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師自我評價(精選3篇)
信息技術教師自我評價 篇1
為了這次自我評價,我思索了半個月有余,有時候夢中醒來,就開始思考我是個什么樣的人,想著想著就睡不著了,想著想著,天就亮了。
年少時,我是家中的乖乖女,那時家人在做生意,每逢節假日,我就成了家中的好幫手,我從不向其他孩子那樣出去找朋友玩,總是在幫父母賣東西,做飯,收拾家務,小小年紀的我就感受到了掙錢的不易,生活的艱辛。
201*年,17歲的我師范畢業,走向了工作崗位,每月領著200元錢的工資,成了一名教師,向學生傳道授業,那時的學生比我小不了幾歲,我就像個孩子王,每天過的無憂無慮。年歲逐增,轉眼二十出頭,找對象的事立上日程表,可工作還沒轉正,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總是高不成低不就,每天過的郁郁寡歡,工作也沒以前起勁了。還記得那時的中心校校長兼任我們學校的校長,他曾經在一次例會上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們這一批人就趕在了風口浪尖上,究竟能不能順利度過難關轉正,也就看你們的造化了。還好,20__年新蔡第一次舉行招教考試,我和好友程磊均已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教師,做夢都想著拿卡領工資的愿望終于實現了。走在路上,感覺空中有花香的氣味,覺得天都比以前的更蔚藍。
后來,在漢杰小學工作了五年的我被分配下鄉,到了龍口的一所寄宿制小學任教。這所學校兩周星期一次,有早晚自習,每次要連續上十天半的課,每次開學的前一天晚上就要到校,也就意味著一個月我要在學校最少待上22天;叵胍郧霸诔抢锏娜兆,每天晚上可以和好友李蕊到廣場上跳廣場舞,沿途逛逛商店,閑話家常,那日子多美。可現在,每天晚上只能呆在自己的小屋里,對著一臺不會說話的電腦,真是郁悶啊!還好,同住校園的還有幾個女老師,有時我會到他們屋里坐坐,敘敘,打發這無聊的時光,后來,我想到干脆我教他們跳廣場舞吧!既鍛煉身體又消磨時間。于是,我們幾個女老師每天晚上就找到了樂子,跳廣場舞成了我們的必修課。春天的時候,有時晚自習的時間,我會喊上幾個同事,一起到田間地頭走走,滿眼的綠色,讓人心情豁然開朗。有時我們也會帶學生們去春游,感受田園的風光,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這段日子,也成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憶。其實,有時候生活不是也需要自己想辦法來調劑嗎?
21*2年11月,在龍口工作了五年的我有幸來到了藍天小學,來到這個人才濟濟、美女如云的的學校,我才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所學校是所薈萃的學校,這里有我在鄉下就耳聞能詳的孫媛媛,面試時認識的李雪艷、單康樂、張喜梅,在龍口結識的關秋燕,好友程磊的嫂嫂謝明麗,還有我的師范同學毛如萍等等。這所學校讓我既陌生又溫暖,讓我感覺陌生的是環境,讓我感覺溫暖的是同事們那笑顏如花的臉龐。這里緊張的生活節奏,讓我感覺學習的重要性,我也向同事們那樣認真備課上課,課下輔導學生,仔細分析每一次考試的失誤,因為同事們的敬業精神讓我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我的努力也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很多學生家長都對我說他們的孩子進步了,這也是我最愛聽的話。每一次學校安排的任務我也是盡心盡力去完成,學校安排學生表演節目,我總是想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去年的課本劇表演,我給我們班男生排了個節目《東郭先生和狼》、女生排了個《揠苗助長》,雖然為此我用了很多課外時間讓他們練臺詞,學舞蹈,但我也覺得很欣慰,因為我看到了孩子們表演后的成就感,其實讓孩子表現自己,成就自己,不是我們做老師的最想看到的嗎?
教學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信息技術教師自我評價 篇2
回顧本學期,本人努力工作,認真學習新課標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以促進教學資料、教學方法的實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根據實際制定各項計劃,備好課,寫好教案,并能夠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設計上課的形式和資料,難易結合,使不一樣年齡段的學生都學得愉快、學得好。下頭就結合自我的實際教學對這個學期的工作進行評價:
一、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電腦的興趣、提高動手本事
在講課中要善于使用“啟發式”和“探索式”的教學方法,形式應靈活多樣,切忌“呆板”、“枯燥”。
“練習”是一節課中學生掌握知識和鞏固知識的主要渠道,練習的時間要充足,練習的資料要能充分體現本節課的教學資料,練習的形式要做到多樣化,最終到達提高學生動手本事的目的。
“用”是教學的最終目的,所謂“學以致用”。它能夠是對某一節課所學知識的運用,也能夠是對幾節課,一個單元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它能夠穿插在“練習”之中,但又是在“練習”基礎上的一次升華。
二、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討的本事
《信息技術》這門學科不是一門單一孤立的學科,而是與其他學科緊密相聯的,能作用于其他學科的學科。所以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必須要注重與其他相關學科的整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
三、發揮小組合作的精神,培養學生協作的本事。
我將每一個班按機房機子的分存布情景分成了若干個小組,每組都有一個小組長,在教學的時候,同學們之間經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學習過程中,同學之間還能夠互相幫忙,監督檢查。水平相當的能一齊探索、實踐,基礎差的學生能夠在小組中得到基礎好的、學習興趣深厚學生的幫忙,這樣發揮了優秀學生"小教師"的作用,激勵其更加努力。這樣教學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自我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提高。
四、注重因材施教,讓不一樣程度的學生得到不一樣的發展。
在教學的同時,我注重于不一樣本事的學生得到不一樣的發展,如果完成的能夠看一下還能夠怎樣做,或者可否做得更好;有些時候我設計多個任務,有簡單的,一般的,稍難的,學生能夠根據自我的情景去選做。這樣不單使學生在不一樣程序得到發展,更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提高了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和利用計算機開展創新實踐的本事。
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獲的喜悅,也在工作中發現一些存在的問題。我所享有的收獲我會用于以后的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問題我要認真思考想辦法解決。根據上述評價,我深深感到,只要立足實際,認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研究好學生,就能創造性地搞好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就能使我們的工作有所開拓,有所進取。
信息技術教師自我評價 篇3
相信很多教師對“信息素養的培養”這一基本理念耳熟能詳,但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的理念“構筑健康的信息文化”更需要在理解基礎上應用起來。這一理念是指信息文化的構筑不僅僅取決于文化的承載物(如信息技術教材及其他教學資源),并且取決于文化活動的主體(信息技術教師、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管理者)之間的動態性關系。所以,對于課程的建設及發展,信息技術教育教師肩負著很大的職責。
(1)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信息技術教師不能以任務繁重為由,忽略對自身本事的提高。在這個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作為這個學科的教師更應時刻注意自我提升,應當經過參加培訓或者學習優秀案例等形式,深入學習新課標的理念、目標、實施和評價,學習教育理論、研究教學方法,不斷改善自我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師生主角轉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創新意識。另外,參加一些科研活動,也會培養教師們嚴謹、科學的作風和優秀的科學素養
(2)增強對教材的利用本事,超越教材的本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或許會造成教材具有相對的滯后性。教師們在進行教學時,如果僅局限于教材的知識,不僅僅會招來學生們的不滿,也會讓自我的課堂缺乏生命力。北京市丁香小學的武健教師“一英寸寬、一英里深”的觀點就傳達給我們這樣的一種理解,每一個教學單元要“小而精”、“要深入和升華”,要進一步加工信息技術教材。的確,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嶄新的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顯得年輕和稚嫩,在實
踐中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很多的問題,但也毋庸置疑信息技術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以及所帶來的經濟、社會變化。同時,它也是一門快速成長的學科,如果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這個過程,用矛盾發展的觀點來審視信息技術教育所發生的一切,我們就會發現它是在前進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和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