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優(yōu)點有哪些方面(通用4篇)
諸葛亮的優(yōu)點有哪些方面 篇1
司馬懿
司馬懿對諸葛亮的第二句評價,司馬懿說諸葛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quán)”。
這句話表達了司馬懿在對諸葛亮遠大的志向的贊揚之后,指出了諸葛亮的缺點,他說諸葛亮優(yōu)柔寡斷,不懂得變通!諸葛亮的缺點是不善于培養(yǎng)武將至使“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將軍”的慘痛局面。
實際上第二句話才是司馬懿對諸葛亮的全面評價。不管《三國演義》再如何吹噓諸葛亮的才華,始終笑到最后得是司馬懿!諸葛亮舉蜀漢之力,五次北伐,除了第二次北伐敵人戰(zhàn)略放棄陰平、武都兩個偏郡以外,再也沒有攻占曹魏一座城池,占領(lǐng)一寸土地。
諸葛亮的優(yōu)點有哪些方面 篇2
座上又一人應(yīng)聲問曰:“曹操雖挾天子以令諸侯,猶是相國曹參之后。劉豫州雖云中山靖王苗裔,卻無可稽考,眼見只是織席販屨之夫耳,何足與曹操抗衡哉!”孔明視之,乃陸績也。孔明笑曰:“公非袁術(shù)座間懷橘之陸郎乎?請安坐,聽吾一言:曹操既為曹相國之后,則世為漢臣矣;今乃專權(quán)肆橫,欺凌君父,是不惟無君,亦且蔑祖,不惟漢室之亂臣,亦曹氏之賊子也。劉豫州堂堂帝胄,當今皇帝,按譜賜爵,何云‘無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長,而終有天下;織席販屨,又何足為辱乎?公小兒之見,不足與高士共語!”陸績語塞。
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且請問孔明治何經(jīng)典?”孔明視之,乃嚴畯也。孔明曰:“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釣渭子牙,張良、陳平之流。鄧禹、耿弇之輩,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生平治何經(jīng)典。——豈亦效書生,區(qū)區(qū)于筆硯之間,數(shù)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嚴畯低頭喪氣而不能對。
諸葛亮的優(yōu)點有哪些方面 篇3
忽又一人大聲曰:“公好為大言,未必真有實學,恐適為儒者所笑耳。”孔明視其人,乃汝陽程德樞也。孔明答曰:“儒有小人君子之別。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wù)使?jié)杉爱敃r,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wù)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jīng);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且如揚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程德樞不能對。眾人見孔明對答如流,盡皆失色。
同坐上張溫、駱統(tǒng)二人,又欲問難。忽一人自外而入,厲聲言曰:“孔明乃當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難,非敬客之禮也。曹操大兵臨境,不思退敵之策,乃徒斗口耶!”眾視其人,乃零陵人,姓黃,名蓋,字公覆,現(xiàn)為東吳糧官。當時黃蓋謂孔明曰:“愚聞多言獲利,不如默而無言。何不將金石之論為我主言之,乃與眾人辯論也?”孔明曰:“諸君不知世務(wù),互相問難,不容不答耳。”于是 黃蓋與魯肅引孔明入。至中門,正遇諸葛瑾,孔明施禮。瑾曰:“賢弟既到江東, 如何不來見我?”孔明曰:“弟既事劉豫州,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畢,不敢及 私。望兄見諒。”瑾曰:“賢弟見過吳侯,卻來敘話。”說罷自去。
諸葛亮的優(yōu)點有哪些方面 篇4
座上忽一人抗聲問曰:“今曹公兵屯百萬,將列千員,龍驤虎視,平吞江夏,公以為何如?”孔明視之,乃虞翻也。孔明曰:“曹操收袁紹蟻聚之兵,劫劉表烏合之眾,雖數(shù)百萬不足懼也。”虞翻冷笑曰:“軍敗于當陽,計窮于夏口,區(qū)區(qū)求教于人,而猶言‘不懼’,此真大言欺人也!”孔明曰:“劉豫州以數(shù)千仁義之師,安能敵百萬殘暴之眾?退守夏口,所以待時也。今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猶欲使其主屈膝降賊,不顧天下恥笑。——由此論之,劉豫州真不懼操賊者矣!”虞翻不能對。
座間又一人問曰:“孔明欲效儀、秦之舌,游說東吳耶?”孔明視之,乃步騭也。孔明曰:“步子山以蘇秦張儀為辯士,不知蘇秦、張儀亦豪杰也: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國之謀,非比畏強凌弱,懼刀避劍之人也。君等聞曹操虛發(fā)詐偽之詞,便畏懼請降,敢笑蘇秦、張儀乎?”步騭默然無語。舌戰(zhàn)群儒忽一人問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視其人,乃薛綜也。孔明答曰:“曹操乃漢賊也,又何必問?”綜曰:“公言差矣。漢傳世至今,天數(shù)將終。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歸心。劉豫州不識天時,強欲與爭,正如以卵擊石,安得不敗乎?”孔明厲聲曰:“薛敬文安得出此無父無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間,以忠孝為立身之本。公既為漢臣,則見有不臣之人,當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漢祿,不思報效,反懷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憤;公乃以天數(shù)歸之,真無父無君之人也!不足與語!請勿復言!”薛綜滿面羞慚,不能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