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自我評價如何寫?(通用3篇)
初中生的自我評價如何寫? 篇1
我遵守校紀校規(guī),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政治上要求進步;學習目的明確,態(tài)度端正,鉆研專業(yè)知識。學習勤奮刻苦,成績優(yōu)秀;有奉獻精神, 誠實守信,熱心待人,勇于挑戰(zhàn)自我。不足是專業(yè)知識需要更進一步提高,應該更廣泛地擴展知識面。今后我一定發(fā)揚刻苦耐勞精神,克服不足,努力工作努力學習,爭取更大進步。思想上,我有良好道德修養(yǎng),并有堅定的政治方向,積極地向黨組織靠攏,使我對我們黨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初中生的自我評價如何寫? 篇2
一、項羽的剛愎自用,迷信武力,自大、狂妄不懼敵人,其實往往這樣的人心里是很脆弱的,才顯示于表面;
二、缺乏政治遠見,眼光不夠長遠,只想到眼下怎么去做,反而沒有想到以后要這么執(zhí)行;
三、沽名釣譽,從他的霸王兩字就能看出來這個人要圖虛名,而沒有真真切切的用實際來應對當下,還想得天下,還有要一個虛名,又先要推翻懷王之約,而又害怕世人的職責。
那么劉邦卻能親自忍辱屈從,彰顯了劉邦的胸懷是多么的遠大,開闊,又能熟知自己的輕與重,知道量力而行,知道謙虛好學,知道采納下屬建議。
除了劉邦自己的低調以外,劉邦曾過這樣的話;
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簫何
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初中生的自我評價如何寫? 篇3
從個人角度來看,荊軻是個英雄,他不畏強大的秦國勢力,毅然刺殺秦始皇。“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何等的豪言壯語,何等的氣魄。這便是上古的“俠”,為報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將生命置于度外。這便是“俠”的動人心魄的悲壯。古俠不是今人,時代的局限讓他們無法理解歷史的必然趨勢,只能憑著仁、義等的傳統(tǒng)俠士品德來衡量世事。因此,從一個古俠的角度來評價,荊軻是當之無愧的千古英雄。“刺客”多么堂堂正正,令人拜倒的稱呼,象征著俠的傲骨,豈是那些遮遮掩掩的殺手可比的?真是污了“刺客”的神圣。
從整個歷史來看,荊軻卻是錯了。秦國強大,六國衰敗,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秦怎能不萌生滅六國而統(tǒng)一的想法?面對強秦,不是想辦法使自己強大起來與之對抗,而是妄圖用刺客刺殺的捷徑來阻止秦的攻勢。殊不知,燕國既弱,即使阻止了秦國,過不了多久仍會出現(xiàn)其他國家如秦國一樣虎視眈眈。統(tǒng)一已成必然,任何阻止歷史車輪的做法都是徒勞,只有順應它的發(fā)展,才有機會生存。“順天者生,逆天者亡”這道理,古人早已總結出來了,只是又有幾人真正理解呢?但是已知歷史的人不能強求荊軻去明白這一切,因為他沒有生產(chǎn)力與生產(chǎn)關系的理論作指導。荊軻的刺秦,在我看來也是必然,即使沒了荊軻,還會有其他的張三李四出現(xiàn)。任何歷史都是要在曲折中前進的,被剝奪了利益的人,怎可能不反抗便投降。荊軻雖敗,卻也功成名就,同時向世人昭示了歷史的發(fā)展趨勢,讓人們逐漸接受了新事物——六國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