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聘簡歷自我評價怎么寫比較好(精選3篇)
應聘簡歷自我評價怎么寫比較好 篇1
本人性格開朗,待人真誠,對工作有上進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團結精神,并能很好地同事相處并協同工作。在4年的工作中,以謹慎的工作作風,認真積極的工作態度,細心完成本職工作。本人工作踏實,刻苦耐勞,如有幸被錄用我將會竭盡全力為貴單位創造效益,以盡情體現自身能力和價值。
我的理念是:在年輕的季節我甘愿吃苦受累,只愿通過自己富有激情、積極主動的努力實現自身價值并在工作中做出最大的貢獻:
作為初學者,我具備出色的學習能力并且樂于學習、敢于創新,不斷追求卓越;作為參與者,我具備誠實可信的品格、富有團隊合作精神;作為領導者,我具備做事干練、果斷的風格,良好的溝通和人際協調能力。受過系統的經濟相關專業知識訓練,有在多家單位和公司的實習和兼職經歷;有很強的忍耐力、意志力和吃苦耐勞的品質,對工作認真負責,積極進取,個性樂觀執著,敢于面對困難與挑戰。
應聘簡歷自我評價怎么寫比較好 篇2
為支撐他四方征戰的擴張野心,滿足他窮奢極欲的享受,對內橫征暴斂、與民爭利。
漢武帝的一生是四方征戰、威風八面的一生,先打北面的匈奴,打南面的越人,然后打東邊的朝鮮,通西域也打,打的很威風,為中華帝國開拓出了一片廣闊的疆土。這很符合許多國人想弘揚我大中華威風的想法,這也是漢武帝成為千古一帝的最根本的理由。
然而,疆域大小重要,還是人民生活富足幸福重要?于我,更贊賞龍應臺曾經在北大演講時說過的一句話——我不在乎大國崛起,只在乎小民尊嚴!但這是一個問題,此文暫且不論。
還是回到漢武帝的征戰。都認為漢武帝的征戰是為了開疆擴土,但有些戰爭純粹是以個人好惡發動的,比如為了得到汗血寶馬兩次萬里迢迢西征大宛。
大宛王國地處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中間隔著羅布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和帕米爾高原。在兩千多年前的交通條件下,數萬人西征,注定是極其艱難的過程,事實亦如此,戰爭是非常慘烈的,漢帝國雖然取得最后的勝利,但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漢代學術大師劉向在《漢書·陳湯傳》中這樣評價這次戰爭:“貳師將軍李廣利,捐五萬之師,靡億萬之費,經四年之勞,而僅獲駿馬三十匹,雖斬宛王母寡之首,猶不足以復費,其私罪惡甚多。”這是第二次西征大宛國,將軍李廣利領兵六萬出征,回師時將士只剩一萬人,換回了三十匹汗血寶馬。
打仗是要錢的,連年的征戰很快把文、景兩朝積攢下的家底花光了。沒有錢怎么辦?漢武帝把手伸向了百姓的口袋——經濟體制改革。負責這項改革工作的三個人是桑弘羊(商人兒子)、東郭咸陽(鹽商)、孔僅(鐵商),漢武帝的謀略是以商治商。
西漢初年的商業很繁榮,司馬遷在《貨殖列傳》中記錄的富豪榜上,涉及的行業五花八門,不一而足,有冶金、鹽業、物流、糧食、零售、畜牧、高利貸、肉制品、小五金等等。
其中,利潤最高的是鑄錢、煉鐵和煮鹽。所以,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把這三個產業國有化。鑄錢和煉鐵完全由政府壟斷,民間有膽敢私自鑄錢的,死罪,有膽敢私自煉鐵的,重刑。鹽業開放一半,煮鹽由民間,賣鹽歸官方,這算是官私合營加統購統銷。二十年后,酒類也歸官方專釀專賣。
中國真正的國有企業,從此開始。
應聘簡歷自我評價怎么寫比較好 篇3
從鹽業的統購統銷中吃到甜頭的桑弘羊再接再厲,已經不滿足于金融和鹽鐵的壟斷,把手伸向了流通領域,設計出臺了均輸法和平準法。均輸,就是政府平價收購各地的土特產,然后運往各地高價賣出,賺取差價;平準,則是由政府掌握和控制全國物資,低價買進,高價賣出,利歸朝庭。
這樣一來,民間資本的所有出路,以及工商業者發家致富的所有門路,都被堵死了。漢武帝不僅收稅,還要壟斷經營權。帝國政府成了最大的甚至是唯一的銀行家、企業家和批發商。
漢武帝和桑弘羊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些都是天經地義的。他們意猶未盡,接下來,他們的手直接伸進了百姓的口袋里。
漢武帝頒布了算緡令。緡,就是一千文錢,算,就是二百文錢,算緡,就是征收私營企業和個人的資產稅,二緡征一算,也就是征收百分之十的資稅。個體工商業者都要求申報財產。
此令一出,天下嘩然,幾乎無人愿意如實申報財產。漢武帝又生一計,在頒布算緡令兩年后,又頒布了告緡令。鼓勵世人舉報不如實申報財產的工商業者,對舉報者的獎勵是被舉報人財產或資產稅的一半。
于是,一場舉報他人財產的人民戰爭打響了,幾乎所有中產以上家庭都被舉報。漢武帝則派出由酷吏組成的工作組奔赴全國各地,就地處理隱瞞財產案。結果,中產階級集體破產,社會財富被迫清零,民眾的儲蓄和投資意識銳減。大家有了錢就趕緊花掉,生怕再被別人舉報了。
而漢武帝的國庫,當然很快賺得盆滿缽滿。民間卻經濟凋敝、人口銳減。
著名華人歷史學家黃仁宇說:“這個帝國的運轉,從來不是依靠法律權威和數字管理,而是從上至下的道德感召力。中國歷代的皇帝,從來沒有藏富于民,而是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竭力削弱民間、做大中央政權。民間經濟的凋敝,讓中國始終無法擺脫農業國的身份。反過來,這種人身控制,也讓中央集權越發穩固。”
實際上,任何一個集權的社會,一個可能由集權發展為專制的社會,都不會允許民間資本形成規模,因為那會變成一種與絕對權力抗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