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師德考核表現自我評價(通用4篇)
小學教師師德考核表現自我評價 篇1
為爭創師德師風建設先進學校,樹立人民教師良好形象,全面提升教師職業道德水平,進一步弘揚高尚的師德風范,增強教師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教育學生,服務家長”。我校開展了師德師風建設“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分教師問卷、家長問卷和學生問卷三種,問卷中就學校教師的工作態度、責任心、廉潔從教、職業道德、對老師的意見和建議等方面展開調查。為確保調查信息真實,學校校采取了無記名形式進行調查。
在問卷中學生及家長積極參與,進行了客觀公正,認真地填寫,給老師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從調查的結果來看,總體情況較好,沒有發現違反師德師風的現象,我校學生及其家長對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比較滿意。針對這次活動總結如下: 在對家長的問卷調查中,教師的工作態度、教師形象以及亂收費等現象的評價都是100%的滿意。對教師對孩子的關心了解以及孩子喜歡老師的程度上達到90%以上。通過反省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教師在很多時候還是更注重了教學工作而忽略了和學生談心聊天這樣的家長里短。這些不僅僅是班主任的疏漏,是全體教師應該引起重視并立即改正的一點。
在對待后進生的轉化上進一步加強指導,由于學校班額大,學校地處城鄉交界,借讀生人數較多,這些學生的家長多為生計奔波,無暇顧及孩子,孩子養成了自由散漫的不良習慣,需要教師多與這些孩子的家長溝通交流,家校共同配合,共同努力讓這些孩子每一天都有新的進步。
通過教師問卷和教師提案以及教代會,老師們積極為學校出謀劃策,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議,增強了主人翁精神,為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總之,通過這次師德師風民主監督調查,我校教師的精神面貌有了一定的飛躍,加強了學校、家庭、社會的溝通和交流,家長、學生都給予學校高度的評價。
小學教師師德考核表現自我評價 篇2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以母校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示范”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與時俱進,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努力去做一個深受學生尊重和信賴的老師。在課上,我把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能力。
在生活中熱愛學生,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同時尊重學生,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從小處著手,從學生關心的事尋求最佳教育時機,給學生春風沐浴般的教育。同時,我和家長也積極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長的教育更具理性。
在學習上與時俱進,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所教的學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積極參加學校和市教育局組織的培訓活動,吸取杰出教師的教學經驗,融入自己的教學當中,在不斷學習中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我還年輕,在教育的崗位上還須不懈的努力!但我相信,在我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我會成長起來的,愿得到學校領導和同事的誠懇支持。“學為人師,行為示范”就是我追求的目標。
小學教師師德考核表現自我評價 篇3
愛是師德的一面鏡子,她不僅能美麗我們的教育教學行為,而且更重要的是她能拉近師生之間的心靈。有了她,才能當好一名小學教師;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平凡的事,悟非凡的人生。
愛,就是要熱愛學生,是師德教育的核心。教師的職業道德品質是否高尚,主要從以下方面看:看他否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能否堅定不移地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看他是否熱愛學生,能不能做到既教書又育人。隨著社會的發展,黨和國家對教育的深切關注,真誠地熱愛學生已被視為當代教師的師德之魂。因為:
一、熱愛學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
任何教育的結果,都是伴隨著一定的師生關系產生的,其結果的好壞有時受師生關系好壞的影響,不同的師生關系往往導致不同的教育結果。今天的學生需要有一個安靜、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而要做到此點,師生關系的建立必須是”民主型”的。因為在民主型的關系中,由于師生之間注意協商、溝通,關系比較和諧,學生的情緒就會輕松愉快,有個良好的學習心境。在他們所認同的目標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動積極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都高。反之,若師生關系是“專制型”、“放任型”的。則會帶來學生情緒上的緊張或放任,造成內心煩躁、恐懼等,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有高效的學習,學習效果也不會好。正如英國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兒童從導師方面受了無情的言語和鞭韃,他的心里,就充滿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據了他的整個心理,使他再也沒有容納別種印象的空隙了。”江西一高三學生為一臺手機而刀刃教師的悲劇可能也會再度發生了。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要進行多方面的互動,會產生種種矛盾。倘若教師沒有尊重,關心和熱愛學生,即沒有與學生溝通關系的法寶“博愛之心”。不把其視為親人,視為可傾吐心聲解決困惑的朋友,讓他們感受到親人般的關愛和保護。要真正化解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時由于學生偏見或教師有“寧給好心,不給好臉”的觀念和行為,可能會產生學生對教師的“好心”的誤解。但是教師只要走出這種愛的誤區,注意以正確的方式去體現對學生的尊重、愛護和關心,就能為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說,熱愛學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
二、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
學生的成長不只是陽光、雨露、面包和開水就能完成的。他們需要一樣與植物和其他動物所不同的東西——這就是火熱而真誠的心。中國有句古話:“愛人者,兼其屋上之鳥。”老師對學生的愛,會被學生內化為對教師的愛,進而把這種愛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道”,因此愛的教育是我們教學上的巨大推動力。教師關心學生,就能載起我們教育界稱之為嚴格要求的那條很難駕馭的小舟。沒有這種關心,小舟就會擱淺,用任何努力也無法使它移動。教師熱愛學生有助于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有利于創造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有利于……而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條件。
二十一世紀呼喚著高素質、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高素質、多層次的人才培養呼喚著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也呼喚著高尚的師德修養。愛是教師美麗的語言,我們教師應有那顆與學生溝通的法寶——博愛之心,用愛去對待學生,影響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正如某學校校訓所言:愛護自己的孩子是人,愛護別人的孩子是神。倘若我們每位教師都是“神”,那么,我敢肯定師生關系始終是一片片晴朗的天空。“辛勤的園丁、渡人的小船、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們對教師職業的贊譽。“以天心點燃燭光,引導人類走向光明”更道出了為人師表的神圣和職責。然而 ,教師并非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孤島上,教師置身于現實生活中,置身于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如何不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那只有具備嚴格的自律,高尚的師德水準,才能在現實的教育生涯中守身如玉,專心致志地做好本職工作。
關于師德問題,不少教育家及國家領導人曾有過精辟的論述:春秋末期,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等師德規范;唐代韓愈,還專門著有《師說》一文,指出教師的三大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并強調:“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以此作為從教擇師的標準。綜上所述,我們清楚地意識到:正確認識自身的職業價值,倡導愛崗敬業,強化責任意識,是社會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必然要求。
教師作為一個社會人,身處于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面對窗外撲朔迷離的現代風景,難免會為干教師這一行不能“瀟灑走一回”而感到困惑。的確,教師的職業特點注定了他一輩子無法輝煌,許許多多從教幾十年的老教師直到退休的身居斗室,兩袖清風。難怪有些教師不安份于教學,想下海、跳槽……
十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使我認識到:真誠的師愛是促進學生上進的動力。在學生眼里,教師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典范。教師勞動的對象是不成熟的少年兒童,他們正處于動態的發展中,有著很強的向師性,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給學生予扶危定傾。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為人師表,身教重于言傳。用好愛的這面鏡子,做我們不平凡的教育教學工作!
小學教師師德考核表現自我評價 篇4
作為一名教師,自覺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模范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認真參加各級教育部門組織的學習活動。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批好每一份作業,教育好每一個學生,努力去做一個深受學生尊重和信賴的老師。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堅持正確的方向,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以人為本。積極投身于教科研工作,大膽進行現代教育技術與體育教學整合的教改嘗試。在每上完一堂課,我都會寫下自己的反思,以不斷督促自己進步。
我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以尊重和依賴為前提,時時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我經常從小處著手,從學生關心的事尋求最佳教育時機,給學生春風沐浴般的教育。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揚長避短,爭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