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被逼上梁山的原因是什么(通用4篇)
宋江被逼上梁山的原因是什么 篇1
宋江非常聰明。他一早就看出了武松的叛逆,所以武松上到梁山后,就一直沒有得到重用;魯智深和武松一起上山,他看出了魯智深的率真,所以也沒有得到很大的重用,電視劇中宋江當上頭領(lǐng)后幾乎沒有魯智深的戲份;他知道林沖上梁山就是為了殺高俅,所以在出征的時候,凡是與高俅的戰(zhàn)爭,就從沒讓林沖參與過。高俅被擒至梁山,林沖眼看仇人就在眼前,大仇馬上得報,宋江卻趕忙放走了高俅。林沖騎馬追至梁山水泊岸邊,看著高俅的背影吐血暈倒,魯智深氣到一掌拍死了戰(zhàn)馬。
朝廷派人來招安,鏡頭里一邊是眾兄弟跪拜在圣旨前,一邊是林沖臥病,躺在床上。門外招安奏樂響起,林沖看向昔日禁軍教頭的行頭,在遺憾與怨恨中斷氣。
有人說林沖才是最適合當梁山頭領(lǐng)的人,甚至《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逼上梁山》才是《水滸傳》中流傳最廣、最耳熟能詳?shù)墓适隆?/p>
“馬下武松,馬上林沖”,論武功,他是梁山數(shù)一數(shù)二的高手;論領(lǐng)導能力,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論人品,他忠貞、仗義、愛憎分明。但因為宋江,親眼看著報仇的機會白白浪費,被氣吐血了還得說句“不怪哥哥”,正常人都得被氣死吧。
宋江被逼上梁山的原因是什么 篇2
李贄有段批注:“若夫宋江者,逢人便拜,見人便哭,自稱曰‘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然后他便做了一個評語:“的是假道學真強盜也。”但是他又做了一個辯護:“然能以此收拾人心,亦非無用人也。當時若使之為相”,“相”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職務(wù),“雖不敢曰休休一個臣”,“休休”是指忠厚,寬容,這樣一個具有忠厚之心和寬容之道的“臣”,“亦必能以人事君,有可觀者矣。”([明]李贄:“梁山泊一百單八人優(yōu)劣”)我們知道民國時期有個叫李宗吾的人寫了一本書叫《厚黑學》,按照這本書,李贄講的“假道學”就是指他的“厚”,李宗吾指的是厚臉皮;李贄講的“真強盜”就是指他的“黑”,李宗吾指的是黑心腸。“假道學”是說他表面上是一副忠孝仁義,一副仁義道德的道學模樣;“真強盜”是說他實質(zhì)上是一個強盜,一個無惡不作的強盜。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許多領(lǐng)袖人物都有這樣一個特點,比如《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差不多就是“厚”“黑”這兩個字。這是小說里的人物,歷史上的人物大概也是這樣。我覺得“厚”“黑”這兩個字大約能夠概括一般政治人物。一般政治人物,要是既不“厚”又不“黑”,按照李宗吾分析那基本上是要被淘汰掉了。你總要“厚”一點,或者“黑”一點,或者“厚、黑”兼?zhèn)洹F┤纭度龂萘x》里面,曹操心最黑,劉備臉最厚,孫權(quán)雖然心腸不如曹操黑,臉皮不如劉備厚,但也厚、黑兼?zhèn),所以三國才能鼎立?/p>
宋江被逼上梁山的原因是什么 篇3
攻打曾頭市算是梁山聚義前最難打的一仗了,當時宋江表明了自己想要招安的心愿,眾兄弟中出現(xiàn)分歧。劇中說為了使招安成功率更大,宋江派吳用策反聲名遠揚的盧俊義,有了盧俊義,朝廷一定會更加信任梁山。
但很明顯實際并非如此。原著中也說“盧某生于北京,長在豪富之家。宋江慕其名,為壯大梁山聲勢,欲將其誆上山。”說白了就是因為盧俊義武藝高超,所以宋江想讓他為梁山效力,于是派吳用設(shè)計陷害他,先是在他家題反詩,后是利用盧俊義娘子和管家的奸情,使其乖乖上山。最后盧俊義坐了梁山第二把交椅,但被搞的家破人亡,從聲名赫赫的盧員外成了梁山賊寇。
宋江被逼上梁山的原因是什么 篇4
“金批”特別強調(diào)宋江“盜魁”地位,指出:“宋江,盜魁也。盜魁,則其罪浮于群盜一等。自吾觀之,宋江之罪之浮于群盜也,吟反詩為小,而放晁蓋為大。”(70-17“金批”)“吟反詩”立其志,“放晁蓋”施其行。行這個罪大于志這個罪。金圣嘆批注《水滸傳》,特別厭惡的是宋江,他提出了一種觀念叫“獨惡宋江說”,就是惟獨厭惡宋江:“《水滸傳》獨惡宋江,亦是殲厥渠魁之意,其余便饒恕了。”后來毛主席有一段話講:“首惡者必辦,脅從者不問。”這里宋江就是首惡,其余便是脅從。關(guān)于宋江這個人物,金圣嘆還做了一個定評,他把宋江和時遷放在一起,我們知道時遷是個小偷,他說“宋江和時遷是一流人物”,金圣嘆把《水滸傳》人物分了幾等,竟然把宋江列入最末一等:“宋江定考下下。”他稱“奸猾宋江”,“宋江是純用數(shù)術(shù)去籠絡(luò)人”,而且不如吳用,吳用好歹老老實實承認自己是“智多星”,“宋江定要說自家志誠質(zhì)樸。”([清]金圣嘆:《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讀第五才子書書法”)所以宋江這人虛偽,這大概是大家所具有的一種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