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一年級的自我評價(精選3篇)
優秀的一年級的自我評價 篇1
學期自我認為學習很差,有時候離成功只差那么一點點,語文前幾次還行,九十多,后來就一直八十幾了,數學一直不好,六十八,七十幾的事幾乎頻繁發生,英語更是不行,英語單詞一個都不背,背了的都忘光了。每天起床磨磨唧唧總是遲了才從家里出來,一天做事緊緊張張,好像去趕集似的。做作業丟三落四,到第二天早上才想起來沒寫完,又緊忙起來“補”,手忙腳亂的,有幾次頭都忘大了。我自從擔任了衛生委員以后,班里的衛生就好起來,從以前滿滿的垃圾布滿時,再看現在地上干凈的沒有一片垃圾,而且還把地拖得干干凈凈,我對我這點還是蠻自豪的。
我喜歡幫奶奶擦浴缸、喜歡幫爺爺澆花。在我們的院子里有許多漂亮的、粉紅的太陽花。我發現太陽公公升起來的時候,它就開放了,太陽公公下山的時候,它就合攏了,真有趣呀!我還喜歡許多小動物呢:有小狗、小貓、小雞,你們喜歡嗎?
有關一年級的自我評價
一個古靈精怪的小女孩,是一只攥在爸爸媽媽手中的風箏,只能在屬于我的那片天空飛翔,媽媽說了,小魔怪可不能太自由哦!孜孜不倦,簡單而優雅的名字是爸爸取的,他希望我能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而活潑開朗、性格外向的我時常會令他們不如所愿。我喜歡什么呢?喜歡穿裙子,因為象翻飛的蝴蝶一樣美麗;喜歡梳辮子,因為能象音符那樣跳躍;靜下來的時候喜歡畫幾個小人,剪剪東西,而動起來的時候更喜歡唱歌、跳舞;喜歡看動畫片胡圖圖,看著看著就會在那里傻笑,有時也喜歡學做幾下奧特曼的動作。媽媽問我長大了想干什么,我每一次的回答都不一樣,蛋蛋還未孵化怎么知道是雞還是鴨嘛。
優秀的一年級的自我評價 篇2
我叫,屬馬。我是小朋友。我喜歡陪媽媽到超市買東西,也喜歡和爸爸到公園去喂小鳥。我最最喜歡智慧樹里的“紅果果和綠泡泡”了,你們喜歡嗎?在幼兒園,小朋友都叫我小米,其實我還有好多奇怪的名字呢!爸爸叫我乖米,媽媽叫我咪咪,外婆說我像個小大人,所以叫我老菠菜,外公叫我變色龍,我們班孫老師、吳老師給我起了個英文名字叫吉米。哈哈!我的名字數也數不清,我想你們大概不會有我這么多名字吧!好玩嗎?我愿意和你們成為好朋友,謝謝大家,再見!
優秀的一年級的自我評價 篇3
這個學期我擔任一一班和一二班的數學教學工作,轉瞬間一個學期就要過去了,反觀這個學期我走過的路,有許多的收獲,也有不少的遺憾。由于我從教時間短,教學經驗淺,又處在學生走入真正教育的初始階段,深怕的自我的言談舉止,教育方法不當會影響學生對今后小學階段數學學習的態度取向,所以我絲毫不敢懈怠,認真學習理論知識,深入研究教學,向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半學期下來,自我感覺對教書育人也算是入了門。為了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夠揚長避短,取得更大的提高,現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作出評價。
一、高效課堂是每位教師夢寐以求的,而加強備課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前提。
(1)備教材——首先通讀教材,要做到“瞻前顧后”,一方面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以舊知識為切口,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自主思考、自主探索新知。如冀教版下學期第四章的《認識圖形》和上學期的第三章《認識物體》同屬于空間與圖形的知識體系,為了讓學生將認識具體簡單的幾何體到認識抽象的平面圖形的過程更自然順暢,我找出上學期教學時幾何體教具和學生自制的學具,進行新舊知識比較教學。實際課堂反應很好,學生表現的很興奮,一下子找出了自我上學期制成的幾何體,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我心里暗喜,趕緊抓住學生學習的興奮點,充分利用學生自我的小手工作品,動手、動腦,體會“面在體上”。這部分知識我在課前和教過一年級的教師們探討過,大家一致反應這部分由抽象到具體,學生學起來有些吃力,而我這節課下來知識傳授比較流暢,基本上將知識讓學生當堂理解,當堂鞏固運用,不用加班加點,增加學生的負擔。
(2)備教法——所謂教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方法得當,運用靈活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感和求知的欲望,此刻電視網絡等多媒體普及率十分高,時代感很強,要想讓學生配合你的教學,就要與童心牽手,用兒童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所以我在教學中會根據教學需求創設童話、游戲、故事、動畫等等,喚起學生心靈深處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講授《0的加減法》時,我講述了一個小貓釣魚的故事引入加減法的新知,又經過孩子們耳熟能詳的八戒吃西瓜的故事鞏固新知,讓學生在童話故事中發現數學知識。在講順序時,我將家里用水晶珠子串的五個福娃的模型拿到課堂,讓學生輪流擺放順序,并說出誰在誰的什么方向,起初我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左右的相對性,而班內有個孩子將福娃摞起來,并說出了上下的相對性,看來只要精心備課,孩子們總會有驚喜回報你的用心。
(3)備學生——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過:“從學生生活經驗中舉出例子,有助于他們將所學習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將知識內化變成學生自我的東西。例如在講《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教材中設計的是超市購物的情境,由于我所在的學校是農村,學生可能對超市比較陌生,而對自我村子里面的小賣部更熟悉,所以我以課本為藍本進行加工,設計出更貼合自我學生生活環境的情境,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增強自身的文化底蘊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證。
(1)多方面充實充電,加大知識的存儲量。
走進教育,才發現此刻的教學與我小的時候比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刻教材資料很豐富,涉獵的知識面很廣。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必須努力擴充自我的知識面,天文、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等知識都要掌握一些,這樣備起課來才能更加的得心應手。所以閑暇時,我總是隨手從書櫥中拿出一本書來讀一讀,期望每日都有一些斬獲,上網時,我會先登錄____網,看一個關于成語故事或者故事的flah。登錄博客時,我總是先讀一篇自我收藏的文學讀物。我堅信著對自我的日常教學會有很大的幫忙,僅有博學廣識的教師,才能教出篤學志遠的學生。
(2)加強理論學習,以理論指導實踐。
著名數學家陳建功有個精辟的比喻:理論好比老鷹,實踐好比小雞,一旦掌握了理論就能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由此可見教育理論學習的重要性。本學期我學習了《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感覺受益匪淺。
三、存在的不足
1、自我教完課,教學后記記錄有些不及時,階段性評價不到位。雖然我也深知教學后記是提高自我業務水平的捷徑,但有時太忙太累,未能及時記,事后也未能及時追記,致使教學實踐中許多寶貴的經驗、教訓,如電光火石般失而難復得。今后必須要克服惰性,擠時間及時記錄。
2、課容量小,對教學的秩序和節奏把握不到位。低估學生的本事,一堂課老是翻來覆去的說,將知識掰得很碎去為學生,生怕他們沒能掌握,導致授課速度慢,今后要努力提高課容量,多放心、放手,相信自我的學生有本事理解更多的知識,學會更多的資料。
3、課堂語言不夠精煉,對小組合作意識的培養不到位,沒能尋找到真正的更適合的小組學習方式。這也是一年的教學中比較遺憾的事。
4、總復習這段時間,我發現學生題做的很快,但出錯率很高,出現丟題,漏做,沒看清題目要求就開始做題,做完之后不會檢查等現象,針對這種情景我帶領學生讀題目,要求每個人至少將題目讀上兩遍再做題,做題前先看看一個大題里面有幾道小題,逐題做,將學生不認識的字寫在黑板上,每一天上課前讀一讀這些生字。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學生提高不小,但讓我遺憾的是,我沒能讓學生養成打草稿的習慣,許多學生不會演算,做完后不會檢查,這學期還剩幾天的時間,估計習慣很難養成了,自我感覺很遺憾,沒能將良好的學習習慣傳授給自我的學生。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評價經驗,不斷反思,不斷提高自我的業務水平。相信耕耘總會有收獲,風雨之后是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