當然,第一印象有時也是錯誤的,隨著不斷地了解,可能也會有所改變。
我自己意識到一個問題,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缺少了溝通。
每當我和他人在交往的過程中,不是去主動和他人去交流。
而是有一種自我封閉的潛意思,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
并且還會自己去猜測他人為什么這么做,自己去評價他的行為。
以至于讓自己很不開心,又影響到正常的人際交往。
就因為這個,我和最親近的人發(fā)生了多少矛盾。
有些時候真的是很苦惱。
還有就是有時候在校園里看到我不喜歡的事物,我就特別容易激動,就會有一種批判的態(tài)度。
其實和自己什么關(guān)系都沒有還。
你說這是一種什么心理呢?以上是我對我自己一些簡單的剖析,下面我說一下怎么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1、正確認識自我,包括心理方面,如氣質(zhì),性格,智力,興趣愛好等,是情緒調(diào)節(jié)與控制的基礎(chǔ)。
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就是個體能正確地認識自我并悅納
自我。
心理學認為,自我指對自己存在的觀察,即認識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guān)系。
即自己的智力、情緒、性格、氣質(zhì)、興趣愛好、道德觀和人生觀等。
對自我有一個充分,全面、正確的了解,這樣有利于對自我情緒的有效控制和調(diào)整。
如氣質(zhì)屬于急躁類型的大學生,如果意識到了這一點,就會有針對性地去暗示或控制自己要保持一顆平和的心,這樣對我做的事很有利,就是能控制一點就會有很大的益處。
2、正確地對不良情緒進行歸因,即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進行歸因。
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或是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既要從自己本身出發(fā)找原因,又要從周邊環(huán)境的客觀世界中尋找原因。
如較內(nèi)向的大學生由于內(nèi)省較深,比較敏感,對于一件事在別人看來沒有什么,但是對于內(nèi)向的學生卻能引起他的不必要的猜疑、沉思。
情緒的不良是不是由于自己過去的經(jīng)驗缺少的原因,缺少社會交往閱歷等等。
如自己是不是總是的父母家人或他人的保護包辦之下,去面對困難,而導致現(xiàn)在手無足錯,情緒低落。
客觀方面找原因就是考慮是周遍的環(huán)境條件,如天氣,氣候,自然地形,社會文化等因素,都是我們每個人無法控制的,是不以我們的主觀愿望而改變的。
面對的這些客觀存在的困難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去為它而憂傷,煩惱。
只要能正視現(xiàn)實,充分地利用客觀現(xiàn)實積極的一面,這樣大學生才能夠妥善地,合理地處理好現(xiàn)實的困難挫折。
3、自我激勵法自我激勵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動力源泉之一,主要指用生活中的哲理、榜樣的事跡或明智的思想觀念來激勵自己,同各種不良情緒進行斗爭。
古人云:知足者常樂。
大學生不要總為沒有得到的東西而煩惱,相反,要經(jīng)常想到自己是幸福而充足的,相信憑借自己的意志、能力和奮斗精神,這些沒能得到的東西總有一天一定會得到。
這樣,便能增強自信心,驅(qū)除自卑感,保持心情舒暢,從而增加了獲得成功的可能性。
4、轉(zhuǎn)移調(diào)節(jié)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發(fā)生情緒反應時,大腦皮層上出現(xiàn)一個強烈的興奮中心。
這時,如果另找一些新穎的刺激,引起新的興奮中心,便可以抵消或沖淡原來的興奮中心。
因此,當某種情緒激動起來時,為了使它不致于立即爆發(fā),可以有意識地通過轉(zhuǎn)移問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和轉(zhuǎn)移自己的不良情緒。
采取行動,也是轉(zhuǎn)移注意力、驅(qū)散煩惱的一種有效的精神療法。
一旦出現(xiàn)煩惱情緒的征兆,便激勵自己多做有意思的工作學習、勞動或娛樂,把時間表盡可能排得滿一些、緊湊些,或者為別人做事,不僅可以使自己忘卻煩惱,而且可以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更可獲得珍貴的友誼。
5、換位思考法從積極的角度,重新認識引發(fā)不良情緒的事件,從而得到新的結(jié)論,使自己的情緒得到平衡。
例如,當你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時,可以換一個角度考慮,告訴自己“破財免災”、“就當是交學費”、“壞運很快就會過去”等,這樣心情就會輕松,情緒就會穩(wěn)定下來。
6、行為補償法即把某些情緒化為行動的力量,它具有修復和補償功能。
倘若其貌不揚,便把精力集中到學習和科研上,從事業(yè)的成就中求得補償,保持心理平衡。
有的同學在情緒壓抑時,喜歡到外面走走,或踏青、或賞景,這也不失為一個簡便有效的調(diào)節(jié)方法。
大自然的風光,能夠曠達胸懷,歡娛身心,對于調(diào)節(jié)人的心理活動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