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心得體會(通用3篇)
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心得體會 篇1
教育發展離不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價值觀的底色。教育價值觀突出教育本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注重教育價值融合,既強調人才的全面發展,又突顯教育的社會價值,明確“四個服務”,確立了教育發展基調。其中,立德樹人是教育價值觀的根本取向,人民中心是教育價值觀的根本立場,全面發展是教育價值觀的根本標尺。
毋庸贅言,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成就是顯著的,但也不必諱言,我國當下教育中也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其中一個突出表現就是以“五唯”為代表的功利化傾向�!拔逦ā痹诮逃龑嵺`中有多種表現。一些學校、家長、學生過于強調智育、重視分數,“分數至上”“分分計較”,還不同程度存在著“刷題”、超前學習、過度教育等現象。有的學校和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升學率,“一本率”“北清率”甚至成為評價教育部門、評價學校、評價教師的硬指標。選用人才重學歷輕能力,“學歷高消費”“名校效應”“學歷歧視”還在一定范圍存在。高等學校中還存在教師重科研輕教學,片面追求人才“帽子”、論文發表的數量和級別,以及論文抄襲、數據造假等現象�!拔逦ā眴栴}嚴重偏離了教育價值觀,背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目標和方向。
評價與價值不可分割。教育評價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判斷,教育價值是評價的目標和結果。教育價值觀為教育評價提供尺度,教育評價的維度、內容、方法、標準和手段都充分體現著教育價值觀的尺度,引導人們教育行為的價值選擇與追求。教育評價是教育價值觀導向功能的延伸,教育評價通過價值引導,調整和匡正人們錯誤的教育需求與價值觀念,保障和實現教育價值觀對人們教育行為的指導作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通篇滲透著教育價值觀的立場、尺度,反映了教育事業發展的價值追求,為弘揚教育價值觀提供了機制、行為、思想和環境保障。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系統性。教育評價是反映教育實踐成效的完整系統。只有進行教育評價的系統性改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和頑瘴痼疾,從總體上匡正人們的教育價值觀,實現教育行為與人才培養目標的統一�!犊傮w方案》堅持統籌兼顧原則,強調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對教育評價改革進行了深度謀劃、系統設計、全面布局,涉及教育實踐的全環節、全主體、全要素、全類別以及各年級學生學習情況的全過程,進一步完善教育評價機制和制度,為各級各類教育和主體落實教育價值觀提供機制保障,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的總體方向和目標。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科學性�?茖W的教育評價一定反映教育本質,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體現正確的教育價值觀。
《總體方案》針對不同主體和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育特點,分層分類創新和改革教育評價的內容、方法、手段和標準,形成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規范人們的教育行為,祛除教育中的浮躁之弊,保障人才培養規格與質量、人才選拔與使用符合教育價值觀的要求。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價值性。任何教育評價都包含著某種價值立場和尺度,促使全黨全社會端正教育思想觀念、轉變價值觀念,確立教育價值觀,統一思想,規范教育價值創造的實踐過程�!犊傮w方案》強調,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旨在引導確立科學的育人目標,確保教育正確發展方向,針對不同主體的實踐特點,分別建立了“科學履行職責”“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等五種教育評價尺度,促使主體行為回歸教育本質,形成巨大教育合力,共同創造的教育價值。
《總體方案》體現了教育評價的社會性。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石。教育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方式,影響著教育評價結果的社會效應和效益,影響著教育評價發展性導向的實現和整個教育的價值追求。《總體方案》提出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目的是確保黨委和政府科學履行職責,營造有利于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健康生態;
提出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的人才選用機制,目的是扭轉“唯名�!薄拔▽W歷”的用人導向,改變用人單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費”的選人用人現狀,
優化評價結果產生的社會效應,實現教育與社會互動的良性循環,共同營造教育發展良好環境。
《總體方案》充分體現了我國教育的正確價值觀和科學的教育發展理念,遵循了教育發展規律和教育改革邏輯,必將有利于加快構建具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凝聚新的合力、打開新的局面,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心得體會 篇2
根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萬里行活動,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有關工作》”的文件精神及學區工作安排,對照各項要求,認真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學�;厩闆r:
馬蓮小學是一所公辦六年制完全小學,占地面積6620.8平方米,建筑面積1142平方米�,F有教學班6個,在校學生203人,教職工18人,專任教師17人,�?埔陨蠈W歷達100%。
近年來,我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科學發展觀,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特色育人,構建和諧校園”這一總體目標,以“張揚個性、展現自我、成就未來”為工作方向,精心打造一流農村品牌學校。
二、學校招生及編班情況:
1、我校沒有組織招生考試,沒有舉辦“占坑班”,沒有與民辦學校聯合招生,沒有提前招生,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入學制度,實行按學生戶籍所在地招生,遵循免試、就近入學的招生原則,確保服務區適齡兒童全部入學接受義務教育。
2、學校沒有組織分班考試,沒有設立“實驗班”、“特優班”和“重點班”,整個招生及編班過程做到公開、透明、規范,并進行公示。在學生入學后,及時完成學籍電子注冊,同時按要求做好學生的變動及普及資料更新工作。
三、學校辦學行為情況
1、我校能嚴格執行課程方案,按照國家、省課程計劃的規定安排教育、教學活動,做到:堅持按標準課時開課,不隨意增減課時;堅持按課程設置開課,不隨意增減科目;堅持按課程標準要求教學,不隨意提高或降低教學難度;堅持按教學計劃把握進度,不隨意提前結束課程和搞突擊教學;堅持按規定的要求考試,不隨意增加考試次數。
2、我校每周上課5天,學生每日在校課堂學習時間不超過6小時,每節課上課時間為40分鐘。嚴格執行節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課余和節假日等時間安排學生集體補課或上新課。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作息時間。正常開展陽光體育活動,鼓勵學生完成好體育鍛煉的任務。體育教師認真上好體育課,保證學生每天在校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制定課間鍛煉活動計劃,明確鍛煉時間、內容、場地,加強活動指導。學校加強監控活動落實情況。
3、嚴格控制作業量。我校一至二年級原則上不留書面家庭作業,每天作業量不超過20分鐘,三至六年級書面家庭作業量三科每天不超過1小時,雙休日及節假日不加大作業量。教師能根據課改的要求,精選作業內容,不布置機械性、重復性、難度過大的作業,學生作業量基本上適中。
4、嚴格教學設施和校外活動管理。學校從未將教學設施提供給社會組織或個人從事與教學無關的活動。從來沒有為社會各類補習班、培訓班提供教學設施和場地。也沒有組織過學生參加商業慶典活動。
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心得體會 篇3
為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建立健全激勵競爭機制,切實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考核辦法:
一、考核依據及對象
根據《沿海經濟開發區教育工作考核實施辦法(試行)》。對本校全體在職在崗教職工進行考核。
二、獎勵方案
1.獎勵原則
表彰獎勵堅持客觀公正、注重實績的原則,面向全體,向一線教師傾斜,向教學質量優異者傾斜,達到激勵先進,鞭策后進,推動工作的目的.。
2.獎勵辦法
(1)辦學水平評估先進集體:根據鎮區考核結果,按實平均分配。
(2)集體榮譽獎:根據鎮區考核結果,綜合表彰按實平均分配,單項表彰50%用于組織者自行分配。50%用于所有同志平均分配。
�。�3)教學質量獎:根據鎮區考核結果,50%分配給考試科目的所有成員:語數英和綜合科各占四分之一;50%分配給所有教學人員。
�。�4)教科研成果獎:學校承擔國、省、市、縣級規劃課題并能如期結題的, 根據鎮區考核結果,獎金領取后交課題主持人自行分配。教師論文發表根據鎮區考核結果,(按照論文數÷教師數考核,得分前四名的單位分別獎勵,)獎金領取后全部分配給作者。(總金額除以篇數,只認第一作者)
�。�5)競賽成果獎:
�、俳處煫@獎(根據縣辦學水平評估的辦法總得分÷教師數考核,中小學組得分前三名的):80%用于分配到獲獎老師(總金額除以總分數)。20%用于分配到所有教學人員。
�、趯W生獲獎(根據縣辦學水平評估的辦法總得分÷學生數考核,中小學組得分前三名的):80%用于輔導老師,20%用于分配到所有教學人員。
(6)承辦活動獎:根據鎮區考核結果,承辦鎮級活動:上課人員和組織者每人50元,其他人員每人20元。共同體活動:上課人員和組織者每人125元,其他人員每人50元。縣級活動,上課人員和組織者每人200元,其他人員每人80元。
�。�7)先進個人:按照鎮聯絡組評選辦法,組織校級評選推薦。
注:
1.凡發生校園安全責任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該同志評優評先資格,取消該同志考核獎勵。
2.凡師德失范或造成社會影響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該同志評優評先資格,取消該同志考核獎勵。
3. 凡調出外鎮、外縣。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該同志評優評先資格,取消該同志考核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