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品行考核自我評價(精選3篇)
學生品行考核自我評價 篇1
一年來,我熱愛黨,熱愛人民,認真貫徹實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在思想上嚴于律己,時時刻刻以一個標準的教師形象來約束自己,鞭策自己;在工作中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我還積極參加各類政治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業務水平;服從領導安排;現將本年度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教育教學工作。 一年來,我兢兢業業的工作,把課標、教參與實際操作能力有機結合,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為目標,切實落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并且能利用課堂時間不斷地以新型熱點材料為背景創設提問角度,幫助學生拓展思路,從而使學生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 此外,在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尊重學生。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培養,在嚴格管理的同時能尊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認知能力,提出與學生自身水平相當的問題,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共同提高。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所任教的學科教學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同時學生的思想也得到了明顯的轉變,這是可喜可賀的。
二、其他方面: 認真制定教學工作計劃和撰寫學科工作總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師德、校本教研、新課標、業務等小繼教學習,每次學習都能提前安排好工作,做到學習、工作兩不誤;創建了個人空間,把平時的教學得失、聽課感受、培訓心得、教學困惑和生活隨想等內容上傳和網友同行交流分享、共同進步,還豐富了業余生活。
三、努力方向: 學無止境,社會在進步,科技也在進步,在教的同時我也在不斷的學習,爭取在社會中,在教學上立于不敗之地!為學校、為家長培養更多、更合格的人才。 為了能在新的一年中爭取把各項工作做的更好,有必要按照學校統一規定的考核內容,客觀、實際地認真總結一番。
一、德:本學年能主動、認真地服從和配合學校各級領導的工作安排。積極參加學校、市教研室和組里的各種會議;能根據學科特點,通過自己訂閱或者在網絡上尋找國內外熱點、重點新聞,及時領會和用于教學輔導;熱愛教育事業,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并能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在學生中樹立了良好的教師形象。能夠主動與同事研究業務,互相學習,配合默契,教學水平共同提高,能夠顧全大局,團結協作,——面臨小升初,任務艱巨,為了整體利益,我們積極協調、靈活安排,受到學生的歡迎,并獲得了很好的統考成績,順利完成了各項任務 為了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發展的教育形勢,并且能夠高屋建瓴地引導學生適應教育改革的要求,每年堅持訂閱教學報刊,今年在學校提供電腦的條件下能天天上網查閱、儲存資料。
2、教育、教學能力
首先,能認真把握教材——把大綱、課本、時政及時有機結合,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為目標,切實落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并且能利用課堂時間不斷地以新型熱點材料為背景創設提問角度,幫助學生拓展思路,對基礎知識能靈活運用,從而使同學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 第二,能把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重視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和新、舊知識的聯系,達到幫助學生學會求知、不斷發展的目的。第三,尊重學生。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培養,在嚴格管理的同時能尊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認知能力,提出與學生自身水平相當的問題,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共同提高。因而也得到了學生的尊重。
學生品行考核自我評價 篇2
教師而言是為了提高教育者的素質,調整教育者的教育行為,改進教育過程;對學生而言,不僅是鑒定學習成績的水平,更重要的是為了充分挖掘學習潛力,為學生接受終生教育、實現終生學習打下基礎。為貫徹落實《中小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評價方案》,進一步推動我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校科學管理水平,發揮學校辦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我校對學生品行素質進行了一系列的評價。現將我校實施學生品行素質評價的實施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評價改革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領導對此項工作十分重視,把這項工作擺上了議事日程,并組建了以書記、校長為組長,副校長、副書記為副組長,政教主任、班主任為成員的“學生品行素質評價領導小組”。并認真研究制定了在新理念的指導下,由過去注重甄別和選拔功能,逐漸轉化為發揮評價的導向、反饋、激勵等有效功能,用客觀地、動態發展的眼光去評價主體,使評價的著力點最終放在提高教師教與學的質量上,放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上,放在人的發展上的評價原則。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開展了切實有效的實踐。
二、明確目的,轉變觀念
1、明確“一個目的”
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目標的程度;為了學生學習習慣的形成,學習態度的端正,學習目的的明確,更是為了對教學情況進行反饋和分析,以利于改進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2、樹立“兩個觀點”
重要的是老師評價觀的轉變。一是重視平時的評價,改革一張試卷評價學生的考查方法,強調重視考察學生探究的過程;二是樹立起“評價也是一種學習”的新觀念。通過評價促進學生智能發展,地評價中進行師生情感互動,在評價中塑造、顯示學生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品質和良好的行為規范。
3、堅持“三個有利于”
評價的形式和方法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素養。堅持“三個有利于”,摒棄單純以知識點的教學評價方式,代之以認知、能力、習慣、情感、態度等各要素綜合的素質評價。
三、建立機制、全面實施
1、評價主體多元:根據《課程標準》中關于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的要求,結合各年級學生特點,努力建立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評價的新體系,促進學生的發展。
2、內容多元:學生評價的內容是教育目標的具體體現,反映了具有時代特點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教育不僅要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公民和人才,還要使每一個學生成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個體。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承擔社會責任是對一個公民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們在評價過程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
學生思想道德發展水平。
(2)學生認知能力。
(3)學生心理素質發展。對學生的性格品質、心理適應能力、心理健康狀況和意志品質進行綜合評價。
(4)學生勞動技能發展水平。從學生的勞動知識技能、勞動態度、勞動習慣、勞動的基本能力及勞動創造力進行綜合評價。
(5)保護環境意識與社會公德意識發展水平。
3、方法多元:依據《課程標準》要求,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因為,關注過程的形成性評價,是面向“未來”、重在發展的評價,有利于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并激發其內驅力,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獲得以展,實現個體價值。《課程標準》要求采用成長記錄,借助成長袋成為學生成長進步的見證者。學生、家長、教師從這個袋子中,能發現的不足,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4、標準多元:文化成績不能作為評價的惟一標準。我們實行評價標準多樣化與層次化,關注被評價者之間的差異性和以展的不同需求,以適應今后的社會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對評價標準我們采取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方式。這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需求和起點。適合個性的發展,能促進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發展。
四、存在的問題
1、評價系統結構不夠合理。
目前,從形式上看,我們的評價不夠科學,既有學生自評,又有學生群體中的互評,還有教師的評價;但從結構來看,我們的評價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較為單向的、鑒定性的評價,即老師評價學生占主要的地位。在結構上比較簡單、信息傳遞方向還較單一,不僅未形成信息反饋網絡,而且也不可能充分調動評價主體與評價客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評價系統的功能未充分發揮。
系統的功能是由系統的結構決定的。由于目前學校評價系統的結構不盡合理,以及部分教師對教育評價的目的把握不牢,教育評價的整體功能未能充分發揮,只是部分地發揮了評價的鑒定、選拔功能,而學校內部評價系統的主導功能即導向、激勵、調控等功能還沒有得到充分地發揮。
今后,我們當不斷實踐,不斷探索,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同時,努力摸索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最佳方法,為課改服務,為學生的素質提高,全面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學生品行考核自我評價 篇3
在大學一年,就這樣匆匆而過了。回顧一下這一年走的路,可謂是有得有失,和有必要總結一下為了更好地認清自我,也是為了明白自我的方向,更好地走自我以后的路。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養,并有堅定的政治方向,我進取地向黨組織靠攏,使我對我們黨有可更為深刻的認識。此刻,我思想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堅決擁護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我覺得一個人的價值是由他對社會對別人所做的貢獻來衡量的,我認真學習黨的各種理論,并期望把他們付之于實踐,期望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能以自我多學為人民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在學習方面,我覺得大學生的首要任務還是學好文化知識,考試的分數遠沒有你所真正掌握的知識重要。所以在學習上我態度端正,踏踏實實,一點也不放松。我認為好的學習方法對學好知識很有幫忙,學習也應當異常講究效率。所以我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充分利用時間,這樣,在課外,我則有更多的時間來拓寬自我的知識面。一份耕耘一分收獲,每每看到自我有一點提高,就會感嘆只要你有決心,沒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光光學好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知識不僅僅要“專”,并且面還要廣。我利用課余時間經常閱覽各個方面的書籍,如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美學等,還輔修了政治教育學專業,收獲頗多,那些知識不僅僅豐富了我的思想,并且在我平常的學習中、與同學的相處中、都發揮了很大的指導作用,讓我感覺到了學習的歡樂和知識的價值。學習其實是自我的事,大學里的學習更需要自覺,寬松的學習環境給了我自學的本事,也讓我學會了怎樣學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漁”比“魚”更重要。