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工作能力的自我評價(精選3篇)
對工作能力的自我評價 篇1
本人1985年工作在婦幼保健院,已29年,大專文憑,現在護理部工作,承擔全院護理質量檢查、護士的理論、操作培訓考核、實習生管理、愛嬰醫院相關知識培訓考核文檔整理、母乳喂養質量檢查工作、母乳喂養咨詢門診和營養門診咨詢等工作,20__年晉升為主管護師,現擬申報副主任護師職位。
本人參加工作29年,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政治思想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方針政策,在工作中努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思想觀,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先鋒作用,積極進取、勤奮工作,切實履行職責。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各項活動。
自覺遵守各項院紀院規,從無遲到早退、曠工現象,嚴于律己,團結同事,對病人熱情和藹,服務周到。認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同時還積極主動認真地學習護理專業知識,工作上,始終以飽滿的工作激情和忘我的工作態度,立足所熱愛的護理事業,無怨無悔,始終牢記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實踐和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了一些工作成績,工作能力得到醫院和護理部主任的肯定,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優秀工作者”,“貼心護士”、“最美婦幼人”等榮譽。二十九年的工作中無大的醫療糾紛及差錯的發生。積極參加醫院獻血3次。
工作任務中,做為質量考核員,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護理服務理念,做到常督促、勤落實;踏實肯干,吃苦耐勞,善于溝通協調,在質量檢查時,嚴格要求,精益求精,不留情面。強調“細節決定成敗”。
在培訓工作中,結合疆內外先進經驗、等級醫院評審要求和醫院實際情況制定醫院護理工作中三基和專科培訓方案并組織實施;負責擬定和組織修改全院護理人員操作流程、操作考核表、愛嬰醫院質量檢查標準和考評標準。
做為護理部培訓主管,掌握各級護理人員狀況,有的放矢的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限度地發揮護理人員的作用,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通過二十多年的臨床護理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又通過不斷學習取得了母乳喂養咨詢師和營養咨詢師資質,組織制定了母乳喂養知識手冊與工作規范;組織開展母乳喂養新技術的應用,承擔醫院內孕期營養、母乳喂養咨詢門診和
知識講座;做為咨詢師深知母乳喂養知識、正確的飲食搭配,尤其是高血脂、糖尿病飲食,對孕產婦的重要性。在咨詢門診、和下病房檢查母乳喂養情況時,和孕產婦及家屬交流溝通,用心傾聽,運用自己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耐心解答他們的問題,也發現了一些隱性糾紛和隱患并和科室護士長和責任護士積極溝通,采取措施予以杜絕。
做為護理部主管實習帶教,定期組織指導實習同學進行業務學習,并舉行講座,4年來帶教實習同學200余人,培訓帶教不是一天一夜的功夫,為了做好帶教管理工作,關心愛護每一位實習護士,言傳身教來傳遞護士的敬業精神。也把自己多年總結出來的護理心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們。
在努力工作的同時,我也注意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積極參加院級及疆內外的護理講座和培訓、科研課題研究,不斷總結經驗,任職以來發表論文8篇,參與著作編著1部,一項護理科研課題正在進行中。
作為一名普通護士,從事平凡的護理工作,29年風雨歷程,我在一步步地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29年的護理生涯,無驚人的成功壯舉,也無耀眼的光環榮譽,唯有一份執著,“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認真對待每一天”。
工作之余不斷提高自身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汲取新的護理理念和文化,能很好地理論聯系實際,應用于培訓、咨詢、指導、檢查工作中,在今后工作中,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在思想上提高自己,在業務上鍛造自己,更好更優質地完成護理任務。我深信:“豐碑無語,行勝于言”。
我認為自己已經符合副主任護師的任職條件,現申報副主任護師職稱,懇請領導給予批準!
對工作能力的自我評價 篇2
按學校和醫院的要求和規定,我分別到了內兒、婦產、骨外、手外、急診、五官、皮膚性并中醫等科室實習。在實習期間我嚴格遵守醫院及醫院各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遵紀守法,尊敬師長,團結同事,嚴格律己,提旱到科室、不早退、不曠工及擅離工作崗位。對病人細心照顧,和藹可親,經常受到科室同事的認可和病人表揚。
努力將理論知識結合實踐經驗,在實習過程中我還不斷總結學習方法和臨床經驗,努力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獨立工作的能力,實習生活也培養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和醫務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職業素養,經過實習實踐我熟練掌握了病程記錄、病史書寫、會診記錄、出院記錄等所有醫療文件書寫;掌握了臨床各科室的特點及各科室常見、多發病人的診治;掌握了常見化驗的正常值和臨床意義及和對各類危、重、急病人的緊急處理。很好地完成了各科室的學習任務,未發生過醫療差錯和事故。
實習結束了,我對自己在實習期間的表現滿意,將在學校學的理論知識很好的結合臨床實踐,使我自己對未來的醫學工作充滿了信心,我定能成為一位合格的臨床醫生。
對工作能力的自我評價 篇3
在即將過去的一年里,晝夜四季,春風秋雨,只有時間記錄了忙碌工作的歷練間隙與簡約的生活片段。而這一切將很快就會成為過眼云煙,飄拂而去。
關于近日所說的輪崗一事,自己還沒來得及多做考慮。自從這個設想提出來之后,只是短時間稍作分析,覺得不合乎具體實際。因事設崗,以崗定人是合乎科學的,但是因人設崗卻有違常規且于理不合。真若如此,這不僅打破了控制總量的上限,而且提高質量更是無從說起。從行政系統轉向生產系統,目的性很明確。特別是所在的資源型制造類企業里,一切以生產為中心,一切都服務于生產,“生產”與“服務”兩者并不矛盾,關鍵是如何更好的服務于生產,生產出的業績又如何反哺于服務。輪崗,對于自己來說,顯然是一個新的嘗試,但是兩個崗位之間的工作有同質化現象,部分職責也存在重疊。雖說有其可行性,卻因為自身的緣故,最終沒有付諸行動。
主觀的自我評估能否真正客觀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自從草擬《崗位流程細解方案》開始,這個問題就一直困惑著我。真實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距離工作最近的人應該是最了解工作的,那些做第一線工作的人對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往往有一些很有分量的看法。因此,以自身經歷為出發點和參考標準,把崗位設計和工作分析融為一體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似乎有些困難,以致于我剛開始進行構思的時候總是顯得過于拘謹,顧此失彼。但是細想一下:與那些編制體系文件的高手所面臨的困難相比,我這點困難又算得了什么。晚上入睡之前腦海里總是浮現一行行文字,都是關于方案的表述。夜有所思,日有所為,不斷的補充完善,直到可行。一切都是按照自己預先設定的績效指標和衡量標準對所做的工作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評估,這姑且算是對一年來的個人工作總結和自我評估吧。畢竟這個流程凝聚著整個部門及同事的勞動成果,但愿日后對他人能有所指導與幫助,力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但凡每個體系、每種制度從建立之初到編制階段,再到不斷補充、完善要經歷多個階段,還要與時俱進、隨時更新,還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才能付諸實施。
以上所作的工作總結與自我評估,整體說來,有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之意。只是一年工作光景中的一個概括縮影,但也是經年累月的沉淀,沉淀過后,就必能有所收獲。即使是一些往往看似枯燥、操作乏味的事情,也是如此。
歲月磨礪與社會閱歷在告訴我一個道理:花瓶易碎,紅顏易老,唯有我們自身的內涵,歷久彌新,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