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員教育與管理
3、健全流動團員聯系制度。流出地團組織要通過定期聯系、跟蹤考評等方式,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動團員聯絡、管理辦法。流入地團組織要拓展和規范聯系渠道,通過設立流動團員聯系站(點)、實行流動團員社區報到制等形式,主動與流動團員建立聯系,掌握流動團員的思想動態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及時向流出地團組織和有關單位反饋團員的表現情況,作為對團員日常管理、考核、獎懲的依據。
4、構建流動團員服務體系。針對流動團員在權益維護、學習成才、就業創業、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具體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要在流動團員中大力宣傳法律知識和自護知識,增強流動團員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協助其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勞動安全、人身傷害、工資拖欠等問題,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對流動團員進行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心理生理、文明行為等教育,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加強與有關單位的聯系與溝通,在職業介紹、政策咨詢、實用技術培訓等方面為流動團員提供幫助,提高他們的就業創業能力。組織開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豐富流動團員的業余文化生活。
5、探索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提高流動團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結合實際,通過建立流動團員電子信息庫等方式,及時掌握本地區流動團員的基本情況,方便團組織之間的信息交流。通過開設電子信箱、開展網上組織生活等形式,加強團組織與流動團員的聯系。有條件的地方可試行電子團員證。
流動團員相對集中地區的團組織,每年底要向上級團組織報告流動團員管理與服務工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