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的經典人生評價(精選4篇)
漢武帝的經典人生評價 篇1
我們來看漢宣帝的時期。國家從漢武帝晚年的危機局面中轉危為安,民生得到恢復。漢朝又重新呈現出了繁榮的景象,史稱昭宣中興。漢宣帝的時候實現了對西域的徹底控制,漢宣帝時期在西域設立了西域都護,第一任西域都護鄭吉被封為安遠侯,故《漢書·鄭吉傳》說:“漢之號令班西域矣,始自張騫而成于鄭吉。”匈奴問題在漢宣帝的時候也得到了徹底的解決,漢宣帝的時候呼韓邪單于內附,甘露二年(前52年),呼韓邪單于正式入朝,向漢宣帝稱臣。“單于正月朝天子于甘泉宮……其左右當戶之群臣皆得列觀,及諸蠻夷君長王侯數萬,咸迎于渭橋,下夾道陳。上登渭橋,咸稱萬歲。”兩千年之后的今天我們仍然可以想見當時的盛況!漢宣帝在位期間,政局大體穩定,沒有發生太大的波折。漢宣帝親政后,鏟除了霍光集團的勢力,不過并沒有對霍光進行清算,依然稱之為博陸宣侯,被列為麒麟閣功臣之首。對待宗室,漢宣帝也盡可能大度,雖然發生了廣陵厲王劉胥的詛咒事件,但是漢宣帝對劉胥非常寬容,也沒有剝奪劉胥兒子的王爵。甚至對退位皇帝劉賀,漢宣帝也給予了保全。漢宣帝還是一個十分重感情的人,故劍情深的故事是大家所耳熟能詳的。早年在民間的時候娶了許君平,而在當了皇帝之后,堅持要把結發妻子立為皇后。漢武帝強化意識形態管控,罷黜百家設立五經博士,漢宣帝也召開石渠閣會議,設立了黃龍十二博士。漢宣帝也加強君權,一直到去世都牢牢地控制著權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漢宣帝的成就要大于漢武帝。
漢武帝的經典人生評價 篇2
這里我覺著需要明確一條,就是該如何定義成就呢?對于漢代的臣民來說,我覺著可能他們認為漢宣帝的成就更高一些。因為,漢武帝雖然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不可一世的大帝,但是,畢竟他統治下的漢朝,從富庶走向了危機,到漢武帝晚年,天下戶口減半,到了滅亡的邊緣。就統治階層內部來說,漢武帝時期整個統治階層內部矛盾重重,從來沒有能夠真正安定過。在漢武帝在位的五十多年里,先是發生漢武帝和竇太后的矛盾,漢武帝差一點被廢黜。漢武帝親政后,先是對諸侯王開刀,很多諸侯王都被廢黜,甚至死于非命,比如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等人最后都是自殺身亡,罪名都是莫須有的事情。漢武帝時期的丞相,被殺的有五個,莊青翟、趙周、李蔡、公孫弘、劉屈氂都是如此,其中公孫賀、劉屈氂都是被滅族的。漢武帝本人的家庭也是一團糟,陳阿嬌被廢黜后在冷宮里寂寞地去世,衛子夫后來自殺身亡,鉤弋夫人被漢武帝處死。漢武帝的長子太子劉據自殺,兩個孫子也被殺。當時還是嬰兒的漢宣帝也在監獄里住了一年。至于其他的大臣,司馬遷說了句話而受宮刑,大儒董仲舒也曾經被關進監獄。朱買臣、張湯、主父偃、商丘成等人都是不得其死。對外的方面,漢武帝發動了對匈奴持續三十多年的戰爭而沒有解決匈奴問題,他的時代里漢朝的觸角伸到了西域,發動了對大宛的戰爭,而沒有完全控制西域。漢武帝本人還巡行無度,花費了大量的金錢。至于他為了求仙而付出的代價就更無法計算!早在西漢,大儒夏侯勝就曾經評價漢武帝說道:“武帝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多殺士眾,竭民財力,奢泰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蝗蟲大起,赤地數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積至今未復,亡德澤于民。”
漢武帝的經典人生評價 篇3
漢宣帝和漢武帝相比,最大的優點就是漢宣帝的務實。漢宣帝自幼在民間長大,懂得民間疾苦。這和漢武帝自幼生長在深宮不同。漢宣帝從小在監獄里,后來在民間也嘗盡了人間的冷暖,懂得人情世故。他非常注重臨民官員的選拔,他說:“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漢宣帝在位期間,是整個西漢吏治最好的時期之一,出現了很多清官的典型,比如龔遂、黃霸等人。漢宣帝也沒有好大喜功,不去求仙,不去巡游,也沒有放任外戚和宦官集團等等。漢宣帝可以說是有了漢武帝的很多優點,但卻沒有漢武帝的許多缺點。
漢武帝的經典人生評價 篇4
但是,我們要知道,漢宣帝成就的取得,并不是僅僅由于漢宣帝個人的努力,也與漢武帝有一定的關系。就內政方面,漢武帝時期確立了中央的絕對權威后,漢宣帝的時代不存在著地方對中央的威脅,漢宣帝至少不用為這些事情而操心。漢宣帝之所以能夠實現國家局勢的轉危為安,也得益于漢武帝晚年所實行的政策轉變。漢武帝晚年下《輪臺罪己詔》,把國家從進取轉變為守成。在漢武帝身后,一直到霍光去世,霍光忠實地執行了漢武帝的這一政策轉變,從而漢宣帝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對外的方面,漢武帝和匈奴的三十多年戰爭,基本確立了漢朝對匈奴的戰爭主動權。三十多年的消耗,對漢朝來說是巨大的代價。但對于匈奴人來說,更是消耗不起。沒有漢武帝時期的三十多年戰爭,就沒有漢宣帝后來的與匈奴和親。在西域方面也是如此,漢宣帝之所以能確立對西域的控制權,也得益于漢武帝時期對西域的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